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成名,是唐人所评还是后人所评或是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捧?李白见了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不敢再题诗_黄鹤楼_黄鹤_律诗
本文目录
- 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成名,是唐人所评还是后人所评或是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捧
- 李白见了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不敢再题诗
-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说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胜一筹
- 崔颢黄鹤楼的颔联对仗并不太工整,为什么会被历代推崇备至
- 为什么觉得崔颢的《黄鹤楼》写的并不好
- 经典唐诗崔颢《黄鹤楼》怎样赏析
- 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
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成名,是唐人所评还是后人所评或是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捧
问题:
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成名,是唐人所评还是后人所评?或是李白的“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所捧?
...........
前言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黄鹤楼》之所以地位那么高,宋朝严羽《沧浪诗话》起的作用不小:
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当然,这个第一仅仅是一家之言,例如明朝的胡应麟就说诗圣杜甫的《登高》是真正的七言律第一,而且不仅仅是唐人七律第一,是”古今七言律第一”。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一、李白与崔颢的斗诗
元代方回编选的《瀛奎律髓》写到:
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李白读之,不敢再题此楼,乃去而赋《登金陵凤凰台》也。
明代的高棅的《唐诗品汇》刘后村云:
古人服善。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句,至金陵乃作《凤凰台》以拟之。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刘须溪云:恨以滔滔莽莽,有疏宕之气,故胜巧思。二、李白的两首诗
李白有两首诗和黄鹤楼相似,第一首是《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山外,二水中分白鹭洲。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第二首是:
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舟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 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空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第二首诗很明显和崔颢的黄鹤楼及其相似,不过如果说李白模仿崔颢却并不准确。
三、沈佺期是始作俑者
其实崔颢的黄鹤楼也是模仿前人的作品,沈佺期是初唐武则天时代的人,是最早作七言律诗的诗人之一。看一下崔颢《黄鹤楼》所模仿的这首《龙池篇》:
龙池跃龙龙已飞,龙德先天天不违。池开天汉分黄道,龙向天门入紫微。
邸第楼台多气色,君王凫雁有光辉。为报寰中百川水,来朝此地莫东归。
即使不懂诗的人,看了前半首也知道和崔颢黄鹤楼极像。区别是沈佺期的前两句是古体诗写法(其中第二句还是律句,只是与第三句失粘) ,后面六句都是律诗的结构,而崔颢前四句都是古体。
《唐诗广选》田子艺曰:
人但知太白《凤凰台》出于《黄鹤楼》,不知崔颢又出于《龙池篇》:若《鹦鹉洲》,又《凤凰台》馀意耳。四篇机抒一轴,天锦灿然,各用叠字成章,尤为奇也。结束语
崔颢的黄鹤楼被后人所推崇,在当时如何呢?《旧唐书·文苑传》载:“
