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哈罗夫:32岁当院士,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和平奖,苏联禁止他出国_哈罗_苏联_戈尔巴乔夫

1975年,苏联物理学家安德烈·德米特里耶维奇·萨哈罗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一个物理学家,获得和平奖,这件事已经很诡异了。更为诡异的是,苏联学术界却发表声明,抗议授予萨哈罗夫诺贝尔奖,并且苏联政府还禁止萨哈罗夫出境领奖,后来甚至把他流放到边远地区。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一、32岁的院士。

萨哈罗夫是苏联难得一见的物理天才。一个天才的降生,往往有因可寻。比如萨哈罗夫,他的祖父伊万在沙俄时期,就是名声在外的律师。父亲德米特里·伊万诺维奇·萨哈罗夫,是列宁师范学院物理学教授,并且还是一位业余钢琴演奏家。而他的母亲,则出身于贵族家庭。

良好的基因、优越的家庭环境、父母的影响,让萨哈罗夫从小就对物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1938年,萨哈罗夫凭着优异成绩,如愿考入莫斯科大学物理系,攻读核物理专业。

1941年,德军的炮弹在莫斯科城外响起。眼看德军兵临城下,莫斯科不得不进行最后的保卫战争。在当局的安排下,莫斯科大学的师生们,被迅速转移到中亚地区阿什哈巴德。尽管那里条件很艰苦,但萨哈罗夫还是在那里顺利毕业,然后被分配到乌里扬诺夫斯克一家兵工厂担任工程师。

德国战败后,萨哈罗夫回到了莫斯科大学工程物理研究院,师从物理学家伊戈尔·叶夫根尼耶维奇·塔姆(1958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开始了他的研究生生涯。在那一时期,萨哈罗夫先后在国际物理学刊物上,发表了几篇高质量的论文,他也因此开始受到物理学界的关注。

不过,就在大家都认为,假以时日,萨哈罗夫一定会成为苏联物理学界的天才物理学家时,他却突然“人间蒸发”了。

1953年8月12日,苏联在塞米巴拉金斯克成功引爆了世界上第一颗氢弹。消息传出后,苏联人无不欢呼雀跃。因为这不仅意味着解除了美国核垄断的威胁,同时还推进了苏联航空事业的发展。而氢弹的成功研发,正是“人间蒸发”的萨哈罗夫给出了关键的“技术突破”。

展开全文

原来,二战结束后,美国和苏联为了争夺世界霸主地位,展开了各种竞赛,其中核竞赛就是很重要的一环。自从美国向日本投了两枚原子弹,直接导致日本投降后,全世界都看到了核武器巨大的破坏力。因此,大家都想在核武器的研发上有所突破。美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投入重金进行核实验,因此美国得以掌握核武器研发的关键技术,从而实现了核垄断。

苏联自然不甘示弱,一直没有停止核武器的研发。1948年,原子弹研究委员会负责人找到才27岁的萨哈罗夫。随后,萨哈罗夫被秘密送往“阿扎玛斯16号”保密基地,参与研制热核武器。

由于萨哈罗夫在研发氢弹上功不可没,因此他在3个月后,就被选入苏联科学院,还被破格选为正式院士。

在他之前,一般院士想要成为正式院士,先要经过通讯院士的阶段。想要获得通讯

院士的身份,已经非常不易了。所以,当时苏联科学院里的正式院士都是做了一辈子科研工作的泰斗人物。整个科学院平均年龄在60岁之上。萨哈罗夫当时却仅32岁。因此,那时候的他,就成为苏联科学院历史上最年轻的科学家。

此外,萨哈罗夫还得到了科学博士学位,并获得社会主义劳动英雄称号及丰厚的国家奖金。而且他还被

特批为特权公民,享受到非常优厚的物质待遇,比如别墅、汽车、特供食品等。

二、物理学家获诺贝尔和平奖。

1961年10月30日,苏联在北极圈内的新地岛上空引爆了地球上体积和威力都是最大的热核弹——“沙皇炸弹”。据媒体报道,“沙皇炸弹”的爆炸威力达到了5千万吨TNT当量,相当于480颗投放长崎的“胖子”原子弹,或者688颗投放在广岛的“小男孩”原子弹的威力。

“沙皇炸弹”横空出世,让苏联不仅秀了一场大国肌肉,而且在和美国的核竞赛中,又扳回了一局,稳固了世界核国的地位。而“沙皇炸弹”的研发者,正是萨哈罗夫。萨哈罗夫也因为不断研发出威力更为巨大的热核弹被誉为“氢弹之父”,并且他还3次在克里姆林宫,接受国家领导人的亲切接见。

萨哈罗夫的工资和奖金也都非常丰厚,据当时的记者报道称,他的月收入比苏联最低工资要高数百倍之多。因此,萨哈罗夫在当时不仅获得了巨大的声誉,而且他还是科学家中的超级富豪。

然而,此时的萨哈罗夫却在思想上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当他看到“沙皇炸弹”的威力后,他并没有为自己的成就而欣喜若狂,心情反而变得十分沉重。

原来,在刚开始研发核弹的时候,萨哈罗夫认为,苏联只要能制造出了核弹,就能和美国平起平坐,可以通过公平的谈判来解决争端。

然而,当他看到苏联和美国不仅在制造核弹后没有停手,反而不断研发威力更强、破坏性更大的核弹后。他知道,苏美争霸只会越演越烈,也就是说会生产出更多对人类有害无益的核武器。但身为一名热核物理学家,萨哈罗夫深知核弹的危害,不仅会造成数量巨大的人类死亡,而且还会对地球造成难以恢复的污染。受到污染的人就算侥幸活下来,也会留下各种难以治愈的后遗症。

