尧舜禹禅让背后可怕的真相(从黄帝到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子孙,为什么称禅让而非世袭)_禅让_儒家_记载

本文目录

  • 从黄帝到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子孙,为什么称禅让而非世袭
  • 尧舜禹禅让的背后其实是世袭制吗如何理解
  • 历史上的的尧舜禅让制是真的吗
  • 尧舜禅让的传说是儒家的杜撰,还是历史的真实事件
  • 感觉尧舜禹之间不是禅让,很有可能是权利斗争的结果!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相信司马迁的证据呢
  •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 尧舜禹的禅让是人类文明从兴起到灭亡的缩影吗
  • 儒家传说中尧舜禹禅让制的真相是什么
  • 荀子为何对尧舜禹的禅让贤能提出质疑
  • 尧舜禹时期是禅让制吗

从黄帝到颛顼,帝喾,尧舜禹,都是黄帝的子孙,为什么称禅让而非世袭

世袭制是按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制度执行。

帝颛顼、帝喾、帝尧、帝舜虽然都是黄帝的后人,但他们并不是按照父死子继,兄终弟及的方式即位,而是以选贤让能的禅让方式传承的帝位。

虽然是禅让制,但是他们也绝不是草根,都是黄帝的后人,且都是黄帝的正妃嫘祖的后人(嫘祖有子二人:玄嚣、昌意)。其中帝喾与帝尧直接就是父子关系。看一下谱系:

黄帝→昌意→颛顼

黄帝→玄嚣→峤极→帝喾→帝尧

黄帝→昌意→颛顼→穷蝉→敬康→句望→桥牛→瞽叟→帝舜

我们的先贤为了后世的繁荣昌盛统统放弃私心,选贤选能继承自己的帝位(尧帝虽是帝喾的儿子,但也是因贤能得立)。

其中以尧帝选舜帝继立的故事最感人,尧帝因子丹朱凶顽不堪用,特意让众人举贤荐能,众人举舜(盲者子,父顽、母嚣、弟傲,能和以孝,烝烝治,不至奸)。尧决定观察舜,把两个女儿嫁与舜,观其德于二女。舜饬二女于沩汭,如妇礼,尧善之。

帝尧老,命舜摄行天子之政,以观天命。尧立七十年得舜,二十年而老,令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尧知子丹朱之不肖,不足授天下,于是乃权授舜。授舜,则天得其利而丹朱病,授丹朱,则天下病而丹朱得其利。尧曰“终不以天下之病而利一人”。而卒,授舜天下。

感谢我们的先贤,为了后世繁荣昌盛作出的无私奉献,让我们的中华民族优秀强大,每一位炎黄子孙都应引以为傲!

(图片来自网络)

尧舜禹禅让的背后其实是世袭制吗如何理解

其实,问题中所说的禅让制,按照大部分的史书记载来看是这样的,当时国家还未正式出现,社会的政治形态是以部落联盟的形式存在。
而部落联盟的首领,也是通过考察,推举有品德,有能力,有作为的人来担任,并通过禅让制的形式,来实现权力的交接更迭。

而在三皇五帝时期,真实的权力交接究竟是不是真的如史书上记载的那样为禅让制,可能还存在着不确定性。
近年来在山西,考古学者发掘了一座叫做陶寺的古城遗址,专家学者通过对陶寺遗址的考古发掘,推测陶寺遗址在远古时期,在黄河流域有重要的地位,其是尧舜禹时期华夏族都城的可能性也是存在的。

但是在陶寺遗址的贵族墓葬中,考古专家发现,几乎所有的贵族墓葬,都在下葬后不久就被人为的进行了严重的损坏和扰乱,以至于墓主人的尸骨都七零八落。
在远古时期,毁人墓地的做法,有着十分恶劣的意图在其中,根据原始宗教的看法,这样做有可以让墓主人永世不得超生的意味,而在一个宫殿遗址中,更有一名女性贵族被人用牛角插入下体而死,可见这背后有着多大的仇恨。

