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大通湖属于南县吗
- 南县有多少个乡镇
- 益阳市至大通湖区有多远
- 洞庭湖是在我国的湖南省的哪个市
- 中国十大湖泊面积排名
- 洞庭湖原来是中国第一大湖,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 湖南大通湖农场有限公司是怎样一家公司
大通湖属于南县吗
大通湖属于南县。
1、大通湖在湖南南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接沅江市界,亦洞庭之一隅也。是组成洞庭湖的四个较大的湖泊之一,另外还有东洞庭湖、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其12.4万亩,是湖南省最大的内陆养殖湖泊。是中国著名的鱼米之乡。水产资源丰富,主要出产有稻米、棉花、四大家鱼、虾、蟹、莲、菱角等。
2、2019年10月2日,湖南省河长办印发第6号省总河长令,决定开展大通湖流域综合治理。
3、湖区属中亚热带向北亚热带过渡的季风湿润气候,年均气温16.6℃,1月平均气温4.1℃,极端最低气温-13.1℃(1972年2月9日),7月平均气温28.7℃,极端最高气温39.5℃(1972年7月21日)。多年平均日照时数1 775.7h,无霜期266d,降水量1 237.7mm,其中4~9月约占年降水总量的68%。湖水主要依赖湖面降水和地表径流补给,入湖河流由北部注滋河节制闸经5条灌渠入湖,泄水经南部2条灌渠下注草尾河。垸内灌渠可通航,过黄茅洲船闸,经草尾河直通东洞庭湖,出入河口均已建闸,为受人工控制的水库型湖泊。湖水pH值7.5,矿化度209mg/L,属重碳酸盐类钙组Ⅱ型淡水湖。
南县有多少个乡镇
南县有十三个镇:明山头镇、青树嘴镇、厂窖镇、 武圣宫镇、河坝镇、金盆镇、北洲子镇、南洲镇、 华阁镇、茅草街镇、三仙湖镇、麻河口镇、千山红镇、浪拔湖镇
2个乡:乌嘴乡、中鱼口乡。
益阳市至大通湖区有多远
驾车路线:全程约105.6公里
起点:益阳市政府
1.从起点向正西方向出发,沿梓山西路行驶300米,右转进入康富南路
2.沿康富南路行驶1.4公里,左转进入益阳大道
3.沿益阳大道行驶860米,直行进入益阳大道
4.沿益阳大道行驶100米,在第1个出口,朝资江一桥方向,右前方转弯进入金山北路
5.沿金山北路行驶1.8公里,朝五一路方向,直行进入资江一桥路
6.沿资江一桥路行驶1.2公里,进入马良南路
7.沿马良南路行驶470米,过左侧的资阳农业大厦约180米后,直行进入马良北路
8.沿马良北路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S204
9.沿S204行驶21.5公里,直行进入中联大道
10.沿中联大道行驶5.0公里,左转进入白沙大道
11.沿白沙大道行驶1.4公里,直行进入S204
12.沿S204行驶29.5公里,直行进入S202
13.沿S202行驶39.2公里,直行进入五一路
14.沿五一路行驶220米,左转进入文化路
15.沿文化路行驶330米,直行进入文化路
16.沿文化路行驶210米,在第1个出口,朝区委区管委/友谊路/南县方向,右转进入S202
17.沿S202行驶190米,左转
18.行驶90米,右转
19.行驶80米,到达终点
终点:大通湖区委
驾车路线:全程约105.5公里
途经:S204、S202
益阳市政府
进入梓山西路,行驶300米
右转,进入康富南路,行驶1.4公里
左转,进入益阳大道,行驶960米
进入环岛,进入厦成线,行驶3.0公里
请直行,进入马良南路,行驶650米
请直行,进入马良北路,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S204,行驶21.5公里
