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与沙特等国将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埃及在中东的军事地位如何为何与沙特很亲密?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狭小的戈兰高地_埃及_以色列_西奈半岛

本文目录

  • 埃及与沙特等国将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埃及在中东的军事地位如何为何与沙特很亲密
  •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狭小的戈兰高地
  • 如何评价埃及总统萨达特
  • 有人说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正在和埃及、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组成一个轴心,对此你怎么看
  • 埃及人如何看待萨达特主动与以色列和解,用政治手段收回西奈半岛
  •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 所有国家都不肯收留无家可归的伊朗末代国王,可为何埃及愿意
  • 埃及曾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有再造之恩,可是后来为何成了仇家
  • 关键时刻,埃及出手阻止以色列,为啥美国没做到的埃及做到了
  • 身为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的埃及为什么背叛组织,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

埃及与沙特等国将举行海上联合军演埃及在中东的军事地位如何为何与沙特很亲密

埃及这片充满神秘气息的土地,自从法老王朝被“风干”以后就陷入了一种奇葩的境地,罗马的凯撒来过、马其顿的亚历山大来过、阿拉伯的马穆鲁克来过、奥斯曼土耳其人来过、法国的拿破仑来过、英国最后长期占领“保护埃及”。可以说很长一段时间内,各种外族对埃及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埃及人的内心世界应该是崩溃的。

长期积贫积弱的埃及,毕竟还是四大世界文明古国之一(虽然现在的埃及人和古埃及人没有半毛钱关系),老天都看不下去了,在19世纪初期,让埃及出了一个了不得的人物,就是穆罕穆德·阿里(果然是500年必有圣人兴),这位英雄几乎是个文盲,但是投身军界,抗击法国入侵,在开罗起义时一举成就埃及老大的地位。在其带领下,消灭了埃及本土统治势力马穆鲁克,统一埃及大部,击退英国入侵者,进攻奥斯曼帝国占领买家和麦地那,最强盛时期统治埃及本土、苏丹、希腊的克里特岛及阿拉伯半岛,那意气风发的恍若古埃及王者归来,算是当时国际一霸。被蹂躏多年的埃及人民,仿佛看到了希望,翻身逆袭了一把。结果没多久,随着阿里的逐渐老迈昏聩、再加上各种问题和世界形势变动,埃及又在面对英法列强时“跪了”,英法搭伙跑到埃及修了苏伊士运河,这运河给欧洲赚的盆满钵满,埃及人只能在河边上眼瞅着。

虽说最终阿里治下的埃及晚节不保,但是一段时间的武力中兴,给埃及人民心中埋下了民族自豪感、信仰的力量和尚武的情节。1869年,苏伊士运河修成以后,埃及的战略位置更加重要,英国更是理所当然的继续“保护埃及”,短期占领变成了长期驻扎。埃及人看着苏伊士运河上船来船往,运送着去麦加、麦地那朝圣和观光的旅客(那地方是我们埃及曾经夺回来的),拉着一船又一船阿拉伯半岛的石油(那地方我们埃及原来打下来过),赚着大把的钞票(本该是我们埃及人赚的)进入英国人的口袋,而自己只能领着英国人的微薄薪水应征入伍,给英国打前锋、当炮灰,这内心感受估计是一百万头羊驼跑过。

不过“那里有压迫,那里就有反抗”,一战时埃及人就是英国送到欧洲战场上廉价的劳工和炮灰;到了二战,战火烧到了北非,埃及人还是劳工和炮灰,更糟糕的是蒙哥马利和隆美尔决战北非,各自挣下偌大的名头,可埃及本土却被打的千疮百孔、一片废墟。然而,福祸相依,一大批送上二战战场的埃及青年,总是会留下奋斗的火种,一批如纳赛尔这样的青年军官,经受过二战血与火的洗礼,心中揣着复兴埃及的梦想,伴随着二战结束的礼炮和日不落帝国衰弱的丧钟,在1952年干起了推翻国王、打跑英国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的大事业,没多久纳赛尔就当上了埃及总统。这活脱脱有一个“阿里中兴埃及的翻版啊”,一时间埃及成为整个中东和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奋斗榜样、逆袭领袖、革命领路人。这也是为何后来,为何埃及长期作为阿拉伯世界的老大,带着一帮小弟跟以色列干架的原因,威名就是这个时候闯出来的。

前面说了埃及人的经历和一时间成为阿拉伯领袖的过程,下面来说说现在埃及和沙特为什么那么好。一方面埃及人作为曾经的阿拉伯大哥,现在日子不好过、人口众多、经济凋敝,空有军事实力然而口袋里没有半毛钱,所以急需要沙特等一众海湾石油土豪的援助以稳定经济,伺机再当大哥。另一方面,沙特作为中东最大的土豪,满口袋的钱,着实着急成为伊斯兰领袖,可惜军队战斗力着实够呛,所以急需武装拉拢埃及给其助拳。所以我们看着,一边大量埃及人在沙特劳务输出赚取外汇,沙特给埃及买了“西北风级”两栖攻击舰又买战机,大把撒钱;另一边,两国都打着自己心里的小算盘,都想着领导中东。所以也就出现了,一会儿两家打的火热,人来钱往,一会儿又因为叙利亚问题闹得不可开交。

最终,一句话,两国的走近是因为对方身上有自己看中的东西,埃及看上了沙特的钱,沙特看上了埃及的拳。

以色列为何归还埃及面积更大的西奈半岛,却仍长期占领叙利亚面积狭小的戈兰高地

如果有选择,以色列根本不愿意放弃任何占领的领土。试问,有谁愿意将到嘴的肥肉吐出来?

