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治去世,慈禧为何不给同治一个体面的归宿?历史上,同治皇帝与光绪皇帝有着怎样的关系_同治_皇帝_慈禧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同治 同治 皇帝 慈禧

本文目录

  • 同治去世,慈禧为何不给同治一个体面的归宿
  • 历史上,同治皇帝与光绪皇帝有着怎样的关系
  • 同治皇帝和生母慈禧太后的感情好吗
  • 关于同治皇帝的电视剧有哪几部
  • 同治帝是慈禧亲生儿子吗
  • 同治帝为何要灵机一动“泼茶”选后结果如何
  • 同治帝与皇后感情如何呢在他死后,皇后是否真的怀有同治帝的遗腹子
  • 同治帝的皇后是否真的怀有他的遗腹子,真的被慈禧除掉了吗
  • 慈禧太后死后,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为何大闹皇宫
  • 慈禧太后有没有杀同治帝

同治去世,慈禧为何不给同治一个体面的归宿

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清朝的第十位皇帝,也是清朝历史上第二悲情的皇帝(第一位是他的继任者光绪)。载淳的人生,只有短短的十九年,可他的命运却经历了数次变更。

咸丰六年,小载淳出生在北京紫禁城的储秀宫,作为咸丰皇帝唯一的儿子,载淳得到了宫内所有人的疼爱,从出生到周岁这短短一年,载淳就收到了上千件玉器,数百件金银器和数不清的衣服鞋帽,他的母亲懿妃(即后来的慈禧太后)也母凭子贵升为贵妃。

载淳在紫禁城过了五年多无忧无虑的生活,但是好景不长,小载淳赶上了第二次鸦片战争,年幼的载淳随他的皇阿玛逃到了热河,不久,他那年仅三十岁的父亲咸丰病逝在了热河。

临去世前,咸丰给载淳最后一个帮助是留给了他八位顾命大臣,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咸丰去世不久,慈禧伙同恭亲王奕忻发动祺祥政变,载淳稀里糊涂的杀死了父亲留下的八位顾命大臣,同时,也开始了他悲剧的一生。

原本,载淳从小就聪明伶俐,智商高于常人,如果正常培养的话,非常有希望成为一代明君。可父亲的早逝和母亲对权力的过分欲望让载淳从六岁以后就属于放养状态。他开始变得顽劣,不学无术,逃课等等。大清的皇帝俨然成了一个混混头头。

再大一点,处于生理期的载淳经常溜出宫去,流连于北京八大胡同之中,对于这个,慈禧也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不影响她掌控权力她也懒得去处理,而学业上同治就更不能看了,老师翁同龢有一次检查同治作业,发现同治皇帝连简单的《易经》都很多字不会念,说话也不利落,甚至有点口吃,可以说,同治皇帝是清朝所有帝王中文化水平最低的一个。

长期流连于烟花之地,让同治帝的身体越来越虚弱,不久,他染上了花柳病,以当时的医疗水平,这个病并不是不可救治的,但是,慈禧太后为了所谓皇室的颜面,对外宣称同治得了天花,同时命令给同治治病的太医,以天花治法治疗同治,结果,同治皇帝的病越来越严重,身上长满脓疮,双腿溃烂,无法行走,年轻的同治皇帝在床上悲情的喊道:“朕非天花之症,奈何以天花之法治之!”

不久,同治皇帝病逝于紫禁城,年仅十九岁,结束了自己悲惨的一生。

历史上,同治皇帝与光绪皇帝有着怎样的关系

从父系角度论,同治帝和光绪帝是堂兄弟。光绪帝的生父醇亲王奕譞是宣宗成皇帝(道光帝)第七子,也就是同治帝的父亲文宗显皇帝(咸丰帝)的七弟。

从母系角度论,同治帝和光绪帝是表兄弟。光绪帝的生母、醇亲王奕譞嫡福晋叶赫那拉氏是同治帝的母亲慈禧太后的胞妹。

从宗法角度论,同治帝和光绪帝是亲兄弟。光绪帝继位的官方表述是:大行皇帝龙驭上宾,未有储贰,不得已以醇亲王之子,承继文宗显皇帝为子,入承大统为嗣皇帝。因此,光绪帝在宗法上是咸丰帝的儿子,所以和同治帝也有亲兄弟的关系。

