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安全防范措施(幼儿园安全怎么做好)_宝宝_幼儿园_老师

本文目录

  • 幼儿园安全怎么做好
  • 幼儿教师怎样做好幼儿的各种防范和保护措施
  • 增强幼儿园内外安全的措施有哪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 如何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

幼儿园安全怎么做好

幼儿园的安全怎么做好,我从一个带班老师的角度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1.班级常规的建立

幼儿在幼儿园里最重要事就是安全,没有了安全什么都谈不上了。那么要确保幼儿在园的安全,先要把班级常规抓好。班级常规包括很多方面:早读常规、活动常规、如厕喝水常规、开餐常规等等。从孩子一开始进班,常规就开始实施了。通过这些常规的训练,幼儿能够明白并做到不随便在教室里跑动、上下楼梯右手扶栏杆,不推挤、如厕喝水之前要排队、同学之间要互帮互助等等。孩子有了这些意识,可以说在班里中发生安全事故的概率就要小很多。

2.幼儿的安全教育

老师,家长应该多让孩子看些安全知识方面的书籍。像我们幼儿园今年还开始在全园举行消防安全大演习,通过孩子的实际操作,明白更多的保护自己的本领。

3.加强门卫的管理

健全门卫管理制度,做到随看随问,严把门口第一关。

4.做好班级的卫生消毒工作,防止传染病流行

每天把班级的桌面,钢琴,门,地板用84的稀释液擦拭,口杯用紫外线消毒,教室的空气用紫外线消毒,被子,床褥勤洗勤晒,做好健康安全工作。

幼儿教师怎样做好幼儿的各种防范和保护措施

家长把孩子交到幼儿老师的手上,首先确保的是安全问题。我们老师应该怎样做好幼儿安全的各种防范和保护措施呢?

首先幼儿入园离园的问题,老师是要很清楚自己班的每个孩子的情况,做好晨检工作,特别是有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检查幼儿是否有异常,其次检查幼儿有无携带不适合的东西入园,做好孩子入园考勤。离园时与家长做好离园交接工作,有必要时要求家长登记。

其次检查幼儿活动场地有无安全隐患,发现安全隐患及时处理。比如厕所地上有无水渍造成地滑,教室活动场地,教具,玩具有无安全隐患,每天迎接孩子前都检查一遍。

最后每天都教育孩子各方面的安全问题,之前我做幼儿园老师的时候,就习惯在做每个活动前都强调怎样做是危险的,我们应该怎样做,比如上下楼梯是强调不能拥挤,不可以推小朋友等等。每次重重复复的讲,孩子才会形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安全教育课也要反反复复的教育孩子,因为幼儿的发展特点,教一次是不可能记住的。



增强幼儿园内外安全的措施有哪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我是一名男幼师,结合我的工作实际我认为,幼儿园保安大多都是年纪稍大的人员,综合保障素质不高,也缺乏危机安全意识,应当加强对保安人员的定期培训等,增加一些必要点安全防护器械,不光保安人员要会熟练使用,班级老师也要会使用。再就是可以招聘一些阳刚,健壮的男幼儿教师,除了日常的教育工作外,再负责幼儿园安全保卫工作,因为年轻的男性对安全知识安全技能安全意识等要比一些年长的保卫人员高一点,在应对突发事件时不容易慌乱,日常教育工作中接触孩子家长教师机会多,更能了解幼儿园整体情况,安全工作容易做。一名德智体优秀健壮的男幼儿教师,在长久的日常教育工作中,更能在隐性作用上潜移默化的给幼儿 教师 家长等带来安全感,也能起到震慑不法分子的作用。

如何保证孩子在幼儿园的安全

1、选择口碑好的幼儿园

幼儿园的口碑:从已入园的家长那里打探消息,听一听她们对幼儿园的评价。也要了解一下办园资质以及幼儿园老师是否有爱心、责任心。

小朋友的评价:和已入园的小朋友谈谈心,比如说,问小朋友:“上幼儿园开心吗?你是喜欢老师多一点还是害怕老师多一点啊?”

侧面了解一下幼儿园的饮食情况及老师的教育方法:入园的宝宝,年龄大多在3周岁左右;这个年龄阶段的宝宝,生长、智力发育都较快,需要吃的有营养、有一个快乐融洽的学习环境。

一个和蔼可亲的幼儿老师,更容易让宝宝有安全感、亲切感,也更有利于宝宝心智成长。如果某个老师经常责骂孩子甚至是体罚孩子,以及家长与老师的沟通中可以明显发现老师某方面的品德问题,那就要慎重考虑了。

2、培养宝宝主动沟通意愿与能力

一般来说,宝宝在2~3周岁,就已经可以和家长沟通一些简单的问题了。入学前,宝宝沟通能力、自信心、独立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

我身边有很多宝宝正在上幼儿园的宝妈朋友,我也经常和她们聊天。

真实的故事:有一次,一个3周岁半读小班的女宝宝,放学回家后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们班某某,午休的时候,吐了。”

然后,女宝宝的妈妈就联系了某某的妈妈,并把某某在学校呕吐的事情告诉了她,某某的妈妈很惊讶:“他没有告诉我啊!”

某某的妈妈询问了某某,并给幼儿园老师打了电话,结果都证实,某某的确在幼儿园午休的时候发生了呕吐。

事后,某某的妈妈责备了孩子,并和其他宝妈抱怨,宝宝在幼儿园发生呕吐,老师应该要告诉家长的,万一要是生病了呢!

从这件事,我们可以看出来,几乎同样大小的宝宝,与家长的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完全不同!宝宝沟通意愿与沟通能力的培养,非常有利于宝宝与父母建立互信机制,对宝宝长大后社交能力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教会宝宝如何区分“好坏老师”

在日常教育中,大多数家长都会告诉宝宝:“一定要听老师的话!” 宝宝就会理解为:“老师做什么都是对的。”在幼儿园受了惩罚,宝宝心里已经产生了畏惧,回到家里,不敢告知爸爸妈妈自己的“不幸遭遇”,这样问题不被发现,对儿童健康成长会造成很大的危害。

家长可以这么做

1.家庭角色扮演:让爸爸扮演宝宝,妈妈扮演幼儿园老师,模拟一些优秀幼儿园老师关爱孩子的场景,再模拟一些“过度责罚”的场景,先让宝宝对“过度责罚”有一个基本的概念认知。

然后告诉宝宝,老师“过度惩罚”宝宝,是不对的,宝宝可以回家告诉爸爸妈妈,爸爸妈妈会保护宝宝的。

2.教会宝宝“告状”:其实,宝宝“告状”是自我倾诉的一种表现,更是一种有效的自我保护能力!家长不该无视宝宝的“告状”,更不能厌烦、责怪宝宝。

在家庭角色扮演的时候,就要教会宝宝学告状,要让宝宝有沟通的意愿和沟通的能力,这样,当宝宝遇到“坏老师”和“过度惩罚”时,自己就可以和爸爸妈妈沟通了。

3.入园前,多培养一下宝宝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现在,有很多宝宝在家长“不适当”的宠溺下,养成了“王子、公主”脾气,入园后,这样的宝宝也会给老师带来很多困扰!

久而久之,老师对“王子、公主”就会失去耐心,甚至用“过度惩罚”的教育方式。

其实,给宝宝最好的宠爱,是培养她的能力,而不是一味的满足她,解决她遇到的所有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