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子门生粤语在线观看(有哪些好看的TVB电视剧值得推荐)_司马懿_都是_宦官
本文目录
- 有哪些好看的TVB电视剧值得推荐
- 唐朝宦官为什么敢殴打皇帝,甚至废掉皇帝
- 《九品芝麻官》好看吗
- 黄埔一期生中优秀的人才很多,胡宗南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 每个团第一连是不是最好连队
- 司马懿~未闻师从何人,为什么智计优于常人,堪比诸葛亮
- 李小龙演过哪些电影,都讲的是什么
- 历史上最为狂妄的将军是哪一个,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 俗话说骄兵必败,狂妄的将军一定会打败仗吗
有哪些好看的TVB电视剧值得推荐
1.《九五至尊》 2003年 20集
在前年看《大时代》之前,这部剧长期在我心目中排名NO.1。
如果说《寻秦记》是现代人穿越到古代的穿越剧的始祖,那《九五至尊》就是比较少见的古代人穿越到现代的第一部剧。(我想顺便吐槽一下很多人说《寻秦记》多好看多奇思妙想,难道不知道这是根据黄易的同名小说改编的吗?原著很黄很暴力,就是篇幅太长了。扯远了...咳咳...)
主演是皇帝专业户江华和我最喜欢的TVB女星张可颐,他们之间的对手戏非常搞笑,我因为这部剧粉了他们俩。张可颐凭此剧获得了2003年TVB的视后,我觉得江华也完全有资格拿奖,但是视帝颁给了更容易受评委青睐的在《憨夫成龙》里面饰演有点弱智的阿旺的郭晋安。(TVB欠江华一个视帝!)
剧中有一段是江华租了很多DVD来学习泡妞的技巧,他最后采纳的那一个方案恰恰是《大时代》里面刘青云在公园扔纸飞机念英文诗追周慧敏的桥段。最喜欢的两部剧有交集,让我有种奇妙的感觉,格外欣喜。
2.《大闹广昌隆》 1997年 20集
1997年是TVB好剧井喷的一年,比较出名的有《难兄难弟》(罗嘉良获当年视帝作品),《苗翠花》(关咏荷获当年视后作品),黄日华版《天龙八部》,《刑事侦缉档案Ⅲ》,《壹号皇庭Ⅴ》,《醉打金枝》,《状王宋世杰》。像《美味天王》、《保护证人组》、《廉政追缉令》这种都排不上号。但是当年收视率最高的作品是《大闹广昌隆》。
(图片来自百度好多奖吧,不知道要怎么注明出处?侵删)
主演是林家栋和周海媚。我觉得当年林家栋的发挥更有资格拿视帝,罗嘉良在《难兄难弟》里面的光芒未必比吴镇宇耀眼,但林家栋三世不同性格的表现都非常出色,撑起了整部剧。他之后转战电影圈多年终于在去年拿下香港金像奖影帝证明了自己。周海媚笑起来会有点龅牙,在这部剧里面一直需要笑不露齿或者用丝巾遮住嘴,所以她在整部剧都一直是美美哒。
大闹广昌隆的结局是我看过所有TVB剧里面最美好的。(前方有剧透!!)
前两世都是小芙蓉痴恋三少爷,第三世换成三少爷对小芙蓉一见倾心(他们的见面方式也出乎意料,很有意思),在雨夜中三少爷举着那把象征着他们坚贞不渝的爱情的长伞,厚着脸皮笑嘻嘻地为小芙蓉挡雨,BGM响起了梅艳芳深情低沉的《抱紧眼前人》,脑海中不由自主就出现了他们经历的种种,那一刻心里满满的都是浪漫和感动。
整体剧情来说,在第二世中,三少爷转世的大只广已经和残鸡英订有婚约,如果直接让大只广和小芙蓉在一起,那就是背叛了残鸡英,大只广就成了负心人,小芙蓉只是一个横刀夺爱的小三。这根本就不是什么感人的爱情故事。于是小芙蓉骗大只广自己去了投胎,让大只广和残鸡英结婚,等到数十年后大只广寿终正寝,小芙蓉才出来和他一起投胎。于是第三世他们可以堂堂正正地在一起,所以他们的爱情才得到大家的赞美和祝福。对比那种港女“有老公有什么关系,自己喜欢就去追啊”的说辞,这样的三观真的很正,感受到了满满的正能量。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单立文乱入的那部分戏比较扯淡,有拖集数之嫌。整体而言,还是值得推荐。
太晚了,先写到这里,明天再更。
2017/7/11更新
3.《EU超时任务》 2016年 22集
我就是看了高赞答案的推荐去看的。这部剧是TVB里非常难得的没有冗长的多角恋,没有烂尾,剧情非常紧凑的剧。剧情很新颖,有点像电影《源代码》,重复穿越回去,不同的是《EU》穿越回去之后每次都会产生蝴蝶效应发生超出预期的事情。就算算上朱千雪捉急的演技,我觉得瑕不掩瑜的《EU》仍然能进我心中的TOP5。
PS:王浩信在《EU》和《踩过界》里面的表现都非常出色,看好他只要不离巢很快会拿视帝。(注:这句话写于2017年7月11日,而王浩信在2018年1月23日凭《踩过界》已经拿到了视帝。)
2019.12.7更新,前段时间又看了一遍,加上现在年底马上进入2020年了,我可以负责任的说一句,《EU》是最近十年最好看的TVB作品。上一部也足够精彩的是2009年的《巾帼枭雄》。
4.《难兄难弟》 1997年 25集
主演大家都很熟悉,罗嘉良、吴镇宇、宣萱、张可颐,当时可都是颜值巅峰啊(前面提到罗嘉良凭此剧获得了TVB第一届视帝)。前半部分非常非常搞笑,后面是TVB标志性的多角恋剧情,还有描述李奇的坎坷,这部分不太好看。故事背景是六七十年代的香港,所以还可以看看当时香港的衣着风格和风土人情。
(这两张图片就是出自《难兄难弟》)
中国人传统的特质
这答案两年多前到这里就结束了,其实不是写完了,而是懒得更新了,现在再捡起来。
2019年12月7日更新:
5.《巾帼枭雄》 2009年 25集
这个不用过多介绍,大家都非常熟悉。柴九的那句“人生有几多个十年”言犹在耳,没想到真的已经过去十年了。而前面提到,这十年来,除了《EU》,TVB没有一部剧能与之媲美。