西奈半岛,西临苏伊士运河,东接以色列内盖夫沙漠和亚喀巴湾,北面是地中海,南面是红海,面积为6.1万平方公里,全境大部分地区为沙丘,气候干燥且非常缺水。

不过,由于西奈半岛处于亚洲和非洲的交界地带,自古以来,该地就是一个极为重要的交通枢纽。欧洲、亚洲地区的政权如果想要征服埃及或者北非,必须由此通过,同理,如果非洲地区的政权想要扩张势力,也必须以此为跳板。

除了军事、政治的原因外,由于西奈半岛西临苏伊士运河,因此,谁掌控了西奈半岛就等于是控制了半条苏伊士运河。

另外,进入近代以来,西奈半岛上逐渐发现了大量的矿产资源,石油、锰矿和铀储量非常丰富。

如此一来,西奈半岛便成为了以色列垂涎欲滴的肥肉。

第二次中东战争的时候,以色列在英、法的支持下曾短暂的占领西奈半岛,但当时的美苏合力打击英法,以色列也被迫吐出了西奈半岛。

到了第三次中东战争,以色列终于如愿以偿。战争爆发之初,在占领了加沙地带后,迅速进军西奈半岛,一直打到了苏伊士运河东岸。由此,以色列顺利占领全部西奈半岛。

打败埃及后,以色列调转枪头,开始攻打约旦和叙利亚,并且从约旦手中抢到了约旦河西岸地区。

在1967年6月8日,以色列同意了联合国立即停火决议,然而到了9日,以色列再次发动进攻,并迅速占领了戈兰高地大部分地区,甚至还夺得了通往大马士革的几条主要公路。

随后,以色列占领了西奈半岛长达15年,直到1982年才全部交还埃及。但对于戈兰高地,以色列压根没有打算还给叙利亚,也因此,一直到今天,该地依然掌控在以色列手中。

要知道,西奈半岛6.1万平方公里,接近以色列领土的3倍。而戈兰高地仅有不到两千平方公里,与西奈半岛相比简直可以忽略不计。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以色列放弃了西奈半岛,却保留了戈兰高地呢?

说句实话,以色列根本不愿意放弃西奈半岛,为此,以色列曾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修建了巴列夫防线,而后来吐出西奈半岛,实在是迫不得已。

当时,为了夺回西奈半岛,纳赛尔的继位者萨达特曾扬言,埃及已经做好了牺牲一百万士兵的准备。事实也是如此,在第四次中东战争爆发后,埃及突袭以色列,攻破了巴列夫防线,并且占领了西奈半岛的西部地区。此后,以色列占领的西奈半岛无法控制苏伊士运河,重要性锐减,成为鸡肋。

再有一个最重要的原因,埃及和苏联分道扬镳,倒向了美国。

当时,埃及的纳赛尔也很有野心,目标是统一阿拉伯世界,其继任者萨达特也有这种想法。为此,埃及多次和以色列发生冲突,试图打通进入西亚的通道。

然而,这种事情无论美、苏,都是不可能允许的。为此,美国疯狂的支援以色列,而苏联在支援埃及的时候却三心二意(当然,这其中也有埃及太废的原因,苏联的支援换不回收益,得不偿失),因此,苏联希望埃及消停会儿,安于现状,不要再挑起战争。

在这种情况下,埃及也明白了自己能力有限,于是放下了执念。既然如此,埃及也决定抛弃苏联,毕竟自己傍苏联就是为了打败以色列,既然你苏联不支持我,那我一定要转投美国。

当时,恰逢美国曾经的坚定盟友伊朗政局不稳,巴列维王朝摇摇欲坠,美国也决定调整中东政策。

另外,由于第三次中东战争的原因,埃及关闭了苏伊士运河,再加上美国对以色列的无底线支持,导致了阿拉伯世界一致对外,引发了石油危机,美国当时的境况可谓是内外交困。

因此,当美国看到埃及主动来投后,那开心的简直要死,毕竟埃及的地缘位置重要无比,又掌控着苏伊士运河这条重要的战略性航道。而且,当时的埃及还是实质上的阿拉伯世界领头羊,在阿拉伯世界拥有着巨大的影响力。

得到埃及,意味着美国在中东、印度洋、地中海地区的影响力大幅提升,而且还可以间接掌控苏伊士运河。

当然,美国也明白,任何好处都不是免费的,需要利益交还,为此,美国决定将以色列强占的西奈半岛归还埃及。

而以色列呢?

