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文思【隋朝大臣,北周小冢宰杨宽的儿子,大司徒杨素的从叔父】_北周_华阴_刺史

杨文思简介

杨文思(约538~607年),字温才,弘农华阴(治今陕西华阴)人。隋朝大臣,北周小冢宰杨宽的儿子,大司徒杨素的从叔父。

父亲杨宽,曾任过西魏的左仆射和北周小冢宰。

杨文思11岁拜北周车骑大将军、仪同三司、散骑常侍。

后因父功封为新丰县子。

北周天和年间,担任武都(今甘肃武都)太守,十姓獠反叛时,他率兵讨平,转任为翼州(今河北翼县)长史。

以后又先后平定过党项羌族及资中、武康、隆山诸獠及东山獠的叛乱。

又从周武帝攻拔晋州,以勋授上仪同三司,改封永宁县公。

还随清河公宇文神举前去平定寿阳(今安徽寿县)刘叔仁的叛乱,在阵前生擒了刘叔仁。

累以军功迁果毅右旅下大夫。

杨坚任丞相时,杨文思曾随韦孝宽出兵平定尉迟迥的叛乱,尉迟迥派大将李俊围攻怀州(今河南沁阳),杨文思与行军总管宇文述将李俊击退,后又在破尉惇、平邺城等战役中立下军功。

被授为大将军,改封洛川县公。

寻拜隆州(今四川阆中县西)刺史。

开皇元年(581),进爵为正平郡公。

后又做过魏州(今河北大名县东)刺史,甚有惠政。

离任转冀州刺史后,魏州百姓十分怀念他,为他树碑立传,歌功颂德。

大业二年(606),拜为民部尚书。

次年九月,转为纳言,改授右光禄大夫。

后因足疾复任民部尚书,加位左光禄大夫。

不久病卒。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