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属于中国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可以登顶?吴京继《流浪地球》之后,推出攀登珠峰大作《攀登者》,还会火吗_珠峰_登顶_尼泊尔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刘连满 珠峰 登顶 尼泊尔

本文目录

  •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属于中国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可以登顶
  • 吴京继《流浪地球》之后,推出攀登珠峰大作《攀登者》,还会火吗
  • 刘连满的介绍
  • 《攀登者》的原型都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 为什么登珠峰都是从尼泊尔,而不是从中国
  • 1960年中国登珠峰,刘连满最终有没有死(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呢)
  • 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是第一个到达珠峰顶峰的人吗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属于中国吗为什么那么多人可以登顶

珠穆朗玛峰是世界上第一高峰,由于较高的知名度,再加上它的位置刚好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之间,关于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归属权问题,在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段令人不快的往事。

珠穆朗玛峰的峰顶归属权

珠穆朗玛峰刚好位于我国和尼泊尔之间,按理说珠穆朗玛峰的峰顶有一部分属于我国。然而在尼泊尔队员从南坡登顶之后,尼泊尔开始单方面宣布拥有珠峰的全部主权,我国对此表示不同意。

在当时,由于我国百废待兴,没有组建过登山队攀登珠峰,西方媒体为了针对我国,开始大肆宣传珠峰属于尼泊尔。甚至有媒体说:你都没有登上过珠峰,凭什么说珠峰是你的。

在这样的背景下,我国开始组建自己的登山队,从全国各行各业之中挑选适宜登山的队员,最终选拔出了几十人的登山小队。

珠穆朗玛峰登顶的主要线路一共有两条,一条在南坡属于尼泊尔境内,另一条在北坡在我国境内。南玻坡度较缓,登山较为容易;而北坡环境恶劣,在此之前从来没有人完成过在北坡登顶的历史。

甚至有国外媒体大肆宣扬:就连鸟都无法飞越珠穆朗玛峰的北坡。

我国登山队员选择的就是难度较大的北坡,由于环境恶劣,我国登山队员们有的脚趾头被冻掉,有些胳膊被冻伤,还有的鼻子被冻掉,最后只剩下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和刘连满四人冲刺峰顶。

由于当时登山设备简单,再加上供给点较少,在最后的登顶时,刘连满已经体力透支,再也无法爬起来了,最终他决定让3名队友重新攀登,而自己则留在海拔8000米以上的死亡地带,此时距离峰顶只有140米。

虽然处于半昏迷的刘连满急需氧气,但他为了将氧气留给队友们,选择了将氧气留给队友,自己独自迎接死亡,并在山顶写下:

王富洲同志:

我没有完成党和祖国交给我的艰巨任务。任务交给你们三个人去完成吧!我这氧气筒里还有点氧,留给你们三个人胜利回来时用吧!也许管用。

你们的同志,刘连满

最终,刘连满凭借着过人毅力幸存了下来,但队友屈银华在攀登珠峰的过程中,为了减轻队友的负担,在攀人梯时脱掉了带有钉子的登山靴,仅仅几分钟的时间低温就冻掉了他的脚趾以及后脚跟,后半生只能依靠残疾车辆出行。

正是因为他们的成功攀登,使得我国在之后的谈判中占据了主动权,从此国际上承认珠峰的北部属于我国。

可以说,我国一分一毫的土地,都是由这些国士们挣回来的。

为什么现在有那么多人登顶?

一般来说,攀登珠穆朗玛峰主要有两条线路,一条是从尼泊尔开始攀登,一条是从中国开始攀登,在过去攀登珠峰是一件死亡率非常高的行为。在最近这些年,由于专业的攀登设备,以及当地良好的基础服务,越来越多的商业攀登公司应运而生,死亡率也随之下降,甚至有人说:只要你出价够高,夏尔巴人甚至可以背你登上珠穆朗玛峰。

相对于我国登山队员第一次登顶时的窘迫状况,现在的攀登者登山时遇到的难度大幅下降,在一些垂直的区域甚至有梯子可供攀爬,而当时全靠队员们用身体做梯子。

从难度上讲,现在攀登珠峰的难度有所下降,但是攀登珠峰仍然有生命危险,所以无论是尼泊尔还是我国,都对攀登者的素质有所要求,其中我国对攀登者的要求较高。

这里多说一句,并不是每一个想要攀登珠峰的人,都可以攀登珠峰,而是要经过当地的审核与评估,并且在此之前有过攀登过高峰的经历。

但是尼泊尔对身体素质要求比中国低一些,所以一些身体素质不过关,或者没有达到中国攀登珠峰要求的攀登者,会选择从尼泊尔攀登。

再者,中国攀登珠峰的费用较贵,但服务好,而尼泊尔比较便宜,供给点不如中国好,从性价比来看很多人更愿意选择价格便宜的尼泊尔。

正是因为如此,所以才有大量的人选择从尼泊尔攀登珠穆朗玛峰,但其实无论是从尼泊尔出发还是从中国出发,最终到达的峰顶都是同一个。

总结

珠穆朗玛峰一部分属于中国,一部分属于尼泊尔,而我国在争夺珠穆朗玛峰的过程中,几十位登山队员付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