没办法,毕竟美国爸爸需要埃及,自己的利益就要放到一边,况且,现在的西奈半岛西部已经被埃及占领,重要性已经大打折扣。于是,以色列心不甘、情不愿的向埃及交还了西奈半岛。

当然,交出西奈半岛后,埃及和以色列的关系也趋于缓和,双方从此避免了军事对峙,边界也从此趋于稳定,对两国的人民都有好处。

至于以色列为何不交还戈兰高地

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爸爸不需要笼络叙利亚,第二则是戈兰高地对于以色列太重要。

众所周知,以色列和阿拉伯世界的仇恨根深蒂固。当犹太人在以色列建国后,双方的冲突矛盾就不断发生,而在历次中东战争中,叙利亚都是反以急先锋,双方的矛盾根本无法化解。

因此,掌控更多资源阿拉伯世界曾多次想将以色列从中东除掉。为此,叙利亚、约旦、黎巴嫩曾计划改变约旦河流向,让以色列得不到水源。

而中东地区干旱异常,可以说淡水资源就是命脉,这让以色列如鲠在喉。

这时,戈兰高地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它被称为中东水塔,附近有重要的淡水湖泊加利利海,以及众多河流。因此,以色列夺取戈兰高地,目的就是争夺水源,把控命脉。

当然,除了水源,这里的战略位置也非常重要,居高临下,俯视一切。夺取戈兰高地,意味着以色列的国土安全有了保障,且由于地势原因,以色列可以将叙利亚尽收眼底,监控叙利亚的一举一动。

反观叙利亚,因为失去了戈兰高地,首都大马士革处在了以色列的打击之下。而且由于高地之上还有一条通往叙利亚的公路,从这里出发,仅60公里便可以到达大马士革。为此,叙利亚在戈兰高地的问题上压根没有退步的可能性,双方也因此成为了死敌。

而美国无法招抚叙利亚,戈兰高地便是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也因此,美国便选择摧毁叙利亚,导致叙利亚陷入了长期内战之中。

如何评价埃及总统萨达特

对于埃及人来说,萨达特绝对算是国家的英雄,他对于埃及的贡献是深远的,不仅是让埃及人能够吃饱饭,也让埃及人在战争中看到了信心。

穆罕默德.安瓦尔.萨达特于1918年12月25日出生在米努夫省的迈特阿布库姆村。他的父亲是一名军人,母亲是来自苏丹的移民。他有13个兄弟姐妹,因此一家人过得非常清苦,萨达特的童年是在看《古兰经》的日子中渡过的,这也决定了他在日后的执政期间对穆兄会等教法派势力足够宽容。1922年,埃及获得了名义上的独立,但英国依然在埃及有驻军,英国依然在掠夺埃及的资源,官员中也有许多英国人。这个时候的萨达特,非常崇拜印度的甘地,这让他以后经常模仿甘地的服饰和作风。

但他终究在骨子里按耐不住他的激动,走上了革命的路途。
(萨达特肖像)

1936年,萨达特进入了开罗军事学院学习。当时的埃及,弥漫着一股反对法鲁克王朝的风气。尤其是在开罗军事学院这种军事精英,下级军官聚集的地方。他在这里认识了很多朋友,也在此追随纳赛尔,参与了纳赛尔建立自由军官组织的活动,成为核心成员。

1952年7月22日,纳赛尔带领一支部队发起了革命,萨达特成为了他的好帮手,在天亮之前,他们控制了开罗全城,随后,国王逃亡,纳赛尔和他的战友们接受了这个古老的国家。

1964年到1970年,萨达特两次出任副总统。在纳赛尔收复苏伊士运河的活动中,以及第二次,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他都在支持纳赛尔。纳赛尔在第三次中东战争惨败后,想要辞职下台,萨达特和众人一起阻止了他。等到1970年纳赛尔病死任上,萨达特当上了埃及总统。
(萨达特和穆巴拉克)

萨达特上任不到半年,就开始努力准备与以色列的大战,他的目标是战胜以色列,收回被占领的西奈半岛。

当年10月,萨达特和叙利亚军队向以色列发起了突袭,他们在犹太教赎罪日当天从南北两线发起攻势。其中,埃及军队用高压水枪配合重火力摧毁了以色列号称不破的巴列夫防线,随后全歼了以色列190装甲旅。同时,埃及空军突然袭击,几乎摧毁了西奈半岛上所有的以色列机场和仓库。埃及取得了不俗的战绩,极大的提升了埃及人的自信心,让阿拉伯民族和穆斯林世界感到自豪,一举粉碎了以色列不可战胜的神话,萨达特也成为了阿拉伯国家的英雄人物。
(萨达特)

但是萨达特并不希望一直打下去,他更希望和以色列和谈,与西方缓和关系。所以,他在后来驱逐了苏联顾问,废除了《埃苏友好互助条约》。1977年,他居然前往耶路撒冷会见了以色列总理,又在1978年9月与以色列达成了戴维营协议。结束了埃及和以色列长期的战争状态,也收回了被占领的西奈半岛。

萨达特的做法对于埃及国内发展经济是有利的。这种做法给埃及带来了一个安全稳定的发展环境。也得到了西方的投资。他让埃及获得了来自美国的财政援助。在他执政的十年,埃及摆脱了1967年到1973年间的经济停滞状态,1973年到1978年,埃及的实际经济增长率高达5%,1979到1980年则是9%,高于纳赛尔时代。而且,埃及重新开放了苏伊士运河,并大力发展石油工业和旅游业。
(萨达特遇刺现场)

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理解萨达特的做法,并不是所有人都支持他和以色列进行和谈。他的做法直接开启了巴勒斯坦人长期孤独无援的境遇。于是,他遭到了死亡的威胁。

1981年10月6日,三名军官在庆祝十月战争的检阅式中冲下车,他们投掷了炸弹,并用冲锋枪扫射。萨达特身中五枪,两颗子弹穿透了肺部,是致命伤。
(萨达特遇刺现场)

