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文评分标准(如何才能考好高考作文)_作文_论点_阅卷

本文目录

  • 如何才能考好高考作文
  •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 高考写那些没有逻辑的古风文艺系句子可以得分吗
  • 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的5条要求是怎样的现在调整写作习惯来不来得及

如何才能考好高考作文

写好高考作文,在考试中取得作文高分是我们每一个孩子都梦寐以求的事情。写作文本身是有逻辑的,提升作文分数也是需要抓住写作文的关键。

分析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找到孩子作文档次,梳理孩子的作文问题

根据您女儿的作文相关情况介绍,推测她应该是江苏考生,该图就是江苏作文评分标准。从您孩子40—50的作文分数来看,应该是四类作文,在切题上基本切题,立意方面略有牵强,在说理方面列举论据、分析说理方面不足或层次清楚但逻辑关联不紧,记叙方面写人叙事能力一般,谋篇布局上基本完整,语言表达上比较平实或者基本通顺。

在这个标准之中,语言表达、写人叙事能力属于文字的基本输出能力,也就是语言的基本组织能力。就像您说的“她作文一般定的中心都没有离题、偏题,可是每次开始写都完全没有头绪,很难做到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笔优美。”这些问题无一不是语言文字的组织能力问题,这个是属于写作的输出能力问题。

而切题、立意、谋篇布局、说理方面,我们可以划分为逻辑结构、文章层次、内容框架体系,也就是逻辑上的问题。正如您所说的一样,孩子“就算写了大纲还是凑字数凑字数,一直重复差不多的话,事例也不知道用哪一些,考的时候脑子基本上是一片空白。”这些问题都说明孩子在文章结构、内容框架这种整体性的思维方面出现问题,影响了考试的分数。

针对孩子问题,针对性的进行写作训练

通过前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您的孩子现在的关键问题有两个,一个是语言的基本组织能力需要提升,也就是写作输出的能力需要提升;另一个就是整体的文章结构框架设计需要提升,也就是作文构思,也就是审题、立意的问题。

第一,针对语言组织,提倡使用“零秒思维写作”训练方法打通写作通路。

为什么孩子在语言的组织上有所欠缺,经常反复写同样的内容,就是因为孩子的写作通路是不流畅的,写作的思维是很容易断开的。因此,我们要持续地训练她每天的写作输出训练。离高考只有不到一年的时间,要做到持续训练,每天所花的时间就不能太多,我建议您孩子每天拿出15分钟的时间进行写作输出的专项训练。

写作输出的专项训练,要求有三个:

  • 不许停:拿起笔后,就要开始写,不管什么内容,都要持续不断地往外输出,写字的动作不能停下来。通过这种方式逼迫孩子做写作输出的强化训练,在15分钟的时间内是什么内容都可以写的,关键就是要思维不能停、写字动作不能停。
  • 不许想:不许想并不是真正的什么都不想,而是让您孩子想的速度放慢一些,在写作文的过程中让想的速度与写的速度保持一致,这样孩子就会形成一种我手写我心的一种感觉。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手与脑、手与心保持同频一致。
  • 不许改:不许改说的是在我们写作的过程中不能停下来修改发现的错误,发现错误也不要去管,只需要坚持不断地向外输出,持续不断地写作文。不许改针对的是我们内心中的一个审判官,总是想得到一个完美的结局,不让自己犯错。实际我们任何一个人都不可能不犯错的,所以要学会把内心宽松下来。

我们通过零秒思维的不许停、不许想、不许改三个原则,我们可以发现写作文过程中我们可以保持一种持续不断地输出状态,脑袋里想到什么就写什么,我们的思维会非常活跃,可以写出大量的内容。这个过程是写作文的一个过程,不是修改作文的一个过程,我们写完的作文,下来完全可以重新修改加工,但是在写作的过程中是不需要修改的,想到哪就写到哪,坚持持续不断、一直输出的写作状态。

