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制度的利弊(最早的科举考试你知道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谁创立的吗)_科举_制度_考试

本文目录

  • 最早的科举考试你知道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谁创立的吗
  • 如何看待科举制
  • 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 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 科举制真的一无是处吗
  • 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影响
  •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最早的科举考试你知道是在哪个朝代开始的,谁创立的吗

北周灭了北齐以后,忽然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北齐虽然皇帝都是昏君,可选官制度的改革却卓有成效。

两汉选官采用察举制,魏晋南北朝选官,采用九品中正制。无论是察举制还是九品中正制,选官的权力,始终都掌握在贵族手里,可操作性太大了。

因此到北齐末年,出现了秀才对策的制度,通过策问的方式,选拔有才学的人通过考试,继而成为秀才。秀才分为上、中上、中、下四等,其中上和中上两等才能够选拔做官。

依秀才策问,唯得中第;乃请试经业,问十条并通。擢授国子助教,迁太学博士。依魏齐制度,秀才、孝廉考第有上、中上、中、下四等,中上以上方可叙官。--《北齐书》

杨坚看到这个制度以后,甭提多高兴了。他觉得自己发现了一个新星宇宙,这是摆脱门阀制度的最好方式了。于是乎到了隋文帝杨坚建立隋朝以后,便提出了科举制度选拔官吏的方法。

所以你觉得科举制度起源于哪个朝代呢?准确来说,论起源还要算是北齐,可是论正式在全国发起,自然是隋朝。

一、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诞生了门阀制度。

两汉时期实行察举制,举孝廉是重要的选官手段。判断一个人廉洁我们可以直观去看,也就是家里穷得叮当响,一般都蛮廉洁的。可是判断孝顺似乎没有一个确定的标准。

所以说举孝廉选官的可操作性实在是太大了,一般当官的都会选择自己家的子孙后代为孝廉,这样一来他们家世代就能做官了。

时间长了以后,汉朝皇帝自然很不高兴这种做法,于是底下人又换了个政策,叫做转圈圈政策。你推荐我家的子孙,我推荐他家的子孙,他再推荐你家的子孙。这么一来大家的子孙后代又都能做官了。

当然了,为了体现孝顺,还有一个更直接的办法,那就是看父母去世时你给他们多少陪葬品。有些孩子为了体现自己孝顺,恨不得去借高利贷来置办陪葬品,以此显示自己的孝顺。这就是为啥汉朝大墓特别多的原因。可把曹操高兴坏了,大赚了一笔。

这么搞下去会形成什么?自然也就是士族集团了。比如说袁绍家是四世三公,杨修家是五世三公,一个个都牛得很,其实都是暗箱操作。

这帮人为了保证家族的先进性,甚至垄断了读书的权力。普通人家甭想读书,除非你是特别好学的那种人,还特别聪明,才有可能在贫穷的前提下读上书。

到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开始搞九品中正制。其实也就是换汤不换药,他们把人才分为九品。可是担任中正的这个人,却依旧是朝廷高官。

这么一来他们还是可以把自己的家族子弟选为上上品,继而弄到朝中做官。因此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族集团,其实实力非常强大。久而久之,便形成了门阀集团。

二、科举制度是隋文帝对付门阀的有力武器。

这些门阀不光手握大权,甚至天子的权威都会受到这帮人的影响。那想要掌握实权的皇帝,心里自然老大不高兴了。

封建时代的皇帝,一辈子都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实现彻彻底底的集权。只有把大权全都掌握在自己一个人手里,他们才放心。可是隋文帝发现有门阀要分他的权力,你觉得他高兴么?

世上本就应该只有皇帝才有世袭的权力,现在你们各大门阀世家居然也能搞世袭,这是想要干嘛?抢权吗?司马懿他们家不就是以士族的身份,加上几代人的夺权,最终篡位的嘛!