请直行,进入中联大道,行驶5.0公里
左转,进入白沙大道,行驶1.4公里
请直行,进入S204,行驶29.5公里
请直行,进入S202,行驶29.0公里
左转,进入五一路,行驶10.5公里
左转,进入文化路,行驶540米
进入环岛,进入S202,行驶190米
左转,从S202到大通湖区委,行驶170米
大通湖区委
洞庭湖是在我国的湖南省的哪个市
洞庭湖是属于我国湖南省岳阳市,有部分与益阳市相连。
1、位于中国湖南省北部,长江荆江河段以南,是中国第四大湖,仅次于青海湖、兴凯湖和鄱阳湖,也是中国第二大淡水湖
2、面积2,820平方千米(1998年),原为古云梦大泽的一部分,洞庭湖南纳湘、资、沅、澧四水汇入,北与长江相连,通过松滋、太平、藕池,调弦(1958年已封堵)“四口”吞纳长江洪水
3、湖水由东面的城陵矶附近注入长江,为长江最重要的调蓄湖泊,由于泥沙淤塞、围垦造田,洞庭湖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目平湖和七里湖等几部分。
一、概况
洞庭湖水质比较清洁,富营养化不明显,主要污染物通过降水使大气中的有害物质随雨水人湖,是污染物质进入湖水的途径之一,随雨水进入洞庭湖的主要物质是SO、Co、NoX以及烟尘,有害有毒物质主要有汞、镉、六价铬、砷、铅、酚、氰化物、硫化物;洞庭湖是我国主要淡水商品鱼基地,现有鱼类113种,分属11目22科,其中102种是与长江上游共有的,其中鲤科鱼类65种,鮠科10种,鳅科9种,鳍科6种,银科3种,鲇科、鮡科各为2种,其他16种。渔获量在15000-30500吨,主要经济鱼有青鱼、草鱼、鲢鱼、鳙鱼、鲤、鲫、赤眼鳟。
洞庭湖洞庭湖呈现一派水流沼泽、河网平原地貌景观,东、南、西三面环山,北部敞口的马蹄形盆地,西北高,东南低;湖面海拔平均33.5米,其中西洞庭湖35~36米,南洞庭湖34~35米,东洞庭湖33~34米,平均水深6~7米,最深处30.8米,总面积约2691平方公里,其中西洞庭湖345平方公里,南洞庭湖917平方公里,东洞庭湖1478平方公里,湖水蓄量178亿立方米;底质多泥或淤泥型;主要入湖河流有湘江、资江、沅江、澧江四水、长江三口、汨罗江、藕池东支、华容河。
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长江中游重要吞吐湖泊。处于湖南境内,位于湖南省东北部,湖区位于长江中下游下荆江南岸,介于北纬28°30′~30°20′,东经110°40′~113°10′。湖区面积2、820平方千米,天然湖面4040平方公里,另有内湖1200平方公里。
中国第二大淡水湖。由东、西、南洞庭湖和大通湖四个较大的湖泊组成。在湖北省南部、湖南省北部、长江南岸。北有松滋、太平、藕池、调弦4口(1958年堵塞调弦口)引江水来汇,南和西面有湘江、资水、沅江、澧水注入。湖水经城陵矶排入长江。通常年分4口与4水入湖洪峰彼此错开。因而有「容纳四水」、「吞吐长江」的调节作用,减轻了长江中游的洪水压力。若出现「江湖并涨」,就易泛滥成灾。由于4水和4口携带大量泥沙,每年约有1.28亿吨泥沙淤积湖底。
1825年时湖水面积约6,000平方公里,1890年为5,400平方公里,1932年为4,700平方公里,1960年已减为3,141平方公里。现在以湖面高程34.5公尺计,湖水面积为2,820平方公里。昔日号称「八百里洞庭」,今已分割为许多大小湖泊。水位变幅达13.6公尺,有「霜落洞庭乾」之称。1952年兴建荆江分洪工程和蓄洪垦殖区,使部分洪水泄入分洪区,并整修了湖区堤垸水道,减轻了洪水对洞庭湖区的威胁。洞庭湖湖滨平原地势平坦,土地肥美,气候温和,雨水充沛,盛产稻米、棉花。湖内水产丰富,航运便利。
洞庭湖现是长江流域最重要的集水、蓄洪湖盆。洞庭湖因泥沙淤积严重,现已分割为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三个部分。
