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达姆兵强马壮,为什么打不赢海湾战争?当沙俄问鼎库页岛时,兵强马壮的乾隆为什么没管呢_库页岛_雍正_楚国

本文目录

  • 萨达姆兵强马壮,为什么打不赢海湾战争
  • 当沙俄问鼎库页岛时,兵强马壮的乾隆为什么没管呢
  • 《水浒传》中宋江到后来兵强马壮,高手云集,为什么不推翻朝庭而接受“招安”
  • 形容发达的成语有哪些
  • 兵强马壮什么意思
  • 日本人鬼子的外号怎么来的
  •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 楚国兵强马壮兵力不少,为何在被三万吴军差点灭国呢
  • CBA总决赛,面对广厦残阵,兵强马壮的辽宁队是否会轻松夺冠
  • 三藩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为何还输给了清王朝

萨达姆兵强马壮,为什么打不赢海湾战争

现代的战争不是兵强马壮就可以抵挡住,凭的都是高科实力。毛主席她老人家在世的特别注重国防科技,中国是第三拥核国家,走进联合国在世界上得到了话语权。美国虽然征服萨达姆,但未曾征服伊拉克人们,总有一天会为她的侵略买单!

当沙俄问鼎库页岛时,兵强马壮的乾隆为什么没管呢

沙俄蚕食库页岛,是发生在嘉庆皇帝在位时期的事情,不是乾隆时期。很多网文说沙俄在乾隆时期就吞并了整个库页岛,而乾隆皇帝不知情,这属于典型的胡说八道。因为没有任何资料可以对这个说法进行佐证。

事实上,乾隆在位期间确实有一个国家对库页岛进行了局部领土蚕食,但是这个国家并不是沙俄,而是日本幕府。

先介绍一下清朝对库页岛的管理,以及清朝皇帝对库页岛的认知度。

库页岛的面积相当于两个台湾岛,但是人口非常少,属于典型的地广人稀地区。很多人说清廷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这里对此类言论进行辟谣——清廷知道库页岛的存在。

因为根据清代文献的记载,库页岛上的居民数目都是有统计的。根据管辖库页岛的三姓副都统衙门的数据统计,截至雍正十年,库页岛上的原住民分为两个民族:

生活在库页岛北部地区的库页费雅喀人,分为6姓,合计148户。

生活在库页岛南部地区的库页人更少,只有17户人。

库页费雅喀和库页人两者加起来,人口也就一千多人的规模。

如果将黑龙江下游地区,也就是与库页岛隔海相望的大陆土著居民也计入,总计约两千多户人家,一万多人口。

不过,清廷对库页岛居民进行人口统计,目的不是为了对岛上进行行政化管理,而是为了确定库页岛居民每年向朝廷进贡的具体数目。因为岛上的居民都会猎貂,岛上居民每年每户都会向朝廷进贡一张貂皮。

因此,清廷对库页岛土著居民的统计,其实统计出来的数据并不准确。清廷只是统计了岛上向朝廷纳贡的户数,而那些没纳贡的人,自然也就不统计了。

除了统计库页岛上的居民户数外,清廷还会与岛上居民实行联姻。拉进清廷与岛上居民的关系。

清廷割让外东北地区之前,外东北地区的那些土著部落(包括库页岛)与满族的关系十分密切。毕竟关外是清朝的龙兴之地,属于清廷的后花园。

为了巩固后方,防止后院起火,清廷鼓励外东北地区的土著与满族联姻,甚至娶宗室女儿为妻也可以。

特别是在乾隆、嘉庆两朝,这种政治联姻达到了鼎盛。清廷出嫁的宗室女儿虽然并不是真正的皇家血脉,而是民女代嫁,多数是满洲八旗的赏奴之女。但是就算如此,联姻的要求也非常的高,因为每一桩婚事都必须由皇帝亲自批准才行。在确定婚事后,库页岛的土著来京娶亲,清廷会在来往的驿站派牛车一辆、官兵两人沿途进行护送,并且沿途的伙食全包。到京之后,礼部还要在京城举办宴席款待。以彰显朝廷对外东北地区百姓的恩宠和重视。

由此可见,清廷对外东北地区的重视是非常高的。而网上有人居然说乾隆皇帝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这简直就是张口就来。乾隆或许不了解库页岛上的具体情况,但要说他不知道库页岛,这就有点过分了。

说完清朝和库页岛的关系,下面再说说日本和沙俄对库页岛的蚕食。

其实,沙俄最早并不知道库页岛的存在。当年签订《尼布楚条约》时,清廷没说,沙俄的探险队也没有上过岛,所以沙俄方面一直都不知道还有库页岛的存在。

一直到《尼布楚条约》签订二十年后,由于康熙皇帝要测量全国的版图,便派了三位耶稣会的修士去测量。这个时候,这些西方来耶稣会士才得知黑龙江的入海口处有个一个大岛的存在。