隋文帝杨坚本人也是这么个模式。所以你要对付门阀最好的办法是什么?隋文帝就看上了科举制度。

通过科举制度,可以选拔出一批真正有学识的人出来做官,而不是通过关系走上台前做官的人。最重要的一点是,科举制度的出现,真正为寒门子弟打开了一扇通往上层社会的大门。

在科举制度出现之前,除非有战争,你在战争中立了功,否则士农工商的身份,基本上是不可能转变的。你是种田的,那么你的子孙后代就都是种田的。

科举制度却能让一个世代种田的家族,忽然之间走出一位达官显贵。这就是科举制度的魅力所在。如果你觉得这还是不公平的话,那这个世上可就没什么公平可言了。

三、真正把科举发扬光大的还是武则天。

武则天是个猛人,隋文帝、唐太宗都没能彻底解决门阀的麻烦,可是武则天却把这帮人一网打尽了。

为了获取人心,在打压门阀的同时,武则天还刻意完善科举制度。武则天在天载元年,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首创了科举制度中的殿试。

除此之外,武则天还特地增加了武举。这可是一项创举,武举由兵部负责主考,设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摔跤等各考试科目。那个拯救唐朝的大明星郭子仪,就是武状元。

在武则天的推广之下,科举制度逐渐成为了唐朝及其以后历朝历代选拔人才的重要制度。一直到了清朝末年才算彻底取消。

总结:科举制度已经很公平了。

相对来说,在古代几千年文明中,你还能找到比科举制度更公平的了吗?皇帝开国以后,他的亲戚自然是要做官,那些功臣的后代自然也要做官。这是你无法改变的,要是这些人的后代都做不了官,那他们干嘛费那么大劲儿去打江山呢?

剩下的官职,可就都是留给科举制度的了!真正能够给国家做贡献的人,往往也都是在科举制度中诞生的人。

因为世袭做官的人,或许智商有问题也说不定。可是科举制度考出来的人,智商绝对是人中龙凤。不少人批判八股文,这的确是科举制度的一种弊端,但是不能因为科举制度在明清时期走进了死胡同,就彻底否定了科举制度存在的意义吧?对贵族当然没有存在的意义,但是对普罗大众来说,却是唯一的晋升通道。

参考资料:《北齐书》、《旧唐书》

如何看待科举制

今天小生讲史好好说一说科举制度的利与弊!

首先,科举制度的定义。

科举制度由于采取分科举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制,它渊源于汉朝,创始于隋唐,确立于唐朝,完备于宋朝,兴盛于明、清,在1905年即清末遭废除,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基本制度。

然后,科举制度是双刃剑,有利也有弊。

利:(1)有利于打破特权垄断,扩大官吏人才来源,提高官员文化素质。

(2)有利于把考试权收归中央,从而加强中央集权。

(3)“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在名利的刺激下,有利形成社会读书风气,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而且,进士科重视诗赋,这大大有利唐诗的繁荣,促进文化艺术的发展。

(4)通过才学考试来替代以前世官制、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凭血统、品行、门第评定的方式,体现社会公平公正。

弊:(1)考试单一,忽视实践能力

(2)八股取士,束缚思想

(3)考试采用固定程式,成了统治者控制思想的工具。

好了,小生讲史就到这里,谢谢支持,关于科举制度的利弊,欢迎大家一起探讨!






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科举制真的不能选拔人才吗

科举制度的废除最早是孙中山和康有为的主张,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延至由咸丰五年(1855)由殿试一甲第三名,点了探花的张之洞于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刘坤一在联合上变法之疏中再次提出,上疏的主要内容就是设学校,停‬科‬举‬,‬奖‬游‬学‬三‬项‬建议,‬清‬廷‬迫‬于‬压力不‬得‬不釆‬纳‬,‬逐步实行。‬所以问题的‬时间范围应该局‬限于这个时‬段‬,‬而‬不‬能‬扩‬展‬到‬“清‬朝‬为什么会‬废‬除‬科举制‬”。‬換‬言‬之‬,‬可以说‬科‬举‬制度几‬乎存在于整个清‬代‬。‬

‬足以改变清朝命运的普通两封信

从中法战争结束到甲午战争爆发的九年中,即1885~1894年,是中国在十九世纪余下光阴中最好的时期。国际国内形势比较平稳缓和,清政府难得的取得了一些“外战内行”的好战例,如冯子才在镇南关及谅山之役大败法军;刘永福的黑旗军也屡创法军;同时挫败了日本兵配合朝鲜开化党人制造的动乱。中日力量的对比中,清朝并不处于下风。

在这样的国际国内形势下,知识分子中间有不少人幻想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李鸿章能够利用他在朝廷的高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施行新政。

1894年1月底,孙中山先生回到老家翠亨村闭门谢客,历时十多天写出洋洋万言、思想精髓的长文《上李傅相书》。内容主要包括“富国四策”,其中就有兴办学堂、废弃科举考试的主张。这篇文章人托人交到李鸿章手里,史载:“书上后,鸿章虽甚赞许”,由于中日甲午战争一触即发,日理万机的李中堂无瑕顾及这些缓不济急的事情,仅仅答复说“打完仗了,以后再见吧”!

