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姜女哭长城(孟姜女哭长城和秦始皇有着怎样的关系)_长城_故事_的是

本文目录

  • 孟姜女哭长城和秦始皇有着怎样的关系
  •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孟姜女真的哭倒长城了吗
  • 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在哪里
  • 孟姜女哭长城哭的是哪里的长城是真的吗

孟姜女哭长城和秦始皇有着怎样的关系

《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并称中国四大民间传说。

《孟姜女哭长城》故事讲述秦始皇统治时期,秦王朝为了抵御外族入侵修复长城期间发生的故事。该故事以诗歌、戏剧、民歌、讲述等多种形式流传,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妇孺皆知。

《孟姜女哭长城》最早的版本讲的是齐国勇士杞良,追随齐庄公攻打莒国,不幸牺牲。妻子孟姜女历尽艰辛为夫送寒衣,没料想杞良已死。孟姜女找到丈夫户骨奉棺入殓,悲恸泣血十日后,齐国城墙崩毁数十里。

为了纪念孟姜女的感人事迹,多地建有其庙宇供人游览。最有名的当属山海关的孟姜女庙,庙宇内殿大门上一副盈联也是久负盛名,上联:海水朝朝朝朝朝朝朝落,下联:浮云长长长长长长长消。此联因字的不同读音而妙趣横生,相传为南宋高宗时进土王十朋所撰。孟姜女庙再往东南几公里,有两块露出海面的礁石上刻有“望夫石”三个大字,相传孟姜女就是从此处跳海殉夫。

后来,又有不同版本说法是杞良在齐国修长城而死。随着时间推移,《孟姜女哭长城》经过移花接木、以讹传讹的发展演变,年代就成了现在说的秦始皇统治时期。就男主人公的名字来说,有叫万杞良,有叫万喜良,还有叫范喜良。不过据今专家考证,孟姜女的故事的确发生在战国时的齐国,并非秦朝的秦始皇时期。

“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无论《孟姜女哭长城》这个凄美的爱情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它都表达了人们对统治阶级横征暴敛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本人头条号《走着聊着》,历史领域创作者,欢迎点击加关注!

孟姜女哭长城是真的吗,孟姜女真的哭倒长城了吗

孟姜女的故事原型来自于《左传·襄公二十三年》中的“杞梁妻”的故事:

齐侯带兵攻打莒国,令杞梁(或叫杞殖)和华周做先锋,但是被莒国打败了,杞梁也被莒国人杀死了。齐侯回国以后,在郊外遇上了杞梁的妻子,就派人在原地悼唁杞梁。杞梁的妻子却觉得她夫君为国战死沙场,齐侯这样悼唁实在太随便了,就说:“我丈夫杞梁有罪吗?如果有罪的话,就不配得到悼唁;如果无罪的话,他还有家宅在,臣妾不能接受在野外悼唁他。”得知这番话后,齐侯就乖乖的到杞梁家里,恭恭敬敬的再悼唁他一次。

杞梁妻为了维护丈夫的尊严,出言顶撞齐侯,成为了古代贞节烈女的典范。她的事迹屡屡被后世的许多大名人引用。《礼记·檀弓下》讲道:

蒉尚的亲人出殡,鲁哀公派使者来悼唁,双方在路上相遇了,蒉尚就在地上画了一个殡宫的图案,然后让使者在里面悼唁。曾子便引用杞梁妻的事例来批评蒉尚甚至比杞梁妻还不懂礼仪。

但是杞梁妻的故事和孟姜女的故事仍然相差非常远。《左传》中记载的故事没有出现最重要的哭夫的情节。最早将哭夫和杞梁妻联系在一起的文献是《孟子·告子下》,其中记载:“华周、杞梁之妻,善哭其夫,而变国俗。”

后来,西汉文学家刘向在《列女传·齐杞梁妻》将哭夫描写得更具体,并出现了哭塌城墙的情节:

齐杞梁殖之妻也。庄公袭莒,殖战而死。……杞梁之妻无子,内外皆无五属之亲。既无所归,乃就其夫之尸于城下而哭之,内诚动人,道路过者莫不为之挥涕,十日,而城为之崩。……遂赴淄水而死。

《烈女传》中虽然还保留杞梁妻斥责使者的行为,但故事的重心已经转移到哭夫上面了。最后还讲到杞梁妻投淄水而死,这也与孟姜女自沉鸭绿江的说法相去不远。

这里哭塌的还不是秦长城,是无特指的城墙。西晋崔豹在《古今注》卷中说,杞梁妻哭倒的是杞都城城墙。而南北朝时地理学家郦道元在《水经注》卷二十六“莒子之国”条中说杞梁妻哭倒的是莒国的城墙。杞梁是攻打莒国时死的,杞梁妻哭倒莒国城墙在逻辑上讲得通,但实际上一个女人如何抱着丈夫的尸体跑到敌国城墙下去哭呢? 这些都只是后人附会上去的想法。

孟姜女的故事大致完备是在唐代,唐末贯休在《杂曲歌辞·杞梁妻》写道:

秦之无道兮四海枯,筑长城兮遮北胡。
筑人筑土一万里,杞梁贞妇啼呜呜。
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
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杞梁骨出土。
疲魂饥魄相逐归,陌上少年莫相非。

在这首歌辞中,被哭倒的城墙正式定型为秦长城,杞梁的死因也从战死变成了修筑长城而死,尸体被埋进长城里,这些都与孟姜女的故事完全吻合了。

“孟姜女”的名字取代“杞梁妻”也差不多是此时。唐五代时期敦煌曲子词中有一首《捣练子》写道:

孟姜女,杞梁妻。一去燕山更不归。造得寒衣无人送,不免自家送征衣……

但究其根源,“孟姜”一词最早见于《诗经》当中,是美女的代名词。如:《郑风·有女同车》:“彼美孟姜,德音不忘。”

古代中国女性地位极低,没有名字。杞梁妻虽然是故事的主角,但从《左传》开始一直都从夫,被叫做“杞梁妻”,而没有名字。这样对讲故事者始终很不方便,到了唐五代人们大概再也忍受不了“杞梁妻”这种叫法,所以创造出了“孟姜女”这个名字。

而民间传说又对孟姜女这个名字做了一番解释,说:

古时候有一户姓孟的人家,在自己家里种了一棵冬瓜。后来冬瓜藤长到了隔壁姓姜的人家家里去了,并结出了瓜。两家人为了争夺这只瓜而争吵不休,后来决定劈开,一家拿一半。结果劈开一看,里面竟然有个女娃娃。两家人便决定共同抚养她,并给她取名叫做孟姜女。

而孟姜女的丈夫的名字,也从“杞梁”演变成了“杞良”“喜良”“万喜良”。

孟姜女哭长城发生在哪里

中国历史发展数千年,诞生了很多爱情传说,其中“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家喻户晓,人人都在为这个痴情的女子叹息,关于这个爱情传说最早可以追溯到《左传·襄公二十三年》,在人们感叹爱情凄美的同时,也对其中的故事着迷,究竟孟姜女哭倒的长城位于哪里呢?

史学家研究之后得出了较为一致的结论,孟姜女故事当中的长城名为小佘太长城,专家在整理史料的时候,发现相关记载反复出现了一个名词“金河”,据推测是一个地名,在无数人的共同努力之下,认为金河很有可能就是大黑河。

也就是说,孟姜女哭倒的长城很有可能就是小佘太长城,位于巴彦淖尔附近,传闻是战国时期赵雍主持修建的。

说起赵雍大家可能不太熟悉,赵雍年少成名史称赵武灵王,年经轻轻登上王位,26岁征战四方,打响了赵国的威名,公元前322年,赵武灵王推翻父亲逐鹿中原的想法,转而把目光聚焦到北方,率领大军北上,年少有为的赵武灵王依照父亲嘱托娶了韩宣王的女儿,进一步维护了赵国的统治地位。