在他死后,埃及举行了国葬,葬在开罗纳赛尔城,在他的墓边有四根斜柱,上面写着18行阵亡于第四次中东战争中的埃及军人。

有人说特朗普领导下的美国正在和埃及、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组成一个轴心,对此你怎么看

在中东按地缘结构划分有四大势力,既沙特系(阿拉伯人)、土耳其(突厥)、伊朗(波斯)、以色列(犹太人)。其中和美国正式缔结盟友关系的只有土耳其(北约框架)。但从目前的局势来看,土耳其和美国是似友非敌的关系,而伊朗和美国,以及伊朗和沙特系,以色列都是是敌非友的关系。仅从该结构来看,美国拉拢埃及、以色列、沙特和阿联酋组建一个轴心以稳定地区形式是非常符合逻辑的事。

而实际上,自从沙特1945年建国老国王造访了美国总统罗斯福后,美沙两方就已经建立了非正式盟友关系。

而对于美国和以色列的关系,毫无疑问,本身就是全天候非正式盟友关系。前一向美国为以色列打抱不平,直接退出了安理会人权理事会,为两国关系上演了一出两肋插刀,秦晋之好的佳话。

其实从当前中东地缘中就可以看出各方的关系和之后一段时期内局势的走向。

先说土耳其。土耳其本来是美国在北约框架内重要的盟友,其盟友关系超过了六十年,但显然,随着2016年以来,双方就开始龌龊不断。一方面显然是苏联的解体使土耳其失去了作为桥头堡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土耳其近年来面临转型,显然土耳其开始越来越强调其奥斯曼继承者的属性(泛突厥和泛伊斯兰),开始着重注重自身在中东的位置,这给美国带来了挑战。尤其是土耳其开始实施四海能源枢纽(里海、黑海、地中海、波斯湾)战略和新奥斯曼主义,在中东舞台上想要获得更大的空间,这让因为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变得衰弱,在中东地区式微的美国颇为忌惮。

自伊朗革命成功之后,伊朗就和美国渐行渐远,直至完全对立。今年5月份美国退出伊朗和全球各大国签订的伊朗核协议,又将双方推到了冲突的边缘。

美国退出伊朗核协议的背景是,伊朗借助当年奥巴马政府对自己的松绑,开始积极在地区扩张,不仅美国在伊拉克的胜利果实被伊朗偷走了大半,而且伊朗除了培训出唯一能和以色列叫板的黎巴嫩真主党打手外,还将战略触角伸到了以色列和沙特的家门口,尤其是伊朗在叙利亚的渗透,更使伊朗跳出了美国的包围圈,直接以地中海东海岸为跳板寻得第二出海口。

为了应对伊朗在自家家门口的渗透,以色列开始无休止的在叙利亚空袭伊朗军事目标,两家也陷入了一个死循环,空袭,重新部署,再空袭,再重新部署。

沙特和伊朗除了地缘之争外还有宗教正统之争,于是沙特在和伊朗的博弈中更为卖力,其支持黎巴嫩政府,在叙利亚组建沙特系反对派,在家门口更是直接率领十几个盟友干涉也门内战,直接和伊朗代理人胡塞武装交手。

美国对付伊朗更是不留余力,其部署在阿拉伯半岛和伊拉克、阿富汗的数十个军事基地本来就是为伊朗准备,甚至美国当时发动阿富汗和伊拉克战争都是考虑了伊朗因素之后。

显然,沙特以色列美国三家在对抗伊朗问题上诉求是高度重合的。

今年以来美国一直都在捣鼓海湾国家以沙特为首建立一个阿拉伯版北约,目的很明确,就是对付伊朗。

而近几年美国也在一直致力于以色列和海湾国家(逊尼派)的和解进程,2015年阿联酋和以色列互设办事处意味着美军此举显然卓有成效。

以遏制伊朗为契机,美国整合逊尼派和犹太人两大地缘,然后聪叙利亚、也门、黎巴嫩甚至伊拉克斩断伊朗的触角,本就是美国目前正在做的。

而美国长期的目标是,遏制伊朗,牵制土耳其,进而在中东驱逐出俄罗斯,重新划定中东秩序和地缘。

美国在中东建立轴心,显然是为了重返其在中东一家独大的时代。

埃及人如何看待萨达特主动与以色列和解,用政治手段收回西奈半岛

原创不易,请随手关注!

作者:毅品文团队雪兰,无授权禁转!

常言道,在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在谈判桌上也休想拿到。但有一个人反其道行之,他在谈判桌上找到了战场上得不到的东西,他就是埃及总统萨达特。他的一生很是辉煌,主要成就之一:与以色列谈判拿回了西奈半岛。

埃及的西奈半岛面积达6万多平方公里,西为苏伊士运河,东为以色列,为荒凉的沙漠地带,战略地位却非常重要,东西连接非洲及亚洲,南北为地中海与红海。 按中国的话说,这里为兵家必争之地!

1967年的第三次中东战争中,以色列军队占领了西奈半岛,不仅拒绝从那里撤军,而且还试图吞并这一地区,大有一股:只要是我占领的地方,就是我的地盘!

