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有起义军?有人说历史上梁山起义军只有38个人而不是108个人是真的吗38个人都是谁_起义军_农民起义_太极

本文目录

  •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有起义军
  • 有人说历史上梁山起义军只有38个人而不是108个人是真的吗38个人都是谁
  • 元末起义军和明末起义军为何差异这么大
  • 在古代,善良的农民起义军胜利后,到最后都变得比地主更残暴更没人性呢
  • 古代起义军是靠什么维持军队开支的
  • 陈胜起义军为何走向衰亡,最伟大的史官对陈胜评价为何如此高
  • 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为什么
  • 罕见起义军钱币还有哪些(二)
  •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 晚清时没有列强入侵,会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建立新封建王朝吗

为什么中国历史上会有起义军

不仅仅中国历史上,世界历史上,都有起义军。

至于原因呢,什么阶级、主张、信仰......都是表面现象。

说到底,只有一个,利益重新分配。

有人说历史上梁山起义军只有38个人而不是108个人是真的吗38个人都是谁

由于《水浒传》的原因,梁山108好汉已经深入人心,甚至使很多人认为梁山宋江起义乃是一次规模浩大的起义活动,实际上并非如此。历史上,北宋末年的确爆发过宋江起义,但由于规模较小因而史料记载较少,只提到宋江最初以36人聚众起义。

历史上的宋江起义,规模不大且持续时间较短

北宋末年,由于朝廷严重腐败,对外献币乞和,对内恣意搜刮,苦于严重的赋税盘剥,大量百姓纷纷破产,流离失所变成流民。朝廷为了剞劂财政困难,宣布将梁山泊八百里水域全部收为“公有”,百姓入湖捕鱼、采藕、割蒲都要收取重税,否则便以盗贼论处,导致当地百姓怨声载道。

宣和元年(1119年),宋江等36人占据梁山伯,招募当地百姓组成义军,利用当地地形,阻杀前来镇压的官兵,公开扯旗造反,并随即率军攻打河朔(今黄河下游一带),京东东路(今山东益都),随后转战于青、齐(今山东济南)至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之间,先后攻陷十余郡城池,每破一城,义军都要杀富济贫、惩治贪官,因而声威日盛。

同年十二月初二,宋江起义的消息传至朝廷,知亳州侯蒙上书建议“赦过招降”,宋徽宗赵佶同意,并颁旨招安,但被宋江拒绝。朝廷随后命歙州知州曾孝蕴率军讨伐,宋江避敌锋芒,率领义军从青州南下沂州(今山东临沂),与冠军周旋一年有余。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宋江又攻取淮阳郡(今江苏睢宁西北),随后从沭阳(今属江苏)乘船进抵海州(今江苏连云港),知州张叔夜遣使探察义军动向,得知宋江以十余条船自趋海滨,于是招募数千敢死之士在近城设伏,并派轻兵前去诱敌。

同年五月,宋江率领义军登岸,随后遭遇伏击,船只也被焚毁,在退路断绝的情况下,宋江最终战败被俘,而其余部则被朝廷招安,成为官军的一部分,并随后参加了平定方腊起义的作战(有争议)。

从宣和元年(1119年)于梁山起义,至宣和三年(1121年)五月彻底被平定,宋江起义满打满算也不过三年多时间,且军队数量并不多。

宋江义军的姓名不见于史料,三十六人姓名为民间版本

由于《水浒传》的影响,梁山108好汉已经深入人心,实际上并非如此。《宋史·侯蒙传》有载:宋江寇京东,蒙上书曰:“江以三十六人横行齐、魏,官军数万无敢抗者,其才必过人。今青溪盗起,不若赦江,使讨方腊以自赎。”

由以上记载可知,宋江早期的起义队伍只有36人,但史料并未记载这些人的名字。不过,由于宋朝时说书伎艺兴盛,民间又广泛流传着宋江等36人的故事,因而很快便被说书人用来作为创作的素材,南宋罗烨的《醉翁谈录》便记有小说篇目《青面兽》、《花和尚》和《武行者》,这是关于《水浒传》话本的最早记载。

