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词与柳永词相比,有何特点和不同纳兰性德是在模仿柳永的风格吗
文化背景的不同,这两位的词风完全不一样,但有个共同点,作品都以情取胜,并且都很懂女人心。
纳兰是贵族出身,词风到是与宋词中的大晏,小晏的以令为词很相似。而柳永也是官二代出身,降臣之子,文化素养不低,并且开创了以赋为词的长调慢词。最重要的是懂音律,改难令,创新曲,这个在词坛无人能及。
自宋亡后,曲几乎都失传,后人就是想模仿柳词,也只能在格律和词句上学。这也被俗称“柳七风格”,但只是学表象,什么“销魂当此际”之类的青楼风。而在音律,韵律上,几乎都找不到北,只有秦少游在音律上才是真像。
从柳永开创的新词牌来看,后人很少能够对照填词的,这是为什么呢?真的是因为柳词俗?肯定不是。改词意,是填词人必备的技能,大可把俗词改雅词,为什么没人敢填呢?实在是柳词流行的范围太大,深入人心,谁敢不自量力的去做这吃力不讨好的事呢?比如《雨霖铃》,几乎没人敢填。就像是现在的流行金曲,方文山,林夕的词,没人敢去换词。
可以说,无论什么婉约派,豪放派,这些后来人,或多或少都会学柳永,这没办法,他是前辈。就连苏大学士就拿自己和柳七相比较,才敢说自是一家,易安居士才说别是一家,这都是拿柳永当参照呢。完全可以说,没有柳永,柳三变,就没有宋词这个家。
你对纳兰容若的印象如何,他是一个怎么的人,你最喜欢他的哪首词
“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
纳兰容若,清初词人,字容若。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而婉约,哀感而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
他是贵胄,是才子,是情种。他的初恋,正妻,续弦,小妾,四个不同的女人,带给他四段不同的爱情,他却“情深不寿,英年辞世”。
我喜欢他的词《浣溪沙.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萧萧黄叶闭疏窗。
沉思往事立残阳。
被酒莫惊春睡重,
赌书消得泼茶香。
当时只道是寻常。
下面分享自己的现代诗;
《谁念西风独自凉》
谁念西风独自凉?
我披红霞独徘徊,
一缕粉彩打香女,
万般花蕾寄远方,
一路春风追三冬,
问君在何方?
花絮飞满天,
愁绪坠落天涯路,
踏破残阳渡花海,
忧伤洒落花丛边,
试问君何安,
可否再等一千年?
——冰雪青玉
如何赏析纳兰容若的《长相思·山一程水一程》
这是一首哀婉动人的小词。
《长相思》(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
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榆关:今山海关,在河北秦皇岛东北。
故园:故乡,指北京。
1681年,三潘之乱平定,第二年3月,康熙出山海关至盛京(沈阳)祭祖陵,纳兰性德随从。出关一路,冰雪兼程,有感而发,写下这首《长相思》。
此时,纳兰公子才26岁。年少即名,随帝出巡,本是荣耀家族,名利加身的贵事,然他一如既往地低调,甚至还伤起心来。这首词可称道的,
一妙在“山一程,水一程,风一更,雪一更”。
简单来说,山长水远,风雪兼程,极言出关路的遥远艰辛,曲折漫长。
四个“一”字,反复强调,言简意深,有诗意多了。
山重水复,跋山涉水,仿佛永远走不完的艰辛路程,风雪交加,冒风迎雪,仿佛永远抵不去的恶劣天气,顿生厌恶与疲倦之感。
渲染环境宏阔而简洁,烘托出人物内心凄楚,寓情于景,景中融情。
不乐意的情绪发泄在这遥远的路途与恶劣的环境中,二十来岁贵胄公子,京城养尊处优,出关无疑是历练与折磨,然而这不是重点,纳兰性德骨子里便是忧郁的气质,更看得通透,别人眼里荣耀的事,却也是身居高位随时摔落的危险事,本是性情中的文质书生,率性人生,却偏偏违背心性,伴君幽独,高处不胜寒,这份孤寂与忧郁,是无人可懂的。二妙在“聒碎”。
聒,聒噪吵闹,杂乱不忍入耳。
风雪之夜驻军,夜深人静,千帐军营灯火阑珊下是无数未眠的人,外面的风雪狂骤此时更为刺耳,更搅乱人的思绪,何人不起故园情!
一个“聒”字,是词人的心绪不宁,心烦意乱,彻夜未眠的心事流露,与其是环境的聒噪,不如是思乡怀人之情切,不知所措。这是情感的转嫁。
乱心的不仅仅是帐外风雪呼啸肆虐,还有尘世的喧嚣与嘈杂...故乡是没有这样的嘈杂的。“聒”字的对比,无非是词人想家了,想人了。
多情善感,是纳兰公子的致命伤。
王国维评价纳兰容若:“以自然之眼观物,以自然之笔写情。由此初入中原,未染汉人风气,故能真切如此。”
世间翩翩多情郎,佳词绝唱非凡响,惹得多少人情思荡漾,情深意长!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