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真的有济公这个人吗?_济公_佛学_乐善好施

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时候,神话电视剧《济公》在全国热播。老戏骨游本昌老师在剧中出演了济公一角,剧中的济公手摇破扇,衣衫褴褛,邋遢不堪。但这位貌似疯癫的神僧却法力无边,古道热肠,经常运用小法术惩治那些为富不仁、鱼肉百姓的恶霸。济公除恶扬善、扶危济困的故事大快人心,为人们津津乐道。那么历史上真有济公其人吗?答案是肯定的,历史上确有济公其人。今天我们来了解一下济公其人其事。

济公俗名李修缘,是浙江天台永宁村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他的高祖李崇矩,事后汉、后周、北宋三朝,官至枢密使、镇国军节度使等职,李崇矩与宰相赵普还是儿女亲家。从李崇矩至李修缘,其世系为:

李崇矩―李继昌―李遵勖―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李评―李涓―李茂春―李修缘。其中李遵勖还娶了宋太宗赵光义的女儿万寿公主,贵为驸马,其三子李端懿、李端愿、李端悫均为万寿公主所出。济公的祖父李涓,在靖康元年的时侯,因金军围攻京城汴梁,李涓战死沙场,终年53岁。李涓捐躯后,他的儿子李茂春奉召为官。宋室南迁后,朝廷腐败,奸侫当道,李茂春愤而辞官归隐浙东天台,弃官从商。

李家世代为官,笃信佛教。李遵勖就非常精通佛学,著有多部佛学著作。李茂春归隐后,也乐善好施,专心佛学。李茂春老来得子,在年届四旬的时候,才生了个儿子。李茂春的好友国清寺住持性空大师为这个男孩取名“修缘”,这就是后来广为人们传颂的济公和尚。

李茂春与妻子相继离世后,一心向佛的修缘投奔到灵隐寺方丈瞎堂慧远长老门下,接受剃度,法号道济。

道济出家后,静坐修禅坐不住,寡淡斋饭受不了,举止“另类”。他性情率真不羁,不受佛教清规戒律的束缚,经常出入酒肆,酒肉穿肠。没钱买酒就典当衣服,喝多了就醉卧树下,如狂似癫,人称“济颠僧”。当时众僧侣认为道济如此出格,就向方丈告状,想把道济逐出师门。慧远大师慧眼识人,认为道济不同于常人,是一位奇士,可不以常规来约束他,道济这才得以留下来。

道济慈悲为怀,乐善好施。他擅长医术,为老百姓治好了很多疑难杂症,但却耻于与王公贵族结交。他深知民间疾苦,力所能及为老百姓排忧解难,被人们尊称为“济公”。

道济才华横溢,少时父亲就为他延请台州名儒教授学业。他善诗词,南怀瑾曾评价济公的诗作丝毫不逊色于南宋的范成大和陆游。他佛学造诣深厚,著有《镌峰语录》十卷,是禅宗的第五十祖,杨岐派第六祖。

慧远法师圆寂后,济公转往净慈寺,并在嘉定二年圆寂于净慈寺,终年61岁。

济公从一名官宦子弟潜心向佛,成为一位得道高僧,堪称传奇。他乐善好施、除暴安良的故事被人们广为传颂,并不断演译为神话故事,到明末清初,郭小亭在前人著作的基础上不断完善,终撰成《济公全传》一书。

济公留下的一首四言诗:

佛祖留下诗一首,我人修身他修口;他人修口不修心,唯我修心不修口。这首诗很好地诠释了济公一生的任性不羁。有的人满口的仁义道德,背地里却寡廉鲜耻。所以考量一个人的人品,不但要观其言,更重要的是察其行。济公留下的很多圣训,都蕴涵了丰富的人生哲理和深厚禅机。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