于是,考古学着推测,远古时期传说中三皇五帝时期的禅让制,可能并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么简单,权力的更迭也远没有史书中记载的那般平静,在权力更迭的背后,或许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故事。
学着推测,是新夺得权利的人,为了报复之前掌权的人而对其的墓葬人为的进行大肆破坏,这可能是权力的争斗中,两股或者多股势力相互争夺的结果。

因此,史书中所记载的禅让制,其背后可能还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秘密和故事。
至于尧舜禹禅让制背后其实是世袭制这种说法,存在可能,毕竟很多历史事实并没有记载在史书当中,可能在禅让制中夹杂着世袭制,然后世袭的人又被民众支持的人推翻,而继续禅让制,这种也是可能的。

而人们所熟知的世袭制,则是从夏朝,夏启继承大禹成为夏王开始。
总之,权力这个东西,是会让人着迷的,古今中外为了权力,父子相杀,兄弟相残的不少,说权力这东西能够和平过度交接,说出来,可能大部分的人都不太相信。

历史上的的尧舜禅让制是真的吗

关于“尧舜禅让”,有人甚至从根本上进行了否定,他们认为禅让只不过是被儒家神圣和美化了的精神价值取向罢了,实际上舜是篡夺了尧的大权。这就是比较流行的“篡夺”说。史学专家是根据《史记》的记载:舜取得了行政管理大权后,曾经进行了一系列的人事改组。例如,舜启用了被尧长期排除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八恺”、“八元”,历史上称之为“举十六相”,这表明了舜在扶植亲信。而尧信用的浑沌、穷奇等,则被排出了权力中心,这在历史上被称之为“去四凶”,这显然是排除异己。不过历经这次人事改组之后,尧大势已去,他的悲惨命运也就开始了。《括地书》引用《竹书纪年》说:“昔尧德表,为舜所回也。”又说:“舜困尧,……使不与父相见。”意思大约是,尧先被舜软禁起来,后来也不准同儿子、亲友见面,以此来逼迫他让位。就连尧的儿子丹朱也被放逐到了丹水。

关于尧舜之间的权力交接,是和平交接,还是被迫让位,从古至今就存在着很多猜测。由于当时没有确切历史的记载,这也成为一个千古未解之谜。不过从传承中华民族的美德出发,华夏民族的人们更愿意相信“尧舜禅让”是礼让而不是篡位。

尧舜禅让的传说是儒家的杜撰,还是历史的真实事件

尧舜禅让,是被史学家和儒家笔下,描述成人类历史最美好的景象。

事实上是尧让位以后,舜将他流放〈史书记载是出巡〉,死于途中。〈竹书纪年〉等史书则确定地指出,尧不是死于旅途,而是被舜放逐囚禁,跟他所有的儿子隔绝,最后死在那里。

因此<韩非子,说疑>篇发出了感叹称,古代的那些所谓的圣明君王,都不过是拉帮结派,谋杀君主,求谋求个人私利罢了。

感觉尧舜禹之间不是禅让,很有可能是权利斗争的结果!为什么有些人如此相信司马迁的证据呢

不同的史书对于尧舜禹之间的禅让有不同的记载,司马迁之所以把尧舜禹写为先贤圣人,这源于儒家学派一贯奉行的治世主张,是对大人物进行了包装的结果。

一、《竹书记年》的记载更为可信

《史记》成书于汉朝,司马迁对于禅让制的记载主要来源于《尚书》,而《尚书》这本儒家经典成书于春秋时期儒学兴起之时。而同时期诞生于晋国的《竹书记年》却有完全不同的记载。《竹书纪年》记载了尧在晚年的时候被囚于平阳,如果是禅让,用得着囚吗?这分明就是篡权!各类书记都记载了,舜在晚年的时候曾经南巡,作为一把年纪的老人,古代交通那么不便的情况下,哪能经得起的舟车劳顿?这分明是顺在不得已的情况之下出走的。这也说明禅让的背后只是一个噱头,而本质上却充满了明争暗斗。所谓好听的禅让,只不过是黄帝的后人在家族之中权力争斗的结果。