1970年9月,由于埃及纳赛尔总统逝世,萨达特作为副总统接任总统之职,开始了主政埃及,上任伊始,便大刀阔斧地进行了一系列改革,收回西奈半岛更被他视为主要任务。

1973年,经过充当准备之后,埃及与叙利亚联合对以色列发动了进攻,这就是第四次中东战争!虽说在战争初期,成功突破以军的巴列夫防线,但是在以军的反击之后,埃及军再次失败,让以色列继续占领的西奈半岛发起进攻。

以色列取得战争胜利不假,可惜损失惨重,付出巨大的代价,战后痛定思痛之后,放弃原本的强硬立场,试图与埃及和谈。萨达特也因作战失利,认为仅依赖于战争已经没机会取胜,转而寻求和平解决,埃以关系随之发生转折。

1977年11月,萨达特亲自出访以色列,同年12月,以色列总理贝京访问埃及,1978年9月,在美国总统卡特的斡旋下,以色列与埃及在美国签订戴维营协议。1979年3月,埃以签订和约。1980年,双方正式建交,结束了长达30年之久的交战状态。

以色列先于1980年,将西奈半岛三分之二领土交还埃及;后于1982年,将另外三分之一的领土交还埃及,萨达特以一纸和平条件,收回了西奈半岛。

可惜此举在阿拉伯世界受到了强烈反对,埃及为此被阿盟开除并受到制裁,国内也有许多人反对他,极端分子和反政府分子对他极端仇恨,

1981年10月6日,在埃及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的八周年阅兵式上,突然遭到当众刺杀身亡,这是一场震惊世界的剌杀事件,让全球震惊。参考资料:《走进美丽的西奈半岛》《五十年来被暗杀的各国政坛领袖》

埃及总统萨达特为国家争回西奈半岛,为何却被自己的国民暗杀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萨达特遇刺原因非常简单,和以色列搞和谈。

在当时整个阿拉伯世界来说,犹太人占据了圣耶路撒冷,就是穆斯林的共同敌人。

这个涉及宗教的根本性问题,在阿拉伯人看来根本没有讨价还价的余地,不是你死就是我亡。

所以无论是极端保守的沙特、伊朗,还是相对世俗化的叙利亚、伊拉克,甚至被西方成为疯狗的卡扎菲,对于以色列的态度都是完全一致的,就是要消灭这个国家。

甚至是已经亡国的巴解组织,被以色列人搞得站不住脚,仍然拒绝和以色列进行任何谈判。

然而这个节骨眼上,一直作为阿拉伯世界领袖的埃及总统萨达特,突然在1977年飞到耶路撒冷同犹太人何谈。

此举顿时遭到整个阿拉伯世界的强烈指责。

在所有阿拉伯人看来,埃及总统萨达特毫无疑问是穆斯林中的叛徒,为了自己的利益向异教徒屈服。

阿拉伯人从古至今的观念都是:敌人可能会被宽恕,但叛徒一定要被处死。

所以,萨达特的下场几乎是可以预料到的。

当然,萨达特搞和谈在他看来是正确的。几次中东战争都是埃及作为主力,几乎每次都损失惨重,偷鸡不着蚀把米。

盛产石油的西奈半岛,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占领,一直收不回来。

第四次中东战争中,埃及再次倾全国之力出动20万大军进攻,结果不但没有获胜,反而丢了苏伊士运河,还被以色列军队打倒距离开罗不远的地方。埃及损失4万多人,2000辆坦克被击毁超过1200辆,元气大伤。

战后,以色列在美国支持下又进行武器的换代,军事实力飞速增加。埃及因缺乏军费,军队战斗力反而极速下降。

萨达特认为,埃及没有能力打败以色列,既然如此还不如何谈。

同时,埃及这几年因人口暴增,国内经济发展困难,经济增长从百分之四降到百分之一,人民生活非常困难。因为备战,埃及军费却从财政收入的百分之九提高到百分之二十五。这样下去,恐怕也不用以色列来打,埃及自己就要垮了。

自然,还有国家战略的因素。萨达特上台以后,认为必须废除前总统纳赛尔的亲苏政策。萨达特认为,苏联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不可能是美国的对手。

找干爹也要找个强的,应该选择美国作为盟友。

美国为了抑制中东的反美实力,也可以和埃及合作,仅仅79到81年就提供了55亿美元的援助。

但是,美国援助是有要求的,让埃及带头和同以色列何谈。在美国人看来,埃及是阿拉伯联盟的领袖,他只要和谈就会导致阿盟的垮台,以色列就安全了。

为此,美国以让以色列规划占领的埃及西奈半岛领土作为诱饵,并且真的先还了百分之六左右的领土。要知道,当时埃及是没有本事采用武力收复的,现在以色列竟然愿意通过和谈还,那就是天大的喜事。

因为以上原因,萨达特觉得和美国以及以色列何谈。1977年11月19日至21日,萨达特作出惊人之举——访问了以色列并在其议会发表了感人至深的演说。1978年9月18日,在美国的斡旋下,埃以双方签署了戴维营协议。次年3月26日,又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正式结束了持续30年多年的战争状态。由此,西奈半岛归还埃及,但以色列船只可在苏伊士运河、蒂朗海峡和亚喀巴湾自由航行。

对于萨达特来说,他的行为几乎宣判了自己的死刑。

得知萨达特和犹太人何谈后,仅仅首都开罗就有11个不同的极端组织宣布要干掉他。

阿拉伯社会包括埃及内部都有大量的极端分子。这些人为了处决所谓的叛徒是不惜一切代价的。

要么萨达特不再公开场合出现,只要一露头就会有生命危险。

1981年10月6日,萨达特总统主持庆祝第四次中东战争8周年阅兵式。在中午12时59分,一辆牵引苏制M46加农炮的炮车突然停在了阅兵台前。众人都以为这辆炮车很可能遇到了故障抛锚,也没有在意。

很快四名身穿埃及陆军军服的男子冲出炮车,向主席台冲去,一边向人群投掷手雷,一边用手中的冲锋枪扫射,目标就是萨达特总统。

萨达特总统被近距离击中5枪,其中2颗子弹击中肺部,当场死亡。

整个刺杀行动仅进行了45秒。

事后查明,这4名暗杀者都属于埃及国内的极端宗教势力。对萨达特造成致命伤的人,还是埃及军队连续7年的射击冠军阿巴斯·穆罕默德。

萨达特死前只说了一句话:为什么埃及人要杀我?真是不可思议!

