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山会海问题表现(事业单位加班成风,你怎么看)_加班_这是_开会

本文目录

  • 事业单位加班成风,你怎么看
  • 职场现象:现在老板开会讲完后,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很少有人发言什么情况

事业单位加班成风,你怎么看

其实这个问题是比较敏感的,但看到这个问题,作为事业单位人员,还是想来回答一下。

不怕大家拍砖,看了前面的一些回答,个人认为没有答到根子上。题主既然问了,那么就是想知道这事业单位这个池子里的水究竟是怎么浑浊的。

事业单位之所以加班成风,原因有以下几点:

1、事业单位的属性比较特殊,它首先是一级组织。必须响应国家号召,参与全国性的编制架构改革。这一改革,把编制减少了,人员自然减少了。特别是一些机关,属于重点精简部门,人员变得更少。但是,人少了,事并没有少。关于这个问题,后面再具体解释。

2、回答一下为何人少,工作量不减少。其实,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发现所有的加班,业务、车间加班的很少,机关加班的反倒增加。为什么呢?这就是问题的病灶所在了。因为,领导、机关作风并没有随着改革而改变,虽然身体进入新体制,但思想还停留在旧时代。“五多”不是越改越少,而是随着改革,实现了转基因升级,变成了新“五多”。大大小小的会看似少了,但各种检查调研多如牛毛,各种汇报材料、研究报告、调查问卷、群众会话......一项接一项。改革前10人完成的工作量,改革后变成4人干,自然加班成风了。

3、传统观念作怪。体制内的领导从来都认为,干好本职工作是应该的,只有加班才是出成绩的机会。领导存在这种思想,下属自然而然就遭殃了。有些事业单位,部门与部门之间比,有的是单位与单位之间比,他们不仅比事业,还比谁加班更晚,哪间办公室熄灯最晚,以此来判断谁工作更认真。 以上观点纯属个人思考,仅作参考,不参与任何唇枪舌战。

职场现象:现在老板开会讲完后,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很少有人发言什么情况

这是领导说话的套路,你还真的有话要说啊?那你就入套了。

你要真是真开口了,估计领导就在心里骂你:“没眼力劲,不识相!“很少有人发言,这就对了,说明这些人是聪明人。

在开会这样的场合,如果你不是领导又不是会议主持,真的有话要说,也一定要在中间说,不要在开头说,也不要在结尾说。这两个时段都是领导/老板的说话时间,这是不言自明的潜规则,你插上去说话,那不是二杠子吗?想僭越不成?

作为一个职场人,要懂得中国文化,要懂得开会的规矩,虽然这种规矩未必写在纸面上,但大家都在心里面默认了。就像摆座次,主位你不给老板留着,难道你想坐上去吗?你可以说话,但是千万不要抢话语权,这点道理懂了,你才是明白人。

老板之所以在开会讲完话后问大家还有什么问题,一种是出于习惯,显示出他的开明和面对问题的态度;一种是真的想听一听大家有什么话,看一看参加会议的有没有能提出真知灼见的。

只是后一种情况极少见,参加会议的人员都是什么个性、有没有才,老板难道不知道?他这样问,也只是下意识的看一看,有没有给他带来“意外惊喜“的人,希望能够发现人才。

不排除也有开会中间没有机会说话,开会结束后想说话的参会人员,不过这样的情况也是极少的。有问题应该及早提出来,而且他提出来的问题必须与大家有关,且大家都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就凭这一条要求,也要难倒很多人,否则在这时候提出来问题就不合时宜了。

换句话说,没有高超的说话艺术,没有十拿九稳的把握,千万不要在这时候提问题,否则就是给自己找麻烦。事实上有的人为了出风头,没有看好时机就提问题,本来想露露脸,结果把屁股露出来了。这样就弄巧成拙,只会让老板更看不上!

老板问大家有什么问题,参会的员工不说话,这是集体默认的缄默规则,至少不说话更稳妥,也是更好的策略。还有一点不得不提,参会的很多人实际上是有问题想问的,但是他不能问,尤其是在会议这样的场合。比方说个人的晋升、薪资,哪个不关心?虽然可以说是公共议题,但不适宜在会议上讨论,那也就无话可说了。

无论怎么样,作为参会者,遵守规则是有必要的,但是秉持一颗公心更重要。真的有特别重要的事情,在私底下无法单独汇报和讨论的时候,应该在这个时候提出来。当然,这是特例,不能作为常态。

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