虽然现在的科学技术更为发达,攀登珠峰的供给更有保障,但是攀登珠峰仍旧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行为,而且攀登珠峰并不是富人的游戏,而是一群愿意为珠峰而付出长达几年甚至几十年训练的勇士们的挑战赛。

吴京继《流浪地球》之后,推出攀登珠峰大作《攀登者》,还会火吗

吴京自从战狼2,流浪地球之后,便成了电影届爆款代名词!

5月25日,吴京的最新力作《攀登者》发布了一组致敬版海报,

如果说战狼2展示的是新时代中国人民解放军的风采,流浪地球展示的是中国拯救全人类的情怀,那么攀登者则是展示新中国建设者历经磨难,为新中国的荣誉,维护中国每一寸领土的拼搏历程!

电影《攀登者》讲述的是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队完成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创举!以及1975年第二次登顶珠峰的生动故事(潘多成为第一个从北坡登顶的女登山家)


老金揭秘一下中国第一次攀登珠峰背后的故事,这样大家看吴京《攀登者》电影的时候,就更加能理解这次挑战珠峰的意义-------------

喜马拉雅山横亘在中国和尼泊尔之间,珠穆朗玛峰是它的最高峰,等上珠穆朗玛峰是历来登山者的梦想,其高寒陡峭缺氧的环境让众多登山者望而却步!成功登顶这寥寥无几;

1953年5月29日,英国登山队的新西兰登山家艾德蒙希拉里和他的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成为首先登顶珠峰的人;


珠峰不仅是一个地标,对中国和尼泊尔来说,还有一层特殊的意义,它是两国的分界线!

自从十九世纪以来,统治印度的殖民者英国就一直妄想打通去西藏的道路,达到霸占西藏的目的!英国派出很多探险者在喜马拉雅山一带探险,当他们从尼泊尔的南坡成功登顶珠峰后,就向全世界宣布:从中国的北坡根本无法实现登顶!

当时控制尼泊尔的印度方面叫嚣,珠穆朗玛峰根本不属于中国,中国没有权力去攀登珠峰,也没有能力登顶!因此在我国跟尼泊尔做国界划分的时候,提出将边境线划分在珠峰的顶峰上,尼泊尔不同意,认为整个珠峰都是他们的!你们中国人连珠峰都没登上去过,还有什么资格谈珠峰是你们的!


巍峨高大的珠峰,不仅仅是每一个攀登者的梦想,更是一个关系到刚刚站起来的新中国的尊严和领土完整的政治风向标!

无论如何!我们一定要登上珠峰!

1957年,苏联向中方提出,两国组成联合登山队,两年后向珠峰出发,作为向新中国建国十周年献礼;

首先面临的困难是路的问题,公路从拉萨只通到日喀则,日喀则到珠峰脚下,还有300公里的路程,登山队需要的40吨物资如果靠牲口驮运,最少要500头牦牛,根本不可行!于是,组织了400名藏族民工,600多名当地军人火速开工修路!

1959年,两国关系破裂,原本打算给中国的登山装备都成为泡影,周总理特批外汇去瑞士专门购买登山装备,中国人自己上!

在瑞士购买登山装备的第一任登山队队长史占春无意中得到一个消息,印度人也在这里采购登山装备,准备1960年登顶!赶紧通知国内,中国驻印度大使馆也确认这个消息!中苏决裂,印度跟苏联打的火热,无疑这次珠峰登顶又添加了一层竞赛的味道!

1960年3月19日,中国珠峰登山队共214人抵达大本营,进行了三次适应性行军,最高抵达8695米,但也付出巨大代价,两名队员牺牲!很多人受到不同程度的冻伤!这时候,天气又变得糟糕起来,登山计划面临上还是不上的抉择!

周总理对登山队甚是关心,从缅甸访问到昆明的时候,一下飞机就问登山队登到哪里了?得知登山队损失惨重之后,指示要重新组织力量攀登顶峰!