洞庭湖为典型的吞吐调蓄性湖泊,同时还具有灌溉、航运、渔业生产、供水、纳水、调节气候和美化环境等多种功能。湖区土质肥沃,气候温和,雨量充沛,自然资源丰富,是我国重要的商品粮、淡水鱼、棉、麻生产基地。
二、历史演变
发育过程
先秦─汉晋时期,因河流入湖三角洲不断向湖中伸展,湖面分割缩小,湖区边缘出现洲滩与分隔的湖群。公元4~19世纪,洞庭湖继续缓慢沉降,洞庭湖水系受长江分流南下影响,洞庭湖一直向东扩展,清道光年间(1821年~1850年)洞庭湖到达全盛时期,周极400余公里,洪水湖面达6000余平方公里。百余年来,长江数次大水往 南溃决,形成四口分流局面,江水挟带大量泥沙入湖,湖泊迅速淤塞萎缩,现有水域不及全盛时期之半。80年代以来,西洞庭湖和南洞庭湖(北部)正向沼泽化演变。
洞庭湖区习惯上是指洞庭湖、湘、资、沅、澧四水尾闾、长江入湖口洪道以及受堤垸保护的区域,地跨湘、鄂两省,总面积为18,780平方公里,其中湖南省境内15,200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80.9%。湖区范围内,水域包括天然湖泊、垸内湖泊、洪道等,陆地主要为耕地。洞庭湖天然湖泊仅占湖南省境内湖区总面积的17.7%,而全盛时期的洞庭湖(天然湖泊面积为6000平方公里)可占湖区总面积的39.5%,由此可见洞庭湖正在急剧萎缩。其间,洞庭湖经历了一个由小变大、然后又由大变小的演变过程。
1.湖盆的形成 洞庭湖区在中生代的燕山运动中形成大小不一的盆地,西北部接受海陆交替沉降,东南部则长期隆起,喜马拉雅运动使第三纪岩层发生断裂、拗陷,盆地扩大。此时,湘江、资、沅、澧四水形成,流注湖盆,形成湖泊群。
2.湖盆的扩大在早更新世至中更新世,湖盆区域的地壳运动以下降为主,湖盆扩大,但湖水不深,属断陷式浅水型湖泊。公元450-524年,荆江太平、调弦两口溃决,长江水进入洞庭湖平原,开始干扰洞庭湖水系,迫使洞庭湖与青草湖相连,湖泊扩大到五百里。唐宋时期,随着荆江北岸“云梦泽”的消亡,洞庭湖继续扩大,南连青草湖后,又西吞赤沙湖(今南县附近),横亘七八百里,成为汪洋浩渺的八百里洞庭。
3.湖盆的衰退 1852年起,随着藕池、松滋两口的出现,荆江四口分流局面形成。约占荆江45%的泥沙,经由四口排入洞庭湖,加速了洞庭湖的淤积。洲土发育快,人工围垦日盛,湖盆开始逐渐萎缩。经过100年时间的演变,洞庭湖由全盛时期的6000平方公里缩至今日的2625平方公里。
洞庭湖水域具有生活饮用、航运、渔业养殖、工业、农田灌溉、旅游、调节气候等多种用途和功能。它作为长江中下游重要的“江河吞吐器”,除了调蓄、滞洪外,每年还接纳来自沿湖和三口四水上游的大量工业废水和生活污水。此外,还要接纳从各入湖河道输入的成千上万吨污染物。湖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渔业基地,除了几百个内湖渔业、水产养殖场外,洞庭湖还是天然的淡水渔业养殖场。根据工农业生产及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目前湖区已建成大小水库4409座,塘坝43.89万座。由于泥沙淤积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致使洞庭湖水位变幅不一,形成了特殊的“洪水一大片,枯水几条线”的湖泊自然景观。
中国十大湖泊面积排名
