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观垂钓者的下一句是啥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这首诗的前四句描写秋季的洞庭湖水势浩渺、波涛汹涌的情势,以观湖起兴,既有引起下句的作用,又暗示自己有报国的雄心壮志。后四句进入正题,面对浩浩湖水欲渡无着,联想到自己想为太平盛世效力而无人引见,见别人为国建立功业而徒有羡慕之情。读完全诗你自然明白这是诗人含蓄表达入仕愿望的作品,表现出一种积极上进的精神。
坐观垂钓者的下一句是什么
坐观垂钓者下一句:徒有羡鱼情。
作品原文: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作者】孟浩然 【朝代】唐
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
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
译文
秋水胜涨,几乎与岸平,水天含混迷茫与天空浑然一体。云梦大泽水气蒸腾白白茫茫,波涛汹涌似乎把岳阳城撼动。我想渡水苦于找不到船与桨,圣明时代闲居委实羞愧难容。闲坐观看别人辛勤临河垂钓,只能白白羡慕被钓上来的鱼。
创作背景
这是孟浩然投赠给张九龄的干谒诗,当作于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年)。当时孟浩然西游长安,张九龄任秘书少监、集贤院学士副知院士,二人及王维为忘年之交。后张九龄拜中书令,孟浩然写了这首诗赠给张九龄,目的是想得到张九龄的引荐、赏识和录用。只是为了保持一点身份,才写得那样委婉,极力泯灭那干谒的痕迹。
作品鉴赏
整体赏析
张丞相即张九龄,也是著名的诗人,官至中书令,为人正直。孟浩然想进入政界,实现自己的理想,希望有人能给予引荐。他在入京应试之前写这首诗给张九龄,就含有这层意思。
开头两句交代了时间,写出了浩瀚的湖水。湖水和天空浑然一体,景象是阔大的。“涵虚”,高空为水所包含,即天倒映在水里。“混太清”即水天相接。这两句是写站在湖边,远眺湖面的景色,写得洞庭湖极开朗也极涵浑,汪洋浩阔,与天相接,润泽着千花万树,容纳了大大小小的河流。
作者介绍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该如何赏析孟浩然的“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
“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是唐朝诗人孟浩然所写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里面的一句。这一首诗虽然大部分句子都是描写动听或磅礴壮丽的景象,但是根本目的是想要通过这首诗来向张九龄传达自己想要被重用的愿望。虽然这是一首投赠之诗,但是对于景色的描写也是非常细致的,可以说得上是一首经典的山水杰作。这也忒体现了孟浩然山水诗创作的水平。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创作于唐玄宗开元时期,当时的孟浩然前往西安旅行,这时候的张九龄为当时的拜中书令,而张九龄和孟浩然、王维等人也是废话藏好的朋友,所以当时的孟浩然在前往长安之后,就写下了这样的一首诗来表达自己希望被赏识引荐的愿望,但是通过委婉的表达方式,使得自己还能保持着一份文人所具有的清高。而“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更是将这一份希望表现得淋漓尽致。
最后一句“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表面的意思是自己坐在湖边观望钓鱼的人,自己也只能羡慕着他们。但是实际上是借物喻人。垂钓者用来隐喻当时的执政人物,而且特指当时的张九龄。这里孟浩然很好的运用了《淮南子》中的典故,并且赋予了新的含义。因为垂钓刚好和自己赞美的洞庭湖相照应,所以并没有太过明显的痕迹。但是又很好地将自己想要被重用的愿望传达给了张九龄。
这首诗作为干谒诗,写得非常得体有分寸,让孟浩然自己能够保持着不卑不亢,同时也不会写得俗套,这就是孟浩然对于山水诗的一种新的境界,通过描写景物来达到传达自己想要当官的愿望,属实巧妙。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