韩非子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

而韩非子也毫不客气地记载他们为弑君夺权。即便是儒家经典中所记载的大禹的父亲鲧为舜所杀,那么,舜把王位禅让给禹,他会有好结果吗?如果按逻辑能解释的恐怕是大禹没有办法在王廷待下去,三过家门而不入,13年漂泊在外,联合了周边所有的部落和家族最终打败了舜,夺取了权力。

二、儒家仁政的主张对上古人物进行了包装

春秋时期,百家争鸣。儒家学派兴起,以孔子为标志发展成一个影响力极大的学派。儒家主张“仁政”、“有德者居之”等,必定要为自己找依据。其实这明君、圣人并不好找,而上溯1500年的上古时期,记载最少,口口相传,很难追溯。所以儒家对于尧舜的包装最无争议。于是,上古时期禅让制就这么被记载在了历史中。像这样的谋朝篡位后世也不少,但很不幸的是,后面的历史有文字记载的非常清楚,否则估计现在我们还在歌颂汉献帝的德行呢!也许司马迁着重写了尧舜之德也是在反映当时他对汉武帝的做法有多么不满。

司马迁生活的时代,已经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了。儒生们拿着这个观点,统治了中国2000多年,成为古代封建社会主流的思想。

大家相信尧舜禹传说中近乎童话的「禅让制」吗

可以肯定是真的,因为要是真的像《竹书纪年》中说的那样,尧舜禅让之间的真相是让“尧幽囚,舜野死”,那就太不符合“历史的行程”了,换句话说,也就太超前了。

《竹书纪年》据说成书于战国中期的魏国,根据李学勤氏研究,这部被一些人认为“完全颠覆几千年价值观”的奇书,其实就是一部源于三晋之学的“子书”。而且书中的大量记载都被考古证伪,典型的就是“太甲杀伊尹”的段子(根据甲骨文证实有商一代一直尊崇伊伊),其实不过是反映了战国人心目中的世界。所以说《竹书纪年》的失传正是因为作为一部历史著作过于主观,携带了太多的私货从而逐渐的被历史所淘汰。

陶寺遗址出土的陶器,据说是尧舜时期的产物。

至于禅让制度有没有?当然是有。而且从后的历史来看,这是一种必然的、普遍存在的制度。最典型的就是古代契丹人,据《旧五代史·契丹传》说:

“(契丹)八部,每部皆号大人,内推一人为主,建旗鼓而尊之,每三年第其名以代之”。

而《新五代史·四夷附录》又更详细的记载说:

“八部之长号大人,而常推一大人建旗鼓以统八部,至其岁久,或其国有灾疾而畜牧衰,则八部聚议,以旗鼓立其次而代之,被代者以为约本如此,不敢争“。

又比如,欧洲的威尼斯共和国的大统领(理论上是罗马帝国威尼斯地区的地方长官)就是类似禅让制;而历史上乌克兰哥萨克的大统领也是禅让制。而蒙古人的大汗也是由那颜们推举的。蒙元宪宗之前,立大汗要由“忽立而台”大会推举产生。但要说明一下的是这个禅让制不是现代代议制政府中的那种“民主共和”,而是一种“君主+共和制”。凡是被推荐的、能参与讨论的,都是各邦国的国君。

只要是大家拥戴,一个邦君就可以成为天下共主,而退位后依旧是邦君。比如卫武公就曾经在“流王于彘”时以“共伯和”的身份代天子执政,之后又将天子之位还与周宣王,自己继续回去做卫国的国君。按照亚里士多德的政治制度分类,这种政治制度属于贵族社会的,而不是平民社会的。在所有贵族时代的早期,习惯法尚在发展,整个社会处于既无礼乐,也无宪章的状态,所以禅让制度便是所有城邦时代的共同记忆。到了战国时期连礼乐都崩坏无存,何况更古老的禅让?人们觉得困惑也属于正常现象。到了大一统的帝国时代,就更觉得“高贵的野蛮人”之间实行禅让制简直是不可思议。