关于孩子写作文引经据典、旁征博引、文笔优美等问题不要去追求,在高考作文当中这一块并不是最重要的,甚至我们在满分作文当中也看不到太多的这种用法。而且这个问题不是写一年能解决的问题,是需要长期的积累,对于孩子来说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因此不需要在这个上面下苦功夫。那我们就需要学会用恰当的词语准确地描述相应的内容就可以了,这一点实际就是要用到“零秒思维”三个不的要求来解决问题。通过三不要求,我们的孩子的写作思维快速打通,能将想法愉快、顺畅地表达出来,孩子就能快速找出写作中出现的问题,然后进行纠正,迅速用恰当的语言来描述。

第二,训练孩子审题、立意快速构思能力的方法。

孩子写作文构思是非常关键的,但是孩子们几乎不知道如何构思。即使我们成人告诉孩子要写提纲,可是写提纲的方法并不适合孩子们。写提纲的方法是坚持长期写作的作者们自己总结的一套写作构思的技巧,是建立在他们长期的、持续不断地构思训练之后的一种快速构思的方法。这些经常写作的作者,在构思的时候能够快速的罗列提纲,是因为他们对个人的思维把握很准确,很清楚一个问题该如何思考、如何分析,所以写提纲对他们来说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在这里,雷老师给您孩子提供一个构思的方法,也就是审题、立意,我把这两个内容分解成三个步骤,非常适合孩子们用来做构思的训练。

第1步,审题需要了解大量的题目相关信息,因此需要对题目进行大量的发散。审题这个概念就像对犯人进行审问、审讯一样,是对题目进行审问与审讯。我们要审问题目,就需要对题目有大量的了解,需要我们将题目的重要信息、次要信息、相关信息等都发散罗列出来。这个发散的思维过程中,我们也要运用“零秒思维写作”的方法,大量的、快速的、不停地进行思维发散,写出来的信息越多越好。

第2步,审问的过程就是提取内在逻辑关系的过程。这个内在逻辑关系就是大量发散出来的信息与题目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我们需要在已经看到文字等信息的条件下进行判断决策。我们只需要做是不是与主题有关,关系重要还是不重要,这个信息与另一个信息之间有没有联系,如果有联系是如何联系的,关系紧密否。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也会做一些增加或删除的动作,将多余的、不相关的内容去掉,补充一些与题目关系紧密的内容出来。

第3步,立意。立意就是从前面已经梳理出来的关系中选择一条自己认为最重要、最有特色、最有感觉的内容关系,以此为整篇作文的结构中心,围绕这个中心进行作文的结构搭建,形成一个系统的思维框架,删除无关的关系,保留核心的关系。这一步做好了,就做到了高考作文的立意正确准确,甚至深刻独到,谋篇布局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做到严谨精巧,剖析透彻辩证、见解独到也同样是在这个过程中完成的。

结束语

孩子在高考作文中要获得高分,一定要进行针对性的训练,把作文的构思训练好,配合在构思、框架下去训练写作输出的能力。只要您的孩子做好这两件事情,她的作文分数一定会快速提升起来。最后祝愿您的孩子在高考中取得好成绩,考上理想大学!

个人简介:@童教雷鸣(欢迎关注),从事教育15年,专注于6-16岁孩子的潜能开发和学习提升,科学分析教育问题,开心学习、开心生活,欢迎关注!

高考作文的评分标准是什么

你好,我是一个大一的小学长(201705630104),我能帮到你的忙哦~给分的方法都是按每个部分评估。

1:符合立意

根据【2018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首先是作文是否偏题,作文第一段就可以轻易的看出你的主旨立意准不准确了,其次是后文的铺叙也尤为重要,作文立意正确就会给你一定懂分数,如果不准确就会大打折扣。总的来说,你有20到30分之间的立意分在作文里,就算写的再不好,只要扣题就过关。

