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学军【北京大学医学部基础医学院药理系教授】_蛋白_研究_药理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李学军 蛋白 研究 药理

李学军简介

李学军

女,药理学系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毕业于北京医学院医疗系。

李学军资料

国籍中华人民共和国性别:女

中文名:李学军

李学军人物经历

1986年获医学硕士学位。

1996年6月任教授。

1997年6月获博士生导师资格。

曾于1985年4月-12月。

以及1992年5月-1994年5月赴美国北卡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学习和进修。

曾任基础医学院副院长。

社会兼职:

中国药理学会 副理事长,

生化药理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心血管药理专业委员会前任主任委员,

中药药理专业委员会委员等。

并任国内十余个医药相关核心杂志的编委,

国外三个杂志的编委等。

李学军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分子药理学。

李学军主要贡献

已经发表专业论文100余篇, SCI收录 40余篇。曾以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国际合作项目1项,科技部重大新药创制候选药物研究1项,卫生部基金2项、国家教委基金1项、美国洛克菲勒基金2项。并参与国家863项目研究2项,973项目1项等。已独立培养硕博士研究生和博士后23人,现有在读博士生14人。

李学军教授主持的分子药理研究室的前身是张宝恒教授曾领导的心血管药里研究室,现有工作人员4人,在读硕博士研究生10人。包括教授1人,讲师2人,以及主管技师1人。已毕业的硕、博士生和博士后学生共17人。

主要研究课题为:水通道的生物学研究和新药发现;化学蛋白质组学研究;脑胰相关蛋白等蛋白的鉴定和功能研究等。

该研究室一直致力于研究AQP1水通道调节药物的研究。已经证实碳酸酐酶抑制剂可以抑制正常动物肾脏、生殖系统以及肿瘤和肿瘤转移灶的AQP1蛋白的表达,特别是能明显肿瘤血管内皮细胞AQP1的表达。借助于基因转移的细胞系和红细胞高通量筛选模型,已经证实碳酸酐酶抑制剂也能够抑制细胞膜AQP1蛋白转运水的功能。

基于结构的药物设计,分子对接和计算机筛选是治疗靶和先导化合物发现和确认的新技术。该研究室与北京大学化学学院合作,已经确定了两个碳酸酐酶抑制剂在AQP1蛋白3D结构上的结合位点,并且根据AQP1蛋白的3D结构和碳酸酐酶抑制剂的化学结构指导和合成了100余个化合物,初步的筛选发现它们中约有2个表现出对AQP1水通道转运水的功能。进一步的研究正在进行中。

蛋白质组学研究将不仅给疾病诊断提供可能的标志物和潜在的治疗靶点,并且也可以增加下游药物发现的效率。应用2D电泳结合质谱技术,该实验室已经鉴定了药物和疾病相关蛋白100余个。并自行制备了其中5个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用于进一步的研究。目前该实验室正在致力于功能蛋白质组学的研究,以及小分子和大分子相互作用的研究(化学蛋白质组学)。

脑胰相关蛋白是该实验室前期工作中发现的一个蛋白,它在脑缺血时表达减少,应用自行制备的抗体,已经发现该蛋白存在于海马和皮层神经元的胞浆中,以及胰岛、肾小球足细胞、脾脏血管内皮细胞。质谱分析证实它是一个AKAP6的类似物。现在该室正在深入研究它的功能,它在胰腺以及神经系统疾病中的作用和可能的调节等。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