关于这三十六人的名字,在《大宋宣和遗事》和龚开的《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均有记载,不过两者略有不同,例如《大宋宣和遗事》中将卢俊义写成李进义,吴学究写成吴加亮,李俊写成李海,阮小二写成阮进等。

南宋末的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记载有这三十六人的名单:呼保义宋江,智多星吴用,玉麒麟卢俊义,大刀关胜,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没羽箭张清,浪子燕青,病尉迟孙立,浪里白条张顺,船火儿张横,立地太岁阮小二,花和尚鲁智深,行者武松,双鞭呼延灼,混江龙李俊,九纹龙史进,小李广花荣,霹雳火秦明,黑旋风李逵,小旋风柴进,插翅虎雷横,神行太保戴宗,急先锋索超,短命二郎阮小五,青面兽杨志,病关索杨雄,双枪将董平,两头蛇解珍,美髯公朱仝,没遮拦穆弘,拚命三郎石秀,双尾蝎解宝,晁天王晁盖,金枪手徐宁,扑天雕李应。

不过,龚开在《宋江三十六人赞并序》中虽然记载了这三十六人的名字和诨号,但并未叙说故事内容。目前我们所能看到的,最早记叙水浒故事的作品,是《大宋宣和遗事》,它或出于元人,或为宋人旧本而元时又有增益。它所记载的水浒故事梗概,从杨志卖刀杀人起,经智取生辰纲、宋江杀惜、九天玄女授天书,直到受招安平方腊止,顺序和现在的《水浒传》基本一致。

后来,由于元代杂剧盛行,已经有大量的水浒戏出现,元杂剧和《大宋宣和遗事》所记水浒的人物姓名大致相同,且已经有“一百八个头领”之语,这应该就是梁山一百零八好汉的最早出处。

元末起义军和明末起义军为何差异这么大

元末起义军和明末起义军最大的差异就是格局。元末的农民起义队伍都占地为王;明末的农民起义军基本都是流窜为寇。

既然是农民起义军,就不分元末、明末,肯定是被官府压榨得活不下去了才造的反。大家造反都是为了混口饭吃,为了活下去,但是各有各的混法,各有各的生存之道。

从元末、明末的局势来看,有带着明显的时代特点,多方面因素导致了元末的农民起义军成了势,而明末的农民起义却最终被彻底剿灭。

元末、明末起义军的差异可以从几个方面来看:

统治者的认同感

元末时期,社会矛盾激发的原因并非天灾人祸,而是元朝历来奉行的汉人低等的民族政策,元朝的统治者虽然继承中原政权大统,却从内心里是自卑的,他们极力想融入汉文化里,却始终无法做到平等对待各个民族。

元末的农民起义带有一定的种族主义色彩,加上元朝地方政权管理的松散,让各地农民起义军能够迅速的成事。而元朝廷对于各地爆发的农民起义采取的态度其实很“暧昧”,在统治者看来,有些地方并不重要,他们从骨子里始终认为城镇没有草原重要。

明朝末年就不同了,明朝廷是正宗的汉人政权,他们从骨子里认可中原文化的固守“国土家业”的观念,每一寸土地,每一个城镇都是国家领土,朝廷统辖,绝不放弃。

明朝廷从皇帝到平民始终认为大明是汉人正统,而元朝时期,统治者与底层百姓的认同感不一致,也就对农民起义认同不一致。

地方官府的态度

元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基本上都是针对一个州郡,一个县城来发动,各路起义军直奔地方城镇而去,要么杀了元朝官员,要么赶走他们,自立为王,据县而治。

元末时期的地方官员受到认同感的影响,几乎不做过多的抵抗,要么投降,要么逃跑,把朝廷郡县直接让给了农民起义军。在元朝地方官员心里,这些地方本来就是属于他们,他们更爱草原,这些城镇据点,丢了就丢了。

重要的是,那些城镇据点的百姓们对元朝没有国家认同感,不但欢迎农民起义军,而且还积极的参与。

明末时期就不同了,州府郡县的官员们始终认为守土有责,这里不单是国家的州府,更是当地百姓可以依赖的后盾,在百姓们看来,起义军就是反贼,从骨子里是鄙视的。至于后来的那些州府官员投降起义军,那真的是到了后期,朝廷无力,大势已去,大家都要活命。

