乾隆皇帝千金买菜缸,现代鉴宝专家:真是第一惊世国宝!_元朝_山大_咸菜

清朝皇室子弟的教育都特别严格,众皇子六岁开始读书习武,所以,清朝皇帝文化水平都比明朝皇帝高。其中,乾隆皇帝更是饱读诗书,喜欢吟诗作画、看书藏书,还派人编书。著名的《四库全书》就是他下旨让纪晓岚带人编撰的。沈阳故宫收藏着乾隆皇帝御制的“西番莲赋”刻石,这是一件诗画合璧的珍贵清代宫廷文物,它再现了清代君臣雅聚唱和的真实画面,并揭示出乾隆皇帝诵莲、赋莲、铭莲的意义所在,通过此件文物,提醒国人保护文物的新的性。

公元1368年,朱元璋从一个放牛娃一路拼杀,最终建立了历史上的明朝,这一年,明朝大军一路北上,占据了当时的元朝大都,将蒙古贵族重新赶回了草原深处!就在大都城破的当天,城内兵荒马乱,皇宫之中火光冲天,百姓们无不走上街头,帮助着明军给元朝贵族送行!其中就有一群道士!这群道士跟着士兵冲进了元朝皇宫,也因此引发了一个至今让人笑到吐的历史奇闻!元朝建立之后,忽必烈作为皇帝,为了展现自己的地位,便收集天下宝藏归于大都!其中就有一块重达七千斤的玉石,得到玉石之后,忽必烈找来能工巧匠百般雕琢,最终成为了一口精致的大瓮,忽必烈就用这坛子来为立下战功的将士们盛酒!可以说是忽必烈时期的镇国之宝了!然而,元朝很快就宣布了自己的终结,大都被攻破的当天,这个七千斤的镇国之宝最终也消失在浓烟之中!

直到清朝乾隆年间,一位爱好古玉的大臣对于元朝历史很熟悉,他偶然经过这个道观,看到了“咸菜缸”,第一眼就觉得它与别的大缸不同,回去后仔细查阅资料发现,这就是那个下落不明的元朝大玉缸!他也没有直接去向道士要来此物,而是回宫禀报了乾隆皇帝,因为乾隆也有收藏古玉的习惯,听闻过这个大玉缸的历史。听大臣一番言论后,便立即派人花重金将“咸菜缸”从道士手中买回。

展开全文

这样一来,渎山大玉海算是摆脱了腌咸菜的命运。渎山大玉海被安置在团城之上,并建玉瓮亭,还令40多位词臣各写诗一首刻于亭柱上,乾隆皇帝也亲自写了一首《玉瓮歌》刻于渎山大玉海的内壁以示纪念。但放渎山大玉海的石座却不知道为什么仍然遗落于真武庙内,并且遣人另外雕刻了一个石座安放渎山大玉海。尔后有人又雕凿了一个石瓮安置于元代渎山大玉海的石座之上以示纪念。

时至今日,这件镇国之宝依然静静地躺在那里,供着无数的游客赏玩!话说回来,要不是乾隆眼光好,这东西或许就永远是一个咸菜缸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