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身为浪漫主义诗人,为何王之涣偏爱吟诵边塞诗歌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赏析
-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背景
身为浪漫主义诗人,为何王之涣偏爱吟诵边塞诗歌
谢邀回答
王之涣(688——742),晋阳人(今山西太原),出身于名门望族,但不知为什么满腹经文却没有走科举之路,仅担任县级主簿(相当于现代秘书)类职务,而且不走时运,仕途坎坷。726年,王之涣任衡水主簿,因被诬陷罢职,其后赋闲十五年,长途跋涉去过甘肃玉门关等边塞地区,接触过戌边将士和边塞百姓。看到边关将士和人民为了祖国安全坚强戌边的勇武精神,作为浪漫派大诗人受到深深的感触,写下了《凉州词》等伟大诗篇。
巜凉州词》写道: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仭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短短28个字写出了边塞连春风都不愿吹过的凄苦环境,战士羌笛吹奏思乡之情的乐曲,但一点没有叫苦连天的颓丧感觉,而是充满积极向上的风貌。
王之焕一生写了很多诗,但留传下来的仅有六首,其中边塞诗三首。最出名的是《凉州词》,《登鹳雀楼》和《送别》等三篇。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这首诗的赏析
我是清悠初见,很荣幸回答这个问题。
一首《登鹳雀楼》就足以让王之涣千古不朽,这首诗完全可以代表盛唐气象。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首五言绝句,我想大家都是熟的不能再熟了,每个人从小接触唐诗时,基本上都背过这首诗,脑海里也都有一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登楼远望,天地悠悠的图画。
“黄河入海流”表露出了无限的空间,而“白日依山尽”则同样不知不觉间将时间的流动,将时光与岁月的流动延展到无穷,这是作者脑海中构建出来的一幅无限辽阔的时空童话,在这里虽然打破了时空的限制,一种胸怀与气魄呼之欲出。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句千古名句揭示了一种叫情怀的东西,这种情怀使得生命永无止境,这种情怀使人生敢于攀登这种情怀,这种奋发与昂扬就叫大唐气象。
这首五言绝句总共不过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却毫无对仗的痕迹,让人感觉自然而然毫不勉强,这正是其诗意上的化境。
王之涣虽一生命运不济,长期赋闲,晚年再入官场生活,刚有转机却染病身亡,但一首《登鹳雀楼》,一首《凉州词》便可让他平凡的生命永恒的屹立在历史的长河之中。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背景
王之涣登鹳雀楼诗背景:
王之涣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今河北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在此背景下写了这首诗。
唐·王之涣《登鹳雀楼》原文: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白话释义: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扩展资料
文章赏析:
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
诗的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
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
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
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非最高层)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但其含意深远,耐人探索。“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
这两句诗发表议论,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写景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从而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也正因为如此,这两句包含朴素哲理的议论,成为了千古传诵的名句,也使得这首诗成为一首千古绝唱。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