开元、天宝年间,文士知名者,汴州崔颢、京兆王昌龄、高适、襄阳孟浩然,皆名位不振。”能够和王昌龄、高适、孟浩然相提并论,自然不是一般的人物。
不过我以为今天崔颢和他的黄鹤楼如此有名,应该还是后人的功劳大一些。而李白常常被后人拉过来给崔颢的黄鹤楼做背景也起到了不少作用。
@老街味道
李白见了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不敢再题诗
李白到黄鹤楼见了崔颢的诗后,觉得在当时所有黄鹤楼的题诗中,这是最好的一首 ,所以太白不想再画蛇添足。于是写了两句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这可以看出李白的谦虚和胸怀,他虽然持才傲物,藐视权贵,但尊重知识 ,都说文人相轻,可李白是惺惺相惜。
后来登金陵凤凰台写了一首类似的诗,
登金陵凤凰台⑴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⑵。
吴宫花草埋幽径⑶,晋代衣冠成古丘⑷。
三山半落青天外⑸,二水中分白鹭洲⑹。
总为浮云能蔽日⑺,长安不见使人愁⑻
所以李白终身没有在黄鹤楼题诗。
崔颢《黄鹤楼》诗中连用三个“黄鹤”,他怎么不避忌呢有更好的吗
崔颢的《黄鹤楼》是一首千古传颂的名作,也是无数的历代文人描写黄鹤楼文章中最有名的一首诗文。也有人认为是七言格律诗中的第一,古今无人能及。但无论如何,此诗让崔颢一举名扬天下,也让黄鹤楼更加出名。黄鹤楼也成为武汉的标志性建筑和文化地标。
《黄鹤楼》之诗可以说半古半律,亦古亦诗,其主要原因是前半部分的平仄不合格律诗要求,也因三个"黄鹤"重复于诗句中,按正常的格律诗算是犯"大忌"。所以有人认为此诗出格又出律,只能算古体诗范畴。
那后人又为何将此诗编入七律之中呢?我想主要是这首诗一气呵成,朗朗上口,情景交融,意境高远,写得太好太神太奇了。
《黄鹤楼》是格律诗中连用重字而成就最高之作
格律诗中使用重字叠词,崔颢绝不是第一人。如他前面的沈佺期的《龙池篇》,连用4个龙字,4个天字,2个池字。他之后的诗仙太白《登金陵凤凰台》和《鹦鹉洲》也是重字叠词"连篇",有人说是仿崔颢之作,这里不去讨论是非。但纵观古往今来大家名作中的重字格律诗,后人都认为《黄鹤楼》的水平最高,重字重的最妙,也难怪李白登黄鹤楼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之叹。
《黄鹤楼》不避忌重字也许是神来之笔
诗中三个"黄鹤"分别表达了不同的景物与人物。"昔人已乘黄鹤去"中的黄鹤是指黄色的仙鹤,是一种神鸟,代表着长寿,讲述了此地曾经流传的美丽传说;紧接着"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二个黄鹤,就是诗人所站立的楼名,仙人早已驾鹤西去,此地留下的是空荡荡的楼台,这种从怀古回到现实,给人有种向往却失落之感,也给人感觉寂寥和无奈之叹;第三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中的黄鹤应该指得道升天的仙人,此时此刻诗人多想能看到仙人仙鹤回来,或带走自己,或带走忧愁和心思,可惜是一去不复返了,这才留下满腹愁怨和远处的悠悠白云。这样一幅以黄鹤寄情寓情的场面,意境高古而深远,意韵柔长而幽雅,意气风发而空茫。
《黄鹤楼》的重字一叹三咏更增加了诗的意境
古代的诗歌最初都是用来歌颂和吟诵的,或悲或喜,只有反复唱出才会更加有味道有情感,就像最早诗歌总集《诗经》大多都是叠词复句,让人回味无穷,荡气回肠。《黄鹤楼》的三个黄鹤重叠,既有意境上的层层递进,也有吟诵上的情感反复渲染,去掉一个或二个"黄鹤",换成别的词,味道就会如同嚼蜡,意境会断裂变残,韵味会荡然无存,也不可能流传千古。
当然,如果把格律诗以此重字为准则或效仿,一般人只会成为东施效颦、画蛇添足的笑话,如此也只有诗仙才敢才行。
结语
个人认为,《黄鹤楼》独特的半古半诗也好,重字叠词也罢,不可复制,不可再得。
它反映了中国古代诗歌发展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历史规律,是唐朝诗歌变化变革的一个里程碑,是"另类"格律诗中的一座高峰。
今天谈论《黄鹤楼》其实是我们在感叹诗里诗外的千古乡愁,是在关注当下武汉的疫情。让我们共同为武汉祈福,愿我们能早日在黄鹤楼下举杯欢歌!
附:
黄鹤楼
【作者】崔颢 【朝代】唐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黄鹤楼》这首诗有什么意境
谢悟空的邀请,崔颖写的这首黄鹤楼很有意境,登黄鹤楼这首诗,淋漓尽致地反映出作者的无限感慨之情,诗中所表达了登黄鹤楼的感处,登黄鹤楼临江眺望,举目望去长江之水涛涛奔流不息,过往的船客驶向远方,望着山恋叠嶂连绵,不知黄鹤飞向天际,深感愁绪,前四句写登黄鹤楼观感,后四句引发对黄鹤楼一去不复返的描述,全诗表达了作者感慨万千,引发乡思之情,整诗写的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无限感慨与悲伤之情!
