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外庐【中国历史学家】_中国_北平_北京师范大学

侯外庐简介

侯外庐(1903~1987),中国历史学家。

原名兆麟,又名玉枢,自号外庐。

山西平遥人。

1903年2月6日生于平遥县西王智村,1987年9月14日卒于北京。

1922年到北京求学,分别考入北京法政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兼攻法律和历史。

1927年赴法留学。

1930年回国。

九一八事变后,在北平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任教授。

抗日战争期间他在重庆一面从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一面从事学术研究,在中国古史和思想史研究领域内取得了突出的成就。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主任、西北大学校长、中国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侯外庐坚持应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中国历史,对上下几千年的社会史和思想史做了广泛、深入的研究,著作丰富,自成体系,开创了一个独具特色的学派。

著作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中国封建社会史论》、《苏联历史学界诸论争解答》、《中国古代思想学说史》、《中国近世思想学说史》、《中国思想通史》(与杜国庠、赵纪彬、邱汉生等合著,五卷)、《中国思想史纲》、《宋明理学史》、《韧的追求》(回忆录)等。

侯外庐长期担任中国史学会理事。

晚年,担任中国哲学史学会名誉会长,中国孔子基金会名誉顾问。

他还曾当选第六届全国政协委员、常务委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