2:美句与名句、名人案例

文字写作有很多技巧,比喻啊象征啊之类的,不能使文章显得平铺直叙,要显得生动优美,亦或者是落落大方,让人眼前一亮比如好词好句,名诗名词。课外素材积累也是必不可少的,这些就靠自己发现积累案例吧,就不一一赘述案列积累与运用。以上都是加分项目。

3:深意与内涵

这个是很难拿捏的,每个地区的作文题都不一样,我们需要的是将一个题目素材案例拉深。比如某社会问题,就可以结合当今社会现象来指出自己的观点,结合自己的素材来呼吁公众重视并行动起来。这个部分可以为你争取10分甚至以上。

4:字数与结尾

800字!800字!800字!一定要凑上去,少一行就扣一到两分!结尾一定要有力或者意味深长不能草草收尾,就算没有时间了,也要弄一个好的结尾。

最后是我的一点建议,想要在作文这个板块夺得头筹,平时锻炼不可少,素材积累阅历见识不可少,还有你的字不能做到好看的话一定要写的清秀工整,大小统一不歪扭。请大家多指教哈~

注:(图片来源网络)

高考写那些没有逻辑的古风文艺系句子可以得分吗

谢邀。为写而写肯定是不行的,若是恰如其分地镶嵌在里面,虽没逻辑但有美感,增加了文章的唯美度,可能会得分。但是如果运用的不好,丟分的可能性更大。

如果对古风文艺系句子没有很好的驾驭能力,千万别冒险使用,毕竟是现代,说白话更轻松。

否则,很可能画蛇添足,适得其反。

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的5条要求是怎样的现在调整写作习惯来不来得及

感谢邀请。

关于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目前比较权威的就是高考评分标准。题主说的高考作文网上阅卷的5点要求,有可能是你自己的老师,根据高考作文评分细则,概况出来的五点主要内容。

下面是高考作文等级评分标准:

从上面的表格可以看到,高考作文是分两个等级的,分别是基础等级和发展等级。所谓的基础等级就是作为一个合格的高中毕业生,作文最低要达到这样的要求。

而基础等级又分为两个方面,分别是内容和表达。通俗点来说,就是你的作文写了什么,以及是怎么写?

先来说下写什么的问题。高考作文对于内容的要求,是看是否符合题意,中心是否突出,内容是否充实,思想是否健康,感情是否真挚。其中议论文侧重于看考生的想象是否健康,而记叙文侧重于看文章的感情是否真挚。

考场作文是如何阅卷的?

高考所有的试卷都采用的是电脑阅卷,每个老师每天要阅读大量的高考作文,而长时间的电脑阅读,阅卷老师很容易产生疲劳感。

再加上高考阅卷的时间非常紧张,因此大部分高考作文阅卷老师,拿到一张试卷以后,先采用跳读、或者扫读,把作文的内容大致读一遍,给这篇作文确定一个等级。具体的等级可以参考上面的高考作文评分细则。

如果这篇作文有出彩的地方,阅卷老师会详细的阅读一下,如果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地方,这篇作文的分数基本就出来了。

既然,考场作文的唯一读者就是阅卷老师,因此你在写作文的时候,要时刻牢记你的作文是写给谁看的,要时刻为你的“读者”着想。在考前这个阶段,和考场中写作时,要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 立意明确,中心突出。

文章的中心论点一定要明确清晰,让阅卷老师看一眼就是知道你想表达什么。

判断中心论点是不是清晰,最简单的办法就是看一下,你的作文立意能不能用一句简短的话概况出来。

不论是写记叙文还是议论文,文章的中心论点,一定要在前三段点明。具体的写作中,可以用开门见山,直接点明中心论点;也可由引用名人名言,解读名人名言后引出中心论点;还可以题目中的材料,简单的转述后,引出中心论点。

在结构安排上,中心论点可以单独成段,也可以放在段落的开口或者结尾。但最好不要放在某一段的中间,更不要藏着掖着,让阅卷老师去猜测你的立意与中心论点。阅卷老师是没有时间去猜你想表达什么?