现在看来,萨达特的所作所为确实是为了埃及,而不是为了他自己。

不过,当时绝大多数阿拉伯人都认为,萨达特死有余辜,4个刺客是烈士。在巴格达、利比亚、德黑兰、黎巴嫩,当地人们走上街头,载歌载舞,犹如庆祝节日般欢庆萨达特的死。

事后,穆巴拉克接任埃及总统,埃及法院判处四名罪犯死刑,同时埃及的穆斯林兄弟会也有300多人被判处死刑,埃及军队进行了内部的大清洗,那些具有极端宗教思想的官兵被大批开除或者提前退役。

鉴于萨达特对中东和平的突出贡献,1978年的诺贝尔和平奖授予给了埃及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萨达特!

所有国家都不肯收留无家可归的伊朗末代国王,可为何埃及愿意

在伊朗的末代国王巴列维被霍梅尼打败之后,被迫逃离了自己的国家伊朗,这个巴列维也就是楼主所说的末代国王,在逃亡的时间段内,可以说巴列维可以说是历经了千辛万苦,在埃及到摩洛哥到墨西哥到美国最后又到巴拿马。

但是当霍梅尼建立的新国家之后,曾经对世界宣布,希望各国看到巴列维之后,可以送回国家,不要收留,世界各国都考虑到和新政府的利益,都拒绝收留了巴列特,巴拿马政府也不例外。

但是最后埃及政府还是收留了巴列维,这是因为1973年的第五次的中东战争的时候,巴列维顶着美国以色列的压力,给了埃及石油和资源,这是其中一个原因,实际上埃及的法鲁克王室和巴列维王室一直都是有姻亲关系的,这也是其中一方面。

埃及曾得到苏联的大量援助,有再造之恩,可是后来为何成了仇家

埃及注定是曾经的苏联、乃至现在的俄罗斯心中永远的痛!

赫鲁晓夫和之后政变夺权的勃列日涅夫怎么也没有想到,自己掏心掏肺、几乎毫无保留地提供援助,可是对方竟然是个白眼狼,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了傍上美国这根“大腿”,甚至毫不顾忌往日恩情,斩钉截铁地对美国国务卿基辛格说道:“现在埃及的敌人是苏联,以后中东地区的和平需要一个超级大国的安排和监督,毫无疑问美国是最佳选择”。

这正应了那句“斗米恩、升米仇”,想当初两国密切合作了二十年,苏联给埃及提供了40多亿美元的贷款,两万多名军事顾问、科研专家、飞行员等各行各业的精英,还帮助他们收回了苏伊士运河控制权、修建著名的阿斯旺大坝。就算是苏联经济持续下滑、国内物资供应不足的情况下,仍旧勒紧裤腰带把大量武器、物资、生活必需品源源不断地输送给埃及。在这背后,没有任何的附加条件,都是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两位苏联领导人提供的无偿援助。

苏联虽是当时的超级大国,可是自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经济就一度低迷,自身不保的他们为啥还要慷慨地援助埃及呢?在两国长达20年的蜜月期里,苏联给了埃及哪些好处、而埃及又是如何回报的呢?再到后来,埃及总统萨达特为什么彻底断绝与苏联的联系,把昔日亲密无间的老大哥当成敌人呢?

埃及共和国刚刚成立时,可以说是“举目无亲”,四周皆是强敌,唯有远方的苏联为他点亮一盏明灯。

从19世纪末期开始,埃及就一直是英国的附庸,这片土地上的法鲁克王朝一直尊英国国王为时代追随的主人。虽然后来,英国口头上承认埃及是一个独立的主权国家,但背地里依旧做着殖民统治的勾当。

虽然法鲁克王朝的统治者们懦弱无能,可是埃及民众却不甘心受人奴役,于是一场又一场军事行动展开。1952年7月份,一支名为“自由军官组织”的军事团体发动起义,在领袖纳赛尔的带领下一举攻破首都、推翻了法鲁克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象征自由与民主的“埃及共和国”。

虽然建立起了新的政权,但埃及依旧面临着诸多棘手的问题,首当其冲的就是殖民者的残余势力、和虎视眈眈的邻居以色列。

埃及作为纯正的阿拉伯国家,和以色列的时代恩怨不必过多阐述,总而言之两国彼此一直处于仇视状态;而英国作为曾经的殖民者,带给埃及人民巨大的伤害,当时仍有强大的势力牢牢控制着苏伊士运河。