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关系还有一层,那就是光绪帝如果生有儿子,必须作为同治帝的嗣子,这也是在让光绪帝继承皇位的两宫皇太后懿旨中明确的。

但是,懿旨没有明确这个作为同治帝嗣子的儿子必定是继承皇位的那个,这可能在未来造成政治上的危机,因此,经过吴可读死谏等一系列事件,在技术上绕过清室秘密立储的家法(如果确定哪个皇子是同治帝的嗣子就等于将其公开立为储君,违背只能秘密立储的家法),确定了这个原则:

无论光绪帝有多少儿子,其继承皇位的那个儿子,必定就是同治帝的儿子(绍膺大宝之元良,即为承继穆宗毅皇帝之圣子)。

当然,我们知道光绪帝后来没有亲生儿子,所以出现了蕴含废帝企图的所谓“大阿哥”事件,也所以溥仪是兼祧同治帝和光绪帝的,在宗法上,溥仪的爸爸同时是同治帝和光绪帝,而不是载沣。

同治皇帝和生母慈禧太后的感情好吗

同治皇帝和慈禧的关系没有想象中的好,当然,我们也想象不出来作为一个权力欲很强的女强人会和自己的儿子关系有多好。

同治皇帝刚登基的时候只有六岁,而想要让他更加优秀,慈禧从娃娃抓起,这个时候就想把自己的儿子培养成一个文武双全的好君王。慈禧也是费尽了心机,她想要效仿康熙皇帝,希望同治皇帝可以和康熙皇帝一样,文能治天下,武能定乾坤,可见慈禧对载淳寄予了厚望,给载淳找了四个特别有学识的师傅,想让自己儿子可以和康熙帝一样优秀。

让奕䜣给他设计的课程表,拉弓射箭放枪,学习各种蒙语,满语,汉语等多种语言,八岁之后就从读半天书改为全日制的,除了读书还要和师傅学习国家大事。还要学习骑马,可见慈禧对儿子的期望是有多大,而这个小朋友的压力也是超级大的,不符合孩子的成长及发展规律,使得这种学习变得枯燥乏味,十分倦怠。

十几岁的时候,小皇帝读奏折还不能区分句读,但是慈禧对他要求依旧严格,动辄要求同治的师傅们对小皇帝严加管教。十几岁的年纪,正是叛逆的时候,面对母亲这样的严格,就像我们的青春期,自然就产生了叛逆心理,这个时候他就和慈禧产生了隔阂,有了代沟。

渐渐载淳已经十七岁了,该到了结婚的年纪了,而慈禧通过自己的层层筛选给载淳选择了一个皇后,十四岁的富察氏,这个女孩的言行性格像极了年轻时的慈禧,但是慈安和同治却喜欢另一个女孩阿鲁特氏,这个女孩和富察氏相反,特别贤良淑德,像年轻时的慈安,毕竟慈安是正宫太后,加上皇帝也喜欢,慈禧不得不让步,阿鲁特氏为皇后,富察氏为惠妃。

但是慈禧对这个皇后也很不满意,这个阿鲁特氏深得慈安和皇帝的喜爱,相反慈禧选的这个富察氏,却相对受到了冷漠,慈禧对这个很不满意。甚至慈禧派太监去监视皇帝的私生活,当她得知皇帝和皇后关系比较好的时候,慈禧就劝说他,不要沉溺于女色,要勤于政事一些,同时还暗示同治皇帝不要对富察氏太冷漠。慈禧这个自相矛盾的说辞,让同治皇帝察觉到母亲这是在监视他的生活,也加深了母子之间的鸿沟。

从小皇帝读书上学和娶妻纳妃这两件事上,可以看出,同治皇帝和慈禧两母子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好,反而产生了些许的隔阂。

