癸卯年正月初一,看《土风录》爱不释手。
《土风录》专门讲述江浙风俗的典故。
魏晋南北朝开始江浙地区取代中原地区开始兴盛发达起来,所以这本笔记小说主要是回顾了六朝以来风土人情的变迁。
虽然有18卷之多,但篇幅都很短小精悍。
下面就挑几个有趣的来说说。
1、 贴宜春
从六朝开始就是在新年伊始就在门上贴“宜春”字。不过要记得新年开始是在立春日。
这个习惯显然今天已失传了。
展开全文
2、 打春
魏晋时期还没有这风俗。要从宋代开始才有。
《东京梦华录》里有立春前一日鞭打春牛的仪式,就是耕种的开始了。
这显然是一个和农业生产有关的习俗,现在也没有了。
3、 元宵茧团
正月十五用糯米粉搓小圆子吃,唐代称为茧团。
宋代人还要有仪式感。还会写些吉利的话包在圆子里。谁吃到就大吉大利。
杨万里有诗“心知茧卜未必然,醉中得卜喜欲颠。”
心里也知道只是讨个吉利罢了,但抽到个好签还是欣喜若狂。
虽然自己骗自己,也开心得很。
4、 接坑三姑娘
这个超级~~~
超级~~~
有意思。
是正月十六要晚上祭厕神。
宋代《梦溪笔谈》里就说到是旧俗,这个厕神叫紫姑。
这个祭典从六朝开始就有,到清代还保留着。
怎么现在没有保留下来,真是可惜。
苏东坡还正经八百地写了一篇《紫姑神记》,还绘声绘色地写和她的问答。
也是个有趣的人。
5、 廿四夜
晋代《风土记》里说腊月二十四要祭社,因为灶神第二天要上天庭汇报一年的事情。
宋代也是以腊月二十四日为小年夜,三十为大年夜。
今天认为除夕前一天为小年夜,其实是错的。
6、 守岁
《风土记》里说除夕,一晚不眠,叫守岁。
苏东坡有《守岁》诗:“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而中年人则不同“明年岂无年,心事恐蹉跎”。
然后,压岁钱也是除夕夜里发的,至于从什么朝代开始就无法考证了。
7、 空贴拜年
《东京梦华录》中说,宋代开始,开封府定正月初一到初三三天为年节,庆贺方式就是开放关扑(赌博游戏)。
所以说,那个时候就有春节假期了。
宋代笔记小说《清波杂志》里就有:过年时,自己并不上门,而是派人送自己的帖子到别人府上表示礼节。
明清时保留这种风气,亲朋好友拜年,寄上个空贴,这样拜年程序简洁些,而礼貌也到了。
人总是想偷懒的,任何时代都一样啊!
8、 拜冬
六朝时期,就有冬至庆贺的习惯,礼节上低于春节。
江浙一带则是冬至喝酒,互送礼物。记得苏州到现在还有冬酿酒的习惯。
清代依旧重视冬至节。这就是俗称的“冬至大如年”,又叫“肥冬瘦年”。
重视冬至远超春节。
恭祝癸卯年前程似锦,大展鸿“兔”!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