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川秀树【日本物理学家_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_介子_京都_宇宙线

汤川秀树简介

汤川秀树(汉语拼音:Tangchuanxiushu;英语:Yukawa Hideki,1907~1981),日本物理学家。

1907年1月23日生于东京,1981年9月8日卒于京都。

1929年毕业于京都大学物理系后留校任教。

1938年获大阪帝国大学博士学位。

1939年回京都大学任物理学教授至1970年,他还曾在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和哥伦比亚大学任职,1953~1970年任京都基础物理研究所所长。

1935年汤川秀树在大阪大学任讲师时,发表核力的介子场理论,用来解释原子核内的作用力,预言了介子的存在。介子是质量处于电子和质子之间的粒子。

1937年C.D.安德森在宇宙线中发现一种比电子约重200倍的粒子,当时误认为就是介子,后来发现其性质跟介子应有的不同,始知是介子衰变后的产物,今称μ子。

经C.F.鲍威尔等人的研究,于1947年在宇宙线中发现另一种粒子,认定是汤川秀树所预言的介子,今称π介子。

由于在核力理论的基础上预言介子的存在,汤川秀树获1949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1946年在日本创办英文杂志《理论物理学进展》,是国际上出色的物理期刊。

汤川秀树笃好古籍,研读过《庄子》。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