(一)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它浩瀚缥缈,波澜壮阔,是大自然赐与青海高原的一面巨大的宝镜。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波”,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比著名的太湖大一倍还要多。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乍看上去,象一片肥大的白杨树叶。青海湖水平均深约 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蓄水量达1050亿立方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比两个东岳泰山还要高。由于这里地势高,气候十分凉爽。
(二)鄱阳湖,是世界上七个重要湿地之一和我国最大的吞吐性淡水湖、 中国最大的淡水湖泊。对生物多样性保护、长江洪水的调蓄和长江水资源的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都阳湖的湿地破坏是长期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 鄱阳湖位于北纬28°22′至29°45′,东经115°47′至116°45′。地处江西省的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 鄱阳湖南北长173公里,东西最宽处达74公里,平均宽16.9公里,湖岸线长1200公里,湖体面积3283平方公里(湖口水位21.71米),平均水深8.4米,最深处25.1米左右,容积约276亿立方米。它承纳赣江、抚河、信江、饶河、修河五大河。经调蓄后,由湖口注入我国第一大河--长江,每年流入长江的水量超过黄、淮、海三河水量的总和,是一个季节性、吞吐型的湖泊。鄱阳湖水系流域面积16.22万km2,约占江西省流域面积的97%,占长江流域面积的9%:其水系年均径流量为1525亿立方米,约占长江流域年均径流量的16.3%。
(三)洞庭湖,位于荆江南岸,湖南省的北部,界湘鄂两省之间,面积辽阔,是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面积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主要由东洞庭湖、万子湖、目平湖、大通湖、横岭湖、漉湖等湖泊组成。湘江、资江、沅江、澧水——湖南四大河流都流入洞庭湖。万子湖和横岭湖一起也合称南洞庭湖,目平湖也称西洞庭湖。 历史上洞庭湖曾是中国第一大淡水湖。由于现代的围湖造田,以及自然的泥沙淤积,洞庭湖面积由最大时的约6000平方千米骤减到1983年的2625平方千米,解放后被鄱阳湖超过而成为第二大淡水湖。近年来加强了对湖泊区域的保护,实行退耕还湖。目前天然湖泊面积2625平方千米,蓄洪堤垸和单退堤垸高水还湖可扩大湖泊面积1343平方千米,总共3968平方千米。洞庭湖北有三口与长江相通,南有湘、资、沅、澧四水汇入。这是湖南地理特征之三。洞庭湖像一个巨大的水库,容纳湖南四水的水量并起着吞吐长江洪水的作用。湖南境内所指的洞庭湖区,习惯上把湘、资、沅、澧四水尾闾受堤防保护的地区都计算在内,因此,就行政范围来说,它包括19个县、7个市、15个国营农场的全部或一部,其中,纯湖区包括有常德、汉寿、华容、望城等12个县,常德、益阳、岳阳、津市4个市和15个国营农场。据1985年统计,洞庭湖区面积占全省的1/14,人口占全省的1/9,耕地占全省的1/6,粮食产量占全省的1/6,棉花产量占全省的4/5,水产品占全省的1/3,油料、麻类、湘莲、生猪、家禽的产量也都占较大比重。
(四)太湖,古称震泽,又名五湖,为我国第三大淡水湖,湖面2000多平方公里,有大小岛屿48个,峰72座。这里山水相依,层次丰富,形成一幅“山外青山湖外湖,黛峰簇簇洞泉布“的自然画卷。在观赏这“秀色可餐的太湖风景同时,还可游览江财名山、名园,探考历史。 太湖流域行政区划分属江苏、浙江、上海、安徽三省一市,其中江苏19399平方公里,占52.6%;浙江12093平方公里,占32.8%;上海5178平方公里,占14%;安徽225平方公里,占0.6%。