但是,清朝测量的结果对西方人保密。因此沙俄人还是不知道库页岛的具体情况。

大约在乾隆三年左右,一名负责探索日本航线的沙俄中尉什潘别尔克从日本虾夷人处得知了库页岛的存在。直到这时沙俄人才搞清楚了库页岛的具体位置。但是库页岛的详细情况,沙俄人还是不清楚。

又过了大约五十年,法国航海家拉彼鲁兹对黑龙江口和库页岛进行了勘察。他的勘察资料被沙俄人看到后,俄国才弄清楚了库页岛的具体情况。但是这时已经是乾隆五十三年了。

公元1799年,乾隆驾崩。这一年,沙皇俄国批准成立“俄美公司”。这个公司成立的任务是巩固沙俄在北太平洋地区的领土,以及夺取黑龙江入海口和库页岛地区。

七年后,1806年10月10日,俄美公司的军官赫沃斯托夫率领俄国的舰队在库页岛南端的久春古丹袭击了日本幕府设在库页岛的税务所,并焚烧幕府的仓库。然后悍然宣布将库页岛收归俄国所有。

第二年,这件事情被江户幕府得知。于是幕府大将军派代表赶赴库页岛,并命令仙台及会津两藩派兵驻守库页岛,驱赶俄国人,最终俄国人被幕府派兵给赶跑了。

说到这里,有些人可能看糊涂了。库页岛不是中国的吗?为什么沙俄登上库页岛后,第一个对手是日本人?清廷哪去了?

这个问题,要先扯出日本人。

早在明末崇祯皇帝时期,日本幕府松前藩的藩主松前公广,就知道了库页岛的存在。

那么,日本幕府为什么会在明末清初就知道库页岛的呢?其实这个原因很简单——因为日本的北海道离库页岛的最南端很近!天气好的时候,站在北海道的宗谷海峡,用眼睛都能看到库页岛。

日本幕府在平息北海道后,第一时间就发现了库页岛的存在。

所以早在明末清初之时,日本幕府就发现了库页岛,并且先后几次派人去库页岛上勘察风土人情,然后再在岛上建立了临时性的渔民居住所,与当地的爱努族土著居民进行皮货贸易。

由于库页岛很大(两个台湾岛),而岛上的居民又很少(一千多人),并且清廷也没有进行有效的管理(军事化管理)。

因此,清廷到了嘉庆时期,依然没有搞清楚库页岛的具体情况。比如库页岛有大多,岛上除了向朝廷纳贡的土著之外,还有多少土著?这些关键信息,清廷都不知道。

所以,当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库页岛南端进行武力火拼时,朝廷自然也就搞不清楚岛上的具体状况了。

不是清朝不想管,而是清朝当时根本不知道有这件事。

日本幕府和沙俄为了库页岛翻脸后。日本幕府发布了一条“俄船驱逐令”,指令日本沿海各地的领主:“今后无论在何处海面发现俄船,应即严加驱逐,如敢靠岸,应迅即逮捕或处死。”

俄国人因为日本人的干扰,对蚕食库页岛的行动,再次被延迟了几十年。

到了咸丰元年,清朝国势日衰,沙俄的涅维尔斯科伊便不再隐藏吞并库页岛的野心,率俄军在达库页岛北部的库艾格达岬登陆,并在那里升起了俄国国旗,将整个库页岛全部划入了俄国的版图。

八年后,俄国逼迫清政府签订了《瑷珲条约》和《北京条约》,清政府正式将库页岛割让给沙俄。于是,库页岛也就正式被沙俄给侵占了。

综上所述,清朝对库页岛的统治,其实是一种羁糜制度。朝廷并不派兵驻守,而是用纳贡和联姻的方式笼络岛上的土著。

但库页岛的面积很大,而土著居民又少。并且土著居民也不是都向清朝纳贡。因此清朝在库页岛的统治基础其实很薄弱。

当日本幕府派专人在库页岛南端设立殖民据点时,号称拥有库页岛主权的清廷并不知情。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嘉庆在位时期,情况也没有得到改变。

沙俄人在得知库页岛的信息后,也在嘉庆在位时期向库页岛发动蚕食。但是,俄国人的首要目标不是清控库页岛,而是日本幕府在库页岛的殖民据点。

因此,说沙俄蚕食库页岛,乾隆不管,这是不对的。因为沙俄并没有在乾隆在世时对库页岛进行蚕食。并且,清廷真正能控制的库页岛其实也不大。日本人和沙俄人在岛的南端大打出手,清廷竟然一点也不知道。这种闭关锁国,我相信就算乾隆在世,估计他也一样不知道库页岛的实际情况。