纳赛尔清楚地意识到,苏伊士运河就是埃及的命脉,无论出于经济目的还是国防考虑,都一定要将控制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1952年底,纳赛尔开始了频繁的外交活动,他先是寄希望于美国,希望他们能够给自己提供经济建设和军事方面的帮助。当时的美国总统杜鲁门当即表态:想要援助可以,但埃及必须加入中东防御组织,一起对抗苏联。

这个要求让纳赛尔十分反感,也就直接打消了他向美国请求援助的想法。因为纳赛尔一直提倡不结盟运动,再加上埃及刚刚确立新政权,内政外交尚在发展期,这时候就去惹怒强大的苏联实在不是明智的选择。更重要的一点是,英国和以色列就是中东防御组织的成员国,美国提出这个要求或者也是出于照顾英国、以色列的考虑,但没想到触碰了纳赛尔的软肋。

美国指望不上,纳赛尔于是又想到苏联。恰巧这个时候,以色列对埃及境内发动空袭,几百吨的炸药投下之后,阿斯旺、亚历山大等几个重要城市瞬间被火光掩盖。就在埃及全体军民陷入绝望之时,苏联主动地伸出了援手,低价出售众多武器用来增强国防实力。

这个时候疑点产生了,身处被动的是埃及、随时都有被灭国的可能,可为什么赫鲁晓夫却要主动地帮助他呢?

这就要从当时的国际局势说起。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霸,世界上除了第三世界国家、基本都分为两派,加入了双方的阵营,到50年代的时候已经处于饱和期,赫鲁晓夫想要继续发展势力、增强苏联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只能把目光抛向第三世界。

埃及是个十分不错的拉拢对象。首先他们被西方殖民过,对资本主义国家深恶痛绝;其次他们和以色列有“世仇”,能够起到很好的牵制作用;而且就在不久之前,埃及和美国闹得不欢而散,仅凭这一点就能为自己所用。

长达二十年的“蜜月期”,苏联对埃及可谓掏心掏肺:只要我有、只要你要,统统给!

在这里举个简单的例子。

从1956年开始,虽然英国军队全部撤出了埃及,但他们仍旧控制着苏伊士运河,这一点让纳赛尔十分不满。于是在当年的7月26日,纳赛尔政府宣布要收回运河的控制权,并且将苏伊士运河公司的所有财产强制转到埃及政府名下。

这样的举动无异于与虎夺食,暴怒之下的英国政府伙同法国、以色列对埃及展开了一系列的报复活动。23万联合军队气势汹汹地冲向埃及边境,400辆坦克、150门火炮、近200架战斗机也向前线运来。相比较之下,埃及无论是从军队数量还是武器装备上来说都处于弱势,想要打赢这一仗十分困难。

当时苏联正在忙着处理匈牙利的十月事件。匈牙利的知识分子为了摆脱苏联的控制,秘密集结了一万多名学生发动游行,进而演变成了流血事件。所以那时候赫鲁晓夫的注意力全部放在了匈牙利,哪曾向中东地区又突然挑起了战火。

为了表示自己支持埃及赛尔政权的决心,赫鲁晓夫又开始向埃及输送武器装备,并且派出了一百多名优秀的军事顾问协助作战。同时,他还写信给英、法、以色列三国领导人,给他们心理上的压力。

赫鲁晓夫在给以色列总理本·古里安的信中写道:“您的这种行为将使以色列是否能继续作为一个国家而存在发生问题”。

赫鲁晓夫在给英国艾登和法国总理摩勒的信中写道:“如果拥有各种现代化毁灭性武器的更强大的国家向英国和法国进攻的话,那么英法两国会处于何种境地呢?”

在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的信中写道:“如果这场战争不予制止,则将险象环生,并能发展成为第三次世界大战”。

字里行间中、充满了赤裸裸的威胁,可是在强大势力的威胁下,事情往往会出现转机。

1956年11月6日,英法顶不住来自苏联的强大压力,最终只能停火和谈,而以色列也被迫撤出全部军队。虽然在这场战争中埃及一直处于守势,伤亡巨大,但却在苏联的帮助下名正言顺地取回了运河的控制权,他才是当之无愧的赢家。

这只是苏联对埃及提供海量援助中十分平常的一个例子,我们却可以看出,自从埃及傍上苏联这条大腿之后,便没有了后顾之忧,就算对方是实力强劲的英法列强又能怎样?

在之后的时间里,为了改善埃及的生态环境、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苏联又向他们提供了70多个重工业项目的援建计划,其中就有闻名世界的阿斯旺大坝;为了增强他们的国防建设,要钱给钱、要武器给武器,前后加起来的总价值超过40亿美元;埃及的科研水平不行,苏联又分批派去各行业专家,总数超过两万人!

这是国际援助吗?这分明是苏联给了埃及一份偌大的家产!