关于同治皇帝的电视剧有哪几部

1,《戏说慈禧》,李承泰饰同治。《戏说慈禧》,是由范秀明执导,丛珊,何晴,崔浩然,翁家明,李承泰,杨庆煌等人主演的62集历史题材电视剧。该剧讲述了慈禧(丛珊 饰)以八旗秀女的身份选秀入宫,成为了咸丰皇帝(翁家明 饰)的妃子。尽管过着衣食无忧富丽堂皇的日子,但慈禧却并不得咸丰帝的喜爱,终日独守空房,生活在孤独和寂寞之中。咸丰帝驾崩后,慈禧的儿子登基成为顺治帝,而慈禧和名为荣禄(倪齐民 饰)的男子产生了一段隐秘的感情。 随着时间的推移,独断专行的慈禧和不愿顺从母亲的顺治帝之间的分歧越来越大,最终导致了顺治帝的死亡。之后继位的是年幼的光绪帝,他实则皇帝,却全然的遭受着慈禧的幕后操纵。光绪帝喜爱温婉贤淑的珍妃,这段感情却遭到了慈禧的阻挠,在她的设计之下,珍妃“失足”落入井中。2,《状王宋世杰Ⅱ》,邓一君饰同治。《状王宋世杰Ⅱ》是由徐正康执导的古装剧,张达明、黄子华、郭蔼明、李子雄、姚乐怡、魏骏杰等参加演出。该剧讲述了宋世杰(张达明饰)得罪了慈禧太后,宋世杰只能带着妻子白玲珑(郭蔼明饰)及儿子祖隐姓埋名,多年来东躲西藏。然而他爱抱打不平的脾气却丝毫未改,致使玲珑为其担心不已。后因孤女白小翠(姚乐怡饰)的出现,宋世杰身份被迫暴露,幸得恭亲王(李子雄饰)以免死金牌保命三年。从此成为朝庭御用大状,替百姓申冤。而赖三(黄子华饰)居然一跃从粗鄙的市井流氓变成了精明镇定的状师,与宋世杰斗智斗力,展开了一段段精彩纷呈的好戏。 3,《一生为奴》,谷洋饰同治。《一生为奴》是一部李民龙执导,陈宝国、袁立、王刚主演的历史古装剧。讲述了奕欣历经四帝(道光、咸丰、同治、光绪)、一后(慈禧)统治,正史野史均有大量记载。他临危受命,二十岁入军机。他出生不久,便经历了鸦片战争,半个世纪中,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均有很深卷入。他顺应历史,兴办洋务,几次操纵时局,扭转危机,但大清帝国大厦已倾,他的所有努力都化为挽歌和悲歌。奕欣的一生带出一部晚清史。 4,《台湾1895》,蓝天饰同治。《台湾1895》是由韩刚执导,李雪健、潘虹、刘德凯、常戎等主演的战争历史剧 ,于2008年11月6日央视一套、台湾纬来卫视同步播出。该剧讲述了自1840年鸦片战争之后,清王朝一步步走向衰败,西方列强纷至沓来,他们贪婪地掠夺这个东方古国的资源与财富。与此同时,隔海相望的日本不再甘心于西方列强之后,也把觊觎的目光投向了贫弱落后的大清国,台湾岛成为了他们对华侵略的第一目标。5,《大太监》,梁烈唯饰同治。《大太监》是2012年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制作的清装宫廷电视剧,由黎耀祥、米雪、邵美琪、黄浩然、陈茵��、曹永廉及胡定欣领衔主演,罗永贤担任监制。该剧讲述了李莲英(黎耀祥 饰)与安德海(曹永廉 饰)同被前朝老太监刘多生(钟景辉 饰)收为徒弟。数年后,李莲英只是景仁宫中侍奉待罪妃子婉太嫔(李诗韵 饰)的一名小太监,而安德海却为西宫太后慈禧(米雪 饰)身边的红人。御药房太监姚双喜(黄浩然 饰)因出宫探母一事得罪总管太监陈福(岳华 饰)的舅甥彭三顺(陈国邦 饰),险些丧命。幸被李莲英所救,两人结为挚友。太监彭三顺睚眦必报,此后处处为难李莲英。婉太嫔在太监陈福的挑唆下,想起自己皇儿死因的蹊跷之处。恭亲王(张国强 饰)不顾慈禧阻拦,一意孤行推行洋务运动。同治帝(梁烈唯 饰)年纪尚小,朝中虎视眈眈。清末的紫禁城内忧外患。李莲英如何全身而退,成为一代大太监。

同治帝是慈禧亲生儿子吗

大清朝慈禧太后,独揽政权47年,成了名副其实的女皇帝,而同治皇帝却一直在慈禧“垂帘听政”下,未曾独掌大权。那么,同治帝是慈禧亲生儿子吗,慈禧太后为何对同治皇帝那么冷漠,那么狠呢?