而且先秦的朝代更替,不同于秦以后的你死我活。而是每个邦国都平行存在,都有自己社稷百姓,而每个邦国的国君也都有资格成为天下的共主。 禅让的标准,不是天下共主把最高权力送给某人,他是没有这个权力的。现任的天下共主可以培养、推荐自己的下一任,但是这个候选人能不能坐上这个位子,就要看各邦国国君的支持程度。帝挚和帝尧是如此、丹朱和帝舜也是如此、伯夷和夏后启也是如此。甚至到了夏商之际仍是如此,虽然此时夏已经有拥有天下共主的称号数百年,但是在夏桀这代人丧尽,于是大小邦君就会支持一个新的共主 。也就是《诗经•商颂》上的描述:

“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感不来享”。

所以亚圣孟子就指出禅让和放伐其实是一个道理。

陶寺遗址出土的青铜齿轮。

陶寺遗址出土的玉器,应该上层社会的随葬物。

禅让,现代画家相当中的先民。其实以考古来看,尧舜时期城邦文明就已经很先进了 物质生活应该比画中要丰饶的多。

尧舜禹的禅让是人类文明从兴起到灭亡的缩影吗

有人说上古”禅让"制度是后人伪造的,因为他们认为,古代的权力争夺不可能是和平交接,而且由于那时人类处于蒙昧阶段,只会更加野蛮,法律也谈不上,怎么会如此温良的"禅让"呢?很多人怀疑孔子等人伪造了历史,目的是为了证明自己的学说是正确的。

历史怎么可能伪造呢?这简直是天大的本事,这本事既使在今天也做不到,谁听说过那个国家完全伪造了自己的历史?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人常说:凡是存在的,就是可知的。因为世界上的事情都是普遍联系的,互为因果的,互为佐证的,以一个有机的整体,一直延伸到了现在。俗话说牵一发而动全身,你要么把所有的历史金部伪造,如果只伪造其中的一部分,那么终究会露馅。

现在连一个国家都做不到的事,在古代就更做不到,更不用说个人去伪造了。再说个人为什么要伪造历史?再说能圆的天衣无缝吗?我认为是不可能的!现在社会倒是有这种动机,据说李世民就修改过历史,以掩盖他杀兄诛弟,逼父让位的事,不过我不太相信,他做的那些事人人皆知,怎么可能通过修改历史来掩盖?只会越传越神!

那种认为通过修改历史就可以蒙骗世人的想法太过幼稚,除非当时的人都死光了,只剩下你一个人,那你就可以一手遮天了,就象希腊的荷马史诗,独一份,说什么就是什么!可中国人的古代典籍极多,所以伪造历史不可能。

人们之所以怀疑“禅让"制度,是他们认为古人更恶,现代人都做不到“禅让",古人更做不到!但是我的看法正相反,不错,现代的人类善良只是人性的一面,我们不能否认现代人是文明的人,进步的人,善良的人。那另一面就是恶,而且现在的人比古人更恶,想想人类现在发明了多少各式各样的杀人武器,实在是五花八门,应有尽有,而且这种"智慧"远非古人可比,真是你想都想不到!这就不需要说了。

上古时代,生产极其落后,生存极其艰难,人们连衣服都没有,披头散发,赤身露体,和动物一样,当然也不懂仁义礼智信,更不用说民主和自由了,手里扔了石头,拿根木棒,可以想象他们是怎么生存了,这就是尧舜时代的生活水平,还好,炎帝发明了种庄稼,有人发明了火,大概陶也有了,那时一个部落也就几十个人,能有什么生产力?当时,能活下去的唯一的办法就是团结,那么怎么才能把各部落的人团结在一起呢?最好的办法就是推选一个好领导,能够把大家团结起来,调动起来,组织起来,向大自然开战。尧就是一个好领导,大家都服他,尧干不动以后,自然要选个有领导能力的人接班,