提到《巾帼枭雄》就肯定不得不提到《义海豪情》,其实我对《义海豪情》是感到失望的。在抗战这么大的时代背景之下,这部剧却完全没有表现出足够的气概和民族大义,在狗血人物上面的拉扯过多。晴晴离去的桥段固然催泪,但不足以让它成为一部好剧。
6. 《刑事侦缉档案》 第一部20集,二、三部40集,第四部50集
可能名字有点迷,不过真的是经典中的经典,开创TVB刑侦剧黄金时代的开山鼻祖,应该也不用过多介绍。前三部是陶大宇郭可盈主演,第四部是古天乐宣萱(当年双双获得视帝视后)。其中第二部无论是配乐,剧情,出场配角,郭可盈的颜值都是巅峰,不容错过。不过等到第三部的时候这个剧可能已经成了一个大IP,多了很多出场人物,剧情也离奇有余,深度不足,开始走下坡路。第四部1999年的时候陶大宇应该已经去了亚视,所以更换了主演。名字虽然是续作,但是跟前三部已经完全没有关系了。不过这部剧的水准还是在线的,里面的案子足够吸引。(虽然我仍然会吐槽一下里面复杂的多角恋。)
7. 《大时代》 40集 1992年
这个放在这个后面纯粹是因为我当初想把集数少的放在前面。也有太多人介绍过这部剧了,这个可以称得上是神剧,TVB史上不排第一至少也三甲。丁蟹作为一个并非老奸巨猾的反派,却以令人咂舌的逻辑思维硬生生造成了巨大的杯具。刘松仁演技炸裂,卖报纸那一段真的看得我眼泪哗啦啦地流。还有斯人已逝的蓝洁瑛,如她在剧中的玲姐一般一生坎坷,令人唏嘘。周慧敏演的阮梅,是我心目中第二个堪称完美的影视剧女主(第一个是《哈佛爱情故事》里面的金泰熙)。还有同样美丽动人的李丽珍和杨羚,有演个带性病的变态入木三分的陶大宇,有因为此剧结缘的刘青云郭蔼明,以及每次重播时引发的丁蟹效应。这部剧有足够多的故事,也足够大气磅礴。不过结局有点难以接受,本以为方展博经历那么多的打击会奋发图强正面刚掉丁蟹一家,结果却是不务正业最后赌命赌赢的,令人失落。不过这也符合TVB以往除了刑侦剧,里面的大反派都没办法接受法律制裁,只能死于非命,靠天收拾的规律。比如还有《天地男儿》,《天地豪情》,《十月初五的月光》等等。
8. 《原振侠》 1993年 20集
这是一个非典型推荐,因为推荐它的原因不是剧情(甚至可以说有点脑残),而是颜值。
这部号称TVB史上颜值最高的作品,男主是当时如日中天的黎明,女主是盛世美颜李嘉欣,女二是同样颜值巅峰的洪欣,还有王菲。很多人心目中女神紫霞仙子朱茵在里面显得又黑又小...这个不用多说,直接看剧照。
唐朝宦官为什么敢殴打皇帝,甚至废掉皇帝
皇帝将皇权的一部分分配给自己的家奴,这家奴就是宦官。唐朝宦官公开干涉朝政,甚至还废除了皇帝,难道是这些宦官真的实现了家奴翻身把歌唱,做起了实实在在的主子?
每个朝代的衰亡和它内部的腐败是密不可分的,朝代在其即将走向终结的时候,都会出现宦官专权,有着辉煌的唐朝也不例外,宦官当权是唐朝最大的一个特色,历史上,在没有那个朝代的宦官能够拥有这样的地位了。
汉朝、明朝时期的宦官、东汉势力熏天的十常侍等都远不及唐朝的宦官,最重要的原因是唐朝宦官,特别是唐中晚期以后,宦官不仅掌握实际政权外,手里还握着军队。唐代后期的13位皇帝有11位都是宦官所立。这些宦官立君、弑君、废君,形同儿戏。皇帝就是一个提线木偶,任人摆布,宦官利用手中掌握的军权翻手为云,覆手为雨。宦官也是唐朝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
《九品芝麻官》好看吗
《九品芝麻官》好看吗?
九品芝麻官是周星驰1994年的作品,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不知看了多少遍,可以说是百看不厌,在头条上看到有关的短片我都会点开看。下面我来说说喜欢的理由。
在剧中周星驰饰演包龙星,吴孟达演他老爹,他俩简直就是一对活宝,搞笑能力无人可比,周星驰饰演的包龙星从青楼练功,到与权贵斗智斗勇,最终“小人物”完美地战胜了这个黑暗的社会。真是好一出草根逆袭,笑料与剧情相辅相成,看似插科打诨的荒诞官场故事,里子却是严肃又深刻的励志哲学,充满着对美好理想美好世界的憧憬,无怪乎多年过去,依然填补了我们这般小人物对于热血与初心的顶礼膜拜。其次让我感觉到,不要因为别人的身份而看不起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整部剧一气呵成,不拖沓,情节分明,周氏搞笑贯穿整部剧,最让我记忆犹新的是在审常威的时候,方唐境说了一句打我啊!笨蛋,之后就开始打,真的把我笑死了,还有尚方宝剑那段看一次笑一次,当然里面的配角也演的非常好,虽然20多年过去了,但是这部剧还不过时,总之这是一部好电影,值得一看。
黄埔一期生中优秀的人才很多,胡宗南是如何脱颖而出的
胡宗南,1896年生于浙江宁波镇海,中学毕业后在一所小学当教师。其后因为竞选校长落败,愤而离职。去日后的暗杀大王王亚樵办的湖州团练当纵队长,并和王亚樵、戴笠结拜为异姓兄弟。1924年到广州去考黄埔军校,成绩优异,无耐身高不够1.60米被刷,胡宗南抱着校外的柱子痛哭,恰巧被军校党代表廖仲恺看到,廖仲恺问明缘由,让军校录取了胡宗南。其实此前胡宗南到黄埔前在上海也有一次初试,据说初试时也因身高不足被刷。但上海的主考官毛泽东为其开了绿灯,加之内战时的无做为,这些都成为日后胡宗南被诽谤为共产党内应的原因之一。
初入黄埔,做为黄埔一期学生队的胡宗南不显山露水,与共产党的蒋先云、陈赓、许继慎和国民党的贺衷寒、桂永清等关系都不错,周恩来也曾和胡宗南有过密切接触,但结果却不知如何,留待国共双方机要文件的解密吧!