同治帝是慈禧儿子吗?

这个问题,不用怀疑。同治帝是慈禧的儿子,是咸丰帝与慈禧的亲生儿子。史料有载,清穆宗同治皇帝,爱新觉罗载淳,满族,为爱新觉罗奕詝的唯一的一个儿子。

咸丰十年,同治皇帝的母亲,叶赫那拉氏慈禧太后,于储秀宫生下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

不过,历史上关于同治皇帝的出身,有两种说法,一是说同治帝为后宫某个妃子所生,二是说慈禧太后以女换男,从别人家里换来一个男孩,即后来的同治皇帝。

1、后宫妃子的儿子

有传言说同治皇帝载淳为后宫某氏所生,叶赫那拉氏夺其子,并用毒酒杀了他的母亲。然后,谎报咸丰帝,说自己已产子月余。

2、以女换男

以女换男说,出自苗培时先生著《慈禧外传》,其中以文学的笔触描述了一个故事:叶赫那拉氏慈禧,在宫中生下一个女儿,由太监总管安德海出面,勾结老太监汪昌,买通盲人稳婆刘姥姥,从宫外偷偷换了个男孩,即为同治皇帝。

不过以上两种说法,均无证可考,且参照当时清宫中的规定,嫔妃怀孕生子是一件大事,怎么可能会瞒天过海,产子月余,咸丰皇帝才得报。

另外,从宫外抱得别人家的孩子,那也是犯了欺君之罪,是要杀头的。

同治帝为何要灵机一动“泼茶”选后结果如何

同治皇帝“泼茶选后”只是个野史段子,大致内容是同治皇帝选皇后的时候,两宫皇太后在场监督,同治不想受生母慈禧太后的控制,想要婚姻自由,于是想出了一个既让慈禧无话可说,又能放飞自我的办法。就是在秀女排队面圣时,故意把手里的茶碗弄飞,而后制止宫女太监清理,而坚持要以秀女们面对突发事件的应对举措作为标准来选皇后,最终因为标准解释权在同治手中,于是借此同治皇帝选到了中意的皇后云云。

但是真实的历史上,没有这么戏剧化的桥段。

(同治皇后阿鲁特氏)

同治帝大婚的事情,发生在1872年。当年同治帝17岁,内务府传旨选秀女。此后,为皇帝选妃,事实上成了慈禧太后和慈安太后的暗中角力,慈安太后力主选翰林院侍讲崇绮之女阿鲁特氏,慈禧太后则看中了员外郎凤秀的女儿富察氏。

最后的结果,同治皇帝看中姿色更为出众的阿鲁特氏,于是慈安太后钟意的这个秀女成了同治皇后。而慈禧太后钟意的富察氏,则封为慧妃。

根据野史记载,同治婚后,慈禧就开始发威使起了手段:

“穆宗后,崇绮之女,端庄贞静,美而有德,帝甚爱之,以格于慈禧之威,不能相款洽”。

慈禧一方面不让同治与皇后“相款洽”,同时则强力撮合同治帝和富察氏,“强其爱所不爱之妃”。

最终的结果是,同治帝在大内找不到家庭乐趣,于是在人勾引下,开始偷偷出宫去花柳巷鬼混了,而后沾染恶疾,一命呜呼。这样的结局,是慈禧太后无论如何也没有预料到的。

至于同治的皇后阿鲁特氏,命运则非常悲惨。

野史记载,阿鲁特氏成为皇后之后,知道慈禧会有意刁难,于是处处留意,“无失德,事事按礼”,慈禧对其的怒火于是更盛。同治帝死后,阿鲁特氏自杀。

关于这段,野史中有一个触目惊心的故事:

“帝弥留之际,后不及待召,哭而往,问有遗旨否,且手为拭脓血。帝力疾书一纸与之,尚未阅竟,忽然慈禧至,见后悲惨,手拭帝秽,大骂曰:‘妖婢,此时尔犹狐媚,必欲死尔夫耶!皇帝与尔何物,可与我’。后不敢匿,慈禧阅迄,冷笑曰:‘尔竟敢如此大胆’,立焚之,或曰言继续事也,顺手批其颊无数,慈禧手戴金指甲,致后面血痕缕缕。帝为缓颊,慈禧乃斥令退,不使之送终也。须臾帝崩,故后以片纸请命于父崇绮,父批一‘死’字,殉节之志遂决”。

同治帝与皇后感情如何呢在他死后,皇后是否真的怀有同治帝的遗腹子

同治帝载淳是清朝第十位皇帝,6岁登基,19岁驾崩,在位13年(1861-1875),共有一后四妃,没有留下子嗣。载淳是清朝寿命最短的皇帝,只留给世人一副淡淡的身影和许多荒诞离奇的传说。

载淳是咸丰帝生前唯一的皇子,生母是懿贵妃叶赫那拉氏。1861年七月,咸丰帝驾崩于热河行宫,载淳毫无争议的继承了帝位,由肃顺,端华,载垣等八位顾命大臣共同辅政。尊嫡母钮祜禄氏为母后皇太后,即慈安太后,尊生母叶赫拉那氏为圣母皇太后,即慈禧太后。两宫太后利用奉迎大行皇帝梓宫入京的机会,勾结留守在北京的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将顾命八大臣一网打尽,两宫太后从而掌握朝政大权,实行垂帘听政,史称辛酉政变。两宫太后垂帘听政,延续了重用汉臣的策略,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和捻军两大心腹巨患,又派左宗棠平定陕甘回乱。朝堂上以恭亲王总领军机,文祥,宝鋆等鼎力支持,用人得当,举措合宜,谏议肯纳,国势呈现出大乱之后百废待举的欣欣向荣之意,史称同治中兴。

载淳17岁大婚,挑选皇后时两宫太后意见不一,慈安看中的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崇绮之女阿鲁特氏,蒙古正蓝旗出身,品貌端庄,知书识理,其父崇绮是同治四年的状元。慈禧看中的是刑部江西司员外郎凤秀之女富察氏,满洲正黄旗出身,出身高贵,明慧可人,乾隆帝的孝贤纯皇后就出自富察氏。最后关头,两宫太后让载淳自己拿主意,结果将代表皇后的玉如意递给了阿鲁特氏,富察氏被封为慧妃,知府崇龄之女赫舍里氏被封为瑜嫔,副都统赛尚阿之幼女阿鲁特氏被封为珣嫔,主事罗霖之女西林觉罗氏被封为瑨贵人。

皇后虽然比皇帝大两岁,但载淳不以为意,婚后两人恩爱非常,如胶似漆。冷落了其它妃嫔尚不要紧,可冷落了慧妃就令慈禧太后极为难堪了。她生性要强,对儿子一向要求严苛,不假词色。选皇后时又大拂她意,竟然选了慈安看中的阿鲁特氏,但慈安是嫡母,按大户人家的规矩来说自己就是一位姨娘,吃饭都不能上桌面,现在同样尊为太后,她还有什么不知足的,因此她不能说慈安的不是,怪来怪去都怪自己的儿子不争气,十月怀胎,辛辛苦苦的生下来,养这么大,心却向着外人。可到底是自己身上掉下来的肉,慈禧也不可能去责难儿子,本来就看皇后不太顺眼,这下越发对她来气。时常把皇后召来训斥一番,骂他老缠着皇帝,挑唆着冷落其它嫔妃,皇后唯有忍气吞声,私下向皇帝哭诉,劝他到诸嫔妃宫中坐坐。可从小就被捧在手心里长大的载淳,心性高傲,越是如此就越发不去慧妃宫中,但又不宜常来皇后宫中,徒惹生母不快。此后大多数时间就待在养心殿,干脆哪位嫔妃宫里都不去,这下生母就该没话说了吧?