经过长期考察,众人选择了舜,舜不负众望,使部落联盟得到很大的发展,大家得益于选个好领导的重要性,才又选择了禹,禹的本事大过前两个,战胜了五千年不遇的大洪水,厥功至伟,禹的权力大了,所以就膨胀了,也是由于当时人们生存状态大大改善,选个好领导的急迫性不大了,而剩余财产,私有財产增加了,当领导不再是付出,主要是获取了,所以禹才把权力交给了他的儿子,这样中国的部落时代就结束了,进入了国家时代。

儒家传说中尧舜禹禅让制的真相是什么

关于“禅让”,大概要说这样三句话——第一,远古的时候,禅让应该是真实发生的史实;第二,鼓吹禅让,不是儒家的“专利”。把“禅让”说成是儒家的传说不很准确;第三,现代的学者,对古代禅让的真实原因有了更深刻的解释。

先说禅让应该是史实。

其实,对于尧舜禹的禅让,究竟是史实还是伪托,在学术界曾经长期争议而且还蛮大。到了近代,学者们反而把精力主要集中于讨论古代禅让的原因了。

这说明,更多学者,对于远古时期的禅让,是看作曾经发生过的史实了。

这种转变,大约与文献学和考古学的同步加速发展有关。一方面,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有了自己真正的田野考古;另一方面,王国维提倡的“二重证据法”提供了研究思路。直接的结果是,除去甲骨文等重大考古发现之外,还证实了《史记》以及其所依据的古文献的信史重大价值。

因此,更多的学者不再犹豫,把《史记》以及其所依据的古文献记载的事件,作为史实来相信了。同时,疑古派也逐渐失去了市场。

的确,在国外也不是对所有古代的人物、事件,都必须要有考古物证才相信的。比如古希腊的许多人物和事件,像泰勒斯、毕达哥拉斯、斯多葛派等等,都是根据后人的记述才确定曾有其人的。

所以,学者们认为,可以根据《史记》的《五帝本纪》和《夏本纪》,以及《尚书》、《大戴礼记》、《帝系》等文献记载的尧舜禹的禅让,是确实存在的史实。

当年关于禅让的疑古派中,仍然是以顾颉刚先生为代表。对他的观点,裘锡圭先生有很公允的评判。因为比较长,我放在后面附录里。

再说鼓吹禅让不是儒家的专利。

孔子的《论语》里,两次赞扬了古代的禅让制。《孟子》又几次引用了孔子讲的这些话。给人的感觉是,儒家主张“仁义礼智信”,而禅让体现的是将“大位”让与有德之人,恰好与儒家学说相契合。特别是,1993年10月,在湖北郭店村楚墓,出土了《唐虞之道》的竹简,里面对禅让讲了一番大道理,口气类似儒家。据鉴定,《唐虞之道》竹简,应不晚于公元前300年,这更给人以儒家鼓吹禅让的印象。

真实情况是,《唐虞之道》是否属于儒家争论不小。而且,《墨子》、《韩非子》、古本《竹书纪年》等都记载、赞扬或评论了禅让。同样出土于楚墓的上博简《容成氏》,成书年代不晚于《唐虞之道》,不被归于儒家,更详细地记载了尧舜禹禅让的过程。

可以肯定,战国时期,禅让被吹的神乎其神,只不过不只是儒家在吹,其他的“家”们也参与了。

必须要说的是,当时不仅大大有人再吹,还有的诸侯国实践了。《战国策.燕策一》详细记载了这件事的过程。先是谋士苏代死劲劝燕王哙重用一个叫子之的人,之后谋士鹿毛寿又游说燕王放权给子之。这两个人的理由,都是禅让多么伟大。结果,燕王初步中招。不过,禅让还没彻底完成,燕国已经大乱——据《史记.燕召公世家》记载,先是“子之三年,燕国大乱,百姓恫怨”;接着是子之与燕太子两党纷争,“国构难数月,死者数万众”;再接着是齐宣王趁人危,“令章子将五都之兵,以因北地之众以伐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燕王哙死。齐大胜燕,子之亡”。这件事,发生在公元前314年。燕王哙死后,各国诸侯大惊,纷纷谴责之。从此以后,禅让之声,顿时消停了许多。

