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评价朱光潜其人他身上都发生过哪些轶事
- 抽象的尽头是什么
- 我该怎么摆脱不放过自己的心理!太憋屈了
- 写诗词时怎样才能体现岀“有我”
如何评价朱光潜其人他身上都发生过哪些轶事
朱光潜先生是中国著名的学者,诗人,翻译家。但是,大家都知道的是“美学家”这个头衔。
其实,朱光潜先生是一个非常勤奋的学者。他还是一个大学生的时候,就写出了他的早期名著《谈美书简》,这本书,以书信的形式,用浅显的美学思想把美的客观性和主观性的复杂构成性讲得非常清楚。例如,他举例说,一颗松树,商人看到的是值多少钱,画家看到的是美的力量和画面,科学家看到的是他的种属。这就是说,任何一个客观对象,因为用意不同,就会有不同的审度。
人是不是有天才?,这是谈艺术和艺术家离不开的一个话题。但是,大多数人都是只有自己的经验之谈,朱光潜先生有深厚的心理学造诣和教育学造诣,他谈“天才”这个话题非常精深,把个人的成长和勤奋以及各种成长要素结合起来,我们就会看到一个比较合理的而不是神秘“天才”了。
大家可能都以为朱光潜先生就是一个哲学家,诗人,美学家。
其实,先生还是一个科学家。他在英国学习工作将近二十年,他还学习过生物学,在实验室做过鲨鱼的生物解剖。
他的英文非常精彩,在英国用英文写作出版了他的美学代表作之一《悲剧心理学》。
回到新中国以后,主要从事高等教育。解放初期,中国翻译马列文集,他是主要的翻译家之一。
晚年,他还广泛介绍了西方美学体系和一些重要思想家的著作,为改革开放新时代的文化思想界的发展,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抽象的尽头是什么
抽象是通过分析与综合的途径,运用概念在人脑中再现对象的质和本质的方法,分为质的抽象和本质的抽象。分析形成质的抽象,综合形成本质的抽象(也叫具体的抽象)。作为科学体系出发点和人对事物完整的认识,只能是本质的抽象(具体的抽象)。质的抽象只能是本质的抽象中的一个环节,不能作为完整的认识,更不能作为科学体系的出发点。
抽象方法的应用
随着科学的发展,抽象方法的应用也越来越深入,科学抽象的层次则越来越高。如果说与直观、常识相一致的抽象为初级的科学抽象,那么与直观、常识相背离的抽象可以称之为高层次的科学抽象。日本物理学家汤川秀树根据对物理学史的考察,指出了物理学的抽象化发展这一规律性。
“如果我们考察物理学史,我们都知道在近三、四百年内曾发生过两次大革命。第一次革命当然是由伽利略发起的和由牛顿完成的十七世纪革命。第二次革命则在将近十九世纪末发端于这样一些伟大的事件——X射线、放射性和电子的发现。这第二次革命有两次高潮:一次是在二十世纪初导致了普朗克和波尔的量子理论以及爱因斯坦的相对论,第二次是发生在本世纪二十年代量子力学建立之时。……”;结果就是导致了物理学的理论概念背离直觉(直观)和常识。
换言之,在从二十世纪初开始的物理学发展过程中,一种抽象化的倾向已经变得引人注目了。当抽象的数学概念是逻辑一致的,而且它们的结论符合于实验时,即使它们与我们的直观世界图象相矛盾,物理学家们也不得不接受它们。”(汤川秀树《科学思维中的直觉和抽象》,译文载《哲学译丛》1982年第2期第17—18页)
在科学发现过程中,抽象方法起着什么样的作用,对于这个问题,历史上存在过两种对立的意见,一种意见认为科学发现靠的就是抽象法,科学发现的过程就是从经验事实中抽出最初的基本概念,然后一层一层地往上抽象,构成金字塔形的科学体系。这是古典归纳主义者的观点。如弗兰西斯·培根就持这种观点。他说:“寻求和发现真理的道路只有两条,也只能有两条。……感觉与特殊事物把公理引伸出来,然后不断地逐渐上升,最后达到最普遍的公理。这是真正的道路”。(《十六——十八世纪西欧各国哲学》,商务印书馆,1962年版;第10页)
与此相反,另一种意见认为抽象法并非科学发现的方法。如爱因斯坦就持这种观点。他在论述科学体系的层次问题时指出,“抽象法或者归纳法理论的信徒也许会把我们的各个层次叫做‘抽象的程度’,但是我不认为这是合理的,因为它掩盖了概念对于感觉经验的逻辑独立性”。(《爱因斯坦文集》,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7年版,第34页)在爱因斯坦看来,与经验层次最接近的理论命题不是从经验层次抽象得来,而是从更高层次的理论命题中推导出来的;最高层次的理论命题则是思维自由创造的产物。
抽象大致可分为表征性抽象和原理性抽象两大类。
表征性抽象
所谓表征性抽象是以可观察的事物现象为直接起点的一种初始抽象,它是对物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的抽象。例如,物体的“形状”、“重量”、“颜色”、“温度”、“波长”等等,这些关于物体的物理性质的抽象,所概括的就是物体的一些表面特征。这种抽象就属于表征性的抽象。