成家之后的赵武灵王十分担忧赵国的处境,赵国一直处于危机当中,从地图上来看赵国被中山国分裂开来,交通是非常不便,影响到国内的安定。

作为一个独立的国家,赵国怎么会忍受别国从中作梗,被分割成几部分的赵国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发展,况且中山国附近的居民对赵国很不感兴趣,得不到百姓的认同,对于赵武灵王来说是无法忍受的。

雪上加霜的是,齐国和燕国一直虎视眈眈,对于少年天子来说处境非常凶险,赵武灵王15岁的时候遇上了人生第一次大考,父亲在世的时候,与各个诸侯国交战多年不处下风,俨然成了北方霸主,然而父亲死后,各国联合起来派出精锐,以参加会葬为名,图谋不轨。

赵武灵王在托孤大臣的帮助之下决定殊死一搏,命令全国戒严,所有军队随时准备战斗,下令前来奔丧的五国军队不得入境,由大臣接待直接将各国国君的吊唁礼品取回。

赵武灵王行事非常谨慎他没有选择与魏国联合,他清楚的知道,这些诸侯联合起来不过是为了眼前利益,终究会有一天分崩离析,终于让他等到了魏国与楚国交手,燕国和齐国开战,赵武灵王知道自己的机会来了。

赵武灵王扶持燕国公子职上位,当时齐国与赵国正在交战,想要借助燕国力量一举击溃赵国,不过赵武灵王识破了阴谋,在两国相持不下的时候,率先出击联合燕国大胜而归。

战后赵国实现了自己的承诺,将燕公子职扶持到皇位上,自此开始之后,赵燕两国关系非常密切,在与燕国的交往之中,赵武灵王处处示弱,削减了燕国的防备之心,暗地里却在不断扩张自己的势力,为后来攻打中山国做准备。

中山国存在一天,赵武灵王就会担忧一天,为了除掉这个心头大患,赵国做好了万全准备,公元前300年,赵武灵王决定动手了,迅速拿下了中山国和燕国等地,赵国领土扩充了无数倍,国力达到顶峰。

从地图上来看,赵国与北方胡人势力范围接壤,因此一直受到胡人侵扰,赵武灵王决定加筑长城抵御侵略,于是在巴彦淖尔地带建起了更为坚固的防御带,这段长城准确来说并不是秦长城而是赵长城。

为了发展国内军事力量,开始在国内推行胡服骑射改革,因此培育了大批骁勇善战的军士,先进的军士管理理念造就了赵国骑兵的传说,仅仅派出少数骑兵就大败中山国部队。

这支骑兵在与胡人交手时丝毫不落下风,而巴彦淖尔附近的长城更是给赵国提供了坚强的后盾,《地理志》记载,巴彦淖尔长城两段之间有一个缺口,传闻就是孟姜女哭倒长城留下的痕迹。

长城自从修建以来投入了大量财力物力,是一项伟大而残酷的工程,从春秋开始直到明朝,历朝历代都投入了很多精力,使得两千多年以后,长城依旧屹立不倒,被世界赞叹为世界奇迹,然而在这份荣耀的背后,无数民夫前赴后继,付出了生命的代价,孟姜女的故事之所以深入人心,就是因为它触动了人的心灵。

如今,饱经风霜的小佘太长城依旧屹立不倒,无论风吹雨打,长城依旧静静地矗立着,任凭时间的流逝,连绵不断的小佘太长城凝聚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一块块石板堆砌成了气势宏伟的万里长城,走在上面,似乎还能听到那些厮杀,回到了那个风起云涌的年代。

历史从来都是留给后人评说的,2006年小佘太长城被列为国家级文物,前前后后花费上百万进行修复,这里也成了无声的历史见证者。

孟姜女哭长城哭的是哪里的长城是真的吗

孟姜女哭的是哪里的长城?