《水浒传》中宋江到后来兵强马壮,高手云集,为什么不推翻朝庭而接受“招安”

“全忠仗义、辅国安民“是作者书中之主旨。在书中,梁山好汉啸聚山林、打家劫舍的原因是奸侫当道、官逼民反,造反不是造皇帝的反,是造奸臣的反,所谓“只反贪官不反皇帝”。这即谓忠,忠君。这在晁盖死后、宋江当政,表现得尤为突出。所以就有了虽节节胜利,但仍旧接受招安的结果。宋江作为一基层小吏,对皇帝及其官僚势力是极其热衷的。苦心积虑向上爬,都不成功,“恰如猛虎卧荒丘,潜伏爪牙忍受“。几次拒绝梁山邀请,最后不得已“暂居水泊“,伺机再起,入仕之心从来就没有减弱过。于是就有了借李师师之手向徽宗暗送秋波、一表忠心的插曲。面对众弟兄对招安的不同反应,宋长袖善舞,手段频出,最终达到“封妻荫子、位极人臣“的目的。因此说,梁山兄弟只是宋江实现个人理想的筹码和资本,只要山寨的大权掌握在宋江手里,招安是必然的。至于推翻赵家王朝而自立,那不是宋江的想法,要么忠心何在?作者也决不会自己打自己的耳光。

《水浒》是文学作品而非正史,其实《大宋宣和遗事》中只记载了宋江等三十六人发动一场小起义被张叔夜招降,然后去剿方腊。其中对《水浒》中诸多情节语焉不详,料想是施耐菴公收集民间传说再加以杜撰而成,不可作真。

丨|

形容发达的成语有哪些

【百城之富】,【抱玉握珠】,【暴富乞儿】,【兵强马壮】,【才望高雅】,【才藻富赡】,【财大气粗】,【楚楚有致】,【触手生春】,【慈故能勇】,【大富大贵】

1,百城之富,读音;(baichengzhifu)

释义;形容藏书极多,似拥有许多城市那样富有。

2,抱玉握珠,读音;(baoyuwozhu)

释义;比喻满腹经纶,富有才学。

3,暴富乞儿,读音;(baofuqier)

释义;暴:突然;乞儿:乞丐。乞丐突然间富裕了。指非常规的地突然变得富有。

4,兵强马壮,读音;(bingqiangmazhuang)

释义;兵力强盛,战马健壮。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5,才望高雅,读音;(caiwanggaoya)

释义;形容人富有才学,享有很高的声望,不同流俗。

6,财大气粗,读音;(caidaqicu)

释义;指富有财产,气派不凡。②指仗着钱财多而气势凌人。

7,楚楚有致,读音;(chuhcuyouzhi)

释义;形容陈列整齐,富有情趣。

8,大富大贵,读音;(dafudagui)

释义;指十分富有和高贵。

兵强马壮什么意思

兵强马壮的城市是湖北省的武昌,隶属于武汉市,位于长江南岸,与汉阳、汉口隔江相望。

兵强马壮代表武力,形容军队实力强,富有战斗力。

出自《新五代史•安重荣传》,尝谓人曰:“天子宁有种耶?兵强马壮者为之尔”

日本人鬼子的外号怎么来的

四百年前即明清以来,日本海盗经常烧杀抢掠,侵扰、骚乱中国沿海各地。当时人们称日本海盗为“倭寇”,那是因为他们长得矮小丑陋,行为实比盗匪有棕而无不及,故予此名之。可到了近代,人们却称日本侵略者为“鬼子”,何也?

话说中日甲午海战前夕,清廷委派一位大臣出使日本。当时的日本不但要在世人面前炫耀武力,还妄想在文化上下玷辱中国。当记者汇聚集齐之时,日方突然提了一个风马牛不相及的问题:“我们日本有一个上联却对不出下联,只好求于汉字发源地的人了。” 说完以后,日本人亮出上联:骑奇马,张长弓,琴瑟琵琶,八大王,并肩居头上,单戈独战!

这是一个拆字联,难度较大。而且其好战侵略气焰十分骄狂嚣张。意思是,大日本兵强马壮,驾驭的是奇马,张的是强弓,文的也不简单,无论琴棋书画,诗词歌赋,光“大王”就有八个,盖世无双,言外之意,日本“单戈独战”即可踏平中国。

清廷大使臣也不示弱。当即大笔一挥立就写出下联:倭委人,袭龙衣,魑魅魍魉,四小鬼,屈膝跪身旁,合手擒拿!