另外,议论文的中心论点明确,意思就是说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虽然一篇文章只有一个中心论点基本是常识,但有的学生在写作文时,前面写的还是A论点,后面写的却是B论点。

2.多角度,多层次进行论证

内容充实最基本的一个要求是,文章的内容一定要为中心论点服务,和中心论点无关的内容不要出现在作文当中。

写作文并不是简单罗列的罗列事实与论据。有些考生在写作文的时,经常会把一些事实论据、道理论据与中心论点,或者是分论点简单的堆砌在一起,这篇作文看起来非常的完整,但是读下来感觉没有任何内容。

这样的作文,虽然也写了800多字,但是通篇都是空话、套话,要么是不断的机械重复中心论点,要么是写了很多和中心论点无关的内容。读这样的作文,就感觉是他一直在说:“我要、我要、我还要”,但是从来没有告诉你他想要什么?为什么想要?如果得不到会怎么办?

要想避免考场作文陷入到空话套话当中,在确定中心论点之后,可以在草稿纸中列举几个分论点,从不同的层次,不同的角度来论证中心论点。然后根据分论点来组织作文的素材,这样文章就非常有层次感和结构感。

另外,有些考生可能在考场上,已经想好了中心论点和分论点,但是找不到合适的素材,遇见这样的情况,可以尝试下“旧瓶装新酒”的方法,用自己的分论点或者是中心论点,去论证自己比较熟悉的作文素材。

说完了内容方面,接下来再说一下表达方面。

在表达方面,最重要的当然是字迹了。不论字体好坏,一定要写得清晰工整,千万不要出现乱涂乱画的情况,因为高考采用的是电脑阅卷,试卷是在被扫描之后,投影在电脑屏幕上,试卷一一般都会被放大,如果有乱涂乱画,放大之后投影在电脑屏幕上,肯定会影响到阅卷老师的阅卷感受。

在文体方面大部分学生都没有太多的问题,但是对于一些艺体考生来说,要注意一下议论文就是议论文,记叙文就是记叙文,千万不要把议论文写成记叙文,更不要把两种文体糅合在一起写。

在表达方面最容易提升的就是作文的结构。

考前冲刺可以重点关注文章的结构

有的学生写的作文是虎头蛇尾,前面写的挺好的,但是越往后写的越差劲。出现这种情况有可能是时间不够,当然也有可能是在动笔之前没有构思,作文结构没处理好,写着写着发觉不对劲了,然后只能硬着头皮写下去。

要想避免这种情况,那么在考前这段时间,就要去找下几种常见的文体结构,然后有针对性的进行练习。在考场上确定完中心立意之后,就要快速搭建好作文框架。

把文章的结构搭建好之后,再开始动笔写,就不会出现,写着写着写不下去,或者是写到一半的时候,猜发觉后面的内容和前面的内容接不上了。

高考满分作文常见的三种结构,分别是总---分---总式结构;起----承---转----合;引---议---联---结这三种结构。【限于篇幅就不详细赘述】

发展等级也是有四个维度,分别是立意比较深刻,内容比较丰富,有文采,有创意。

发展等级和平时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你读的多了,见的多了,内容自然就比较丰富,至于有文采,语言优美等,在短时间内也不会有很大的提高,你可以用10天的时间掌握所有的修辞手法,但是掌握了并不代表你会用,会用也并不代表你能用好。有些高级词汇和修辞手法,用的不贴切往往会适得其反,还不如不用。

如果你真的想在发展等级多拿点分数,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把高考满分作文中的优美句子抄下来,直接背会,如果考场上刚好能用到这些句子就直接默写上。

当然,如果考前冲刺这段时间比较充裕,你也可以用练习使用一些简单的修辞,比如排比、比喻这样的常见的修辞。

综上所述,考前冲刺这段时间,作文还是有提高的可能性的,但是一定要把握好方向,力气用对地方,不要盲目的蛮干。

我是“升学与考试”---分享学习方法,关注教育事实,指导升学规划。期望我的回答能对你有帮助。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