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乐帝【明成祖朱棣,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_永乐_次子_明朝

永乐帝简介

永乐帝

明成祖朱棣(英语:Emperor Chengzu of Ming Dynasty;1360年5月2日-1424年8月12日),中国明朝皇帝,大明第三位皇帝。

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生于应天(今江苏南京)。

1402年登基,年号永乐,故后人称其为永乐帝永乐大帝永乐皇帝等。

洪武三年(1370)受封燕王。

少年时曾居凤阳,对民情颇有所知。

十三年就藩北平(今北京)后多次受命参与北方军事活动,两次率师北征,在北方军队中有较大影响。

朱元璋晚年,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先后死去,朱棣不仅在军事实力上,而且在家族尊序上都成为诸王之首。

朱元璋去世后,即位的建文帝朱允炆实行削藩,朱棣遂于建文元年(1399)七月发动靖难之役,四年六月攻入南京,夺取了皇位。

次年改元永乐(1403~1424)。

朱棣驾崩后谥号体天弘道高明广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庙号太宗,葬于明十三陵之长陵。

嘉靖十七年(1538年)九月,明世宗改谥为启天弘道高明肇运圣武神功纯仁至孝文皇帝,改上庙号为成祖

与明太祖合称为“明朝二祖”。

朱棣在位时,政治上改革机构,设置内阁制度;对外五次亲征蒙古,收复安南,并于东北设奴儿干都司,在西北置哈密卫,在西南置大古刺、底马撒、底兀刺等宣慰司,又设贵州承宣布政使司,巩固了南北边防,维护了中国版图的完整。

多次派郑和下西洋,加强了中外友好往来;还命人编修《永乐大典》,疏浚大运河。

1421年迁都北京,对强化明朝北方的统治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

在他统治期间明朝经济繁荣、国力强盛,文治武功都有了进一步提升,史称永乐盛世。

朱棣在位期间进一步强化君主专制,对忠于建文帝的文臣,残酷屠杀,大肆株连。

永乐初,为争取诸王支持,曾先后复周、齐、代、岷诸王旧封,但当其皇位较巩固后,又继续实行削藩:周、齐、代、岷诸王再次遭到削夺;迁宁王于南昌;徙谷王于长沙,旋废为庶人;削辽王护卫。

他还继续实行朱元璋的徙富民政策,以加强对豪强地主的控制。

永乐初开始设置内阁,选资历较浅的官僚入阁参与机务,解决了废罢中书省后行政机构的空缺。

朱棣重视监察机构的作用,设立分遣御史巡行的制度,鼓励官吏互相告讦。

他利用宦官出使、专征、监军、分镇、刺臣民隐事,设置镇守内臣和东厂衙门,恢复洪武时废罢的锦衣卫,厂卫合势,发展和强化了专制统治。

朱棣十分重视经营北方,永乐初即改北平为北京,设行在六部,增设北京周围卫所,逐渐建立起北方新的政治军事中心。

四年于西北设哈密卫,七年在女真地区设奴儿干都司。

八年至二十二年,朱棣5次亲征漠北蒙古各部,巩固了北部边防。

与此同时,又于七年开始营建北京天寿山长陵,以示立足北方的决心。

五年开工修建北京宫殿,十九年正式迁都北京。

为保证北京粮食与各项物资的需要,于九年疏浚会通河,十三年凿清江浦,使运河重新畅通,对南北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起了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对于西南地区控制也有所加强,十一年平定思南、思州土司叛乱,设立贵州布政使司;为加强对乌斯藏(今西藏的前后藏)地区的控制,朱棣派遣官吏迎番僧入京,给予封赐,尊为帝师。

全国统一形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和巩固。

朱棣继续明初社会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大力发展和完善军事屯田和盐商开中制度,保证军粮和边饷的供给。

派夏原吉治水江南,疏浚吴淞。

在中原各地鼓励垦种荒闲田土,实行迁民宽乡等方法以促进生产,并注意蠲免赈济等措施,防止农民破产,保证了赋役征派。

永乐时岁入达到明代最高峰。

在政治稳定、国库充盈的支持下,朱棣调动大量人力物力编修了中国古代类书之冠《永乐大典》。

在对外关系方面,最著名者为永乐三年起郑和率领船队多次出使西洋的壮举,历经30余国,成为明初盛事。

同时又派陈诚等出使西域,加强了明朝在世界的影响。

永乐时派使臣来朝者多达30余国。

中亚的帖木儿帝国也与明朝多次互派使者往来。

浡泥王和苏禄东王亲自率使臣来中国,不幸病故,分别葬于南京和德州。

四年朱棣派兵征安南,次年安南内属,于其地设交趾布政使司。

永乐时全国范围阶级矛盾相对缓和,但由于国家支出过大,赋役征派繁重,致使有些地区发生了农民流亡与起义,十八年山东发生的唐赛儿起义是其中规模较大的一支。

二十二年朱棣死于北征回师途中的榆木川(今内蒙古乌珠穆沁),葬于长陵,庙号太宗,嘉靖时改成祖。

《明史·成祖本纪》评价说:“雄武之略,同符高祖。

六师屡出,漠北尘清。

至其季年,威德遐被,四方宾服,受朝命入贡者殆三十国。

幅陨之广,远迈汉唐。

成功骏烈,卓乎盛矣”。

起源世系

南宋晚期句容朱家巷人朱仲八,娶陈氏,生三子:长子朱六二、次子朱十二、第三子明德祖朱百六。

明德祖朱百六,娶胡氏,生二子:长子朱四五、次子明懿祖朱四九。

明懿祖朱四九,娶侯氏,生四子:长子明熙祖朱初一、次子朱初二、第三子朱初五、第四子朱初十。

明熙祖朱初一,娶王氏,生二人:长子明仁祖朱五四,后改朱世珍;次子寿春王朱五一。

明仁祖朱世珍,娶陈氏,生四子:长子南昌王朱兴隆,本名朱重五;次子盱眙王朱兴盛,本名朱重六;第三子临淮王朱兴祖,本名朱重七;第四子明太祖朱元璋,本名朱重八,后改朱兴宗;朱世珍还生有二女:太原长公主和曹国长公主(李文忠之母)。

南昌王朱兴隆生二子:长子山阳王朱圣保、次子大都督朱文正。

大都督朱文正生一子:靖江王朱守谦。

盱眙王朱兴盛生一子:昭信王朱旺。

寿春王朱五一生四子:长子霍丘王朱重一、次子下蔡王朱重二、第三子安丰王朱重三、第四子蒙城王朱重四。

霍丘王朱重一生宝应王朱铁哥。

安丰王朱重三生四子:长子六安王朱转、次子来安王朱记、第三子都梁王朱臊、第四子英山王朱润。

明太祖朱元璋,有二十六子:高皇后马氏生太子朱标、秦王朱樉、晋王朱棡、明成祖朱棣、周王朱橚;胡充妃生楚王朱桢;达定妃生齐王朱榑、潭王朱梓;郭宁妃生鲁王朱檀;郭惠妃生蜀王朱椿、代王朱桂、谷王朱橞;胡顺妃生湘王朱柏;韩妃生辽王朱植;余妃生庆王朱栴;杨妃生宁王朱权;周妃生岷王朱楩、韩王朱松;赵贵妃生沈王朱模;李贤妃生唐王朱桱;刘惠妃生郢王朱栋;葛丽妃生伊王朱木彝(也作朱彝,又名朱鹥);郜氏生肃王朱楧;赵王朱木巳(又名朱杞)、安王朱楹、皇子朱楠,皆不详其生母。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