起义军的格局

元末时期的各路起义军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农民起义闹得最成功,最豪横的农民起义运动了。

刘福通、韩山童的队伍从山东可以打到四川;明玉珍在四川可以盘踞十多年,不但称帝还要北伐大元朝;徐寿辉、陈友谅打下了江淮一代就可以直接称帝抗元;张士诚占据江浙一代,俨然就是地方王国,地方政权经营得有模有样。

连“广积粮,缓称王”的朱元璋夹在陈友谅、张士诚中间都有一块固定的地盘。这些农民起义军声势浩大,时间并不长的情况,直接稳固的占领了一方土地与元朝进行抗衡。

元末时期的如火如荼的农民起义运动在明朝末年是无法想象的,无论是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农民起义领袖,他们从一开始不具备元末时期的社会认同局面,他们的农民起义更多的是为了抢劫物资,为了讨口饭吃而进行的。

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等人从未提出占地为王,据城而守的方略,基本都是走一路,抢一路,抢一路,逃一路的方针。明朝末年,朝廷对镇压农民起义是不遗余力的,总是是会派出精锐部队对农民起义军进行围追堵截,加上地方州府的严防死守,让农民起义军成了一群流寇。

朝廷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

元末朝廷和明末朝廷对待农民起义的态度直接决定了两个时代的农民起义的结局。元末时期,朝廷希望以招抚为主,既然农民起义军占了某州府,那就一纸诏书送来,封你为这个地方的地方管理者,后来还越封越大,朱元璋都受过朝廷的封赏。这样的招抚对于农民起义军来说,简直太及时了,既可以休养生息,又能名正言顺的管理地方,只要时机成熟,说反就反,而且还反得从容不迫。

而明末时期,大明王朝始终坚持反贼就是反贼,不进行讨价还价,只要哪里有农民起义,肯定是大军镇压,就算有招抚,也是为了更加方便的镇压。这就导致了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根本没有机会和时间来固定地方发展,只能流窜到底。

综上来看,元末的农民起义能够成燎原之势,最后推翻元朝,那是因为元朝廷从内到外无法融入到中原文化中来,统治阶层根本不知道中原政权的统治方略;明末时期的农民起义军闹腾到最后,明朝就算灭亡了,他们也没有成大事的原因也很简单:中原政权对待农民起义从来没有第二个选项。

在古代,善良的农民起义军胜利后,到最后都变得比地主更残暴更没人性呢

在这个问题里,其实有一个预设,就是农民起义军是善良的, 地主是残暴的。

这是比较典型的阶级分析的思路,从历史事实上来看,地主也有很多是良善的,农民也有残忍、无耻的,阶级和道德之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而回到农民起义这个概念上来,我们就以过往的概念来讨论,比如黄巢的军队,大肆吃人,肯定不能说是良善之辈,元末所谓的“淮右军”也好吃人,这种人不可能视为良善,对不对?

就从纯技术角度来讲,农民起义其实要分为几个类别,一种是以宗教为号召的聚众,比如孙恩卢循、比如方腊、比如白莲教、比如太平天国,甚至包括天理教起义,这些如果你研究个案,就会发现,其主导者往往并不是纯粹的农民,因为教义的编制、教众的组织、教务的管理,其实对组织者的要求很高,所以要么是一方豪强,也就是你所说的地主;要么就是能说会道、见多识广的游民神棍,比如写打油诗圣旨的洪秀全(拜上帝会头目)、比如自称就是为了求财的混混林清(天理教头目)。

另外一种是地下社会的力量爆发到地面上,比如黄巢、王仙芝就是私盐贩子,是武装走私集团出身,再比如元末红巾军的一部分,清末会党组织、参加的反清起义,比如天地会的艇军之类,这些的组织者和参与者,往往都不是农民,而是城市经济夹缝中的人群,简言之——黑社会。

再有一种是纯为生活所迫,进行的抗暴起义,这部分的主要参与者才是贫民、农民,但是其次数多、频繁,规模却小,往往仅限于一个比较小的区域内,因为农业社会的人际关系范围就很小,乡土的信任往往就只能辐射很小的范围。