客观的说,这个时候在孙中山先生的思想中,改良处于主导地位,李鸿章如此草率的决定,使孙中山先生在思想中展开革命和改良的斗争,及至北平一行,耳闻目睹清政府下的社会,对比海外工业革命发展的迅速,深感传统理学是“仅言孔子修己之学,不明孔子救世之学”的切肤之痛,不过孙中山先生的应对策略是釆取激进的革命斗争方式。

与此同年底,年已36岁的康有为和小一点的梁启超赴北平参加第三次科举考试,在胡同旅店等候发榜的举子们得到清政府签订丧权辱国协议的消息后,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愤,尤其是台湾籍举子痛哭流涕,泣血书以明志。

宣武门鞑子(现名为达智)桥胡同的一间祠堂里,几百个举人聚会此处,用南腔北调的口音激烈的讨论着什么事情,一个中年男子分开众人,手握管毫,及锋而试,长毫犹如草龙飞舞,惊蛇急窜,一手漂亮北碑风格的行书在宣纸出现:“上今上皇帝书”,然后强提一口真气继续写下去:“具呈举人康祖诒等,为安危大计,乞下明诏,行大赏罚,迁都练兵,废除科举考试,变通新法……”他们的主张和孙中山先生信中内容极其相似,其中重要一点就是:“取消科‬举考试,罢‬四‬书‬文‬,‬改‬试‬策‬论‬,‬‬兴‬办‬学‬堂‬,‬立京‬师‬大‬学‬堂‬,改‬省‬书‬院‬为‬学‬校‬,‬‬奖励游‬学‬等‬。‬”

康祖诒就是康有为,他代表十八省(全国只有十八行省)举人画押上书都察院。

孙中山先生和康有为的上书,如果清政府真的通盘接受,中国历史将会掀开崭新的一页,可惜清政府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光绪二十四年(1898)残酷镇压了这场变法维新运动,所有的努力付之东流。

(刘春霖)

科举考试仍在继续,中国历史上最后一名状元是清光緒三十年(1904)甲辰恩科状元一一刘春霖。

史载他是在殿试中被慈禧太后钦点为状元的,笃信佛教的慈禧认为他的名字吉祥。当时的第一名是湖南的谭延闿,读卷大臣害怕慈禧因谭姓而联想到被处死的谭嗣同,就把广东的朱汝珍拟为殿试第一名,不料仍然犯了慈禧的大忌,一张马脸犹如瞬间拉长的扯面,多疑的慈禧联想到了大明朱家、“珍”字可能又想起不久前的珍妃,“广东籍”己成为康有为和孙中山的标志。而位于第五位刘春霖的名字引起慈禧的好感,“春霖”意为“春风化雨,普降甘霖”的意思,他的籍贯地为河间府肃宁(今沧州肃宁县),而“肃宁”又有“肃靖安宁”之意,牵强附会的各方面似乎都很理想,慈禧太后用狼毫笔写了六个朱笔字:“第一甲第一名”。

而晚清中兴名臣曾国藩考中进士时的排名才仅仅是“名列三甲”,三甲就是“赐同进士出身”,这个“同”太有讲究了,作个不恰当的比喻,我们的老职工在1992年前的工龄被社保局“视同缴费年限“是一个道理,心里面总还是有点失落,三甲就是第三名,肯定没有“一甲”硬实,而且三甲是进不了翰林的,曾国藩的这种失落心理,伴随他终生。

‬八国联军的枪炮声惊醒了慈禧的梦

戊戌变法和庚子事变之后,慈禧太后逐渐认识到尽‬快‬变‬法‬对于清‬帝‬国‬的‬意义,‬光‬绪‬二十‬六年十二月十‬日‬(‬19‬01.‬1.29)‬,‬西太后在‬西安发‬出‬了第一道‬“变‬法‬”“革‬新”的上‬喻‬:‬“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欲‬求‬振‬作‬,‬当‬议‬更‬张‬。‬”(‬《‬义‬和团档‬案‬史‬料》‬下‬册‬第‬915‬页‬)‬