1875年,19岁的同治帝偶染天花,病势沉重。皇后急得五内俱焚,整日以泪洗脸。慈禧心情抑郁,少不得要拿皇后撒气,责怪她没有照顾好皇帝。皇后心中有万般苦楚,但连跟皇帝单独说句话的空当都没有。因为慈禧说了,皇帝病重,除了御医和贴身太监外,任何人不得打扰。皇后每天率诸嫔妃跟随太后到皇帝寝宫侍疾,说是侍疾,也就请个安,远远看上一眼,有太后在,哪有她说话的地方。当听到御医奏报说皇上病势好转,皇后觉得无论如何得去单独见见皇帝,偷偷跑到皇帝寝宫见到卧床不起的载淳,心中的委屈无处抑制,顿时泪如雨下。载淳见状问起原委,皇后便把太后如何责难的话相告,载淳唯有好言宽慰说:“你暂且忍耐,总有出头的日子。”哪知慈禧早已接到太监奏报,赶到皇帝寝宫,听到夫妻俩的对话,顿时怒火中烧,走上前去,揪住皇后的头发,便扇了一个耳光。

皇后未免受辱,口不择言,抗声说道:“你不能打我,我是从大清门抬进来的。”慈禧生平最大的恨事就是不能正位中宫,一听这话犹如火上浇油,厉声喝道:“给我传家法来。”传家法是要行杖,用大板子打屁股,皇帝一听,又惊又急,顿时昏厥,原本见好的天花出现“痘内陷”,就此一命呜呼!同治帝驾崩后,两宫太后颁发懿旨,以醇亲王奕譞次子载湉过继咸丰帝为子,继承大统,年号光绪,时年仅4岁。新帝登基一个月后,嘉顺皇后阿鲁特氏突然驾崩,年仅22岁。正史上说嘉顺皇后因大行皇帝之崩,哀伤过度,以致病逝。野史传闻,嘉顺皇后因身怀六甲,同治帝驾崩又是因染上天花而引发梅毒大疮毙命,这种病会遗传给婴儿,会影响到皇家血脉。于是慈禧秘密下令将皇后饿死,也有说是皇后既悲于大行皇帝,又不愿独守深宫,选择吞金自尽,与同治帝一同葬入惠陵地宫。

文/历史茶坊 点击关注,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原创首发!请动动手指在下方点个赞,欢迎转发和留言!

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同治帝的皇后是否真的怀有他的遗腹子,真的被慈禧除掉了吗

大清同治十一年二月初三,在同治帝继位后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选秀大典上,一位叫做阿鲁特氏的蒙古女子在慈安太后推荐和同治皇帝钦定下成为了大清王朝历史上倒数第二位皇后,这位蒙古出身的姑娘是清王朝历史上唯一一位阿鲁特氏皇后,也是满蒙联姻制度下清朝最后一位迎娶的蒙古皇后。

从同治十一年九月十五日入宫到光绪元年二月二十日崩逝,阿鲁特氏的皇后之位实际上只坐了三年不到,她与同治皇帝的婚后生活实际上也就仅有两年时间。同治皇帝最终无子而终而使得同辈的光绪帝继位,而作为尴尬的寡嫂居于宫中的阿鲁特氏因不看忍受慈禧太后的迫害而选择了自尽。但是在阿鲁特氏死后,始终有着一种说法,说阿鲁特氏去世时已经怀有身孕,慈禧因为恐阿鲁特氏日后诞下皇子继位而使自己成为无法垂帘的太皇太后而除掉了阿鲁特氏,那么这种说法是否属实呢?

荒嬉的同治皇帝:

在清朝的十二位皇帝,同治皇帝恐怕是最没有存在感的,其一生绝大多数时间活在母亲的威严之下,几乎从未掌握过王朝的实际权力,相比与其有着同样经历的光绪皇帝而言,同治皇帝的表现似乎就更差劲了,同治帝从小不爱学习,言谈举止轻佻,这样的人在承平时期做个守成之君都还勉强,要应付晚清时期波谲云诡的复杂局面就明显不合格了。然而因为他是咸丰帝唯一的儿子,所以从出生到继位根本没有任何压力。这也是间接造成同治皇帝“不争气”的原因。根据历史记载,同治皇帝直到16、7岁时仍然无法独立读懂大臣们呈上来的奏折,要知道,他的先祖康熙皇帝14岁就已经独立处理朝政事务了!