唐,崔颖一首黄鹤楼诗
昔人己乘黄鹤去,
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
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
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长何处是,
烟波江上使人愁。
崔颢的《黄鹤楼》为什么说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胜一筹
题主的崔颢的《登黄鹤楼》为什么比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胜一筹的提问,自古至今都存在不同的看法。
如,“唐-崔颢《题武昌黄鹤楼》诗……李太白负大名,尚曰“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欲拟之较胜负,乃作《金陵登凤凰台》诗。“北宋-胡仔《苕溪渔隐丛话》
“当以崔颢《黄鹤楼》第一”《沧浪诗话》南宋-严羽;《凤凰台》“岂能比肩《黄鹤楼》” 清- 吴昌琪《删订唐诗解》等等。
因此,对于两首诗的水平高低古今都有评论,到现在也是莫衷一是。那么,两首诗究竟殊优殊劣。只有对两首诗进行客观的分析比较后,才得出自己的结论。
一,从格律上看,两首诗都存在问题,
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是李白唯一一首入选《唐诗三百首》的七律。但也是“失黏“的七律。该诗的第2与第3句;以及第4与第5句中的2,4,6字,相互失粘。
凤凰台上凤凰游,
凤去(仄)台空(平)江自(仄)流。(2句)
吴宫(平)花草(仄)埋幽(平)径,(3句)
晋代(仄)衣冠(平)成古(仄)丘。(4句)
三山(平)半落(仄)青天(平)外,(5句)
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
长安不见使人愁。
崔颢的《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颔联的 “黄鹤一去不复返“只有“黄“这一个字为平声,其他都是仄声,是六连仄;“ 白云千载空悠悠“,“空悠悠“是三连平;“ 此地空余黄鹤楼“与“黄鹤一去不复返“这句 中的“余“与“去“失黏;颔联也不对仗。
“此篇乃变体律诗,前半是古诗体,以古笔为律诗,盛唐人有此格。此诗前半虽属古体,却是古律参半。崔诗首联、次联上句皆用古调,下句皆配以拗调。古律相配,方合拗律体裁。“清-许印芳在《瀛奎律髓汇评》。
二,崔颢占得先手,李白落得模仿,比试之嫌。
崔颢的诗写于723年 ,崔颢占得先手,一首诗将一个景观纳入自己名下。李白登黄鹤楼慨叹: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因此,李白只得等待合适的景点。这个景点必须与黄鹤楼有一定共性。这一等就是几十年。761年,李白夜郎遇赦,登金陵凤凰台,“凤凰“,“黄鹤“勾起了他的回忆,和人生悲叹。他挥笔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有的说,该诗写于赐金放还后的747年。但,从该诗看,已经没有了赐金放还时的气势和雄心抱负,更多的是人生无奈和感叹。 )。让李白没想到的是。他的诗留下了仿《黄鹤楼》,与崔颢比试的口实。
三,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就是以崔颢《登黄鹤楼》为模板的 组词和填写语句。
《登黄鹤楼》首联连用三个“黄鹤“,《登金陵凤凰台》首联连用一个“凤凰台“,一个“凤凰“,一个“凤去台空“。崔颢所指的“黄鹤“是单一的飞禽,从人乘黄鹤飞仙,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返。写得十分自然。而李白将:“凤凰台“,“凤凰游“,“凤去台空“凑在一起,给人以硬凑三个凤凰叠词的感觉。而且凤去,也不等于台空,还有凰嘛。李白首联模仿是不成功的。
其次看崔诗与李诗的颔联。律诗四联要求起,承,转,合。崔诗的颔联由于首联用了两个黄鹤,颔联首句“黄鹤一去不复返“与首联“此地空余黄鹤楼“,自然承接在一起,合抱紧密。
而李诗,为了避免模仿之嫌,首联一次性凑满了三个不太贴切的“凤凰“叠词。但,颔联就难于承接首联,无法自然融合相抱。只得来了两句历史: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由于颔联没有起到承接首联的作用,结果人们读完首联接着读颔联有种突兀而来的感觉。也就是刚在梦幻中意识到凤(没有凰)飞走了,看着眼前江水流淌着,结果突然间掉进古代的荒草野坟中,令人难于适应。由此看见,李诗在承接上逊于崔诗。
不仅在诗的承接上,在诗的:转,合方面李也逊色于崔诗。崔诗在转的颈联中,从首联,颔联对景物的描写的高渺,飘逸。虚幻,遐思中,转到眼前的近景和现实。但给人的感觉仍然是处在一个完整的画面中。而且,与开始描绘景物的氛围浑然一体。如: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而李诗的颈联由颔联的历史回到现实。但,他的描写就是交代了地理: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丝毫没有情景的描写,如崔诗的:晴川历历,芳草萋萋。因此,李诗的颈联没有神韵,即景生情的氛围,就是当时地理的陈述。
最后,在“合“的尾联,由于有了“芳草萋萋“自然引出了崔诗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烟波江上“也与“白云千载空悠悠“相呼应,与整首诗相合。
而李诗在颈联交代完地理后,尾联笔锋斗转来了句: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李的尾联来的突兀不说,而且与整首诗没有丝毫呼应相合。这与崔诗相去甚远。
在景物描写,借景抒情,比兴方面,通过本文对于两首诗的比较也会得出:崔诗胜于李诗的结论。
由以比较鉴别后,笔者认为《登黄鹤楼》一诗比《登凤凰金陵台》略胜一筹。
崔颢黄鹤楼的颔联对仗并不太工整,为什么会被历代推崇备至
小学生不敢妄加评论、但我崇拜这首七言诗、觉得作者对黄鹤楼过去与眼下即时情景的溶合对乘非常玄妙、实为绝笔之作……
我就是个小学生信口瞎咧咧的!