胡宗南在黄埔大放异彩的时候是二次东征,尤其是第二次东征中,由黄埔学生组成的校军被叛军包围,时任排长的胡宗南挺身而出,抱着一挺轻机枪拼命地向叛军扫射,终于击退了叛军,这一战得到时任黄埔校军第一团团长的何应钦和蒋校长的嘉奖。胡宗南渐入蒋介石的法眼,加之黄埔和宁波老乡的关系,日后胡宗南在军中职务开始飞升。在北伐战争时,胡宗南已是上校团长,多次被蒋介石召见。胡宗南做了个顺水人情,把结义兄弟戴笠介绍给蒋介石,戴笠为胡宗南的飞黄腾达也助力不小。
胡宗南自拥蒋反共清党后,长达五年的时间没有参与对共产党军队的国剿。在此期间,胡宗南所部参与新旧军阀混战,经历了二次北伐、蒋桂战争、中原大战。胡宗南为蒋介石扫除政敌,巩固南京政权卖力。蒋冯阎中原大战前,胡宗南升任旅长,授少将军衔,成为黄埔的第一位将军。1930年3月,胡宗南被委以第一师中将师长。
当时的国民党政府名义上是中央政府,实际上却政令不畅,不能对全国实行有效的统治。地方实力派与中央政权明争暗斗,各自为政,积习甚深。于是,蒋介石借口“追剿“红四方面军,命令胡宗南乘机进军西北、向西北渗透。
1933年3月,蒋介石借口调解杨虎城与甘肃省主席邵力子的矛盾,命令胡宗南率第一师进驻甘肃天水,接防西北军第十七师驻地。胡宗南率部驻扎天水两年有余,雄心勃勃地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在天水开办了“中央军校西北军官训练班“,他严令所部不许踏入民房,打扫街道,修桥铺路,兴修水利,植树造林。参与民众防疫治病,倡导开展文化体育活动。深受蒋介石的赞许。
1936年8月,第一师扩编为第一军,胡宗南升任中将军长,拦截三大主力红军会师。1937年9月至11月,第一军参加了淞沪会战,扩编为第十七军团,虽然损失惨重但英勇顽强,打出了军威。1938年5月,带领所部参加豫东兰封会战,战后回到西北。
1938年8月所部扩编为第三十四集团军,胡宗南任副总司令兼代总司令职权。蒋介石密授其“东御日寇,北制共匪,西防苏俄,内慑回马“十六字战略方针。这时的他羽翼渐丰,已向“西北王“迈进。
1944年,豫西抗战危急关头,胡宗南率部赴河南抗击日军,稳定了战局。1945年升任第一战区司令长官后,军衔为中将加上将衔。
“双十协定“的签订只换来了几个月的和平,1947年蒋介石由全面进攻转为对陕北与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胡宗南制订了攻占延安的作战计划,他的待从副官兼机要秘书中共地下党员熊向晖看到这份作战计划后,通过组织将绝密计划传给中共中央。
中共指示解放军实施有计划的撤退,1947年3月19日,解放军主动撤离后,胡宗南占领了延安。此时的他到达了事业的巅峰,被大张旗鼓地报道后,胡宗南正式升为上将军衔。此刻的胡宗南才发现他陷入了绝境之中,由于坚壁清野,军队给养无法补充,到处遇到游击队和解放军的袭击。此后的他一蹶不振,被解放军一直赶到大西南,1950年4月,愁怅中的胡宗南离开大西南,飞至台湾。
到达台湾的胡宗南被蒋介石冷落,最后委任为澎湖列岛防卫司令。1962年2月,胡宗南在郁郁寡欢中病逝于台北。纵观其一生,其受到国共两方面的影响,忠于蒋介石的国民政府,为官清廉,虽参与反共军事活动,但反共调子并不突出。在知晓熊向晖为中共地下党后,没有为难他,并将其送到美国留学,这让熊向晖一生感激。
每个团第一连是不是最好连队
新四军某军区第六分区司令员陈大雷向“大司令”汇报:我分区现有一个团的编制,已经有了个三营,其它两个营“待建”;这个第三营呢目前有个三连,其它两个连也“待建”。总而言之这个团反正现在就一个连的兵力,番号为三营三连,大司令连说他狡猾。那这个桥段是不是否定了如题所问呢?还真不是。
(可爱的三营长)
因为陈大雷六分区的情况比较特殊,他这种从“三”开始编组部队的方式有虚张声势的用意,从而让日伪误以为他还有一营、二营,进而不敢小觑六分区的实力。而在正常情况下,已经编组完成的团级部队,一营或者一营一连还真就是主力,这是军史证明了的常态,李云龙独立团的主力是哪个?张大彪的一营嘛。
当然这属于影视里面的描绘,而在真实的战史上,排行“第一”的下级部队建制,基本都是老底子最好战斗力最强的部队,此一点勿庸质疑。比如东野一纵李天佑、华野一纵叶飞、中野一纵杨勇、西野一纵张宗逊,这都是响当当的主力,这四个纵队司令员都是开国上将。到后来部队大发展时期,四名纵队司令员也都晋升为四大野战军的兵团级首长。
因为在整支部队的番号和编制确定后,基本上都会按主力的强弱顺序进行编组,而未来扩建的部队番号再依次排下去,那么某团最强的必然是一营及其营属一连。比如井冈山会师后成立的红28团(顺序其实是第一,后面是红29团、红31团和红32团),就是由南昌起义余部组成的,当然是绝对主力,而其第一营的营长,正是开国元帅林彪。
在红军队伍壮大以后,林彪的职务则一路晋升为红四军第1纵队长、红四军军长、红一军团长,而红一军团的主力当然就是杨成武的红1师,红1师的主力又当然是杨得志的红1团,这都是光荣传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时以115师343旅686团为例,团长李天佑和副团长杨勇都是开国上将,一营长张仁初开国中将,而另外两名营长杨尚儒和邓克明均为少将,这也从侧面印证了一营为主力营。
(大司令和一分区司令员)
看看686团一营一连其后的战斗历程吧:挺进山东后为教导第2旅6团一营一连、山东军区第1师第1团一营一连、东北民主联军第1师第1团一营一连、第四野战军第38军112师334团一营一连,尽管是铁打的一连流水的兵,但是番号的迁移过程,足以证明一营一连的光荣和荣誉。在笔者的记忆里,红军时期的游击队、游击支队还有“中心连”的称谓,那其实就是第一连。
在华北抗战最困难的1941到1942年时间段,八路军曾经组建了一批“小团”的编制,即各团不再辖营级建制,而是直辖五个“大连”,每连130余人全团700人,这其中的第一连那就是绝对主力连。另外,无论那一方军队的惯例,在战场上当营级军事主官、副职全部伤亡不能指挥时,代理营长的顺序也一般是一连长排名最前,这都深刻说明了问题。
蒋系几百万中央军的鼻祖,当然就是1500余人的黄埔军校教导第一团,首任团长何应钦。然后就是何应钦的职务节节高升,但番号都是“第一”:党军第1旅旅长、第1师师长、第1军军长、第1集团军总司令。而这支部队传到胡宗南手里时,仍然是所谓“天子第一门生”率领的什么天下第一军、第一师,抢先进城抢先换装,什么好事都得可着第一师先来,因为部队番号有传承。
