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梅的三首古诗(《山园小梅》为什么被有些人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诗人又有着怎样的人生)_梅花_山园_林逋

本文目录

  • 《山园小梅》为什么被有些人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诗人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 你读过哪些赞美梅花精神的诗词作者是谁

《山园小梅》为什么被有些人誉为千古咏梅绝唱,诗人又有着怎样的人生

《山园小梅》的作者林逋(音bu)一生未娶,且常年与梅花、仙鹤为伴,对梅花有深刻的了解,所以写起梅花来得心应手。下面进行解答:

一、《山园小梅》过人之处

先来深入了解下这两首诗:

其一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樽。

其二

剪绡零碎点酥乾,向背稀稠画亦难。

日薄从甘春至晚,霜深应怯夜来寒。

澄鲜只共邻僧惜,冷落犹嫌俗客看。

忆着江南旧行路,酒旗斜拂堕吟鞍。

其一这首,意思是:百花都落尽了以后,只有梅花在寒冷中开得那么热闹、明艳,在小园中占尽风情。舒朗嶙峋的梅枝横斜在水面上,映照出若有若无的倒影,冷月无声,淡淡的花香在黄昏中浮动飘散。羽翼落满霜雪的鸟落在梅枝上偷偷观看,蝴蝶倘若知道这梅花的美好和芳香,早就该后悔得死去。幸好有我(作者)可以和梅花相伴吟诗,美好到不用拍檀板歌唱,用金樽饮酒助兴。

第一句,说是许多花儿都落了,只有梅花独自盛开,又占尽小园的风情,既写出了她孤高的品格,也写出了她别具风情的特质。第二句,从梅花的形态、芳香着笔,于美好情景中勾勒出梅花恬淡、娴静。第三句,从鸟和蝴蝶的反应,来衬托美的美丽和芬芳,是对第二句的补充和烘托。第四句,写与梅花配得上的,只有充满美好的诗句,而不需要酒宴和欢歌。这话说得有点儿意犹未尽,林逋想表达的,其实是那个懂梅的、会吟诗的人就只有自己了。由此把梅花的那些高洁品质,向人身上进行了引申,说明人如梅花,德行高雅,不染尘秽。

再来说其二,意思是:把丝绸捡碎来装点那如酥酪一般的枝干,和像把梅花向阳、向阴的部分画出来一样令人为难。梅对太阳落山从不埋怨什么,对霜深露重和夜晚的寒冷也从不惧怕。本性澄洁鲜艳,只愿意与邻近的高僧相互怜惜,冷落孤傲却不愿被俗世凡人看上一眼。这品质和境界,让人忍不住想起以前在江南的旅途上,梅花的幽香在吹刮酒旗的风里,悄然飘落在我(作者)行吟的马鞍上。

第一句,仍然写梅树和梅花的独特,体现她独一无二的品质。第二句写梅的坚韧品格,写,无论风霜雨雪,梅的品格都不曾改变。第三句,写梅只愿与品质高洁的人相处交流,不愿意落入凡世俗套。第四句,看似回首作者以往的经历,其实是说梅与作者自己的品质是相通的,衬托出了作者高洁、不愿与俗世为伍的品行。

其实,对林逋稍有了解的读者应该知道,他一生种梅养鹤成癖,而且因为性格孤傲高洁,独身至老死,被世人称作“梅妻鹤子”,所以他眼中的梅含波带情,笔下的梅更是引人入胜。

林逋主要用了衬托的修辞手法,借助梅旁的水、月以及鸟、蝶等来衬托梅的品质,但又句句离不开梅,使梅成为中心,却又不显单调。这是这首组诗的第一个过人之处。

第二,林逋写梅,虚实结合,动静结合,全诗跌宕起伏,真正写出了山园小梅的独特品质,特别是淋漓尽致地表达出了“弗趋荣利”、“趣向博远”精神品格。

第三,作者以梅自况,然而着墨不多,只是点到为止,却让人意犹未尽,试图探寻更多梅的品格,其实也是对诗人更深层次的了解。

以上三点,便是这首诗被誉为咏梅绝唱的主要原因。

二、林逋是怎样的人

其实在分析《山园小梅》时,已对林逋有所解读。但还是先了解一下他:

林逋(967一1028)字君复,汉族,浙江大里黄贤村人。年幼时刻苦好学,力求上进,熟读经史百家,博学多识。长大后,曾经在江淮一带漫游,最后在杭州西湖边的孤山上隐居生活。每有闲暇,林逋便驾驶小舟在西湖边的寺庙间游荡,和一些高僧诗友谈笑天地,吟诗作对。每当家中有客人来,他的门童便放飞自家养的鹤,林逋见了便及早归来。对于作的诗词,他也从来不曾留底,只管随手丢弃,只图作诗时一乐。1028年,林逋离世。

从这里可以看出,林逋是心无挂碍,一心追求理想生活状态的男子。这主要从他超脱世俗终身未娶、愿意在山间草庐里度过余生以及和梅鹤相伴的生活状态来说。

同时,他也是个品质高洁、不愿与俗人为伍的人。他怕那些俗人就像不懂梅一样,对他也不够了解,所以宁愿与寺庙里清修的僧侣们相互交往,只因为他认定那些僧侣们境界高远,彼此之间更容易懂得和共振。

当然,我们也能总结出,林逋是与俗世生活距离比较远的人,所以他留下的诗作的主题不够广泛,比较局限,当然这也可能与他写完就扔的生活习惯有一定关系。

另外,林逋一定程度上存在清高和标榜自己的问题。其实从《山园小梅》可以看出,全诗貌似写梅,但又何况不是写作者自己呢?这一点也希望能客观把握。

三、写在最后

向来“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所以对林逋也不能强求。他的《山园小梅》确实在很多方面超越其他作者,特别是他化用的那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更是无人能超越。所以不管是评价诗作还是作者,都应该本着其本身所有的特质去理解和把握,并适度引申,才是最好的。

你读过哪些赞美梅花精神的诗词作者是谁

谢邀请!

我对毛主席在一九六一年写的词《卜算子,咏梅》印象极为深刻。

风雨送春归

飞雪迎春到

已是悬崖百丈冰

犹有花枝俏

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得到山花浪漫时

她在丛中笑

当时中国正处于自然灾害造成的困难时期,帝修反以及美台势力围攻中国,经济封锁,武装进攻,敌特破坏时有发生,妄图搞垮中国。在如此困境中诗人淡定若水借红梅不畏强暴的傲骨品格,舒发对一切反华势力的蔑视 ,充满战胜困难进入佳境的乐观情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