原理性抽象
所谓原理性抽象,是在表征性抽象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深层抽象,它所把握的是事物的因果性和规律性的联系。这种抽象的成果就是定律、原理。例如,杠杆原理、落体定律、牛顿的运动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化学元素周期律、生物体遗传因子的分离定律、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爱因斯坦的相对性运动原理等等,都属于这种原理性抽象。
极限的思索,让人晓得自己其实可以更好。
尽头,常在远方,有时候却是现实。
探究尽头,为的是眺望远方与抵达远方的喜悦,是试图超越此时此地此身的努力。
以尽头为坐标,反观现实,则可发现我们身处何时何地,我们遗忘了什么,错失了什么。
作家唐诺,将萦绕多年的念头付诸笔端,以独有的诗性而思辨的语言,铸成四十五万字的鸿篇巨制。关于远方,关于写作,更关乎我们身处的现实。
极限的思索让我们箭一样射向远方,但注视它实际上的力竭停止之处,转而追究它“本来可以发生却为什么没发生”、“已堪堪发生却退回去复归不会发生”,则让我们老老实实落回此时此地来,这比较迫切,也有更多不舒服的真相,尤其是人自身的真相。
事物在此一实然世界的确实停止之处,我称之为尽头。在这里,一次一次的,最终,总的来说,揭示的是人的种种真实处境。——唐诺
所以抽象没尽头可言!
我该怎么摆脱不放过自己的心理!太憋屈了
人一辈子自己才是最大的敌人,别人开导你千遍都不及自己开导自己。都知道说开导别人头头是道,开导自己全是苦笑。这是个很难的过程,好像戒毒一样。但是如果说你能战胜自己过了这一关,那你就是个勇者。别人常说一念成魔,就一念成佛,就是这个道理。
其实成人也只不过是个过了期的小朋友而已,不要对自己要求太高了,我们做任何事情,尽力而为就行了,自己对自己好一点,自己放过自己。怎么活是一辈子。自己才是自己一辈子最好的朋友,你自己都不爱自己,还等着别人来爱你吗?为什么有的人贫穷一点一样过的很开心?有的人家财万贯,他也不一定开心。每个人内心的要求不一样,你的欲望越大,你就越痛苦。人之所有的痛苦都来自于他的欲望。
任何事情要学会想开看开,我们才会过得开心快乐一点。每个人都活得不容易,各有各的苦。人的一生反正不是在这苦,就是在那苦。舒服是留给死人的。你明白这个道理你就会看开很多,因为人人都一样,并不是就你一个人独善其身。
写诗词时怎样才能体现岀“有我”
诗和词两字并用时,一般泛指格律诗词。格律诗词在文学体裁中,是最讲究法则的。包括声律、意象、句法、章法等均有一定要求。而今人创作诗词,也多会遵守这些法则,谓之循古。
所以我们进行诗词创作,不宜有我而无古,也不宜有古而无我。我们分四点进行讨论。:
一、有我无古
组成诗词的基本单位是意象。而诗词的意象大都为有出处、有来历的,并经过历代诗人的共同体验,形成一个成熟的意象体系。例如,柳、芳草、长亭、古道等均为写离别的意象,具有客观性。我们在进行诗词创作时,不宜游离于此意象体系之外,强调自己的主观感受。
二、有古无我
在遵循传统诗词的意象、声律、句法、章法的基础上,也不宜因为循古而失去自己的观点和感受。毕竟时代不同,核心文化价值观也会不同,更何况,每个人的意趣也有所不同。
三、有古有我
不论意象体系、声律体系还是意境学说,均为诗词的核心价值。一但游离其外,则不能称之为诗词。而传统诗词所用的抒情方式也是间接抒情,也就是说,须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寄托于传统意象中,进行表达。做到有古有我。
四、如何有我
首先要选择能切合观点或情感的意象,这谓之情切。例如,你要写一首爱情表白的诗词,可以选取芍药花作为意象,因为,古音中“药”和“约”谐音,常作为定情的信物,此一意象的出处为《诗经》。黄庭坚说杜甫之诗,“字字有出处,句句有来历。”而到今日,诗词的意象更是经过历代的沉淀,已形成成熟的体系。如何组合这些既存的意象,“点铁为金,化腐朽作神奇。”则是每一个诗者均需要解决的问题。
所谓“有我”,也就是将“我”的情趣或理趣,融入到诗词的创作体系中。而对于初学者而言,掌握更多的诗词意象和学会运用声律则为首要任务。就正如行文必须先掌握一定的词汇量一样。诗词的意象掌握得越多,诗者可发挥的空间也就越大。而意象运用得越精准、越细腻,“我”的情感或观点也就会表达得越清楚。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