于是贺龙副总理向大本营发出指示:不惜一切代价组织登顶!哪怕最后一个人也要登上去!

登山队员不知道的是,此时中国尼泊尔的边界谈判遇到巨大阻力,就是关于珠峰归属的争议,我们有人登上珠峰(1953年人类首次珠峰登顶的向导丹增诺尔盖),你们都没有登上珠峰,怎么算你们的?

此时的登山队员肩膀上,不仅是一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挑战(要比南坡难的多!),还加上中印登顶竞赛,更是加上了祖国领土权益的国家使命!


不负众望,1960年5月25日凌晨,中国人,从北坡登顶珠峰!让我们记住三个登顶者的名字:贡布,屈银华,王富洲。

还有一个人的名字也应该特别铭记,刘连满,攀登到8500米的时候,遇到珠峰顶的最后一道难关:第二台阶,是一个陡峭的20多米冰面,尤其是最后四米基本就是一个垂直的光滑岩壁!

顺便提一下这个第二台阶!

珠峰北坡之所以一直没有人登顶,就是因为第二台阶的阻拦!英国人称第二台阶6米长的路程为世界上最长的里程!如果不是它的阻拦,外国人早就从北坡登顶珠峰了,这恐怕是玉帝故意留给炎黄子孙的一个机会!

在1975年中国第二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时候,在第二台阶架起了一座6米长的金属梯子,从此第二台阶不再是难以逾越的关口,这个梯子也被成为中国梯!

如今的第二台阶,已经由6米高的金属梯子上下,由于气候变暖,冰雪已经化去,当年可全部是寒冰覆盖的垂直冰面!第一批人能上去的难度可想而知!

为了让队友能冲上去,刘连满蹲下来当人梯,将最后冲锋的三名队员一个一个顶了上去!8500米的高寒地带,动一动都吃力,何况连续顶三个大汉!

刘连满终于倒在8700米处,无力继续行进,大家把他安置在一个避风处,留下一瓶氧气;登顶成功后的贡布,屈银华,王富洲看到刘连满,激动落泪!已经写了遗书的刘连满,没有动用队友留下的氧气,睡了一夜,竟然挺了过来!

他坚持没用的氧气和18块水果糖成为登顶队员难得的补充!5月30日,四人顺利和其他队员汇合,一起返回5120米的大本营!

中国首次珠峰登顶圆满成功!也是世界首次从北坡登顶珠峰的壮举!

致敬!贡布,屈银华,王富洲。

致敬!刘连满。

致敬!所有参加珠峰登顶行动的队员们。

王富洲2015年去世,屈银华和刘连满于2016年去世,贡布是唯一健在的中国首次登顶珠峰的亲历者;

主席跟贡布握手

一晃快七十年了,90后和00后估计都很少知道这段往事,老金是70年后,也是集邮爱好者,手上有一套1965年发行的特70登山邮票,其中就有一枚登珠峰的邮票,顺便找到这枚邮票背后的故事,才知道中国登山队登珠峰有着巨大意义!

吴京将这段尘封的历史拍成电影,希望大家能去体会一下当年攀登者的艰难和肩负着保卫祖国神圣领土的使命感!

我们说新中国是先烈的鲜造就的,在新中国的成长和建设中,我们不能忘记长津湖畔凝结成冰雕的战士,不能忘记两弹一星的元勋,同样也不能忘记为祖国赢得荣誉和保卫领土的伟大珠峰攀登者!

刘连满的介绍

刘连满,1933年出生,男,汉族,河北省宁河县人。中共党员,国家级运动健将,曾任西藏登山队教练。 据黑龙江省体育局4月27日消息,中国登山名将、“珠峰上的人梯”、登山英雄刘连满因病医治无效,于2016年4月27日6时35分在哈尔滨逝世,享年83岁。

《攀登者》的原型都是谁他们有着怎样的故事

《攀登者》今日正式公映,根据我国真实征服珠峰的登山队故事改编。

影片中方五洲(吴京饰演)的原型是王富洲,河南西华人,中国著名登山运动员;

图为王富洲

曲松林(张译饰演)原型是屈银华,重庆云阳人,中国著名登山运动员;

杰布(拉旺罗布饰演)原型是贡布(藏族),西藏聂拉木人,中国著名登山运动员。

图中左一是屈银华,左二是贡布。

杨光(胡歌饰演)原型是夏伯渝,重庆人,1975年登顶珠峰参与者。

1960年登顶珠峰

登顶原因

建国后,我国在现代登山领域是一片空白。1955年,受苏联邀请,我国派人去苏联学习登山运动。1956年,我国组建了第一支登山队,1957年11月,苏联写信给中共中央,提议中苏联合组建一只登山队,于1959年3月到6月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以作为对新中国成立十周年的贺礼。中方欣然答应。