我认为: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在哪个地方流传,哭的就是哪里的长城。据历史学者考证,原本没有“哭”的孟姜女,从春秋到了唐朝,终于“哭倒”了秦长城。

是真的吗?

我的回答是: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和梁祝、白蛇传、牛郎织女的爱情故事一样,是古代著名的四个爱情故事之一,在民间被人们代代讲述了上千年,广泛流传,老幼皆知,深受老百姓的喜爱,属于民间传说故事,不是真的。

“秦无道兮四海枯,?梁贞妇啼呜呜。上无父兮中无夫,下无子兮孤复孤。一号城崩塞色苦,再号?梁骨出土。……”

相传秦朝时,秦始皇建长城劳役繁重,官兵到处抓壮丁,三丁抽一,五丁抽二,黎民百姓怨声载道。

范?梁的父亲和孟姜女的父亲是世交好友,范?梁父亲因故被官兵抓走坐牢,范?梁被迫无奈,逃到了孟家避难。范?梁和孟姜女整天在一起玩耍,一块儿吃饭、睡觉、读书,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斗转星移,日月如梭,到了男婚女嫁年龄,彼此之间产生了爱慕之情。孟姜女父母挑选吉日让两位有情人拜堂成亲,结为连理。

结婚第三天,正沉浸在喜悦之中的一家人,忽然咣当一声院门被撞开,冲进来几名官兵,不由分说把范?梁绳捆索绑抓走去修长城。

从此孟姜女茶不思饭不想,日夜思君,忧伤不止。

转眼之间寒风呼号,大雪纷飞。孟姜女想起丈夫修长城,天寒地冻,无衣御寒,便日夜不停地缝制棉衣。

月儿弯弯分外明,心上夫君筑长城,哪怕万里迢迢路,为朗送衣表衷情。

孟姜女背上为范郎缝制的棉衣踏上路途,一路上风餐露宿,跋山涉水,昼行夜宿,终于到了长城脚下。

好心的民夫告诉她,范?梁早已劳累致死,被埋进长城里面筑墙了。

孟姜女听到噩耗,心如刀绞,悲愤交加。想起自己千里迢迢,风餐露宿,历尽千难万险寻夫送衣,却得到如此噩耗,怎不令人痛断柔肠。她越想越悲,便坐在长城下昼夜痛苦。这啼血杜鹃,望月子规一般的痛哭声感动了天地。不吃不喝,直哭了三天三夜,忽然乌云密布,狂风大作,飞沙走石,电闪雷鸣。只听得轰隆隆一阵山响,地动山摇,长城崩倒了八百里,露出了无数的白骨。孟姜女咬破中指,滴骨认亲,找出来范?梁的逝骨,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包范?梁棉衣的包裹里面。

长城倾倒八百里,秦始皇命令官兵把孟姜女带过去。秦始皇看到貌美如花,楚楚动人的孟姜女,想娶孟姜女做娘娘。孟姜女心生一计,向秦始皇提出来三个条件:一要为范?梁造坟修墓,二要请众僧为范?梁念佛超度三天,三要满朝文武百官包括万岁在内披麻戴孝到范?梁坟前跪拜祭奠。秦始皇一一应允,答应照办。

不几日,范?梁坟墓造好,众僧侣吃斋念佛三日厚葬了范?梁,秦始皇率领满朝文武百官披麻戴孝到坟前祭奠。孟姜女看到自己的计划已经实施,怀着对范?梁坚贞不渝的爱情,跳进了波涛汹涌的大海。

“秦皇安在哉,万里长城筑怨;姜女未亡也,千秋片石铭贞”。孟姜女哭长城的故事是对封建统治阶级暴虐的控诉,也是对被奴役者坚贞不屈精神的歌颂。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