(五) 洪泽湖,美丽富饶的洪泽湖畔哺育着淮安的四区(清河、青浦、楚州、淮阴)四县(涟水、洪泽、盱眙、金湖),宿迁的二区(宿城区、宿豫区)三县(沭阳、泗阳、泗洪)。洪泽湖位于江苏省洪泽县西部,发育在淮河中游的冲积平原上,原是泄水不畅的洼地,后潴水成许多小湖。在我国秦汉时代,它们被称为“富陵“诸湖。其中以洪泽湖最大,面积2069平方公里,为我国五大淡水湖中的第四大淡水湖。 洪泽湖是一个浅水型湖泊,水深一般在4米以内,最大水深5.5米。湖水的来源,除大气降水外,主要靠河流来水。流注洪泽湖的河流集中在湖的西部,有淮河、濉河、汴河和安河等。出湖河道中三河和苏北灌溉总渠是洪泽湖分泄入长江和入海的主要河道。
(六) 呼伦湖,内蒙古呼伦湖方圆八百里,碧波万顷,象一颗晶莹硕大的明珠,镶嵌在呼伦贝尔草原上。 呼伦湖也称呼伦池、达赉湖,是中国第五大湖,也是内蒙古第一大湖。湖长93公里,最大宽度为41公里,平均宽度为32公里,周长为447公里。当湖水位在545.33米时,湖水为2339平方公里,平均水深为5.7米,最大水深8米左右,蓄水量为138.5亿立方米。 呼伦湖还以“大、活、肥、洁”著称全国。“大”是湖的面积2339平方公里,为中国北方第一大湖,相当于呼伦贝尔盟1988年耕地总面积的三分之一;“活”是湖内有乌尔逊河、克鲁伦河和水大时的达兰鄂罗木河注入,不是死水湖;“肥”是湖面和注入湖中的各河流位于牧区,湖畔和河岸牧草繁茂,牲畜的粪便多流入湖中,是鱼类的天然饵料;“洁”是湖区各河流基本没有污染,是少有的一池碧水。
(七)纳木措湖,位于西藏当雄县与班戈县之间,湖面面积1940平方公里,湖面海拨4718米,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大湖。纳木措还是西藏著名的佛教圣地,是西藏三大“圣湖”之一。藏历羊年是藏传佛教传统的朝拜纳木措,到纳木措转湖的年头。
(八)色林错湖,是藏北草原仅次于纳木错的第二大咸水湖,面积有1800多平方公里,这里也是申扎、尼玛、班戈三县的交界处。远远望去,湖面碧蓝,远处山形若隐若现。公路就在离湖边十几公里的地方,想接近她却已无路可走。
(九)博斯滕湖,古称“西海”,唐谓“鱼海”,清代中期定名为博斯腾湖,位于焉耆盆地东南面博湖县境内,是中国最大的内陆淡水吞吐湖。博斯腾淖尔,蒙古语意为“站立”,因三道湖心山屹立于湖中而得名。博斯腾湖距博湖县城14公里,距焉耆县城24公里,湖面海拨1048米,东西长55公里,南北宽25公里,略呈三角形,大湖面积988平方公里。
(十)南四湖,南四湖为昭阳、独山、南阳、微山湖四湖的总称,位于苏鲁交界处,南四湖南北总长约120 km,东西平均宽5.2 km,流域面积31700 km2。上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2.5m,正常蓄水位34.5m,蓄水面积600 km2,设计洪水位36.5m,相应容积23.1亿m3。下级湖一般湖低高程31.0m,正常蓄水位32.5m,蓄水面积585 km2,设计洪水位36.0m,相应容积30.78亿m3。巢湖只有800平方公里,不及呼伦湖和南四湖(可能甚至小于高宝湖),并不是中国的“第五大淡水湖”。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记者日前从国家林业局《湿地公约》履约办公室获悉,长江流域的湖泊面积出现了恢复性增长。据了解,我国第一大淡水湖———鄱阳湖湖面已达到5100平方公里,比1998年增加了1174平方公里,已基本上恢复了鄱阳湖1954年的原貌。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地区也在大规模实施退田还湖,湖区蓄水面积正在增长。