此下联也用的是拆字联,对仗十分工整,且与上联针锋相对,其意思是,你们日本骑奇马张长弓,其实就是一伙来偷抢我大清龙衣的倭寇,琴瑟琵琶八大王,就是魑魅魍魉四个小鬼子,并肩居头上,其实已经屈膝跪在身旁,你如胆敢单戈独战,我就合手擒拿。

从此,大家便称日本“鬼子”。抗战时期,日本侵略者对中国人民犯下了滔天罪行,更激起了国人的愤怒与仇恨,于是“日本鬼子”、“小日本鬼子”、“鬼子”、“小鬼子”等称呼也就传遍了中华大地。

老十四拥有20多万军队,兵强马壮,为何不敢造反推翻雍正皇帝

老十四并非不敢造反,而是有心无力。

康熙晚年,因太子胤礽被废,导致“九子夺嫡”事件爆发,其中,以皇四子胤禛、皇八子胤禩为首的皇子,围绕皇位继承权展开了激烈的政治斗争。

最终,皇四子胤禛胜出,继位登基,是为雍正皇帝。

而在雍正登基之初,曾经是“八爷党”重要成员之一的皇十四子胤禵,在手握精兵强将的情况下,不仅没去推翻雍正,反而乖乖的回到京城,最终还落了个被雍正圈禁的结局。

要知道,胤禵在当时可是抚远大将军,麾下军队也是兵强马壮,为何他不趁此机会推翻雍正呢?实际上,胤禵倒是很想这么做,但奈何当时被人卡着脖子,着实是有心无力啊。

胤禵与雍正是一母同胞的亲哥俩,但两人的感情实在不怎么样。

康熙十七年(公元1678年),康熙皇帝的妃子乌雅氏生下了皇四子胤禛(即雍正),但由于清初时后宫不允许生母抚育自己的儿子,因此,胤禛在出生之后,就被送到佟佳氏处养育。

又过了十年,也就是康熙二十七年,乌雅氏再次产生一名皇子,这名皇子就是胤禵。

而在胤禵出生后,乌雅氏在后宫的地位已经提高不少,同时后宫的制度也有所改变,因此,胤禵的童年,是跟随生母长起来的。

而此时的胤禛,依然跟着佟佳氏生活,直到其成年。

也就是说,雍正和胤禵这哥俩,在小时候就没有太多的感情,毕竟很少在一起,长大之后又各自居住,更没有了建立感情的机会。

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九子夺嫡”期间,本是亲哥俩的两人,却分属不同的阵营。

雍正自不必说,他是“四爷党”的首领,而胤禵则投入了皇八子胤禩一方,成为了“八爷党”的重要成员。

至于他为何选择老八胤禩,史料中没有太多记载,只提到胤禵在小时候,就对才华横溢、为人谦和的老八十分敬仰,两人的关系也一直维持的很好,既然感情好,那选择老八也是顺其自然的事情。

那么,他与老八的感情究竟有多好呢?据载,胤禵曾经为了帮助老八,差一点被康熙皇帝一刀宰了。

康熙四十七年,皇太子胤礽被康熙皇帝废除,皇长子胤禔便趁此机会蠢蠢欲动,结果遭到康熙皇帝的严厉训斥,自知已无继承大统希望的胤禔,转而开始举荐皇八子胤禩,并找来一个叫张明德看相人,对外宣称老八日后必有富贵。

这件事让康熙知道以后,极为震怒,他当着众皇子的面,斥责皇八子胤禩柔奸成性,妄蓄大志,并下令要将胤禩锁进大牢看管。

关键时刻,老十四胤禵挺身而出,当场就对康熙说“八阿哥无此心,臣等愿保之!”

本身,康熙在当时就处在怒火中,老十四这么一闹,更让康熙愤怒地失去了理智,操起一把刀就砍向老十四,幸亏当时是皇五子胤祺抱着康熙的腿,再加上其他皇子都一同求情,康熙这才暂时消除了怒火。

“上出所佩刀欲诛胤禵,皇五子胤祺跪抱劝止,诸皇子叩首恳求,上怒稍解,命诸皇子挞胤禵“---《清史稿》

而最终,老十四挨了二十大板,以至于好几天都行走困难,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康熙皇帝认为老十四是一个对兄弟的有情有义的人,同时,对他心直口快,表里如一的品质,也相当认可,自此,老十四因祸得福,让康熙皇帝反而更加宠爱他。

包括老十四能够担任抚远大将军,带兵平定西北叛乱,都与这件事所带来的影响有关。

总之在这件事发生之后,直到康熙驾崩,老十四在诸多皇子中的受宠程度,可以说是排在前几位的,甚至在他带兵前往西北之后,康熙皇帝不仅经常对他进行赏赐,还将他的几个儿子带在身边亲自进行抚养。