不久后,赫鲁晓夫召集科学家开会。萨哈罗夫在大会上提出,应该停止核试验。但好大喜功的赫鲁晓夫,根本听不进萨哈罗夫的劝说。后来,赫鲁晓夫在一次演讲中,曾提到了萨哈罗夫提出停止核试验的提议,不过他马上说道:“萨哈罗夫是个忠于科学,忠于和平的科学家,他不愿意伤害人民,不愿意造成大气污染。但我作为国家领袖,得为我们国家的军事力量负责。我没有权力阻止核试验,如果我那么做,我就成了国家的罪人。”

赫鲁晓夫的话,让萨哈罗夫非常绝望,他为此掩面而哭。待情绪平复后,他在日记里写道:“一想到我会成为杀人凶手,我的心就被揪成一团。我感觉到没有人肯帮我,也没有人有兴趣了解我的想法。那么,我只好成为另一个人。”

1968年,捷克斯洛伐克发生了“布拉格之春”事件。这场声势浩大的政治运动,让苏联觉得捷克斯洛伐克是想脱离苏联。因此苏联迅速出兵,武力惩罚捷克斯洛伐克的“变节”行径。

“布拉格之春”事件给萨哈罗夫带来了很大的触动,随后他写下了《关于进步、和平共处和思想自由的思考》。在文中,他不仅阐述了知识分子在国际事务中应该起到的作用,并且还提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趋同”的观点。在文章的结尾,他强烈呼吁,苏联应该为建立民主、多元、人道的社会而进行一些改革。

很快,萨哈罗夫的文章就被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出来,同时这篇文章很快就成了热点文章,受到了很多读者的关注。美国媒体给予了他很高的评价,称萨哈罗夫的文章是“苏联极权制度的判决书”。

尽管萨哈罗夫的行为,让苏联政府大为光火,但考虑到他的身份及无人能代替的价值,苏联政府也只是禁止他参与军事研究,让他从事一些简单的行政工作,并没有给予他更大的惩罚。

萨哈罗夫为了表明自己的立场,他把存了多年的积蓄全部捐给了苏联红十字会和莫斯科肿瘤医院。

1970年,萨哈罗夫组织了一批知识分子,创办了莫斯科人权委员会,公开反对苏联政府的一些制度。他的行为,毫无疑问得到了西方国家的肯定和支持。

1975年,萨哈罗夫获得诺贝尔和平奖。

一个物理学家获得和平奖,苏联政府认为,这是西方国家的阴谋。同时,他们也认为萨哈罗夫有强烈的亲

西心理,担心萨哈罗夫会一去不返。所以他们禁止萨哈罗夫出境领奖。最后,在萨哈罗夫的据理力争下,苏联政府才同意由他的妻子代他去领奖。

三、流放与释放。

1979年,苏联入侵阿富汗。萨哈罗夫公开指责苏联的侵略行为,并要求停止阿富汗战争。随后,他还发动反战民众示威游行。苏联政府对他的行为终于忍无可忍,收回授予他的荣誉和特权,把他流放到了保密行政区高尔基。

高尔基市在莫斯科以东250多公里,是个环境恶劣的小城市。萨哈罗夫带着妻子住在一幢楼房的底层,破旧的房间里,只有简陋的家具,连电话都没有。并且克格勃一直对他们进行严密的监视,假若有信寄给他,克格勃必定先要进行审核,在确认没有问题后,才会交给他。甚至连他写的自传,也两次被克格勃没收。

这让萨哈罗夫愤怒不已,他曾3次绝食抗争。最长的一次,他断断续续坚持了178天。不过每次他绝食的时候,克格勃就会把他送到医院强迫进食。

在流放期间,科学院领导曾劝他放弃一直坚持的立场,向政府妥协。但萨哈罗夫回绝道:“如果那样做了,我的良心就会失去自由。”

1986年,萨哈罗夫家里突然来了几个人,很快他们就给萨哈罗夫装了一部电话。电话装好不久,萨哈罗夫就接到了第一个电话。

电话是苏共中央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打来的。戈尔巴乔夫在电话中表示,已经解除了对他流放的命令,并恢复了他的工作。同时,戈尔巴乔夫还鼓励他参与到社会活动中来,为苏联改革尽一份责任。

萨哈罗夫果然没有辜负戈尔巴乔夫的期望,回到莫斯科后,他立刻以民主派的身份,投身到人权与自由的活动中,他呼吁停止阿富汗战争,并释放被关在监狱中的政治犯。此外,萨哈罗夫还强烈要求苏联政府应该为了世界和平,大幅度削减储备的核武器。

1989年,萨哈罗夫被选为苏联人代会代表,他在大会上提议应该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实现多党制。叶利钦对他的提议非常认同,两人自此结盟,组建了跨地区议员团。而身为苏共中央总书记的戈尔巴乔夫不仅没有反对萨哈罗夫的提议,反而还搞出了一个大会表决,好在当时只有1/3的人投了支持票,因此才暂时没有取消苏共的领导地位。

1989年12月14日,68岁的萨哈罗夫突发心脏病,因抢救无效身亡。他去世后,戈尔巴乔夫带领数万人参加了他的葬礼,并在葬礼上评价他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四、题外话。

1991年8月19日,苏联发生了“八一九事变”,戈尔巴乔夫遭到软禁。1991年12月8日,苏联解体。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宣布辞去总统和苏联武装力量统帅职务,并把核按钮交给俄罗斯总统叶利钦。

此时,离萨哈罗夫去世,也就两年的时间。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