为什么觉得崔颢的《黄鹤楼》写的并不好
为什么觉得崔颢的《黄鹤楼》写的并不好?
这个是提问者的提问。我们其他人肯定不敢这样说。
的确,如果说《黄鹤楼》是格律诗,那么,前面四句的平仄是不太严格,甚至可以说有很大的突破。但是,为什么从古到今的诗词界都认为它是好诗呢?那就是因为它具备了真正的诗的味道。连诗仙太白看到崔颢此诗后,都停了下来,只写了两句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如果你是一个著名的诗人,你的诗从意境、情感、思想各方面都做得很好,而在平仄对仗等方面有所突破了规矩,没有人敢批评你的。因为你是著名诗人,何况写诗还有一个“不以词害意”之说。
我们回过头来看看此诗: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我们翻译过来:
过去的仙人,已经乘着黄鹤远去,这里只剩下黄鹤楼。
黄鹤一去之后,再没有回来,水天相接之处,白云悠悠,千年如此。
在阳光之下,汉阳城区的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中生长着茂盛的芳草。
太阳西下,鸟儿归巢,我的故乡在哪里?只能看见江上烟波,迷迷茫茫。
我们分析一下诗人的思维过程: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诗人在别人那里、或是在资料上,知道黄鹤楼的传奇美名,抱着万分羡慕的心情来到黄鹤楼上。但是,仙人不在,黄鹤已去,“空余黄鹤楼”。仙人、黄鹤,乃是楼的灵魂。没有仙人黄鹤的楼宇,只是一个躯壳。诗人站立在黄鹤楼上,面对只剩下躯壳而缺乏灵魂的楼宇,顿生了怅然若失的感觉。这为诗尾抒发怀乡之情埋下第一伏笔。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仙人剩鹤而去,一去而不复返。诗中“黄鹤”,不仅专指黄鹤自身,而且还指代了已经过去的一切。黄鹤一去不复返,过去了的一切也不能复返。抚今追昔,过去了的,得失成败,都已经难以弥补,只剩下悠悠白云。“白云”“空悠悠”,使人感到空间的广大无边,而“千载”则使人觉得时间的深邃无垠。由此,又催生岀一层乡愁,为结尾的抒情埋了第二伏笔。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首颔两联,均写过去之事。颈联所写,则是眼前之景。上面是虚写,此联乃为实写。诗人站立在黄鹤楼上,眺望远方,汉阳城中的树木清楚可见,鹦鹉洲中的芳草茂盛茺茏,是一种空明悠远的景像。如此之景,又让作者怀乡之情再度生起。这是作者为写怀乡的又一个伏笔。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到此联才是诗人直接抒发自己怀念故乡的诗句。远离故乡的人,在日落西山之时,是很容易想起自己故乡来的。在遥远的他乡,会感叹我的故乡在哪里呀!怀乡,本来就很愁,何况江上又迷漫着雾霭烟波?