而老十四的人生高光时刻,就是他在西北的那几年。

康熙五十七年,准噶尔部的首领策妄阿拉布坦带领大军侵扰西藏,军情传到京城之后,经过康熙皇帝的慎重考虑,最终决定任命皇十四子胤禵为抚远大将军,并封大将军王。

当时,康熙皇帝对老十四可以说是寄予厚望,并且也多有优待,比如在出征仪式的规格上,康熙皇帝允许老十四可以使用天子亲征的规格出征。

不仅如此,在出征仪式上,康熙皇帝本人亲自到场,同时还要求王公、贝勒、贝子以及在京二品以上大臣全部参加,这足以可见,当时康熙对于老十四的重视程度。

而康熙的重视,就造成了一种直接后果,当时京城内外都谣传说康熙皇帝有意将皇位传给老十四,但这个说法,也为老十四日后凄凉的结局埋下了很大的隐患

究竟康熙有没有想过传位给老十四我们暂且不说,单说他担任大将军王的那个时期,那可真是威风八面。

据史料记载,老十四在带兵抵达藏区后,很快就展现出其优秀的军事素质。

当时,老十四需要负责的工作有很多,其中包括军事决策指挥,军队调度、调节内部和外部矛盾,笼络达赖喇嘛等等,基本上军中的大小事务,均由他负责。

也就是说,老十四这个大将军王,是一个综合性管理岗位,什么事情都得管,什么事情都得抓。

虽说事务繁杂,但老十四在抵达后,没用多长时间,便将这一切打理得井井有条,不仅如此,在军中事务处理妥当之后,老十四又迅速出兵,平定了策旺阿拉布坦发动的叛乱。

从康熙五十七年出兵,到康熙五十八年年末的胜利,老十四用了仅仅一年多一点的时间,就平定了藏区的叛乱,由此可见,老十四在军事方面还是有两把刷子的。

在叛乱平定之后,老十四并没有回京,而是留在了前线,之所以如此,一来是当时藏区并不十分稳定,策妄阿拉布坦时不时的还会进行小股部队的侵扰,二来是老十四确实表现很好,康熙皇帝也一时半会找不到替代他的人。

因此,从康熙五十八年到康熙皇帝去世,老十四大部分时间都在前线待着,但也正是因为他一直在西北前线待着,让他在康熙皇帝去世时,失去了先机。

康熙六十一年,康熙皇帝在畅春园病逝,在他死后,皇四子胤禛奉康熙遗诏,即皇帝位于太和殿,改元雍正。

关于雍正如何登上皇位,历来说法不一,其中流传最广的一种说法,是说当时康熙本有意传位给老十四,结果胤禛却在遗诏上动了手脚,改动了一个字,这才登上了皇位。

不过,这种说法的真实性还有待考证,毕竟遗诏是满、蒙、汉三种文字,要想改动还不露出痕迹,应该不太容易实现。

但不管怎么说,从这个传闻可以看出,老十四确实是最有希望继承皇位的人。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通过康熙晚年对老十四的表现来看,当时的老十四,确实相当受宠,因此,康熙也有可能真的想过把皇位交给他。

不过,最终的胜利者却是老四胤禛,并且,在他继位之后,就对掌握重兵的老十四开始下手了。

据史料记载,就在康熙皇帝去世的第二天,雍正就安排镇国公延信为抚远大将军,前往西北接替老十四。

此举意义十分明显,就是雍正担心老十四会对他造成威胁,而延信在抵达西北后,对老十四以及其家人的行踪,做到了随时随地的汇报给雍正。

而得到老十四准确行踪的雍正,则在老十四回京奔丧的路上,派人拦住了他,并对其以及家人携带的所有物品,全部进行了检查搜索。

之所以雍正会这么做,有一种说法,是说在老十四所携带的物品里,可能有康熙意欲传位给他的书信等证据,雍正正是担心这些书信一旦来到京城,就会对他皇位的稳定造成冲击,因此才会提前拦住老十四,并进行搜索和销毁。

雍正的这个举动,让本就与他感情不好的老十四,更加对他有了隔阂,等到老十四好不容易到了京城之后,在康熙皇帝的灵柩前,再也没能控制住,大闹了灵堂。

这个情节,在电视剧《雍正王朝》里也有体现,老十四见到雍正后死活不肯下跪,不过,在电视剧里,雍正是利用把生母乌雅氏立为皇太后的策略,迫使老十四跪拜,从而默认了他的皇帝之位。