洞庭湖原来是中国第一大湖,为什么现在不是了
很简单,一个原因是变小了,另一个原因是原来更大的湖泊不归中国了。
洞庭湖并不是一直都是中国第一大湖的,它的面积也经历了从小到大,然后又从大到小的这么一个过程。在春秋战国时期,洞庭湖还是很小的一个水泊,当时最大的湖泊估计是彭蠡泽,也就是鄱阳湖的前身。当时长江水从洞庭湖北侧流过,江北就是广阔的云梦泽,长江涨水的时候,江水从云梦泽排泄,泥沙在这里沉积,逐渐淤成了江汉平原。
东晋时期,人们在长江北岸修筑了金堤,从此江汉平原得到开发,成为沃野千里的粮仓,长江水不再从北岸排入云梦泽,云梦泽也逐渐萎缩消失,江水被北侧江堤挡住后,洪水期只好向南排放,这样使得南岸的洞庭湖日渐壮大起来,到唐宋时期,洞庭湖已经是一个巨大的湖泊了,孟浩然、李白、杜甫等都有歌咏洞庭湖的诗篇传世,宋代范仲淹《岳阳楼记》中,也形容洞庭湖浩浩汤汤,横无际涯。当时洞庭湖分为洞庭、青草、赤沙三个湖,洪水期面积可达6000平方公里。
清初全盛时的洞庭湖
到明清时期,湖水更盛,长江还冲开四个河口进入洞庭湖,使洞庭湖进一步壮大。不过也因为这样,大量的长江泥沙被带入洞庭湖,沉积下来,使湖泊逐渐淤塞,人们在湖泊周边围垦,使得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到清晚期至民国时期,洞庭湖已经萎缩到只有4000多平方公里了,但由于兵荒马乱,政府也无心治理,使得淤积和围垦一直持续。建国后,在以粮为纲的口号之下,洞庭湖的围垦达到高潮,大量湖垸被开垦出来,成为新的耕地,其所导致的后果就是湖泊面积日益缩小,到七八十年代,洞庭湖只剩2500平方公里左右,除东洞庭湖还像个湖泊之外,其余的部分完全就是河流的泄洪水道而已。
其实洞庭湖一直以来就是一个季节性的湖泊,在夏季洪水期,湖水扩张,达到极盛,到了秋冬枯水期,则水位低落,滩涂裸露,河道纵横。唐代贾至就有“月明湘水白,霜落洞庭干”的诗句,现在的洞庭湖,洪水期湖面面积能达到三四千平方公里,而枯水期则只有几百平方公里,最低记录只有300多平方公里,连巢湖都比不过。
其实中国第一大湖的归谁,除了因自然变化而变化外,也随着国境线的变化而变化。比如在宋代、明代,第一大湖肯定是洞庭湖,不过在唐代、元代、清代,最大的湖泊就肯定不是洞庭湖了,在唐代,第一大湖也许是咸海,面积超过6万平方公里,毕竟曾有那么一段时间唐朝军队将势力范围扩张到了这里。而元代,最大的湖泊也许是贝加尔湖,因为那时俄罗斯还没有崛起,而整个西伯利亚还是蒙古人的领地。在清代,虽然贝加尔湖不再属于中国,但以洞庭湖6000平方公里计算,巴尔喀什湖、伊塞克湖的面积都超过了洞庭湖。巴尔喀什湖面积18200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当时的洞庭湖,而伊塞克湖面积达6280平方公里,也比洞庭湖要大,而且完全在中国境内,在当时的中国湖泊排行榜上,6000平方公里的洞庭湖只能排到第三。可惜随着1864年10月7日《中俄勘分西北界约记》的签订,这两个大湖就不再属于中国了。
1864年之前中国最大的两个湖泊
于是,洞庭湖成了第一。
不过这个第一的头衔也没坐多长时间,几十年后洞庭湖被淤积、围垦,不仅被青海湖超过,也被鄱阳湖超过,以致到现在,第二大淡水湖的地位都岌岌可危。
湖南大通湖农场有限公司是怎样一家公司
据北斗七星所知,湖南大通湖农场的前身是一军垦农场,是部队战士们在和平时期,实行自力更生,生产劳动,支持国家建设,减轻国防开支的部队驻扎在这里。
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国家实行裁军,削减国防开支,把大通湖国营农场变成了一个自营公司,可能属国企了,是国企收支归国家财政统一核算,航天集团的疗养费,通过大通湖支付也不足为奇了。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