最后一种就是壮者为匪,典型就是明末边军参与、领导的起义军,他们往往烧杀抢掠,流动作战,也就是所谓的流寇,这部分人杀伤力极强,采取的是少数精锐骨干,不断烧杀裹挟民众摧毁所经之处的战法,只要精锐骨干不受损失,就可以不断地流动作战,并驱使百姓为兵。

以上几种,翻阅史书就会发现,根本就没有能够“胜利”的,能够胜利的,其实是官僚化的“义军”,比如刘邦、朱元璋,即快速进入定章建制,治理地方模式的底层社会力量,这部分,其实一样是奔着建立政府去的,无所谓善良或者残暴,说残暴,刘邦和朱元璋在屠城和杀人上都不含糊。

所以,归根结底,能够得天下胜利的, 必然是官僚化的组织,要么是原本就是官僚,比如李渊、赵匡胤,要么是迅速转变组织特性,变成官僚的刘邦、朱元璋,否则,根本不可能胜利。

而在“起义”的过程中,就没有善良的人,都是满手鲜血,包括对农民的镇压。

古代起义军是靠什么维持军队开支的

古代起义军的生存模式有点像蝗灾。实话实说,没有贬低的意思。起义军其实不是军队,而是包含了少量战斗人员和大量非战斗平民的集团。他们已经脱离生产,完全靠抢夺为生,就像蝗灾一样,消耗光一个地方的全部资源然就迁移到下一个地方,所以古代起义军很多都没有根据地而是四处转战,比如黄巢起义就转战了大半个中国。这种转战危害极大,本来一地尚能维持,义军一来,很快资源耗尽,本地人也无法生存,不得他加入义军,去吃下个地方,义军就像滚雪球一样急剧膨胀。更可怕的是地主大户知识分子也被吃的破产不得不加入义军,这些人的加入使得起义从争吃喝变成了争天下,战争变得更加残酷。起义已经无法招抚,最后不是政府军大屠杀平定起义,就是天下崩溃改朝换代。

陈胜起义军为何走向衰亡,最伟大的史官对陈胜评价为何如此高

陈胜起义军失败,实在可惜。他是怎么失败的呢?主要原因归结如下:

首先,陈胜过于高估自己的造反力量,在天下还没安定下来,就急于称王,这是一个败策。

陈胜从造反到称王,不过数月,且竟然将称王的首都定在陈县,说明他的格局很小,眼光很浅。

为什么说他格局小,眼光浅呢?在当时,他之所以发难成功,是有一个历史大背景,那就秦朝苛政,百姓无生存之地,而六国被吞并之后,还没有彻底归附。天下人人心里都压着一团火,只不过这团火需要一个人首先燃起来,而陈胜就成了敢吃螃蟹第一人。他看到 天下纷纷响应,以为是自己威望所致。如果他足够聪明的话,应该审时度势,先立一个傀儡楚王,以此号召楚国,团结所有力量,然后杀向咸阳,占据咸阳,并以此王霸天下。

其次,陈胜因为急于称王,造成造反起义军内部分裂,没有及时建立一个可靠的造反团队,从而为他的失败铺下了一条死亡之路。

先是葛婴立了一个楚王,后来知道陈胜已自立为王, 他只好将楚王杀了,然后还报陈胜。如果陈胜聪明,应该假意责怪,然后留他在军中继续为他卖命,可惜的是,陈胜竟然将他给杀了。

这么一杀,就起了多骨牌效应。部将武臣杀到邯郸,自立为赵王;韩广也自立为燕王。且这些王个个都各据一方,不听陈胜指挥,而陈胜对他们也无可奈何。

可让人觉得可惜的是,陈胜跟吴广也闹翻了,吴广被杀。

陈胜所做的这一切,都是因为团队里没有靠谱的谋士为他策划未来。也没有什么著名的武将,为他攻城略地,唯一的周文后来也被章邯打败了。

反观刘邦后来的成功,其属下团队成员,灿若星辰,个个都是厉害角色。而陈胜团队呢?他根本就没有像样的团队成员,寒酸得很。

再次,陈胜低估了秦朝军队作战能力以及反扑能力。

当时,陈胜只给周文几千兵,周文因为跟过项燕,懂军事,一路向西攻打秦国,势如破竹。等到起义军打到戏水时,部队人数已经到了几十万的数目。陈胜获知消息以后,竟然内心膨胀起来,以为秦军不足抵挡起义军,秦朝必败。