补个知识点,通常来说,部队的统一数字番号最低授到团级,比如杜聿明第5军第200师的第600团,而团以下建制则为各团部自行编组和命名,如果是三个营的建制,就可能编组和排序九个连队。那么当然各团会把基干营命名为一营,一营也会把基干连命名为一连,也就是同级部队中的“老大哥”,所以如题所问是带有普遍性的,基本正确。
当然这事不能抬杠,不仅因为在编组的实际操作中会出现特例,另外战争年代也会有二营或者二连(代表非一的意思)由于作风过硬,在战斗中逐渐后来居上成为团里头牌的情况,但这是特殊性而非普遍性。
(一分区就是老大哥)
司马懿~未闻师从何人,为什么智计优于常人,堪比诸葛亮
『百味首先感谢老友‘于无声处观云涌’的信任支持和热情邀约此问,今天百味就给朋友们回答“司马懿师从何人?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这个问题。』
三国时期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枭雄曹操、皇叔刘备、江东孙权、卧龙孔明、武圣关羽,常胜将军赵子龙、鬼才郭嘉、毒士贾诩、幼麒姜维……等等,但笑到最后的却是司马懿,他成了“三分天下”的最大赢家,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评价他有3个优点远超诸葛亮,今天就请朋友们听百味娓娓道来司马懿师从何人?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
按后世评说来看,诸葛亮的名声可胜过司马懿很多很多,孔明为报刘备知遇之恩,不惜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但自古以来万事都看结果,按成败论英雄,司马懿才真正是三国中最大的赢家。
他不仅结束了“三分天下”的混乱局面,而且还为晋朝统一天下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那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又输在了哪里呢?司马懿的师傅又是何方神圣呢?
原来,司马懿的师傅便是三国名士胡昭。有的朋友问了,这个胡昭名不见经传,究竟能有啥过人之处?
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解一下胡昭到底有多厉害,能教出有“冢虎”之称的司马懿?
大家知道司马懿的外号“冢虎”是什么意思吗?
百味先给大家解释一下,意思就是说:蛰伏在坟墓中的老虎。
这外号听着就令人望而生畏,司马懿这头老虎悄无声息地躲藏在人烟罕至的坟墓中,随时准备发动进攻,真是令人防不胜防。
任凭再厉害的人也无法阻挡他的攻势,这外号绝对符合司马懿那持重、隐忍和嗜血的性格。
记得有句成语叫做:“虎行似病”,这也正是司马懿的高明之处,往往越厉害的人,越善于隐藏自己的锋芒,以低调和内敛示人,让你防不胜防。
接下来百味就给大家讲讲司马懿的师傅胡昭,他是三国时期著名的隐士、书法家,擅长隶书。
他的才情、智慧和谋略可与邯郸淳、钟繇、卫觊、韦诞等人齐名。
更为巧合的是,胡昭的字跟诸葛亮一样,也叫“孔明”。
由于胡昭厌恶仕途中的尔虞我诈,不懈于为官受约束,想过清静日子,于是便在冀州一心钻研经史、习练书法,因此很少有人知道他的大名。
当时正逢乱世群雄并起,各路诸侯为扩大势力和地盘,求贤若渴,所以像胡昭这样谋略过人、才华盖世的名儒,正是他们拉拢的对象。
为了大家便于理解,百味再给大家举两个例子:其中拉拢司马懿最有名的是“门生满天下”的袁绍,还有“一代枭雄”曹操。
先说袁绍:公元190年,袁绍满怀信心地登门拜访,邀请胡昭出山,但胡昭坚辞不受。
几次相请都没能成功,这可惹恼了袁绍,决定把胡昭强行绑出来。
没料到胡昭料事如神,干脆躲进深山避而不见,结果袁绍又扑了个空。
再说曹操:公元196年,曹操迎献帝迁都许昌,发布“唯才是举令”的号召,吸引了大批仁人志士前来投奔。
当然曹操也是多次邀请胡昭出山,但仍遭到其婉言谢绝。
曹操见难以劝服,便感叹一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就还了他自由。
胡昭说服曹操后,回家继续过自己的田园生活,而且还和曹操相处的关系特别和谐。
再后来,胡昭为躲避各路群雄找寻,索性就搬到陆浑山居住,陆浑山就是位于现在的河南省洛阳嵩县东北。
由于在山中居住的都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百姓,文化素养较低,常因一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争来斗去,便请胡昭来劝解,渐渐的的胡昭就成为当地德高望重的“民事纠纷调解员”。
当地的百姓大多都是穷苦人家,他们的孩子没钱读书,善良的胡昭便开办学馆,义务当起了老师。
就这样,胡昭一边教化四方、一边平息争斗,时间久了就成为了陆浑山一带妇孺皆知的“精神领袖”。
他不仅深受百姓爱戴,而且连当地官员都特别崇敬他,就连那些造反的人也都称他为“贤者”,就连打仗时都不忘关照他,大家一起相约:发起战争时都不去攻打他的居住地。
有很多名门贵族的子弟都心甘情愿的翻山越岭,不辞辛劳的来拜学,其中就包括司马懿。
说起胡昭还对司马懿有救命之恩:
当地曾有一位不良少年叫做周生,喜欢惹事生非、打架斗殴,经常纠集一帮不良青年,对学子们品头论足,非常不礼貌。
司马懿有天实在忍耐不住,便训斥了他们几句,周生便怀恨在心,伺机报复司马懿。
有一天,周生找了几个人,在司马懿回家的途中劫持了他,准备杀掉他。
当胡昭得知周生要害司马懿,就想阻止他,最终在一处山间小路上截住周生一行人。
胡昭流着眼泪,苦口婆心地劝说周生不要再做伤天害理的事,周生终于被胡昭的真诚所感动,打消了杀死司马懿的念头。
胡昭看少年时的司马懿聪慧通达,胸怀大志,而且从来都不夸夸其谈,没有丝毫腐孺之气,料定他日后必能成就一番大业。
于是胡昭便将自己平生所学,全部毫无保留地教授给了司马懿。
司马懿与师傅胡昭相处得十分融洽,他们二人即是师徒关系,也是朋友关系。
大家都知道司马懿的书法很好,应该是受到了胡昭的传授和指点。后来司马懿统一三国后建立晋朝时也是十分推崇胡昭和钟繇的书法。
后来胡昭去世后,司马懿为了表达敬仰恩师之情,便在自己两个儿子:大儿子司马师和二儿子司马昭的名字中,巧妙地插入了恩师的字号。
这两个字连起来就是“师昭”,寓意就是司马懿“师从胡昭”的意思。
朋友们,通过我的讲解,大家这回知道胡昭有多厉害了吧!
