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优秀教学设计案例(教师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的是什么教材是指的语文基础知识吗教法是指的教案吗)_文本_教法_教学

本文目录

  • 教师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的是什么教材是指的语文基础知识吗教法是指的教案吗
  •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做好课堂设计

教师编小学语文教材教法考的是什么教材是指的语文基础知识吗教法是指的教案吗

谢谢邀请。

教材,就是按照课程标准编写的,有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课程标准要求的教学用书 。学习用的各学科用书都是教材;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的根本依据,几乎每一学科教材都有对应的课程标准。因此,考教材,除了要考教材的相关知识之外,还要考课程标准的有关知识。

教法是教师按照课程标准的要求,将课程标准对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要求通过一定的教学组织方式予以实施的教学方法。可以分作教法和学法两类。

通过教材教法的学习,应明确课程教学法的基本原理,明确指导教学的课程标准,掌握教材的编排特点、知识体系、知识与能力培养要点、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有分析教材、编写教案和进行常规教学的能力,把握学科教学的基本规律规律,初步了解教学改革理念及发展方向。

(图片来自于互联网)

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谈如何做好课堂设计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做好课堂教学设计是重要的,也是要花费很多功夫的。要想设计好一堂好课,我们应该从“研读文本、研究学生、设计课堂活动”这三个方面去考虑。如何做好课堂设计,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在这里,我就课前“研读文本”这个环节,跟大家进行分享:

研读文本是我们每位语文教师每天都要做的事,也是我们上课前的必修功课。

什么是文本?文本是指书面语言的表现形式,从文学角度说,通常是具有完整、系统含义的一个句子或多个句子的组合。一个文本可以是一个句子、一个段落或者一个篇章。文本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含义。广义“文本”:任何由书写所固定下来的任何话语。 狭义“文本”:由语言文字组成的文学“作品”。

语文教材中的“文本”,它至少负载着三重内涵:①创作的时候,文本是作者传情达意的载体;②在面世以后,文本就成为一种客观存在,赋有社会意义;③在编入教材以后,文本就打上了编者的烙印,在很大程度上蕴涵着编者的选择标准和价值追求。
所以,我们研读文本要边读边思考:

①从文体的特征上读,思考这是什么类型的文章?

②从作者的写作动机和当时的社会背景去读,思考为什么写这篇文章。

③从文章的内容和主旨上去读,思考文章写的是什么?

④从语言手法上去读,思考怎么写出来的文章?

⑤从编者的意图和单元目标上去读,思考为什么要放在这个位置?

⑥从教学的价值去读,思考当下为什么教这篇课文?

比如在教学《江雪》这一课前面,我们不仅要知道它是一首古代诗歌(五言绝句),还要知道作者写这首诗歌是正永贞革新失败,贬官闲职,与官场不合的时候。不仅要知道古诗写的是什么景(下雪的冬天一个渔翁孤寂地垂钓。)什么情(孤独郁闷却高傲凛然坚强不屈),还要知道诗人写诗时运用了那些语言手法(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诗人运用到了夸张、对仗、互文的修辞,“千、万”与“古、独”“绝、尽”与“钓”形成对比,以此进行烘托渲染,突出人物的品格)。同时,要明白编者把这首诗放在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这个单元的课文是两首古诗,两则寓言,两篇民间故事)的用意(了解我国灿烂的古代文化)。

知道了这些,教学《江雪》时就容易多。1、情景激趣,导入新课。2、以诗歌的一般教法――朗读教学为主(①初读――读正确,读流利,读出诗歌的韵味。②精读――读出内容,读出表现手法。③研读――读懂诗意,想象画面,感悟情感)。3、以诗歌的语言特点,拓展中国的古代文化,引导学生喜爱读诗,热爱我国的灿烂文化。

当然,研读了文本,知道要教些什么,还是不够的。做教学设计时,还应该研究教学对象――学生,再根据学生的语文基础、年龄特点、心理特征去设计教学活动,让学生喜欢语文课堂,乐于学习,这才是成功的设计。


想了解更多,请关注“布衣教书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