而在史料中,让老十四下跪的,则是老八胤禩。

当时,老十四赶到灵堂后,看到雍正确实不肯跪拜,有个叫做拉锡的侍卫过来拉老十四,还被老十四骂了一顿,并要求雍正以“以下犯上”的罪名处罚拉锡。

还没等雍正表态,老八胤禩看到情形不对,就站出来对老十四说了一句“汝应下跪”。

结果,老十四十分听话的就跪下叩拜了雍正,史料中描述其当时是“寂然无声而跪”,也正是因为这件事,让雍正在老十四的罪状上,又多加了一条。

而在随后,老十四的苦难岁月就来临了,雍正也对他这个亲弟弟越来越严酷。

先是在雍正元年,老十四被安置在埋葬康熙的景陵附近,明为守陵,实则圈禁,之后,雍正曾加封他为郡王,但不给任何封号和俸银,到了雍正四年,雍正又将老十四的贝子封号革去,并将其押解回京,囚禁在景山寿皇殿内。

在这里,老十四一共度过了十年左右的岁月,直到雍正去世,乾隆登基,才被放了出来。

由此可以看出,老十四在回到京城之后,境况还是比较惨的,那么回到问题本身,为何他不在得知康熙驾崩的消息后,不选择回京城奔丧,而是干脆在西北带领几十万大军,直接起兵推翻雍正呢?难道他不敢吗?

其实,不是老十四不敢,而是他不能。

这个不能,并非是老十四没有这个能力,相反,他是具备起兵的基础条件的,但由于一些因素的限制,导致他只能是想想而已。

第一个因素,是他在军营里的地位。

老十四确实担任大将军王不假,他在军营里的威信很高也不错,但是,有一个关键的问题,就是他麾下的士兵,是属于大清朝的,而不是属于他老十四的。

不仅仅是士兵,包括那些军官同样如此,这些军官拿的是朝廷的俸禄,吃的是朝廷的赏赐,他们凭什么会听老十四一声吼,就不管不顾的跟着他去造反呢?

并且,在康熙皇帝活着的时候,经历了平三藩、收台湾已经亲征噶尔丹等多场战役,他对军权的重要性,是有着切身的体会,因此,他终其一生,都在想方设法将军权收拢到皇权之下,而非任由军权被某个人掌控。

在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十四要造反,那无疑是以卵击石,至少在清朝前期,任何在外带兵的将帅,是没有可能会斗得过皇权的。

假设老十四铁了心要造反,那些将领军官,第一个就不会答应,并且,这样也会给雍正一个很好的借口,他就会以老十四意图谋反,直接办了他,而不是费劲再将他圈禁。

第二个因素,是粮草问题无法解决。

根据史料记载,在老十四担任抚远大将军期间,后勤供应粮草的是年羹尧,而年羹尧是什么人?他可是雍正的头号马仔。

因此,如果老十四造反,雍正就会一个旨意,命令年羹尧停止对老十四的粮草供应,到那个时候,大军不吃不喝饿上几天,别说造反,自己内部就会先哗变了。

如果老十四当时不是在西北驻军,而是在中原或者江南某个地区,甚至是蜀地,倒还有一丝成功的可能性,毕竟在这些地区,手里再有个几万忠心的部下,靠着抢掠粮草,也能坚持一段时间。

并且,老十四本身也有一定的带兵能力,如果粮草不限制他的话,虽说取代雍正可能有些困难,但至少也能让雍正极为头疼。

但可惜的是,老十四人在西北,大军也在西北,要想造反,第一个要解决的,就是粮草问题,这个问题得不到解决,那么造反无疑是痴人说梦。

即便是老十四靠着忽悠以及胁迫,让一部分人跟着他造反,但其结果,极有可能还是被哗变的士兵捆成粽子,送到雍正面前。

第三个因素,就是用什么理由造反

有道是师出有名,假如老十四想造反,那么他该用什么理由呢?