最后,百味再给朋友们讲讲司马懿为何智计堪比诸葛亮?为何就连我们伟大的毛主席都对他评价如此之高?
要说这司马懿可不是一般人,外号“冢虎”,公元179年出生于河内郡温县孝敬里。
其父司马防曾出任洛阳令京兆尹,育有八子,当时号称“八达”。
在家排行老二的司马懿,在如此豪门中成长,长大后又师从胡昭,必然学问广博,见识丰富,又有雄才大略。
司马懿因为名气太大,曹操也曾派人去请他出山,但年轻的司马懿看不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不想在曹操手下效力,于是便装病婉拒。
但曹操继续强势相逼,司马懿不得已顺从为官,但他很快地便跳槽到曹丕一派的势力当中,从这也不难看出司马懿多谋略、善权变。
司马懿上任后也是慧眼识珠,提拔了出身寒门的魏国名将太尉邓艾和关内侯王基等人才,这些人在之后的蜀魏大战中,为曹魏提供了巨大的助力,屡次挫败蜀国北伐。
那为何毛主席对司马懿评论如此之高?
毛泽东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司马光所著的《资治通鉴》,主席曾说过:
这部书我读了一十七遍,每读一次都获益匪浅,是一部难得的好书。
主席评价司马懿曾留下三段评语:
第一段:(司马懿)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为魏国之重臣;
第二段:此司马懿敌孔明之智也;
第三段:司马懿是个了不起的人物,历来说他坏,我看有几手比曹操高明。
还有,主席在转战陕北时曾说过:
蒋介石和胡宗南都不是我们的对手。我们面前没有司马懿只有司马师呦。
可以看出,主席对司马懿的评价颇高。
司马懿一生都是谋定而后动,没有把握的仗,他从来都不打。
而且他的城府极深,可以说是集智慧与谋略于一身。
更为可怕的是,他可以把对方的心理分析的丝毫不差。
司马懿到了曹操手底下没多久,曹操就发现司马懿有“狼顾之相”。
那什么叫“狼顾之相”呢?从字面上理解就是说:狼回头看的样子。
大家都知道,狼在走的时候,总是左顾右看,而且不停地回头观望。
司马懿就有这么个技能:身子不动,脑袋却能直接往后转180°,能直接转到背后。
所以,“狼顾之相”就是形容人谨慎多疑,而且心怀不轨。
曹操说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是怕他以后对曹氏家族做出不利的事。
结果证明,曹操此话一语中的,司马懿到后来确实反叛了曹氏家族,并大开杀戒。
那么司马懿都有哪些厉害之处呢?
历史上司马懿指挥的著名战役有三个:
第一是灭孟达的金城战役;
第二是抵抗蜀汉诸葛亮的战役;
第三是灭辽东公孙渊的战役。
这三次战役充分体现了司马懿的用兵特点,既有稳如泰山的防御战,也有迅速快捷的闪电战;既有攻坚破城的攻击战,又有出其不意的长途奔袭战。
由此可见司马懿用兵如神,堪称一代名将,他能胜过诸葛亮,主要是因为他身上有三个优点:
第一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有远见、善谋略;
司马懿和诸葛亮一样,都是深思远虑、料事如神之人。
比如,司马懿对于诸葛亮的去世,也都有预见的。
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五丈原交战期间,曾派使者拜会司马懿,司马懿见了便打听起诸葛亮的生活起居情况。
蜀国的使臣心想:反正你要是问我军情之事我就说不知道,其它的倒是无所谓,你问什么我就答什么。
可是司马懿偏偏问道:诸葛丞相的生活情况和起居饮食如何啊?
使者一听,这司马懿还挺关心诸葛丞相的,我就照直说了也无妨。
于是使者说道:“丞相日夜操劳,连军中很小的处罚之事,都亲自过问;饭量也吃得很少,每天不过数升;晚上睡觉时间也很短。”
谁知司马懿听了以后,马上预感到诸葛亮活不长了,便感慨到:“这怎么能够活长久?”
接下来司马懿就提前做好了准备,下一步一举击败蜀汉。
从这件事上可以看出,司马懿观察问题还是非常敏锐,很有远见的。
还如:公元228年到234年,诸葛亮率领蜀汉军士进行了长达六年之久的北伐。
前四次对战,由于诸葛亮神机妙算,曹魏连吃败仗,吃尽了苦头。
魏帝曹叡为了阻止诸葛亮北伐前进的步伐,就启用了司马懿。
司马懿果然不负曹叡所望,一出山就果断斩杀了已叛变曹魏,但还想再逃回蜀国的孟达,然后率领大军又去抵抗诸葛亮的进攻。
在后面的战役中,就是由于司马懿的“龟缩防守”,才力拒诸葛亮的进攻。
可能有很多的朋友说了:司马懿胆小如鼠,惧怕诸葛亮。
『其实百味认为不是这么回事:司马懿每次和诸葛亮对阵,都是不主动发动大规模的进攻,哪怕是自己兵多将广占尽优势的时候。
这是因为司马懿害怕,一旦自己大获全胜,杀退蜀汉,那么魏帝曹睿必定认为:诸葛亮也不过如此,能力有限。
那么司马懿在曹魏眼里的价值必然大大减少,甚至还有直接被曹睿和其曹氏家族杀掉的可能!
