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宝黛为何共读《西厢记》共读对二人有何意义?《西厢记》在清代遭遇苛刻禁毁,原因是什么当时民间的反应如何_西厢记_宝玉_西厢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西厢记 西厢记 宝玉 西厢

本文目录

  • 《红楼梦》中,宝黛为何共读《西厢记》共读对二人有何意义
  • 《西厢记》在清代遭遇苛刻禁毁,原因是什么当时民间的反应如何
  • 历史上,《西厢记》有哪些故事
  • 王实甫的《西厢记》讲述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状

《红楼梦》中,宝黛为何共读《西厢记》共读对二人有何意义

《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宝玉和黛玉共读《西厢记》,确实是一个令人怦然心动的画面。

然而,在楔子中,开卷就告诉读者,小说是将“真事隐去”,用“假语村言”敷演出的一段故事。因此,对共读西厢(书中写的是《会真记》)这个美好而浪漫的画面,就必须进行一番细致的研究与探讨,看看这个画面的背后究竟隐藏了什么真事没有。

幸亏在小说的第二十三回至二十七回有一个流水账式的时间记录,当我们把这个时间记录的脉络捋清捋顺之后,就会发现,在这个浪漫的画面背后,是一个腥风阵阵,白骨累累的翻天覆地的惨剧。

下面我们不妨对这个时间记录进行一些梳理:

在宝黛共读“西厢”的二十三回,书中写道:“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中浣,即中旬。“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指的是三月十一日,还是三月中旬的那一天呢?暂且不作定论。这天除了宝黛共读“西厢”外,至第二十回,还是这一日,宝玉和贾琏踫见了讨差事的贾芸,随后贾芸从醉金刚倪二那里借得了十五两三钱银子。这是笫一天。

笫二天贾芸用借来的银子买来冰麝,送给凤姐后,在外书房见到丫鬟小红。

第三天,贾芸从凤姐那里获取了在园子里栽树种花的美差;小红替宝玉倒茶时提到,“昨儿有个什么芸儿来找二爷……”接着被提水回来的秋纹、碧痕“下流”“巧宗儿”地骂得“心内早灰了一半”。

第四天,已是第二十五回,宝玉闷闷的“装着看花儿”,远远地看见了倚在栏杆上出神的小红;闷闷的小红在去潇湘馆取喷壶路上,则远远看见了种花的贾芸。

第五天好象被隔了过去,又好象是着重地在写这一天,因为这里的文字写得有点蹊跷而模糊:

“展眼过了一日,原来次日就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那里原打发人来请贾母王夫人的,王夫人见贾母不自在,也便不去了。倒薛姨妈同凤姐并贾家几个姊妹、宝玉一齐都去了,至晚方回。

“展眼过了一日”,是指隔了一天,也就是到了第六天,可下句的“原来次日”,就令人费思量了。这个“次日”指的是第六天的次日,还是第四天的次日呢?

应该是第四天的次日,即“过了一日,原来次日”指的是,到了第六天,再回过头来补写第五天;而不会是第六天的次日,因为这天多人去给王子腾过生日,如果是第七天,就应该写作“展眼过两日,是王子腾夫人的寿诞”,岂不简洁明了!而之所以绕上一个弯子,说明第五天有一定的重要性。

这一天,从王子腾家“至晚方回”,在王夫人的住处,贾环因为吃宝玉和彩霞的醋,“把一盏油汪汪的蜡灯向宝玉脸上一推。只听宝玉‘嗳哟’了一声,满屋里众人都唬了一跳。”“只见宝玉满脸满头都是油“,“左边脸上烫了一溜燎泡出来”。

第六天,即“次日,宝玉见了贾母,虽然自己承认是自己烫的,不与别人相干,免不得那贾母又把跟从的人骂了一顿。”

下面又是“过了一日”,这次是真的隔过了第七天,而写第八天:

