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学善【中国物理学家】_晶体_中国物理学会_中国科学院

陆学善简介

陆学善(1905~1981),中国物理学家。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05年9月21日生于浙江湖州,1981年5月20日卒于北京。

1928年毕业于南京国立东南大学(后易名为中央大学)物理系,1933年清华大学研究院研究生毕业。

1936年获英国曼彻斯特大学物理学博士学位。

历任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研究员及晶体学研究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今物理研究所前身)研究员及副所长、代所长、顾问,中国物理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中国物理学会上海分会理事长等职。

主要从事晶体物理学和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与教学工作,是中国晶体物理学研究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和X射线晶体学研究队伍的主要创建人之一。

筹建了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的晶体学研究室,并在工作中培养了一批晶体学专家。

早年首创的利用晶体点阵常数测定相图中固溶度线的方法 ,被广泛采用 。

50年代发表《铝、铜、镍三元合金系中τ相的晶体结构变迁》论文,获国内外同行学者高度评价。

60年代发表《铜金二元系中超结构的形成与点阵间隔的变迁》等数篇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并指导和参与大量研究项目,取得多项创造性成果。

他不间断地从事X射线晶体学的研究工作近50年,毕生提倡实验科学。

他在多晶X射线衍射方法、粉末衍射照相机的设计、衍射图谱指标化、德拜特征温度、超结构相的理论和实验工作、相图以及晶体结构分析等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陆学善论著甚多,发表有学术论文40余篇。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