所以说,这也是司马懿自我保护的一种伎俩。』
再如:诸葛亮第五次北伐,屯兵五丈原,司马懿看出蜀军的致命弱点。
那便是:运输不便粮草不足,蜀军只能速战速决。
所以司马懿还是采取防守之势,继续和诸葛亮展开拉锯战,就这样跟诸葛亮相持百十来天。
这期间,诸葛亮几次主动求战,还给司马懿送去女性衣物侮辱他,嘲讽他像个娘儿们一样磨磨唧唧,连痛痛快快打一架都不敢。
结果司马懿假装怒不可遏,还上表曹叡请战,曹叡当然没同意,还派辛毗来做司马懿的军师。
当诸葛亮再挑战时,辛毗就拿着圣旨不让司马懿出兵。
大家请看,司马懿这计策是不是十分的高明,不仅保全了不受侮辱的面子,还实现了以静制动、以逸待劳的军事目的。
最终逼得诸葛亮万分无奈,只得兵退五丈原。
当年8月,殚精竭虑的诸葛亮病逝于五丈原,时年五十四岁。
终于司马懿实现了不战而胜,熬死了诸葛亮,保存了曹魏大军的实力。
也难怪毛主席如此评价司马懿:出身世族多谋略,善权变,手段比曹操高明得多,就算与诸葛孔明相比也不落下风。
第二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杀伐果断、心狠手辣;
史书评价司马懿宁可错杀,不可不杀。是外宽而内忌,猜忌多权变。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司马懿外表宽厚,其实心胸狭隘,猜疑多疑,并且性格阴晴不定。
先说司马懿杀伐果断:最具有说服力的就是《三国演义》中第九十四回“司马懿克日擒孟达”一章,这也是体现司马懿智慧和决断力的一个重要标志。
这段内容主要讲述了孟达投降魏国后,曹丕死后感觉自己不受重视,又想反水回到蜀国。
当孟达与诸葛亮勾结谋反时,司马懿力认为孟达无信无义,力排众议果断出击擒杀孟达。
司马懿出乎孟达之所料,孟达认为需要30天的路程,司马懿则用了八天就攻到城下。
最终孟达被斩杀,头颅被送到京城洛阳,还俘虏孟达手下一万多人。
所以,司马懿在军事决策上杀伐果断,是其屡立战功、笑到最后的一个重大原因。
再说说司马懿心狠手辣:
公元220年,年仅66岁的曹操病逝,其次子曹丕接过了曹魏大权。
司马懿深受曹丕的信任,在曹丕临终前,不仅将司马睿任命为辅政大臣,还叮嘱太子曹叡说:这些都是国之重臣,你以后一定不要怀疑他们的忠心啊!
结果曹叡一开始还是不信任司马懿,甚至对司马懿颇为忌惮。
但司马懿不愧“冢虎”的称号,把自己锋芒深深的隐藏,示弱于曹叡。
但司马懿接下来的毒辣阴狠,丝毫不逊于曹操,可以说是“杀人不眨眼”。
比如:司马懿征战辽东公孙渊,杀俘、杀降和杀平民的血腥残忍,可谓罄竹难书,就算是在整个三国时期也罕有对手。
公元238年,司马懿奉命征讨公孙渊,率牛金、胡遵等步骑四万,昼夜强攻襄平城(就是现在的辽宁辽阳),破城后,公孙渊率军突围战死。
司马懿进城后便展开了大屠杀:
所有官员全部被杀,就连投降的两千多名士兵也被处死。
随即司马懿又开始屠城:
十五岁以上的男子全部杀死,共计屠杀了七千多平民百姓,可谓狠绝至极。
接下来司马懿又把这些人的尸体集中的埋葬在一个大深坑里,并建造了一个高高大大的坟墓。
朋友们,司马懿这可不是出于善心,而是为了彰显和炫耀自己的武力和能力。
再如:“高平陵之变”后,司马懿诛杀曹爽三族及其亲随手下,也毫不手软。
据《晋书》记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
公元249年,隐忍十年之久的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郭太后和京城洛阳。
然后他以郭太后的名义,下旨免去大将军曹爽的职务,并许诺曹爽,不要他的性命,让他回家养老。
据《晋书》记载:诛曹爽之际,支党皆夷及三族,男女无少长,姑姊妹女子之适人者皆杀之,既而竟迁魏鼎云。
谁知当傻憨憨的曹爽交出兵权后,司马懿却食言将曹爽兄弟三人,还有亲信何晏、桓范、邓飏等人都以大逆不道的罪名,不分男女老幼全部诛杀,祸灭三族。
大家是不是可以看出司马懿手段狠辣至极,实在是残忍,就连出嫁在外的女子他都没放过。
但话又说回来,如果曹爽以皇帝的名义讨伐司马懿,司马懿家族有可能也会被诛灭三族。
第三个优点:司马懿比诸葛亮会隐忍,能示弱。
史书记载司马懿这个人性格非常复杂,俗话说:“大丈夫能伸能屈”,他不仅足智多谋,而且深藏不露,特别善于隐忍。
比如:公元201年,当时曹操正担任司空一职,听到他的名声后,便派人召他到府中任职。
司马懿不喜曹操为人,不想在曹操手下为官,便借口自己有风痹病,身体不适。
大家都知道曹操非常多疑,不信任司马懿,便派人在夜间去刺探消息。
来人果真见到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动不动,像真染上了风痹病似的,就放过了司马懿。
再如:当曹爽虽然大权在握后,但不放心司马懿,怀疑司马懿有反心,便想试探一下他。
司马懿看出曹爽的心思,又开始装病,而且步步示弱。
曹爽仍不放心,便派刚出任荆州刺史的李胜,假借告别之名来探寻究竟。
司马懿当然知道李胜此来的目的,于是便躺在病榻上,装作病入膏肓的样子。
当李胜进屋后,司马懿故作惊讶地说:“并州靠近北方,匈奴人时常骚扰,务必要小心啊。”
李胜听后连忙纠正:“我去的不是并州,而是荆州。”
司马懿一脸懵逼地问:“原来是从并州来的?”
李胜听后摇了摇头,心想这司马懿已经神志不清,无药可救了。
这时候侍女又端来一碗稀粥,司马懿故意吃得满身都是。
接着又装作有气无力地对李胜说:“我病得如此沉重,恐怕命不久矣。我死之后,两个儿子还望大人多多教导,在曹爽将军面前多多美言,那我就感激不尽啦。”
说完,司马懿又躺倒在病床上大口大口的喘着粗气。
李胜看到司马懿病情如此严重,便告辞后赶到曹爽府上,将所见所闻告知曹爽。
这曹爽听后居然还高兴不己,认为司马懿不久将亡,不足为虑,于是便放松了警惕,从此之后再也不担心司马懿反水了。
大家看见了吧:善于隐忍的人,随时都能把假戏演得跟真的一样。
司马懿不仅聪明,还很会隐忍示弱,假戏真做令人不疑,这也是他最终能成为赢家的一大法宝。
写在最后:
朋友们,纵观以上观点,司马懿是个不拘一格的人 , 善于抓大放小 , 而诸葛亮是事无巨细 , 事必躬亲 。
司马懿虽然有着与诸葛亮不同的野心,但论人品道德,马上就高下立判,其所行所做之事更没有诸葛亮光明磊落,但他所有的隐忍示弱和审时度势,最终却使他成为了终极赢家。
所以说,司马懿“冢虎”之称绝不是浪得虚名,相比于“卧龙”诸葛亮,我们当然可以看出司马懿显然是更具有智慧的!