事实证明,两国之间无论曾经多么亲密,也避免不了发生“撕破脸”的悲剧。

在整个赫鲁晓夫时期,苏联和埃及的关系一直亲昵,可是自从勃列日涅夫发动政变上台后,这种看似坚不可摧的兄弟情渐渐瓦解。

勃列日涅夫一上台,就迫不及待地全盘否定赫鲁晓夫、修改中东战略。他认为,之前给予埃及的援助,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浪费,这种不求回报的方式自己将坚决抵制。

1967年第三次中东战争爆发,在苏联隔岸观火的情况下、埃及惨败,整个西奈半岛被以色列控制。此时纳赛尔只能厚着脸皮请求勃列日涅夫提供援助。

勃列日涅夫的回答也是干脆,想要援助,就必须同意在你们的领土上建立军事基地。为了不让国家灭亡,纳赛尔只能点头同意。

如果埃及一直由纳赛尔领导,那么他们不可能脱离苏联,可是1970年纳赛尔去世了,接任总统位置的萨达特是个坚定的亲美分子,刚上台就武力驱逐了苏联驻扎在国内的所有专家和军事顾问,并且将苏联建造的军事基地收归国有。不久之后,更是废除了《埃苏友好合作条约》,埃及和苏联正式断交。

既然是亲美分子,萨达特在领导埃及脱离苏联之后,立马转身投入了美国的怀抱。1973年初,萨达特来到美国,受到国务卿基辛格的迎接,两人刚一入座萨达特就表态道:“现在埃及的敌人是苏联!”

这句话有两层意思:一是埃及把苏联当成敌人,本着敌人的敌人是朋友的原则,日后埃及和美国将是同一条战壕里的盟友。二则涉及到埃及和以色列的关系。埃及为了集中全部力量对付苏联,自然要放下与以色列的争执,以后的中东肯定会往和平的方向发展,而为了让来之不易的和平保持下去,则需要美国加入其中做“秩序员”。

总而言之,萨达特的表现让美国十分满意,很快便安排他和以色列政府签订了《埃以和平条约》。


埃及和苏联的关系出现180度转变,归根结底还是两国之间合作的“不平等”。

苏联给予埃及强力的援助,虽然有扩大自己影响力的需要,但埃及方面却从未想过付出,就连在自己境内建设军事基地的要求都不能答应,不能互惠互利的合作又有什么意思呢?

关键时刻,埃及出手阻止以色列,为啥美国没做到的埃及做到了

埃及的作用并不是阻止了以色列,而是居中调停,使以色列和哈马斯达成了妥协。美国做不到这一点,是因为美国与哈马斯根本就说不上话,所以它当不了调停人。

美国对哈马斯没有什么影响力,甚至可能与哈马斯根本就没有联系。因为美国已经把哈马斯及其领导人列为恐怖组织和恐怖分子了。

埃及对巴勒斯坦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所为一个阿拉伯国家和穆斯林国家,埃及一向支持巴勒斯坦,在历史上的多次中东战争中,埃及都曾是与以色列作战的主力国家之一。因此它对巴勒斯坦的影响力是可想而知的。

目前巴勒斯坦的加沙地区被以色列围困,巴勒斯坦人非常倚重通过地道从外界获得急需的物资,而这些地道另一端的出口都在埃及境内。如果埃及掐断这些地道,加沙地区的巴勒斯坦人就根本无法维持生活,哈马斯也无法得到或制造出那么多的火箭弹。可见埃及的支持对巴勒斯坦来说有多么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埃及政府向哈马斯施加压力,让其停火,是很容易奏效的。

当然,如果以色列不愿意停火,哈马斯同意停火也没用。而现在埃及与以色列的关系又相当不错,所以埃及与以色列也能说上话,它这才能居中调停。

埃及在现代史上曾经是以色列的死对头,双方一度打得你死我活。后来埃及总统萨达特改变策略,开始与以色列谈和,双方签署了和约,埃及由此也从以色列手中拿回了在第三次中东战争中被以色列侵占的西奈半岛。但萨达特单独与以色列媾和的做法不但引起了叙利亚等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强烈不满,而且也引起了埃及国内极端强硬派的不满。所以,萨达特在参加一次阅兵时被强硬派分子开枪刺杀。但萨达特开启的与以色列和解的路线基本上被延续了下来。

前几年,美国利用埃及爆发的阿拉伯之春运动所导致的政权更迭,增强了自己对埃及的影响力。在这种情况下,当前的埃及政府与以色列也保持了不错的关系。这也是埃及能够在这次巴以冲突中充当巴以双方谈判中间人的一个重要条件。

另外,以色列和哈马斯在最近的冲突中都损失很大,它们本身也想停火了。以色列虽然占据军事优势,但哈马斯火箭弹的袭击使得以色列国民无法进行正常的生产和生活,这个损失是难以计量的。巴勒斯坦方面则是人员伤亡严重,房屋建筑等基础设施也损毁严重。继续打下去对双方来说都没有多大的意义,双方在政治和经济等方面都不会有什么收益。所以埃及一出来调停,双方很快就达成停火协议了。

这才是当前巴以双方能实现停火的真正原因。

当然,停火也只是暂时的。因为巴以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解决,所以双方未来再次发生大规模冲突只是个时间早晚的问题。中东这片土地可真谓是灾难深重。是什么造成了这一切呢?

身为阿拉伯世界带头大哥的埃及为什么背叛组织,与以色列签订《戴维营协议》

国与国之间,没有永久的敌人,只有永久的利益。《戴维营协议》协议的签定就是一个典型的例证。作为阿拉伯龙头老大的埃及领导人放异了阿拉伯民族的共同利益与担当,在美国人的调解下签定了《戴维营协议》说明了以色列在美国的强大的后盾下,阿拉伯民族的妥协与分裂。有了这个协议,就有了《埃以和平协议》,就有了埃及收复西奈半岛与苏伊士运河主权。而以色列就得到了阿拉伯老大的承认,这样就失去一块土地,换取了阿拉伯的分裂,对自己在阿拉伯世界中少了一个劲敌,其它国家就无所畏惧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