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说到清朝,人们脑海中浮现的就是黑暗腐朽,甚至内心还带着点儿不甘。
如果历史能重来,如果乾隆没有闭关锁国,如果英国使者在给乾隆贺寿时他能醒悟……历史终究是历史,它不能被改写,沉睡的大清就这样苟延残喘到灭亡。
谈到晚清,我们不得不说到一个人——慈禧太后。
功过是非这里我们不做过多赘言,相信诸位心里都有自己的答案。颁布的各种法令,完全是根据个人的喜好,天下大局与自己有何干?
许多有志之士已经觉醒,他们试图拯救危亡中的大清,开始奋发读书,只为踏进官场。
科举制度的改良,许多寒门学子开始抓住这个机会。部分人是为了改变个人命运,还有一些人是心怀大志的战士。
本以为会有一个好的结局,慈禧却不给他们机会。
据相关野史记载,晚清时期曾有一位“状元郎”。大好年华本应就此开始,但慈禧按下了停止的按钮,只因嫌弃他的姓名。
展开全文
野心从未消失的他,开始酝酿更大的棋局,没想到后来推翻了整个大清。
大清状元郎
这位状元的名字叫谭延闿,听起来或许有些陌生,但背景绝对不容小觑。
一出生的他就被赋予了各种光环,负责传授知识的更是光绪老师翁同龢。
该说不该说的,单看这一条,咱都能想象到这是什么量级的人物。
人们常讲“严师出高徒”,在翁同龢老师的严厉教导下,谭延闿获得了飞速提升。各种文学经书的背诵理解,远超同龄人的水平。
父亲寄予了儿子很大的期望,如果靠个人背景,这很可能会有上限。思来想去,他决定让自己的儿子参加科举,靠个人实力去赢得尊重。
年龄一到,谭延闿便报名参加,从秀才一路考到举人,由此可见其水平不一般。
古代科举有着详细的筛选步骤,一般情况下都是乡试、会试、殿试,一个不达标前面所有的努力都白费。
谭延闿有很大把握,毕竟自身实力在那里摆着。
在接下来的会试中,谭延闿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即人们常说的“会元”。
从常人的角度出发,只要能拿到会试第一名,接下来的殿试则没有任何问题,谭延闿应该是稳坐“状元之位”,但现实却给了他当头一棒。
成绩公布后,谭延闿的排名为二等的第35名,所有人都傻了眼。
拿不了状元,最起码拿个探花或榜眼,难道连前三甲都入不了?谭延闿非常奇怪,真的是个人能力有问题?
老师翁同龢还专门找到了谭延闿,问他有没有发挥失常,但后者回答一切如往常一样,不知为何是这样的排名。
成绩已经公布,想要更改是不可能的,自己只有两个选择:接受或拒绝。
多年的付出只在这一朝夕,难道就落得这样的结局?身正不怕影子斜,谭延闿想要弄清此事的经过,到底是哪个环节出现了问题?
推翻大清
在皇室待了多年,翁同龢内心很是明确,这应该是犯了大忌。
谭延闿毫无知情渠道,只能找到自己的老师,在他的苦苦哀求下,翁同龢说出了实情:应该是姓名本身的问题。
谭延闿确实是殿试的第一名,最后必须要经过当权者的亲阅,慈禧却将他的名字划掉了。
“我这个名字有没有犯讳,为何要划掉”?
“四年前是什么年?”
“戊戌年”。
“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儿?”
自己作为皇室的“元老人物”,许多东西虽然心知肚明,但内心还是要将其保留。
“谭嗣同?”谭延闿脱口而出,翁同龢连忙捂住他的嘴。
当时神州大地被西方列强瓜分得不成样子,光绪帝不愿意当亡国君,最终让梁启超、谭嗣同等人启动变法,即“戊戌变法”。
政治、经济、军事等等,还是难在了执行,因为动摇了“某些人的利益”。
这种情况下该怎么办?只有将这些阻拦人全部杀害,慈禧正是其中之一。后来被慈禧察觉并将其诛杀,戊戌变法也彻底以失败告终。
虽然处理掉了这些人,慈禧还是心有余悸。
因为自己做了亏心事儿,加上个人身居高位,必须斩草除根。看到“谭延闿”这三个字,慈禧直接联想到了谭嗣同,自然也是将他排除在外。
就这样,大清失去了一个能力才华都很强的忠臣。
对大清彻底失去信心的谭延闿,逐渐趋于平凡,但个人野心从未消逝。
1911年10月10日,武昌起义爆发,谭延闿毅然投入到军队阵营,通过自身实力站稳了脚跟,成为湖南都督和湘军总司令。
历史最终交出了答卷,大清也因此走向了灭亡。
笑侃人世间
或许正是常人所说的那样,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如果慈禧在当时没有犯这样的“小心思”,自己就会多一位忠臣。以谭延闿的能力去看,大清的历史走向有没有可能改变?
文章结尾之时,送给诸位一句话:我命由我不由天。
每个人的人生起点不尽相同,但这并不意味着,其人生的最后结果就被出身定型。
你的起点高一点,这并不是代表你的终点和最终成就会比他人高;你的起点低,这并不代表你的重点和最终成就会比他人低。
敢于追梦,勇于圆梦,未来终将是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感谢您的阅读,喜欢别忘了留个关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