李小龙演过哪些电影,都讲的是什么
提问者您好,很荣幸回答您这个问题,作为一个资深动作电影迷,我看过很多李小龙的电影,接下来我来推荐几部李小龙参演的个人觉得武打场面非常棒的电影!
1.《猛龙过江》
1972年上映(香港)
该电影由我们的功夫巨星李小龙自编自导自演,电影中李小龙饰演主角唐龙。该片讲述的是一名身怀武艺的香港乡下青年,受叔父之托,只身“过江”前往罗马协助唐人餐厅老板陈清华对付黑社会的故事。电影中李小龙的真功夫被体现得淋漓尽致,打斗场面相当过瘾,动作博人眼球。看过此片的观众还会对李小龙的演技圈粉,他真是一位身怀武艺的演技大师!所以小编我大力推荐大家去看看此片;
2.《龙争虎斗》
1973年上映(香港)
该片讲述的是少林弟子李(李小龙饰)在师傅的委托以及警察的安排下来到一座孤岛之上 ,表面上参加岛上举办的比武大会,实则暗地里调查孤岛岛主韩(石坚饰)进行的非法活动的故事。李小龙在电影中既要在功夫上与各路高手一决高下,还要阻止韩先生的非法行为,可谓是斗智斗勇、龙争虎斗啊!该片打斗场面相当震撼,还有人物之间的心里博弈,力推;
3.《精武门》
1972年上映
该片中李小龙饰演霍元甲的亲传弟子陈真(小编最喜欢的人物),电影讲述的是陈真去上海拜祭师父霍元甲并查明师父死因是造日本人暗害毒死,便只身闯入日本武馆与日本高手一决高下,最终手刃仇人,为国家为民族夺回尊严的故事。该片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现被翻拍成多种版本,李小龙的拳脚功夫真是了得,不愧是将中国功夫发扬光大之人!
4.《唐山大兄》
1971年上映
该电影讲述的是在曼谷的一家制冰厂工作的华人青年郑潮安(李小龙饰),在发现制冰厂实质上是掩护坏人进行非法勾当的处所后,与坏人重施拳脚、展开大战的故事。打斗场面相当精彩,力荐;
5.《死亡游戏》
1978年上映
更改了李小龙未完成的作品《死亡的游戏》的剧情,由唐龙演李小龙的替身。该片中没有唐龙的正面镜头,正面镜头全是从李小龙生前没拍完的《死亡的游戏》中截下来的剪辑,电影里最后的打斗片段是李小龙于1972年10月拍摄的电影后半部分。导演完成了李小龙当年未完成的作品,虽然是更改版,虽然是用剪辑拼凑而成,小编希望楼主也可以去看看,怀恋一下我们的功夫巨星李小龙,他是伟大的!
以上便是我个人认为李小龙演过的打斗场面比较精彩的电影,望采纳!
历史上最为狂妄的将军是哪一个,他的结局是怎样的
惨烈的衡阳会战于1944年8月落幕,第10军军长方先觉率残部放下武器,该军实际等于全军覆灭了。是年10月,在重庆以逃回来的几千官兵为基干重建第10军,由于方先觉他调青年军系统,军长一度由第27集团军总司令李玉堂兼任,1945年2月,新任军长赵锡田走马上任。
(二野名将王近山)
这个赵锡田很有些来头,江苏涟水人,黄埔四期毕业生,看籍贯眼熟吧?没错,正是蒋系“八大金刚”之一顾祝同的亲外甥。这还不算,他居然还是顾祝同的连襟,其夫人许文丽是顾祝同内室许文蓉的胞妹,民国时期的辈分咱实在搞不懂,反正听起来挺乱的,划重点,因此赵锡田是嫡系中的嫡系。
赵锡田曾经是第10军前身第8军的主力第3师师长,后被娘舅顾祝同调往第三战区担任第63师师长,是“皖南事变”的元凶部队。1944年升任第100军副军长,军长自然是“网红”李天霞。第10军重建后,作为第8军和第3师的老人,赵锡田终于被转正接手军长职务,抗战胜利后,该军改制为整编第3师。
1946年8月,晋冀鲁豫野战军为斩断敌人运输大动脉陇海铁路,在兰封到徐州之间100华里的宽大正面上发起攻势,一举歼敌5000余人并控制或破袭了150公里的铁路线,让“郑州绥署主任”刘峙焦头烂额。为此,刘峙调回追击中原军区突围部队的整编第3、第41、第47师,向开封以东反攻。
赵锡田率领整3师一马当先,全力向晋冀鲁豫野战军扑来,此公仗着背景深厚和未尝败绩,狂妄的一塌糊涂。而刘邓首长决心大踏步撤退以便诱敌深入,从而在运动中全歼整3师,兵力部署是以两个团节节阻击且战且退,以四个纵队在两翼待机,赵锡田果然上当,一路狂追过来。
刘峙还是比较小心的,询问该师进展情况,赵锡田手持步话机报告:“刘伯承所部已经溃不成军,我用不上两个礼拜,就可以完全占领冀鲁豫,把他们赶上太行山”!刘峙感觉他过于乐观了,再用密语通话,问是否需要出动空军协助整3师侦察和作战。
赵锡田已经狂的没边了,竟然用明语回复:“飞机不用了,大炮不用了,我只凭现有轻武器,就可以打败他们”。刘峙大惊,斥责他怎么可以用明语通话,赵锡田更狂了:“没关系,共军没有这东西”。旁边一个随军记者都看不下去了,提醒赵锡田如此孤军深入,极易陷入危险之中。
(电视剧《解放》中的赵锡田)
赵锡田满不在乎:“我奉总座调遣,前来冀鲁豫作战,整41师和整47师必须配合我的行动”!由于担负“牵牛”任务的王近山六纵两个主力团不断示弱,赵锡田“进展顺利”的电报满天飞,连远在庐山的常凯申都知道了,立即给赵锡田发来嘉奖电,同时要求顾祝同、刘峙亲往劳军,这一搞,连刘峙都信以为真了。
原来的作战计划是整3师和整47师会攻开封以东的定陶,刘峙既然认定我军不堪再战,干脆分兵攻击,以整3师进攻荷泽,以整47师攻定陶,如此分散兵力终于将赵锡田所部送进了鬼门关。9月3日凌晨,整3师被诱进大小杨湖我军伏击区域,晋冀鲁豫野战军以4:1的优势兵力发起总攻。
(晋冀鲁豫野战军)