集体守活寡的后宫:

同治十一年,17岁的同治皇帝终于举行了大婚,皇后阿鲁特氏出身名门,其父崇绮是有清一代唯一一位旗人状元。除了阿鲁特氏外,同治皇帝还迎娶了一妃二嫔和一位贵人,加上皇后,同治帝的后宫共有后妃5人。这五人中,同治皇帝最宠爱的就是知书达理、端庄贤惠的皇后阿鲁特氏,但是因为阿鲁特氏并不是慈禧中意的皇后人选,所以慈禧便强迫同治皇帝宠幸自己当初坚持立为皇后不成而“屈居”慧妃之位的富察氏,但是同治皇帝根本不喜欢富察氏,但又不能和心爱的皇后在一起,因此在同治帝大婚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宫中的太监们经常能看到这位年轻的皇帝一个人独宿在养心殿。而同治皇帝的一后四妃,则普通守活寡一样在各自的宫中熬过一个又一个漫漫长夜。

含恨而死的阿鲁特氏:

十七八岁的年轻皇帝,正是血气方刚的年纪,大婚之后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时间一长,难免耐不住寂寞,因此同治皇帝便在恭亲王之子载澄的撺掇下出宫,并经常流连于京城八大胡同等暗娼之处,没过多久,同治皇帝便染上了梅毒,慈禧太后为了掩人耳目,也为了给皇家遮羞,因此授意太医按天花的病症治疗,反而是越治越重,没过多久,同治皇帝便龙御归天了。据说同治帝死后,皇后阿鲁特氏已经怀有身孕,若阿鲁特氏生下皇子,她便是皇太后,而慈禧也成为了太皇太后,皇太后健在的情况下,没有太皇太后垂帘听政的先例,所以,慈禧为防止大权旁落,于是便逼死了皇后阿鲁特氏。连同清朝最后一位皇子,也胎死腹中。

虽然在流传至今的清宫档案中查不到阿鲁特氏怀孕的只言片语,但是这却极有可能是被当事人抹去的历史。而我们后人,只能根据历史留下的只言片语,去推断还原当初的真相,但是,真相也有可能永远都无法解开。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慈禧太后死后,同治帝的遗孀瑜妃为何大闹皇宫

瑜妃之所以在慈禧太后死后大闹皇宫,其实为的就是“名分“二字。慈禧太后崩逝后,溥仪继承皇位,是为宣统皇帝,光绪帝的皇后隆裕升为太后,成为了紫禁城里名副其实的主子,而同治帝的三位遗孀没有得到任何封号,这样的结果就是她们在见到比自己年轻的隆裕皇后时还要下跪并自称“奴才“。憋屈了一辈子的瑜妃当然不干,瑜妃之所以闹,也是代表了同治帝遗孀们的不满。

瑜妃是同治帝的嫔妃,同治帝大婚时选择了慈安太后推荐的阿鲁特氏为皇后,这导致了生母慈禧非常恼火,为了找回面子,慈禧硬是将她相中的富察氏塞给了同治帝,富察氏也因此被封为慧妃,并享受贵妃级的待遇。而当时的瑜妃和另外两名女子作为后、妃斗争的编外人士被选进了宫中,瑜妃当时被封为瑜嫔,在同治帝的后宫五人中排名第三,仅次于皇后阿鲁特氏和慧妃富察氏,高于珣嫔西林觉罗氏和瑨贵人阿鲁特氏。大婚后的生活及其无聊,由于同治帝和皇后情投意合,慧妃只能独守空房,相对于慧妃的怨怼,瑜嫔并不以为意,她每天在宫中以丹青自娱,据说她的山水画画的很好。同治帝在宠幸皇后之余也会偶尔临幸一下瑜嫔。然而这样的岁月仅仅过了一年多,同治帝就病逝了。十九岁的瑜妃不得不因此成为节妇,过起了漫长的守寡生涯。同治帝的死让慈禧太后深受打击,因此她也不愿意见到儿子的这些遗妃们,因为她们会让慈禧想起那些伤心的往事,慈禧宁肯和瑾妃近亲,也不愿意理会儿子的这些遗妃们。这期间最让瑜妃感到安慰的莫过于慈禧太后六十万寿时她被随喜升为了瑜贵妃。