张之洞和刘坤一立即在南方响应慈禧的号召,于五、六月间连发三个奏折要求变法,并且祥细叙述了变法的步骤和具体做法。如“育才兴学”、开办“文武学堂”、并且废‬黜‬八‬股‬考试制‬度‬和‬武‬科‬考试,‬并‬奖励到‬外‬国‬留‬学‬……”慈‬禧立即朱‬批‬“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建立一项政策法令很容易,废止沿袭了一千多年的科举考试是没法紧急刹住的,强大的因循守旧惯性仍然成全了最后科举考试的受益者刘春霖。

(张之洞)

‬科举制度总的来说是“弊大于利”

科举考试选拔人才始于隋朝完善于唐代,这时的科举考试分为三大类:常举、制举和武举。常举是科举考试最主要的形式,也叫常科。秀才和进士由此而产生。限于篇幅,不再祥述唐代具体科举考试内容。

唐代因为科举考试也发现了大批人才,不过数量有限,唐太宗时期也仅有二百多名进士。

“初唐四杰”的楊炯上元三年(676)二十六岁时科举及第,当了校书郎,在长安国家图书馆工作,算是混得不错的了。

稍后的陈子昂因为科举考试和仕途坎坷,一个人跑到当年的幽州黄金台上涕泪交加:“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之后,胸洞大开,使完了“司刀令牌”的手腕才顺利通过科考当上朝廷小吏。

楊炯和陈子昂应该是凭实力和个人奋斗走上了仕途。

而王维、韩愈、白居易、柳宗元、刘禹锡、杜牧等人,他们的名头当然大,也有真才实学,不过,上面如果没有人为你说话,拉你一把,你也末必金榜题名!如王维就受到玉真公主(玄宗妹)的提携,诗界大佬顾況也极力点赞过白居易。

而大诗人杜甫和李白都没有中举,无法借诗名进入中枢的视线,只有“仰天大笑出门去”!

这不能不说是科举制度的弊端之一。

另一个弊端就是“八股文”,它是明清两代读书人为求得仕途而作的一种特殊的科举文体。它还有另外的称呼: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和四书文、八比文等。

用通俗易懂的方式解析八股文,一句话可以概括,它就是一种格式化的文体。

考生只能在格式范围内规定的朱熹所注的四书中摘取。考生的唯一办法就是按朱熹的注解来“代圣人立言”,不允许你有什么所谓的“原创”思想见解。所有的读书人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人。

八股文的基本格式是这样子的:

一,题目一一破题一一承题一一起讲

二,领题一一八股(起股一一中股一一后股一一束股)

三,大结

我的理解就是,八股文的格式并非无一是处,我们现在有许多文章,写作方法也是如此这般,关键的问题是八股文的题目基本取材于“四‬书‬”,‬它‬有‬大‬、‬小‬题‬目‬之‬分‬,‬小‬题‬目‬仅‬为‬一句话,‬如‬:‬“女‬与‬回‬也‬孰‬贤‬”,‬它‬包括了《‬论‬语‬》‬和‬《‬孟子》‬的‬两‬句‬话‬。‬大‬题‬目‬甚‬至‬包括三‬个‬问题,‬如‬“仁‬者‬必‬有‬勇‬,‬勇‬者‬不‬必‬有‬仁‬”,‬“尔‬何如一节‬”,‬“子‬曰‬学‬而‬全‬章‬”。‬

科举考试是可以选拔人才的,以清朝为例,著名的有毕沅,曾国藩,翁同龢,张之洞,梁鼎芬,朱孝臧,沈增植,陈曾寿三兄弟,李鸿章,冯煦,胡嗣瑗,陈夔龙,郑孝胥,陈宝琛等等,他们或者是国学大师,或者是方面大员,或者是顽固的滿清遗老甚至是伪滿洲国大臣,除了极少数人,都没有一个真正的实业家,治世能臣,因为熟知四书五经的大师是不可能制造出铁路舰艇的。

古代的科举制度有什么弊端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首先要弄清楚什么事科举?科举就是一种通过考试来选拔人才的制度或方式。