用他才是皇位继承人,老四是篡改了遗诏这个理由吗?这显然说不过去,雍正登基可是奉的康熙遗诏,这是人人皆知的事实。

即便是遗诏背后有隐情,但那些士兵们可不知道,他们不会去想,也不可能去想。

那就用清君侧,效仿当年的朱棣?这更不行了。

朱棣的清君侧,是有特殊的环境限制的,当时朱元璋已经去世数年,并且朱允炆在削藩上急于求成,导致朱棣面临着生死存亡的问题,因此朱棣才会不得不举兵起事。

但饶是如此,朱棣也是在起兵的理由上下了好大功夫,最终找出一个“清君侧”的理由。

而老十四呢?他凭什么清君侧?要知道清君侧的前提是“朝有佞臣”,朱棣当年也是打着“诛齐黄(齐泰、黄子澄),清君侧”的旗号才开始行动的。

但作为当时的大清来讲,朝中可没有什么佞臣,老十四也不敢去随便将这个名头按在某个大臣身上,如果他这样做,没等他开始起事,就会成为众矢之的。

到时候,光大臣们的口水,就能把老十四淹没了,而这一切,恰恰是雍正最希望看到的,他正愁没有理由收拾老十四呢。

综上,正是老十四明白和知道起兵的困难和利害关系,他才会没有那样去做,而是乖乖的回到的京城,不是他不敢推翻他四哥雍正,而是真的有心无力。

楚国兵强马壮兵力不少,为何在被三万吴军差点灭国呢

楚国(公元前1115年—公元前223年)是先秦时期位于长江流域的诸侯国,国君为芈姓、熊氏。周成王时期,封楚人首领熊绎为子爵,建立楚国。不管是在春秋时期,还是在战国时期,楚国都是数一数二的强国。特别是在春秋时期,楚国和晋国之间的争霸,成为主要的历史事件。不过,在春秋后期,楚国却在新崛起的吴国手上吃到了一场惨重的败仗,这场战役就是柏举之战。在柏举之战中,吴国出动了3万大军,结果不仅击败了20万的楚国大军,甚至还差点灭亡了楚国,这是为什么呢?

首先,柏举之战是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由吴王阖闾率领的3万吴国军队深入楚国,在柏举(今湖北省麻城市境内,一说湖北汉川北)击败楚军20万主力、继而占领楚国都城的远程进攻战。根据《史记》、《春秋》等史料的记载,公元前506年,晋国等诸侯国召陵(今河南省郾城县东)会盟,共同商讨讨伐楚国。对此,楚国选择进攻蔡国,以此回应晋国等诸侯国之间的联盟。在楚国进攻蔡国的时候,一直对虎视眈眈的吴国决定以救援蔡国为借口,以此发兵征讨楚国。公元前506年的冬天,吴王阖闾亲自挂帅,以孙武、伍子胥为大将,阖闾的胞弟夫概为先锋,率领3万吴军进攻楚国。

在吴国大军出动后,蔡国、唐国也选择加入。在三国大军来到淮汭(今河南潢川,一说今安徽凤台)后,孙武挑选3千5百名精锐士卒为前锋,迅速地穿过楚北部的大隧、直辕、冥阨三关险隘(均在今河南省信阳市以南,河南、湖北两省交界处),以此达到对楚国的战略奇袭。等到吴国大军突然深入到楚国腹地后,楚昭王自然非常慌张,于是调集了20万大军,派遣令尹子常、左司马沈尹戌等迎战吴军。吴国君臣见楚军主动出击,遂采取后退疲敌、寻机决战的方针,通过退避三舍来实现以逸待劳,以此实现对楚国大军的打击。

楚国大军在遭遇失利后,选择在柏举(今湖北麻城,一说湖北汉川)列阵,准备再战。在两军对阵之际,吴王阖闾的胞弟夫概率领自己的5千前锋部队,直闯楚营。果然楚军一触即溃,很快就被吴军击溃。在这之后,孙武指挥部队乘胜追击,迅速将沈尹戍部包围。最后沈尹戍见大势已去,遂令其部下割下自己的首级回报楚王。在此基础上,楚昭王因为楚军的节节败溃,率先从楚国都城逃离。由此,吴军于公元前506年(周敬王十四年)农历11月29日攻入楚国都城郢都(今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城北)。

最后,虽然因为秦国的支援和楚国庞大的疆域难以全面占领,促使楚国得以成功复国。但是,获得柏举之战胜利的吴国,还是差点灭亡了楚国。究其原因,吴国之所以能以3万大军战胜20万大军,一方面是吴国准备充分,并且拥有孙武、伍子胥、夫概等名将。就伍子胥来说,对于楚国的情况十分了解,而孙武的战略突袭方案,更是成为兵法运用上的经典案例。另一方面,就楚国来说,长期和晋国的争霸战争导致自己内部实力明显损耗,再加上楚昭王父亲楚平王荒唐残暴,任用奸臣,也是导致楚国内部混乱的重要原因,从而为柏举之战的失利埋下了伏笔。总的来说,柏举之战让楚国在春秋后期一蹶不振,而吴国则顺利称霸中原。

CBA总决赛,面对广厦残阵,兵强马壮的辽宁队是否会轻松夺冠

CBA总决赛,面对广厦残阵,兵强马壮的辽宁队是否会轻松夺冠?不敢说绝对辽宁轻松夺冠,但辽宁有80%相对轻松夺冠,辽宁这次分在上半区经受和三连冠广东队的考验,再者就说广厦不是残阵,辽宁和广厦两队人员位置配备辽宁也占优势,广厦和辽宁位置相比,中锋位置广厦胡金秋是个强点,但也只是稍強一点,胡金秋年轻有速度,韩德君年龄大,但韩德君有身高,有吨位,在者辽宁锋线人员厚度比广厦好,还有李晓旭和付豪,而后卫线上广厦主要是孙铭徽和冯欣,而辽宁后卫线上是双枪郭艾伦和赵继伟也稍强广厦队