一切按计划执行,但1959年3月10日西藏反动人士发动了叛乱,中苏联合登顶珠峰计划也被搁浅。虽然平定了叛乱,但随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变化,中国共产党和苏联共产党在某些问题上产生了分歧,史称中苏决裂。虽然我方再次邀请苏联重启登山计划,但苏联以技术准备不足为由推迟登顶计划。为彰显我国实力,我国决定独立自主完成登顶珠峰计划。时间定在1960年。

另外还有两个原因,一个是对我国西藏有所企图的印度计划从南坡登顶珠峰,宣示他们的实力。一个是那几年正在进行中尼边界谈判,我国提出平分珠峰,尼泊尔却以我国从未登顶为由,不同意平分。

这三个原因加起来,我国高层决定,1960年登顶珠峰,并且就国际形势来说,刻不容缓。

登顶过程

国家高度重视这次登顶珠峰计划。

当时登山队160余人集训,训练对高山恶劣自然条件的抵抗能力,还有冰雪作业技术,试攀了一些海拔7000米左右的山峰。

政府部门准备了两架直升机听候调用,并从日喀则到登山大本营修建了一条380公里的公路。气象工作者在大本营建了一座气象站,规模和一个省级气象站差不多。

为确保登山队员的体力,登山先遣队在通往珠峰顶部的路上建了三个营地,将物资运到营地,储备起来。

为适应登山,登山队进行了三次试行军。第一次从海拔5120米大本营行进到海拔6400米处,第二次从海拔5120米大本营行进到海拔7600米处,打通登顶珠峰的第一道难关-北坳路线。第三次从海拔5120米大本营行进到8300米处,侦察突击顶峰路线,并建立突击顶峰营地。

1960年5月17日,在之前三次试探后,登山队决定正式向珠峰顶部发起挑战。

5月23日,四名突击主峰的登山队员许竞、王富洲、刘连满、贡布到达海拔8500米处,建立营地。一起到达的还有屈银华,他的任务是拍摄影像资料,但由于氧气不够,临时决定由王富洲代替完成屈银华的任务,屈银华不再随突击小组行动。他们节约使用氧气筒,过了一夜。第二天也就是5月24日,出发不久的突击组长许竞体力不支,跌倒在地。屈银华补入突击小组,开始行动。

他们每人分了两筒氧气,自己背着,王富洲还带着一架摄影机,贡布还背着一尊用红旗包起来的毛主席半身塑像。此外,每人还带着一副冰爪和几个钢锥。四个人的平均负重是14公斤左右。

5月24日中午,他们到了“第二台阶”的裂缝脚下。所谓第二台阶就是一处4米高的绝壁,岩壁表面没有支撑点,无法攀登。四人打了几个钢锥试了又试,还是无法攀登。

消防员出身的刘连满想了个主意,他做人梯,让屈银华踩在他肩膀上又打了几个钢锥。由于登山靴底部都是钉子,所以屈银华脱掉鞋子,赤着脚完成的。这就是电影中张译饰演的曲松林脱鞋攀登最后冻掉了半个脚掌的故事原型。

打完钢锥后,屈银华率先攀上第二台阶。接着其余三人也都相继攀过这块绝壁。他们为了攀越第二台阶花了整整三个小时。

他们用尼龙绳相互连接着继续往上走,经过一段冰雪坡时,刘连满体力不支,加上高山反应,他渐渐承受不住,在海拔8700米处跌倒,爬不起来了。

王富洲、屈银华、贡布把刘连满安置到一个比较安全的岩石旁,给他留了一罐氧气。他们三人继续前进。

天色已晚,四周被黑暗笼罩,天上有星星,星光和雪相辉映,还有那么一点光亮。王富洲、屈银华、贡布三名队员决定抹黑登顶。因为据气象预报,25日天气将恶化。他们在决定那一刻想到了党的指示和六亿人民的期望,他们咬牙,不能后退,只能前进,不能错过时机,不拿下顶峰誓不回头。

终于在1960年5月25日凌晨4点20分到达顶峰。他们不是走到顶峰的,他们是爬着到达顶峰的。他们的氧气筒用完了,在那样的高度,他们仅靠稀薄空气中微量的氧维持生命。

