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纪【明代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_莱州_世宗_尚书

毛纪简介

毛纪(1463—1545),字维之,掖县(今山东莱州)城里人,明代重臣,官至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

父毛敏博学忠直,曾任杭州府教授,晚年退归,名重乡里。

毛纪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宪宗成化二十三年(1487)放榜解元,翌年中进士后授翰林,孝宗弘治初为检讨、侍读。

曾参与篡修《孝宗实录》。

后任侍学士、学士、户部侍郎,正德十年(1515)由吏部左侍郎升任礼部尚书,旋迁户部尚书,十二年兼东阁大学士,辅佐皇帝处理军国要务。

武宗多次以到民间巡访为名扰害百姓,毛纪和大学士杨廷和每每上疏劝阻。

十四年宁王宸濠反于江西,武宗以亲征为借口率江彬等前往江西,沿途百性鸡犬不宁。

十六年武宗还京,二月病死,毛纪、杨廷和等人奏请皇太后把江彬收监,然后奉武宗遗诏将兴献王长子迎入宫中,四月立宗加为伯爵。

随后便起了“大礼之议”。

世宗欲以生父兴献王为“皇考”,而毛纪等各大臣力主以孝宗为“皇考”,称生父为叔。

嘉靖元年(1522)世宗依众议,三年又决意改回,群臣力谏,下狱者百余人,当廷杖死者17人,首辅杨廷和、蒋冕辞官,毛纪为道辅,仍持前见,虽多次召见亦不改变,遂遭世宗“要结朋奸,背君报私”的谴责。

毛纪随即上疏,陈述坚持己见的原因,批评世宗动辄笞罚廷臣的做法,最后一次劝谏皇帝“任贤纳谏,审是非,辨忠邪”,并“乞赐骸骨归乡里,以全终始”。

世宗求之不得,立即批准。

毛纪去职还乡后,结“五老忘形会”,饮酒品茗赋诗填词十余年,不问政事。

晚年遍游家乡山水,察访风土民情,总结一生仕途的坎坷经历,对官场的腐朽黑暗有所揭露。

有《鳌峰类稿》文18卷诗8卷计26卷、《海庙集》4卷、《密勿稿》1卷、《辞荣录》1卷、《归田杂识》1卷,并篡修成第一部《莱州府志》8卷,嘉靖十四年刻印发行。

还倡导改进滑石雕刻工艺,使传统的莱州玉雕有了较大的发展,刻章上品“毛公石”因以得名。

年届八旬,世宗又想起他,曾派员看望,又三年病逝。

赠太保,谥文简。

至今民间仍流传着毛阁老的许多传说,蒲松龄的《姊妹易嫁》就是其中之一。

但历史上毛纪以官氏为妻,与蒲松龄笔下的张氏姊妹毫不相干。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