光绪二十六年,在八国联军即将攻陷北京时,慈禧太后携光绪帝和隆裕皇后及瑾妃等仓皇出逃,而瑜贵妃等同治帝的四位遗妃却被扔在了紫禁城内任其自生自灭。这时已经是敦宜荣庆皇贵妃的慧妃却毫无主见,只会大哭大闹,而咸丰帝所遗的两位太妃已经年老难靠。瑜贵妃只好振作起来,打起精神,她吩咐宫中的下人们将宫门关好,同时又召留守京中的宗室大臣们商议对策。好在联军并未进入内宫,才让瑜贵妃等人逃过一劫。然而一年多后回銮的慈禧太后对于瑜贵妃的这份功劳却只字未提,这让瑜贵妃非常痛苦。

光绪三十四年,光绪帝和慈禧太后先后去世,慈禧临终前遗命,溥仪继承同治帝的皇位,同时兼祧光绪帝。说白了溥仪继承的是同治帝的皇位,但是穆宗皇后已经殡天,所以隆裕太后成为了溥仪的母亲,瑜贵妃等同治帝的遗妃们什么封号都没有得到,还要向比她们年轻的隆裕太后行跪拜之礼并自称奴才,这让瑜贵妃再也无法忍受,于是在珣贵妃和瑨妃的撺掇下,瑜妃就上演了这场大闹皇宫的一幕,这也是她对于多年来遭受的不平等待遇的一次发泄。

瑜妃这一闹也是有结果的,最终,摄政王载沣以宣统帝名义将瑜贵妃等三人(慧妃已于1904年去世)全部升为皇贵太妃。名正则言顺,瑜妃等人既有了名分,这才作罢。

瑜妃最终于1933年除夕病逝,享年七十七岁,她是同治帝最后去世的妃子,也是清东陵最后葬入的皇族,也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一位去世的皇妃。

原创:历史课课代表

慈禧太后有没有杀同治帝

慈禧虽然没有杀同治皇帝,但同治也是短命皇帝,死时年仅十九岁,同治帝的去世,与其母慈禧太后的所为难辞其咎,原因在于慈禧太后对同治帝的高压管控酿成了同治帝的人生悲剧。

同治帝是咸丰帝与慈禧的独生子,咸丰驾崩时,载淳时年六岁即帝位,随后,慈禧太后害死顾命八大臣垂帘听政,同治十二年,终于亲政了,可惜还没大展拳脚,仅一年的功夫,就驾崩了。对于同治之死,官方的说法是死于天花,也有人传说是死于梅毒,死因当然也与慈禧过分干涉同治的私生活有关,据传同治喜欢的是正娶的皇后阿鲁特氏,据说这位出身高贵的皇后相貌端丽,通情达理,《清宫词》有言“蕙质兰心秀并如,花鈿回忆定情初。珣瑜颜色能倾国,负却宫中左手书”。可这样的皇后偏偏慈禧不喜欢,对她百般挑剔,慈禧还经常训斥皇后迁怒与她,造成慈禧与皇后之间婆媳不和、母子关系也紧张。同治不自由,皇后也备受虐待之苦,有一次,阿鲁特氏偷着去探望同治,流着眼泪倾诉相思之苦,同治帝安慰她说:“卿暂忍耐,终有出头日也”,小夫妻的这些话却被尾随而来的慈禧听到,慈禧暴跳如雷,抓住皇后的头发就打,边打边拽,竟将一撮头发连同头皮揪了下来,病床上的同治欲救不能,又急又气又怕,竟然昏了过去,慈禧见状才饶了皇后。

慈禧严加干涉同治帝夫妻二人生活。同治心灰意冷,无奈又不喜欢富察氏,于是,同治帝在婚后经常独宿乾清宫,婚后生活不美满,同治难免心情不好,压抑久了使他经常微服出游,混迹烟花柳巷之地寻花问柳,放荡不羁结果被病毒传染,不久病情恶化不治而亡。

同治帝崩,皇后阿鲁特氏对慈禧专横、阴毒、暴虐充满怨恨,曾吞金自尽,遇救不死,虽然活过来了,慈禧却秘密下令,断绝皇后的一切饮食,使皇后活活饿死,与同治帝崩仅相隔七十五天,年仅二十一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