柔石【本名赵平复,中国现代小说家,左联五烈士之一】_宁海_柔石_浙江

柔石简介

柔石,中国现代小说家。

姓赵,名平福,后改名为平复。

柔石是其笔名。

浙江宁海人。

1902年9月28日生。

父亲开小店谋生。

因家境困难,柔石10岁才入学。

1917年赴台州,入浙江省立第六中学。

不久退学,在家自修。

1918年秋,入杭州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五四运动爆发后,柔石关心国家大事,参加晨光社,从事新文学活动。

1923年师范毕业后,在慈溪等处任小学教员,并开始创作。

短篇小说集《疯人》于1925年在宁波自费出版。

内容以恋爱为题材,多为身边琐事的描绘和个人情绪的抒发。

同年春赴北京,在北京大学旁听,常听鲁迅讲课。

年底回浙江在镇海中学当教员,后任教导处主任。

在这期间,他写了长篇小说《旧时代之死》,对知识分子的脆弱徘徊有所批判,但调子低沉。

1927年春,北伐军占领浙江,他回到故乡,创办宁海中学,并任县教育局局长。

1928年5月参预宁海亭旁农民暴动。

暴动失败,宁海中学被解散,柔石避居上海,开始结识鲁迅。

1929年1月,为《语丝》编辑。

在这之前,和友人设立朝花社,在鲁迅领导下,致力于介绍外国文艺,尤其是版画和北欧、东欧的文学,先后出版《朝华》周刊20期、旬刊12期、《文苑朝华》5册。

1930年春,自由运动大同盟成立,柔石为发起人之一。

接着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他是基本成员之一,先被选为执行委员,次任常务委员、编辑部主任。

同年,参加了中国共产党,并代表“左联”参加全国苏维埃区域代表大会。

会后,作《一个伟大的印象》。

代表作有中篇小说《二月》(1929)和短篇小说《为奴隶的母亲》(1930)。

《二月》以主人公萧涧秋来到芙蓉镇的遭遇,反映20、30年代找不到出路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苦闷和徬徨,表现他们在与旧社会冲突中的悲剧性格,小说情节曲折,人物形象鲜明,显示出柔石在创作上的才华。

《为奴隶的母亲》的创作,表明作者正努力转换作品的内容和形式,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已臻成熟。

它通过浙东地区流行的“典妻”制度,在朴素的白描中塑造了穷苦妇女春宝娘的鲜明形象,控诉了封建主义的野蛮、残酷,读来令人怵目惊心。

他另有短篇小说集《希望》和翻译作品卢那察尔斯基的《浮士德与城》、高尔基的《阿尔泰莫诺夫之事业》及《丹麦短篇小说集》等。

1931年1月17日被捕,2月7日深夜,柔石被国民党反动派秘密杀害于上海龙华警备司令部,成为“左联五烈士”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