科举制度非常复杂,1300年中国科举史上也有诸多变化,它可以是唐代选拔数学和法律人才的明算科和明法科,也可以是考经学和文学的明经科和进士科;它可以是明清以八股文为主要考试内容的古代考试制度,也可以是1902到1904年间主要考中西政治经济内政外交知识的近代考试制度;它可以是李自成大顺政权以策论为主要考试形式的考试制度,也可以是太平天国以《旧约》《新约》和《天王诏书》等为主要考试内容的考试制度;它既可以是以满蒙文字为考试内容的翻译科,也可以是清末以内政外交理财等为考试内容的经济特科……。

但是,万变不离其宗,有一点始终不变的是,科举制的实质,就是一种开放报名、公平竞争、择优录取的考试制度。你不能说明清考八股文的科举才是科举,而唐宋时期考《九章算术》等内容的明算科和1901年以后改革考试内容以后的科举就不是科举。因为考试内容和题型可以变化,它不是科举制度的实质所在。

当然再好的制度也有不好的一面,科举考试的弊端也是有的。

作为考试内容,肯定是经过沉淀之后被社会所认可的知识。在中国古代小农社会里,信息传播迟缓,交通不便,故难以经常更新考试内容,所以确保科举考试内容相对稳定是必要的。但是,不能因此而拒绝变革考试内容。封建社会维持的程朱理学历经几百年而不变,导致科举内容的日益僵化。八股有罪可以分两股说。一是这文体集中了汉文化传统中的一些习惯程式又固定下来,达到顶峰,因而僵死如木乃伊,不能再有发展。二是它成为中国科举传统中最后的限制最严的工具,又重腔不重意,不顾词句通不通,只准代言,不许露出己意,在狭隘天地里摸转圈子,于是重复说空话废话,对皇帝说假话,成为习惯,出现定式,永恒不变,因而也成为木乃伊。

由于科举与重农抑商的小农经济天然地融为一体,科举制度在客观上遏制了中国工商阶层的崛起,阻止了中国多种经济成分的良性发展。孙中山先生指出:“吾国人最喜作官,不问其所学如何,群趋于官之一途,所学非所用,是犹以庖人治衣,安能尽职。华人向以官为利薮,不知西人之业工商者,岁入数十万乃至数百万,亦寻常之事。若作官虽位至总统,亦不过十余万而已。”

科举考试所谓公正是以牺牲应试者的个性为代价的,这一现象既浪费了大量人才,又阻碍了中国社会的良性发展。钱穆先生论道:“中国又是一个绝大范型的社会,而时时处处用心在裁抑特殊势力上。封建贵族社会崩溃了,资本主义的社会始终未产生。门第社会消失了,军权社会也难得势。终于走到科举制的社会上,而停滞不前。这是中国社会在其已往演变中的一个客观历史的真相。”

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知识分子就业范围有限,故科举入仕成了士人们的共同追求,其强势指挥棒的作用十分明显。为了能够考中,一部分教师、官员和考生及其亲属等具有急功近利乃至不择手段的思想和行为,荐举当中的一些丑恶现象在科举时代变相存在着。同时,因应付考试而导致的浮薄学风也非常明显,正如明臣张璁所言:“自夫世俗以科举为学,师弟子之所相授受者,不过稀章绘句之文,而道卒无得于心焉。”

与张璁同时的桂萼也指出:“诸生业举子,志在仕进,经书初解章句,便拟题作文字,竞为浮华放诞之言,以便有司之口,遂致破裂经传,不特买柜还珠而已。”乾隆时的兵部侍郎舒赫德也认为:“时文徒空言,不适于用,墨卷房行,辗转抄袭,肤词诡说,蔓衍支离,苟可以取科第而止。”对于绝大多数士子来说,科举中式如水中之月,可望而不可及。

随着难度的提高和科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使绝大多数士子在无奈中感到绝望,但为了跟风,又不得不与书籍为伴,消磨时光。多数士子平日不再认真研读儒家经典,而一味地揣摩试题,摹拟仿作。尽管此类庸才不可能在科场得逞,但因人数众多,其所作所为对学风和士风造成了恶劣的影响。王德昭先生就此论道:“科举制度之下,利禄的引诱却转使多数士子于考试时作弊,为不忠、不信、寡廉、鲜 耻 的 行 为,则 当 非 立 法 者 所 能 逆 料 了。”

科举制真的一无是处吗

科举制为现在世界各国的考试制度奠定了基础,中国的选官制度从汉朝察举制、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发展到隋唐时期的科举制。科举制度真正体现出了古代考试制度的公平公正,如果没有科举制可能真的是应了那句话,上品无寒士。那么穷人永远都不会翻身,国家体制也会进一步的遭到破坏。

