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悟空小秘书的邀请。笔者对三星堆和金沙文化进行过多年研究,对题主的这个问题略有小识。现针对于题主的这个问题,来谈一下。
题主的问题:秦灭蜀后,反叛的三任蜀侯是秦公子吗?我的答案:根据目前的材料来看,很可能是蜀人。原因:这个问题要回答不是那么容易,我们可从下几个方面来谈:
第一,根据《华阳国志》的记载,公元前316年,秦灭开明氏蜀国(王都即在金沙遗址),蜀王随即南徙,其中蜀王当时死于武阳,也就是现在的彭山。同时,根据《水经注》的经载,蜀王后裔在此后迁徙到了交趾(现在的越南北部地区),并在当地建立了蜀王朝,这在越南文献《大越史记全书》上有明确记载。并且,这一历史事实也已经被近年的考古所证实。具体的考古资料可以参阅:雷雨的《从青铜至铁器时代的考古发现看四川与越南的文化交流:越南考察心得》、彭长林的《越南北部牙璋研究》和张弘的《先秦时期古蜀与东南亚、南亚的经济文化交流》等资料。因此,如果蜀王家族在公元前316年已经开始南迁,则秦人所封的蜀侯就不可能是蜀人。
第二,从文献记载来看,《华阳国志》提到三任蜀侯即公子通(前316年秦灭蜀后受封)、公子恽(约前310年受封)、公子绾(前300年受封),皆不言其为蜀人。但《华阳国志》的记载与《战国策》、《史记》存在矛盾。根据《战国策·秦策一》和《史记·张仪列传》的记载:秦起兵定蜀之后,“蜀主更号为侯,而使陈庄相蜀”。这样看来,第一任蜀侯应是蜀人。
如果解释上面的矛盾?这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种可能性,秦人选择的蜀侯并非原蜀王家族的成员,而是原臣属于蜀王集团的地方势力集团成员,但这种可能性极低。第二种可能性,就是《华阳国志》的记载有误,也就是说蜀王家族南迁时间并非是公元前316年,而是在三任蜀侯皆反叛而未果的情况下,随着秦人设置郡县而被迫南迁的。这种可能性很大。
第三,公子通被封为蜀侯后,仅过了几年,就被来自蜀相陈庄所杀。随即,甘茂、司马错伐蜀,灭掉了陈庄。陈庄被杀后,公子恽被封为蜀侯。综合《史记》和《华阳国志》的记载,公子恽封侯当为公元前310年,也就是秦武王元年。秦武王无子,显然这位公子恽要么仍是蜀人,要么是就是秦人嬴氏家族的族弟。从《华阳国志》提到的当时”戎伯方强“来看,秦人使用羁縻政策来笼络蜀人的可能性很大,因此,第二任蜀侯也应当为蜀人。
第四,前301年,蜀侯公子恽反叛,再次被司马错平定,随后被封为蜀侯的是公子绾。按《秦本纪》、《始皇本纪》来看,秦昭襄王是三年而行冠礼,也就是说,公子绾如果是昭襄王之子的话,无疑只是一个婴儿或者幼童,在蜀地地方势力仍然很强大的情况下,显然秦人不可能把一个婴幼儿放到蜀地来为侯。也就是说,按照秦人政策的延续性来考虑,第三任蜀侯也仍当是原蜀王之后。
第五,公元前285年,公子绾因有反叛企图被秦人所杀。此后,秦人再未立蜀侯,而是在蜀地实行了郡县制。随着郡县制在蜀地的建立,李冰治水成功,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这也为秦人统一中国提供了强大的后勤保障支持。
综合上面的分析,我们可以推定:秦人在蜀地推行郡县制前的三任蜀侯,很可能都是蜀王之后。从时间上来说,把蜀王家族开始南迁的时间放在公元前285年左右,这与《水经注》、《大越史记全书》等文献的记载都不会构成矛盾,也不会对解读已经发现的考古材料造成困难。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