总观全诗,首颔两联叙事以抒情,颈联写景以抒情,尾联抒情兼写景。
20191109
图片来自网络,若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经典唐诗崔颢《黄鹤楼》怎样赏析
《黄鹤楼》怎样赏析。
这首诗以对仗工稳,音节和谐,形象鲜明著称。传说李白游黄鹤楼时,曾对此诗大加赞叹,同时题诗两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并就此搁筆。后来,为了同崔颢较一胜负,终于写下了《登金陵凤凰台》一诗。宋代诗评家严羽曾高度评价崔颢的《黄鹤楼》"唐人七律,当以此为第一。"这一评语不免有溢美之嫌。
就七律而言,此诗也不典型。胡应麟在《诗薮》中说它"实类短歌,乃称近体"因为这首诗的一、三、四三个诗句皆不合律(如第三句连用六仄,四句连用三平)并且"黄鹤"一词前后承接,很近于民歌中的接字(故说它"实类短歌")这首诗的后四句才完全合律。之所以出现这一情况,可能因为当时的律诗尚未完全定型化,有些律诗不可能完全依照律诗平仄格式来写,所以有人把它称为古风式的律诗。
崔颢的“黄鹤楼”并非格律诗,“沧浪诗话”却把它评为唐七律之首,有何根据
《黄鹤楼》一诗的作者是崔颢,他于唐玄宗开元年间考中进士,最大的官曾经当到太仆寺丞。这首诗是他登上黄鹤楼后乘兴而作,其文笔流畅、一气呵成,堪称是句句珠玑、气象万千、妙笔迭出、无一俗字。据说李白登上黄鹤楼后见到此诗,不得不掷笔叹服,留下一句: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故而为历代文人所推崇,堪称唐诗第一。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此诗并不是律诗。律诗的平仄有极其严格的要求。本诗为平起,楼,悠,洲,愁这四个各联的尾字均押十一尤。
首联: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中的第6字鹤应平;第12字黄应仄;
颔联: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中的第4字去应平;
颈联: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中的第5字汉应平;第12字鹦应仄;
尾联: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本联合律。
其次,此诗虽不是律诗,但是严羽把它归到七律,有以下两个原因:
1. 唐朝正值律诗定型之际,因此很多人认为有可能律诗的最终格式还没有最终确定。因此,对于当时个别出律的诗,有人提出可以归为律诗一类。(当然,后世再出律,就不能算律诗了。)受此影响,《沧浪诗话》把《黄鹤楼》归为律诗。
2. 严羽本人虽然是宋朝人,但他“为诗宗盛唐”。他格外推崇的就是盛唐的近体诗—律诗。因此,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没有把唐诗七言第一的《黄鹤楼》归为古体诗,当然有他偏爱律诗的想法在里面。
但是我本人反对这种说法。我的依据如下:
1. 首先关于此诗写作的时间,在芮挺章《国秀集》中推断即其作期的下限不超过(不晚于)天宝三载(公元744年),《河岳英灵集》卷中称:“颢年少为诗,名陷轻薄,晚节忽变常体,风骨凛然。”因此也不可能早于723年(崔颢中进士,当时他年仅20岁)。从五律及七律的互相关系以及杜审言,李峤等人生活年代及历史记载推算,七律的定型时间大约在中宗景龙年(707年到710年)完成。因此本诗可以肯定写于律诗定型之后。崔颢在写此诗的时候他很清楚律诗的规定,所以可以肯定他写的不是律诗,而是古体诗。
2.其次古体诗在唐朝也十分盛行。古体诗也称为古诗,有歌、行、吟之分,古体诗与格律诗(或者叫近体诗)的区别在于,古体诗只注意用韵,对于平仄和对仗都没有要求。比如杜甫的《石壕吏》、李白的《蜀道难》、白居易的《长恨歌》、高适的《燕歌行》、陈子昂的《登幽州台》等,都是古体诗。因此可以说在当时,古体诗也是十分流行的诗歌题材,崔颢的这首《黄鹤楼》用古体诗来写,也是很正常的。
《沧浪诗话》为何首推崔颢的《黄鹤楼》为唐诗七言律诗第一,这首诗到底好在哪?这要从严羽的诗论说起,严羽在沧浪诗话中说:诗以言志,诗是抽象说理所无法表达的。就是在字面上留有余地,在文字之外暗含有深意,才是上等的。盛唐的那些诗人更加看重诗的意趣,如羚羊挂角,无迹可寻。所以他们的诗透彻玲珑,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仿佛是空中音、水中月、镜中像。诗歌作品通过语言、思想、意念、情趣等各方面要素,融合成为一个整体,水乳交融、暗藏妙意、诗尽而意存。这是严羽所论述的好诗的必要条件。
因此从这一点出发,崔颢的这首《黄鹤楼》虽然出律,但是其空灵妙曼、水乳交融的妙意是其它律诗所无法企及的。故而为其所推崇。
而杜甫的登高虽然是七律第一,但是从诗的意境空灵来品鉴,当然比不上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更不用说崔颢的《黄鹤楼》了。所以也就难怪严羽在《沧浪诗话》中把《黄鹤楼》拿过来当做七律第一了。
所以唐诗七言第一是古体七言,而不是七律或者说近体诗。这是我的看法。欢迎大家踊跃发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