科举制起源于魏晋南北朝时期到了隋朝的时候,隋文帝正式废除了九品中正制,让许多的寒门子弟参与了国家的政治中来,真正体现出了封建国家皇权的进一步强化,弱化豪门大族,社会相对于要公平公正一点。

科举制在隋唐的时候得到一定的发展,穷人也可以通过刻苦参与政治,例如唐朝的名相马周就是通过科举考试进入了官场;还有宋朝的寇准等等人物,这些人都是科举制度改变了他们的命运,如果没有科举制这一个公平公正的考试制度;可能他们还是一直被豪门贵族压迫。

可能题主提到科举制度没有用,应该是到了明清以后科举制度被僵化,没有得到发展,八股文作为考试的唯一标准,使得参与科举考试的人参差不齐,大家当时都是为了功名利禄,死读书,读死书;一点经世致用的精神都没有在里面,导致明清两朝吏治非常腐败,科举制度一直延续到了清朝,在公元1905年被废除,标志着科举制度历经了1300多年落下帷幕。

但是科举制度被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影响度特别大,尤其是英国的文官制度改革,所以科举制度对于世界的选官制度都是特别重要的。

我认为科举制度是利大于弊,因为科举制度改变中国的选官制度,也改变了中国当时的社会面貌。

古代的科举制度到底给中国带来多大的影响

科举制在中国总共存在了一千三百多年,制度的好坏很大程度上是由制度所处的时代所决定的,今天我们就从所处时代的角度来分析科举制对中国到底产生了什么样的影响。

1.初期,一般认为科举制起于隋朝开皇年间,也就是隋文帝杨坚在位时期。在隋朝以前中国的选官制度采用的是“九品中正制”,前期的九品中正制的确解决了两汉以来察举制的弊端,但随着社会的发展,评选评级的中正官逐渐被门阀士族所掌控,到最后,竟出现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局面。此时,科举制的出现的影响是很大的,意义是非凡的,科举制的出现使得寒门也可以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变身士族乃至是贵族,打破了以往寒门不能为官的桎梏,为朝廷输送了更多优秀的人才,同时也结束了门阀士族垄断官场的局面,对皇权的威胁也更小了,所以,科举制的出现对整个中国社会的影响都是积极的。

2.发展期,科举制起于隋,发展于唐。唐朝新设了殿试和武举,采取了分科取士制度,设立了进士科,使得科举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唐朝的大多数宰相都是出自进士科,正是因为科举制为大唐输送了大量的人才,才使得大唐繁荣昌盛,因而影响是积极的。

3.完善期,隋唐的科举考试没有采用糊名制,也就是说,考官在批阅试卷的时候是可以看到考生的姓名的,这就使得营私舞弊的想象越来越严重,宋朝历来重文抑武,为了根除这种弊端,采用了糊名制,这样使得开科取士变得更加公平。所以,此时的影响也是比较积极的。

4.鼎盛期,科举制最鼎盛时期是在明朝,明朝统治者为了使读书人读死书,使用了八股文来取士,禁锢了当时读书人的思想。虽然有利于皇权的巩固,就长远来看是不利于社会发展的。所以,此时对整个社会的影响是弊大于利的

5.衰亡期,清朝时期,西学发展开始逐步超越东方,但此时清朝统治者以天国的姿态并没有与时俱进,随着时代的发展,科举制度越来越不适合整个社会的发展了,于是清政府于公元1905年废除了科举制的,所以,此时的科举制对整个中国的影响是消极的。

古代“科举制”选拔,有哪些利弊

科举制(文科)选材利有三条:

1.破除权贵阶层世袭,避免权利垄断。

2.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有上升的渠道。

3.有利于普及教育,提升民众文化素养。

相对而言,科举取仕体现了公开、公正、公平性,让读书人有了奔头,有利于社会稳定,无疑是有进步意义的。

科举制最大的弊端不在于科举这种选材模式,而在于考试的内容。

中国封建王朝的统治者为了维护自己的统治,利用科举制度愚化民众思想,靠几篇文章论英雄,不少有真才实学的人才被埋没,同时大大忽视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导致的后果如下。

1.文学家多,科学家少。

2.书呆子多,实干家少。

3.保守派多,改革派少。

4.效仿者多,创新者少。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