在我王近山和杨勇两个主力纵队的猛烈攻击下,赵锡田如梦初醒,一边组织顽抗一边向刘峙求援,后者接到电报后脱口而出:这下完了。尽管刘峙紧急命令另外三个整编师前往救援,然而远水解不了近渴,战至9月7日,拼命突围中的整3师被全歼,赵锡田负伤被俘。
我军随即扩大战果,又歼灭整47师大部,定陶战役胜利结束,共消灭敌人四个整编旅17000余人,其中俘敌12000余,成为刘邓大军在解放战争中的第一个大胜仗。常凯申痛骂不已,随即将刘峙及其参谋长赵子立一起撤职,所谓的“福将”成了“霉将”。
(定陶战役胜利后的解放军战士)
俗话说骄兵必败,狂妄的将军一定会打败仗吗
第三次长沙会战完败日酋阿南惟畿后,第九战区司令长官薛岳的声望在国内外可谓“如日中天”,原本这个老虎仔的性情就比较刚烈,如此一来挟赫赫战功之威,更加眼高于顶。在他看来,只需要对蒋氏和陈诚负责,其他各色人等均不在话下,遂日渐骄狂。雪上加霜的是,战区内部唯一能劝动薛岳的参谋长吴逸志,又因为私聊美国人于1943年底被重庆免职,资历较浅的参谋处长赵子立上位。
(薛岳剧照)
赵子立1949年成为起义将领,根据他的回忆,薛岳对军事委员会“四巨头”之中的政治部长陈诚尚能买账,那毕竟是他的伯乐和前任,也是他得以执掌兵力最雄厚战区的坚强后盾。而对于参谋总长兼军政部长何应钦则完全不放在眼里,后者自重庆发来的命令或者公文,如果薛岳认为不合己意,往往会在上面直接批示“不理”、“胡说”等字样,黄埔系二号人物拿他一点办法都没有。
副参谋总长兼军训部长白崇禧同样降不住薛岳,1939年一战长沙时白崇禧曾经代表军委会要求第九战区撤守衡阳,遭到薛岳的断然拒绝,最后竟然真的逐退了冈村宁次,薛岳因此私下里没少翻其白眼。再加上两人历史上的恩怨,以及广东人对广西人的“传统不服”,所以白崇禧的指令和公文,待遇跟何应钦基本相同。
军令部长徐永昌那是晋绥军出身,更指挥不动第九战区黄埔系的骄兵悍将,按照赵子立的说法,哪怕是委员长侍从室发来的电文,薛岳觉得不妥或者有问题的,也会批上“存”或者“待办”然后束之高阁,足见薛岳当时的狂妄。而一位手握重兵的将军但凡目空一切、听不进别人的意见时,往往就是危机来临的前兆。
1944年4月,侵华日军酝酿的最大军事行动“一号作战”(豫湘桂战役)河南段已经打响,鬼子纠集了空前的兵力,第一战区兵败如山倒。但是薛岳认为这不过是日军在中原地区的局部行动,因为从1942年1月的长沙大捷以来,日军已有两年多没有对第九战区发动攻势,明显是被打怕了,所以战端未启,薛岳已经严重轻敌。
(白崇禧剧照)
战区新任参谋长赵子立判断,日军竟然能够在河南动用了整整一个战车第3师团,此次攻势必然不比寻常,提醒薛岳湖南段也有可能也燃起战火,并且由于第九战区许多部队调往云南,所余战力只核算为60个团,应该预作准备并向军委会请援。薛岳极不耐烦:“敌军胆怯已成事实,现在虽有风吹草动,但兵来将挡水淹土屯,我军以不变(指其天炉战法)应万变,其奈长沙何”?
而重庆军委会根据种种情况判定日军确有纵贯南北之企图,军令部次长刘斐(徐永昌都懒得交流了)遂于5月14日致电薛岳:“敌打通平汉路后,必定向粤汉路进攻,企图打通南北交通线,其发动之期,当在不远,务需积极准备,勿为敌所乘,以粉碎其企图”。然而薛岳对桂系出身的刘斐向无好感,看完电报就丢在一边没有任何反应。
(陈诚剧照)
1944年5月23日,日寇第11军司令官横山勇中将率领战斗司令部到达岳阳,湘北与鄂南的日军调动异常频繁,在各方面的情报和军委会的严令下,薛岳终于相信日军要犯长沙。然而在召开的紧急军事会议上,他仍然认为第四次长沙会战与前三次没什么不同,只要祭起“天炉战法”御敌,必定同样取得胜利,薛岳的轻敌和狂妄终于铸成大错。
鉴于来犯日军极有可能兵力空前,赵子立的意见是退至衡阳决战,白崇禧则来电建议九战区主力撤至广西境内决战,均遭薛岳否决。他坚持以有力部队死守长沙并进行决战,唯一的不同,是方先觉第10军在衡阳整补无法调动,遂以粤系第4军坚守“炉膛”长沙。其他各部仍遵“天炉战法”之要旨,按第三次长沙会战翻版模式,坐等日军发起攻击。
(吴逸志剧照)
薛岳“天炉战法”的核心是后退决战,即前线部队在湘北各水系节节抵抗后,逐次转至两翼待机,形成以长沙为“炉膛”的反八字阵型,战役要旨是死守长沙让敌不得入,再以有力兵团和两翼部队进行反包围从而击败日军。
但是横山勇不是阿南惟畿,日军此次出动的兵力也不再是三、四个师团10万人,而是压在一线的就达整整七个师团20多万兵力,横山勇也曾经用了一年时间研究薛岳和他的天炉战。更由于日军由于兵力充足,不仅在中路实施快速突破,还在两翼保持了强大的机动部队伴随进攻,形势急转直下。
(薛岳和参谋长)
也就是说,当湘北各部队按计划向两翼转进时,立遭日军机动部队打击,纷纷溃不成军四散撤退,再无力侧击中路之敌。而日军两翼机动部队超越攻击,进而向长沙左右迂回,行进中击破了薛岳准备用来决战的第20、第37、第44、第58军以及暂2军等部,完成了对长沙的战术合围,“天炉战法”彻底失灵。
1944年6月16日傍晚,从湘江西岸赶来的日军第34师团开始炮轰岳麓山,由于第4军军长张德能部署失当和指挥不力,第4军部队次日凌晨陷入混乱向南溃散,日军攻城部队仅用三个小时就突进长沙城,前后只用了不到一天一夜时间。从1939年就正式担任第九战区司令长官的薛岳,终于兵败长沙,黯然撤往湘东,抗战晚节不保。
(薛岳剧照)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