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门豹简介及介绍(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他哪里滑稽?)_西门豹_滑稽

风云人物本文相关内容:西门豹 滑稽

西门豹是一个人尽皆知的人物,《史记》里把他列入《滑稽列传》。

现代人看见滑稽两个字,第一印象是搞笑。

西门豹这么正直聪明的领导怎么能算在滑稽列传里呢?这事太滑稽了。

看看司马迁怎么解释的,他说:“ 不流世俗,不争势利,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作《滑稽列传》”

滑稽列传的三个标准:一是不流世俗——和世俗不同,二是不争势力——不争权夺利,三是上下无所凝滞,人莫之害,以道之用——上下都拦不住他们,对自己也没有伤害,最终做出合乎道义的事情。

西门豹简介及介绍(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他哪里滑稽?)

司马迁在《滑稽列传》里列了三个人物:淳于髡、优孟、优旃。

三个人物的共同特点就是幽默,循循善诱,用各种话术骗领导上钩,然后一番建议。

除此之外,淳于髡和优旃个子都不高,淳于髡还是一个犯过罪的人,名字上的髡字本身就是一种刑罚,指的是剃掉头发,优孟、优旃更是宫廷里的艺人,地位都不高,为什么把西门豹和他们并列呢?

其实司马迁也没想把西门豹和他们并列,《史记》里西门豹的故事也不是司马迁写的,而是西汉后期一个叫褚少孙补进去的。

他把西门豹写到滑稽列传,就是看上西门豹在处理河伯娶妇这件事的巧妙,不按常理出牌,用巫师的逻辑打败巫师。

但这只是西门豹的一个小聪明,真正的西门豹应该是一个非常严厉的人。

西门豹简介及介绍(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他哪里滑稽?)

西门豹的性格急躁,经常发脾气,为了控制自己的脾气,他随身佩戴一根牛皮带,古代称为韦。

韦编三绝的韦,当自己控制不住脾气的时候,就扯一下这根带子。

同样,赵国有个人叫董安于,他性子慢,为了提醒自己,他随身携带一根弓弦,称为佩弦。

后来这成为典故,历史上有叫佩韦和佩弦的人,估计都寄托着改正性格的意思。

西门豹治理邺城手法也非常严苛,《史记》里有三不欺,就是手下不敢骗的领导。

一个是子产管理郑国,他太聪明,手下根本没法骗他,是为不能欺。

二是孔子的弟子宓子贱治理单父(今天山东单县)每天弹琴唱歌,手下很爱戴他,不忍心骗他,是为不忍欺。

三就是西门豹了,这个人治理邺城严刑峻法,动不动就搞一票否决(你的生命),大家不敢骗他,是为不敢欺。

西门豹简介及介绍(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他哪里滑稽?)

西门豹治理邺城的风格可见一斑。

他刚到任邺城的时候,为了搞清楚自己手下哪些人老实,哪些人奸猾,就玩了一个诡计。

西门豹谎称自己车上的一个小车辖(就是放在车轱辘外面的车轴上的一个小插销,防止车轮出来)丢了,让手下各种找。

手下自然找不到。

西门豹说必须找到,找不到别下班。

这回手下找到了,反正就是一个小插销,给你买一个,也比加班强。

没想到西门豹要的就是这个效果,谁给他找到,谁受处分。

大概西门豹就是通过这样的方法搞得手下不敢骗他吧。

西门豹在邺城还有一句名言:民可于乐成,不可于虑始。

就是说老百姓你可以跟他一起享受成功的果实,但不能和他一起谋划事情的开始。

他指的是自己在邺城大搞水利工程的事,因为一开始这是一件苦差事,在西门豹的要求下,人们只能咬着牙干,等到水渠修成了,老百姓都欢呼雀跃,感念西门豹恩情。

估计后来隋炀帝开凿大运河的时候也是这么想的,不过老百姓把他干反了,享受成果的只能是大唐了。

正所谓“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西门豹简介及介绍(西门豹到底是什么样的人?史记把他列入滑稽列传,他哪里滑稽?)

西门豹在邺城治理了几年,魏文侯过来视察。

却发现邺城的仓库没有粮食,钱库没有金银,武库没有装备。

魏文侯很生气,要西门豹给个解释。

西门豹说:“这些东西我都有,只不过不在官仓里,在老百姓手里。”

说完上楼敲鼓,一通鼓响,老百姓披盔戴甲手执兵器出来了。

二通鼓响,又有老百姓推着小车,装着粮草出来了。

魏文侯一看,我明白了,让大家散了吧。

西门豹说不行,来都来了,必须打一仗。

于是带着这些人把燕国(应该是赵国,燕国离他们太远了)打了一顿,抢了一块地盘回来。

实际上西门豹是个法家人物,正因为如此,儒家并不喜欢他,例如司马光在《资治通鉴》里压根就没提他。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