最后说现代学者对禅让的新认识。

近代以来,如夏曾佑、钱穆、范文澜等许多学者,认为禅让体现了上古时期的君位推选制;后来,又有谢维扬等学者,认为禅让是酋邦社会中“和平的权力转交”的方式。

现在的学者,如北大考古学院的副院长孙庆伟教授则认为,“将禅让理解为远古时期君长推选的一种方式,无疑是正确的”。但是,背后更根本的原因,则是不同族群集团事先约定好的轮流执政。他分析了大禹禅让于皋陶,当皋陶卒死之后,又让位给皋陶的儿子益的过程。益,已经不是贤明过人的原因,而因为他是皋陶的儿子——这体现的是当时华夏和东夷两个族群集团事先的约定。他还分析了尧舜禹之间的禅让,这种轮流执政的制度表现更为明晰。

后来的启强行取代益并打败不愿服从的有扈氏,他也是有一套理论的,简单地说就是,他承认以前的那种禅让曾经是正确的,但时代已经不同了,益和有扈氏仍然“因循守旧”,所以必败无疑。虽然血腥,但又不能说毫无道理。

(图片来自网络)

附录:裘锡圭先生对顾颉刚观点的评论——

顾氏(指顾颉刚)指出战国时代盛传的尧舜禅让等传说,把受禅者说成有贤德的平民,这种说法只有在战国时代的社会背景下才能产生,决不反映历史事实。这是完全正确的。指出这一点,是《禅让考》(指顾颉刚《禅让传说起于墨家考》一文)的主要贡献。但是顾氏因此认为禅让传说纯系战国人所造,反对“用了社会分析的眼光来研究中国历史的人”用禅让传说讲上古社会,认为有人说“禅让说是原始共产社会里酋长选举制的反映”,是以假造的故事为史料。这却是不完全妥当的。战国时代普遍流传的禅让传说,似乎不可能毫无一点历史的影子。说禅让传说反映了古代王位世袭制建立前以“不授其子而授贤”为特点的君长推举制度,应该是可以的。……我们不能因为战国人编造了舜由平民升为天子的情节,就否定古代有类似禅让的制度存在。夏代之前的“禅让”时代,连文字都没有,因此只有传说而没有确凿史料传下来,这是很自然的事。从《容成氏》《子羔》《唐虞之道》和《礼运》都认为在传子制建立前普遍实行过禅让制来看,广泛流传的禅让传说很可能的确保留了远古时代曾经实行过的君长推选制的史影。

参考文献:许景昭《禅让.世袭及革命》;陈伟等《楚地出土战国简册》;裘锡圭《新出土先秦文献与古史传说》;孙庆伟《鼏宅禹迹》。

荀子为何对尧舜禹的禅让贤能提出质疑

反对将尧舜禹的禅让制判定为政变。

荀子他老人家认为人性本恶,也就是说历史越往古推,人性越恶毒。那在这样恶毒的人性下,人性都是自私的。绝不会把天下拱手相让。

我这里不去讨论人性本源的问题。也不研考这里历史制度的真实性。我讨厌那些用假设,想当然的方式否定历史事件。

诚然,我们确实应该带着质疑的态度去研究,去考证。但不应该把质疑当作历史发现,把揣测当作历史真相,让社会主流调侃。

还有一种观点,叫做取其精华,去去糟粕。这个我也是不支持的。取其精华,可。去去糟粕,蠢。很多真相就是在这个想法下,面目全非。你可以自说自话的取其精华,也可以自行其事的判断糟粕。但请绝对保留原貌。

尧舜禹时期是禅让制吗

说到尧舜禹这个时代的事情由于记录等原因所以当时的情况也还是非常的复杂的,那么有的人说了尧舜禹真的是禅让吗?其实这个问题也争论了很久很久的,那么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看看尧舜禹禅让历史的真相吧,感兴趣的可一定别错过了!