“就有宝玉寄名的干娘马道婆进来荣国请安。”分别见了宝玉和贾母之后,踫上了赵姨娘,在赵姨娘处两人一番盘算,设下毒计。

(马道婆)

第九天,突然之间,“只见宝玉大叫一声:‘我要死!”将身一纵,离地跳有三四尺高,口中乱嚷乱叫,说起胡话来了。”“只见凤姐手持一把明晃晃钢刀砍进园来,见鸡杀鸡,见狗杀狗,见人就要杀人。”后来,中了魇魔法的“叔嫂二人愈发糊涂,不省人事”。

从宝黛共读西厢(《会真记》)的“那一日正当三月中浣”,繁繁简简、紧紧松松地至此,连续着进行了九天的描述,而这个第九天的“魇魔法姊弟逢五鬼”,似乎就是最后的一种结果。

这一天,究竟是那天呢?

按书中所写,三天后跛脚道人与癞头和尚来为二人治病时对贾政道:“三十三日之后,包管身安病退,复旧如初。”

第二十六回开始就写道:“话说宝玉养过了三十三天之后,不但身体强壮,亦且连脸上伤痕平复。”这一天小红与贾芸“蜂腰桥设言传心事”;宝玉见黛玉“潇湘馆春困发幽情。宝玉还被骗到薛蟠那里看薛蟠闹了个关于《春宫图》作者叫“庚黄”的笑话。

来到二十七回《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写道:“至次日乃是四月二十六日,原来这日未时交芒种节。尚古风俗,凡交芒种节的这日,都要设摆各色礼物,祭饯花神。”

这样,三天加三十三天再加一天,是三十七天,从四月二十六日向前推三十七天,结论是,宝玉中魇魔法的那天正好是三月十九日,而这就是从第二十三回黛玉葬花、宝黛共读西厢,至第二十七回黛玉埋香冢、写《葬花吟》,这五个章回所隐藏故事的重点:对崇祯帝在煤山自缢,大一统的明朝灭亡进行悼念和祭奠!

并且,我们还可以把书中的两个节点描写,与历史作一个对应:

宝黛共读西厢那天,是“正当三月中浣”的三月十一日。崇祯十七年(1644年)的这一天,李自成的起义军渡过黄河后,占领了宣府。

书中把第五天写得蹊跷而模糊,宝玉脸被烫伤,那是三月十五日,起义军占领了顺天府(北京)北边的居庸关,兵临城下。

而在宝黛共读西厢后,黛玉听到了《牡丹亭》的戏文:

“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此时黛玉心中所感是:“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这其中的趣味。”所谓的“好文章”,是隐言那些戏文,在此书中“另有文章”;所谓的“趣味”是令黛玉落泪的“趣味”:前两句中的“姹紫嫣红”实是隐喻朱明王朝,意即原来的朱明江山,在满清的铁蹄下已经成为断井颓垣;后两句上句的“良辰美景”实为“伤怀日,寂寥时”,对应的是《红楼梦引子》中的“趁着这奈何天,伤怀日,寂寥时”;下句的“谁家院”,让人想到的是骆宾王“讨武曌撽文”中“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意即那些“赏心乐事”如今只属于夺取天下的满清。

接下“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引申出的是:怎教这大明江山,一去不还。因此上“你在幽闺自怜”,你只能躲在幽寂的角落独自伤悲。“水流花谢两无情”,一切变为过去是那样无情。“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这南唐后主当年的悲叹,如同《西厢记》中的“花落流红,闲愁万种”一样令人感同身受,怎不使黛玉“站立不住”,“眼中落泪”?

