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长孺【中国历史学家】_吐鲁番_国家文物局_隋唐

唐长孺简介

唐长孺(汉语拼音:Tang Changru,1911~1994),中国历史学家。

江苏吴江人。

生于1911年7月。

1932年毕业于上海大同大学文科,后在多所中学和大学任教。

1944年后任武汉大学历史系教授,并任历史系主任等职。

兼任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现为中国社会科学院)、国家文物局古文献研究室主任、中国史学会理事等。

唐长孺早年钻研辽金元史,以后长期从事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的研究。

自1955年以来,三联书店、中华书局等先后出版他的《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三至九世纪江南大土地所有制的发展》等学术专著。

多次发表研究魏晋至隋唐时期历史和敦煌吐鲁番文书的论文。

唐长孺广泛参加史学社会实践。

1961年,主编《 中国通史参考资料(魏晋南北朝分册)》。

从1963年起,主持并参加二十四史中北朝四史(《魏书》、《周书》、《北齐书》、《北史》)的点校工作。

1975年,经他倡议,在国家文物局领导下,组成“吐鲁番出土文书整理组”,由他任组长主持整理工作,并主编出版了《吐鲁番出土文书》等书。

1955年以来,唐长孺招收并培养了多批研究生。

他领导成立的魏晋南北朝隋唐史研究室是一支学风严谨、成果显著的较完整的学术梯队。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