他们小心翼翼得将毛主席像用红旗包裹起来放置于顶峰。由于太黑,摄像机无法捕捉到顶峰的有效影像。这也成了三位登顶队员心中无法抹去的遗憾。后来国际上抓住这一点对我国是否成功登顶提出过质疑。

他们在顶峰停留了大约15分后开始下山。

在海拔8700米处,他们遇见了刘连满,他还奇迹般活着。

图为刘连满。

刘连满写好了诀别书,他将留下的氧气筒完好的留着,留给他三个队友,以备他们下山时用得着。他以为他要死了,昏睡过去,等一夜之后睁开眼,天光微亮时,他又看见了他的三个队友,三个成功登顶返程的队友。

喜极而泣,他们回到大本营受到了热烈欢迎。

他们开创了人类从北坡登顶珠穆朗玛峰的先例,创造了第一次人类无氧登顶的记录。

要知道北坡登顶曾经让英国登山家们望而却步,他们叹道,北坡是鸟都不能征服的地方。

1975年登顶珠峰

为了弥补十五年前没有顶峰影像资料的遗憾同时完成独立自主测量珠峰的实际高度的任务,1975年,我们重启登顶计划。

登顶开始,由于对气候变化的预报偏差和准备不足,突击队员受伤严重。为了保证任务完成,只能从后勤修路队伍里抽调人员补充,等到成功登顶时,有九个队员。其中有六个都是从修路队抽调的。

登山队员夏伯渝在登顶珠峰过夜时,将睡袋让给藏族队友次仁多吉,导致自己无法行走,冲击顶峰。后来双小腿被截肢。电影中胡歌饰演登顶杨光就是他的原型。

成功登顶的九人有索南罗布、罗则、侯生福、桑珠、太平措、贡嘎巴桑、次仁多吉、阿布饮、潘多。

他们将测量珠峰高度的金属覘标固定在顶峰,为国家测绘队员精确得到8848.13米的珠峰高度提供了有效支持。

他们在第二台阶处装了个金属爬梯,方便了日后1000多名登山爱好者成功登顶,人们亲切得称呼这个爬梯为“中国梯”。

成功登顶队员在峰顶呆了足足70余分钟,拍摄了完整的顶峰影像资料。他们相互拥抱,流泪,不停得呼喊,一度忘记了吸氧和休息。

为国登顶,寸土不让。他们成为后辈人心目中的永恒英雄!

为什么登珠峰都是从尼泊尔,而不是从中国

尼泊尔南坡商业化运作更成熟,直升机救援可以到达7000米海拔。而且尼泊尔登峰准入宽松,中国珠峰北坡管控严格。特别早些年的中国,大家都懂的。

从地理位置来说,尼泊尔是珠峰南坡, 降水丰富,登峰过程比较渐进;中国式珠峰北坡,风大阴冷, 冰陡坡冰裂缝也要多一些。所以业界一直有说法北坡难南坡易。

南坡的难度主要集中在6000左右的孔布冰瀑,因为每天都有无数冰崩,还有8700米南峰通往8810米的希拉里台阶一段。北坡从6500米开始就要挑战数百米的接近70度的陡坡,8680米的第二台阶在1975年前还必须搭人梯才能翻越。而且北坡天气好的时候也会刮6、7级的大风,很容易冻伤。

在以前装备和科学都没那么厉害的年代,对天气的预测没那么精准,对攀登线路也没那么熟悉,地理原因,加上我国的政策不便,所以大部分欧美登山都选择从尼泊尔挑战珠峰。但是这些年中国珠峰的商业攀登也越做越好, 所以也有人选择从北峰挑战登顶。

我是鸢尾,美食旅游自媒体,与大家分享我的旅行经验。欢迎关注,谢谢点赞!

1960年中国登珠峰,刘连满最终有没有死(王富洲屈银华贡布呢)

刘连满于1993年退休。年逾古稀的刘连满,如今身体还非常硬朗,走起路来还像以前一样。 王富洲屈银华贡布都还没死呢

王富洲,刘连满,屈银华,贡布是第一个到达珠峰顶峰的人吗

1953年5月29日:新西兰登山者埃德蒙·希拉里(Edmund Hillary)作为英国登山队队员与尼泊尔向导丹增·诺尔盖(Tenzing Norgay)一起沿东南山脊路线登上珠穆朗玛峰,成为登顶成功的世界第一人。

1956年:以阿伯特·艾格勒(Albert Egler)为首的瑞士登山队在人类历史上第二次登上珠穆朗玛峰

1960年5月25日:中国登山运动员王富洲、贡布、屈银华三人首次从北坡登上珠穆朗玛峰。

所以不是第一个。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