近两年广厦和辽宁交战广厦还没有胜绩,去年常规赛辽宁双杀广厦,8进4,两队再相遇而辽宁又淘汰广厦,新赛季常规赛辽宁又双杀广厦,这辽宁占有绝对的心理优势,再者广厦队主要锋线大闸和依仗胡金秋又伤停,广厦可真叫屋漏又遇连阴雨,也可以说广厦残阵,虽然广厦残阵能胜上海,但辽宁目前必定是CBA排名第一的球队。目前以上海的实力是不能和辽宁相提并论,辽宁以上半区头名出线,主力队员也没受到伤病困扰,真可是兵强马壮,在新赛季CBA年度冠军争夺战中,以目前的残阵的广厦是无法撼动辽宁夺冠,争冠采取的是7场4胜制,广厦争取能取得一至二场胜利已经不错了,以上是本人对题目的解答

三藩兵强马壮实力雄厚,为何还输给了清王朝

和题主说的恰恰相反,三藩当时的兵力并不强大,只是清军烂的更快,所以初期才会出现一边倒的局面。但是清王朝毕竟控制的疆域更大,三藩又互相缺乏配合,所以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

吴三桂在造反前实力其实并不强

吴三桂也算是国人熟知的一个历史人物了,当然,他的出名不是什么好事。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投靠满清,引清军入关,成为了有名的汉奸。最后他又再次反清,成为朝三暮四的典型。

不过虽然吴三桂当汉奸这个虽然没有争议,不过他最后反清却是被康熙所逼。实际上在投降清军以后,吴三桂还是非常死心塌地的,在此后和李自成、南明军作战时,他都冲杀在前。特别是在抓到永历以后,吴三桂更是亲手绞杀了永历,交上了一份完美的投名状,一心一意当汉奸了。

此后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在康熙四年,吴三桂向清廷上奏,提出裁减自己手下的军队。到可康熙六年,他再次上奏,要求朝廷收回云贵两省的民政权,自己专管军事。在吴三桂的表率下,三藩的兵力实际上是一减再减,到三藩之乱前,吴三桂有军马大约3万人,尚可喜和耿精忠两藩则各有约万人,而孙延陵兵力更少,大约只有5000,合计不过5.5万人。

当然,这只是三藩编制的正规军,如果发动他们治下的青壮年,那么兵力还是可以增加不少的。但是无论如何,当时三藩的实力和清政府直接控制的兵力相比,差距是巨大的,所以康熙才有把握削藩。

吴三桂是被逼而反,事先没有计划,三藩又缺乏配合,最终给了清廷喘息的机会

但是康熙的削藩计划可以说是毫不留情面,要把三藩所有军马全部遣返辽东。三藩部众离开辽东南下已经差不多有30年,此时他们早已在云贵、广东等地定居,生根落叶。此时清廷要求他们全部返回辽东,等于把他们几十年所得全部夺走。所以吴三桂是别无选择,只能造反。

出乎康熙意料之外的是,此时的八旗大军已经早已烂透,虽然吴三桂兵力不多,但是八旗大军还是一触即溃,被杀了一个落花流水。加上康熙如此刻薄的对待吴三桂,导致有些绿营军马也兔死狐悲,纷纷叛乱,所以三藩之乱一时间声势大振。

然而三藩之间缺乏配合,尚可喜继续忠于清朝,死守广州。吴三桂不得不分兵和他相持,知道两年后,尚可喜的儿子尚之信起兵造反,尚可喜死后,广东才算归附了吴三桂。耿精忠虽然开始就响应了吴三桂,但是却被占据台湾的郑经抄了后路,无法配合吴三桂作战。至于其他叛军,也多是拥兵自重,并不是真的服从吴三桂。

所以吴三桂的基本盘,也只有自己初期的3万多大军基础上扩张出来的部队,其实力很有限。加上他的名声实在太臭,政治上没什么号召力,所以在初期进展顺利以后,很快就兵力不继,难以继续扩张。加上他本来就没有造反之意,缺乏规划,因此在长江边停了下来,给了清政府喘息之机。

而清廷在从最初的胡乱中安定下来以后,毕竟它的实际控制区域远大于吴三桂控制地区,而兵力更是远远超过了他,所以能慢慢稳定阵脚,逐步夺回主动权。另外吴三桂毕竟已经年老体衰,他在世时清军尚且畏惧不前,但是等他一死,局面就彻底不可收拾了。

结语

所以吴三桂失败最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他从来没考虑过造反,所以被逼反以后,也没有什么完整的计划,加上各路叛军各行其是,最终被康熙用绝对实力优势给压死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