这一切,也正是第二十七回,黛玉埋香冢,写《葬花吟》的真实感情体现。

在第二十六回,宝玉被骗到薛蟠那里聚会时,薛蟠言说:“只因明儿五月初三日,是我的生日。”

这句话暗指的是,崇祯帝自缢四十四天的两个结果:

一是1644年农历五月初三,多尔衮带领清军进入了北京;

二是,薛蟠把“唐寅”误说成“庚黄“,乃是暗隐1644年五月初三清晨庚寅之时,朱由崧开始举行仪式,宣布监国,随后建立了南明弘光政权。

《西厢记》在清代遭遇苛刻禁毁,原因是什么当时民间的反应如何

乾隆年代,大兴文字狱,将一些本来传阅于市井之中的前朝与当朝文献列为禁书,其中便包括《西厢记》和《红楼梦》。搞得文人士子都战战兢兢的,生怕哪里写的或说的犯了忌讳,遭到迫害。

好在这些所谓的清朝禁书被人偷偷保存,到了民国后被找出重新版刻,不过令人感到遗憾的是,不少原著损毁严重,只能靠后世学者修补,导致后来刊印的作品与原版不同。

历史上,《西厢记》有哪些故事

《西厢记》

莺莺张生一见钟,

君子救难大义申。

夫人许婚窗纸破,

两情干柴烈火焚。

老朽赖嫁改兄妹,

天崩地裂雨倾盆。

一个失魂气息奄,

一个露真欲救生。

花园羞涩误会起,

书生频临又绝命。

如此死逼莺无退,

大逆奇耻鸳鸯融。

幸有红娘善同情,

千古绝唱始诞生。

王实甫的《西厢记》讲述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反映了什么社会现状

要回答的中心是:讲述了怎样的爱情故事?反应什么社会现状?则围绕中心作下面的回答。

《西厢记》故事情节简介。

唐贞元年间,相国夫人崔母与女儿崔茑莺一行30余人扶崔相国灵柩回故里安葬,途宿普救寺。而穷书生张生入京赶考途中也借宿普救寺。夜晚,张生与崔莺莺偶遇,一见钟情,互赠情诗。然后就出现——崔母的阻止;叛将兵围普救寺,欲抢崔莺莺为妻;崔母承诺,谁解围,女儿嫁给谁,张生请好友白马将军解围;崔母赖婚,心中已将女儿许配给郑尚书之子郑恒;张生病入相思,侍女红娘暗中周旋张生与莺莺的秦晋之好;张生考中状元,郑恒暗中阻碍张崔二人婚姻;最终张生与崔莺莺幸福地成为一对情深义重的夫妻。

《西厢记》讲述了相门闺秀崔莺莺与穷书生张生,反对封建家庭包办儿女婚姻,敢于冲破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追求婚姻自主的爱情故事。

这种封建社会婚姻“叛逆者”的形象塑造,在当时是具有社会影响力。用时代的眼光看,张崔二人敢于打破封建包办代替婚姻的模式,是代表那个时代广大青年男女的心声,是进步的,但是,还没有超出封建社会仕途经济的规范,也是可以理解的。

至于问“反应映了什么社会现状?”似乎问题的外延过大。那只能从《西厢记》内容着眼,

主要描写婚姻,重要情节发生的地点是普救寺。

《西厢记》反映的社会现状。

崔莺莺与张生在普救寺相遇是偶然性的,但反映当时元朝时期,广大青年男女追求个性解放,婚姻自主是必然性的。

综合反映了社会低层广大人民要想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和精神奴役,自己把握自己的命运,渴望自由,追求个性解放,首先,从婚姻自主上作为突破口。(婚姻要求自主是社会诸多现象中的一种)。

其次,也反映了当时元朝另一个方面的社会现状,即蒙古铁骑征服了亚欧大陆和南宋全部疆域,对汉文化主要经典儒家学说认同,同时对其它宗教信仰也表示宽容,造成宗教信仰多元化,特别是对元代主流学说“理学”的发展尤其重视,则儒家封建礼教的地位不断下降,甚至靠后。那么,汉族名望贵对封建礼教更是推崇,以表示强大的存在感。因此,一些中老年夫妻,士大夫们便是封建礼教具体实施的捍卫者,崔母就是其中的一例。象崔母对儿婚姻包办代替的思想应该是当时社会普遍存在的现象。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