关于尧舜禹禅让的事迹基本是见于儒家学说。儒家将尧舜禹的三王时代描绘成中国史籍上最具光辉的时代,三王以“禅让”这一“天下付有德者居之”的传承方式进行权力交接为后人所称道。

实则这些记载靠不住的。

深谙历史的毛泽东主席晚年批注二十四史时,曾在《魏文帝被利用》一条中写下了六个字:尧幽囚,舜野死。这说明对历史颇有研究的毛泽东对尧舜禹禅让的事迹是不认同的。

而且“尧幽囚,舜野死”这个说法也非毛泽东首创,最具代表性的是《竹书纪年》。

《竹书纪年》中明确记载:“舜篡尧位,立丹朱城,俄又夺之。”

“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

“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

“舜放尧于平阳。(放,流放)”

“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另外《韩非子-说难》中说:“舜逼尧,禹逼舜,汤放桀,武王伐纣。此四王者,人臣弑其君者也,而天下誉之“。(禅让是儒家的最高理想,然而也是最大的谎言)。

《庄子-杂篇-盗跖》中就直接指出“尧不慈,舜不孝,禹偏枯”。

《吕氏春秋-举难》篇开首就说“人伤尧以不慈之名,舜以卑父之号,禹以贪位之意”。

这些说法以《竹书纪年》为最早最具代表性。

《竹书纪年》是西晋太康二年(281年)在当时盗墓者在汲郡盗墓作业时从魏国古墓中发现的一批写在竹简上的古书,所以又称《汲冢古书》,从上古载至“今王二十年”。从其内容确定”晋王“乃战国时期的魏惠王,被盗墓冢应该是魏襄王墓。

《竹书》原简应该是战国时魏国的官修正史,记载了从黄帝到战国魏襄王20年(前299)之间的历史,是古代唯一一部未遭秦火和儒家篡改的编年体通史。其时尚处于百家争鸣的时代,儒学尚未占据统治地位,修史者不至于落入儒家的条框中,能够比较公正地记录下史实,所以它的记载可信度就要比后来儒家典籍中的禅让说要可信得多。而且其记载能与甲骨文、金文、《史记》、《春秋》等多方面的资料相印证。它颠覆了很多传统儒家学说奉为圭臬的记载,其中就包括尧舜的禅让说,因此遭到后世儒家的极力禁毁。

根据《竹书纪年》我们得知,丹朱是尧的儿子,尧把帝位传给丹朱,但是舜后来夺取了丹朱的位子,并杀死了丹朱。

《山海经海内西经》也记载:“苍梧之山,帝舜葬于阳,帝丹朱葬于阴”。对丹朱的称呼也是“帝”。间接说明丹朱曾称帝。晋代郭璞对本段注解道:“《竹书》亦曰:‘后稷放帝朱于丹水’。”这也是竹书和山海经相互印证的一个证据。

唐朝史学家司马贞《史记正义》,《括地志》里有这样一段话:“故尧城在濮州鄄城县东北十五里。……昔尧德衰,为舜所囚也。又有偃朱城,在县西北十五里。《竹书》云:舜囚尧,复偃塞丹朱,使不与父相见也。”

唐代大诗人李白的《远别离》就直接记述了“尧幽囚、舜野死”。清人王琦在替太白诗作注的时候补充了另一条资料:“《广弘明集》曾载:舜囚尧于平阳,取之帝位。今见有囚尧城。”说明到了清代,还有囚尧城这个地名。

而舜的晚景也并不妙,传说他是死于南巡途中苍梧之野,葬于江南九疑山(今湖南永州市宁远县)但所谓南巡估计和后来被放逐皇帝的”北狩“差不多,基本是被放逐。

后来很多人也认为这些都是战国晚期世风日下,礼崩乐坏,当时人想当然得臆测古人的说法,基本属荀子、韩非之流臆造。但这只是一家之言。

所以毛泽东主席还有诗云:“三皇五帝神圣事,骗了无涯过客”。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