没想到,当时秦王朝还有两支重要部队还没有正式跟起义军开打呢。

一个是王离率领的二十万中央正规军,一个是章邯率领的赦免的劳改犯改造过来的部队,有七十万。

章邯从咸阳打出来,一路势不可挡,周文失败自杀。之后,各路起义军,一旦碰到章邯都是死路一条,陈胜也就是死在章邯的手里的。

司马迁在写《陈涉世家》时,其实并没有点评陈胜得失,只是将汉初政论家贾谊的《过秦论》片段引出来,从而证明强秦失败,不是因为陈胜力量多么强悍,而是强秦仁义不施,天下叛之,才造成如此悲剧。

所以,陈胜的历史积极意义,就是创造了历史上第一个农民起义,为争取百姓的生存空间敢揭竿而起。这样的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激励千古,奋勇前进!

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为什么

明灭困惑,是天灾还是人祸?

大明王朝到底是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推翻的还是满清王朝推翻的呢?

认真分析,总结起来,其实是农民军与清军合力灭亡了明朝——大明、大清与大顺之间爆发了一场历史上最强烈的战争,一场被称之为“舌尖上的战争”。

什么是“舌尖上的战争”呢?

就是围绕当时最急需而迫切的后勤保障“粮食”—稻米,爆发的一次三方势力惊心动魄地大角逐。

满清最终赢了!

概括地说,满清靠1%的努力+99%的幸运获得了天下。

而为满清提供99%的幸运机会的是谁呢?正是李自成。

那么,李自成怎么就成了大家公认的千古罪人呢?

李自成迄今被千夫所指的原因又在哪里呢?

历史,只是这么机缘巧合罢了!

李自成之所以为满清入主中原无意间做了嫁衣,帮了倒忙,只是因为一场“灾害”让他误打误撞地“闯入”了历史的纷争之中——一个“闯王”,真是太贴切、太有深意了

而300多年前爆发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松锦之战”,明军13万人败于12万人的清军。

这一切,竟然还是因为天灾引发的这场“舌尖上的战争”,为什么一场自然灾害,竟然导致“三方”激烈武装冲突后呈现一边倒的态势?

导致这场“明灭”灾难的深层原因是什么?

还是灾害!证据确凿!科学家找到了灾害证据!

那么,灾害+舌尖,二者有什么关系?本期问答,艾米就以图文的形式,为你解析崇祯帝两面受敌、无力回天的绝境!

至此,问题来了,是谁给满清和李自成提供了机会?

答案是老天爷带来的一场意外灾害——天意!

老天爷不公,科学家找到了答案,破解“天意”之谜。

有人说,明朝的灭亡是天意。那就是民间流传很久的“小冰河时期”造成了“流民之变”。

那么,这个天意究竟有没有证据呢?难道是好事者忽悠胡诌的吗?

科学家也不信呢,他们找出了证据,这并非空穴来风。

科学家的证据来自于哪里呢?

解铃还须系铃人,竟然从东北老家找到了!

科学家在一处奇特的东北地貌特征中,发现了明末“小冰河”时期的变化。

这里就是科学家找到证据的“地缘地貌特征”突出的“本溪水洞”。

洞里形成的奇特的“年轮”钟乳石,见证了三百多年前发生的那场特大型、千百年难遇的历史灾害。

它们就是活化石,见证者!

科学家们发现,明末遭遇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最寒冷的冬季,地球上的降水量史无前例地降到了历史上的最低点。

广东竟然下雪了,而太湖竟然结冰了!

这个变化就是:小冰河期降临了!

结果就是,粮食,我们赖以生存的稻米,因环境恶劣,骤然减产,不能满足多数人的生活需要。

而当时为了应对解决“小冰河时期”的困境,同样困难的后金却找到了一条捷径。

简单粗暴的方式,有效,一个字,“抢”!

这个方式的确帮助他们解决了燃眉之急并成了他们“快速致富”的致胜法宝。

这就是有人说的,“强盗法则”,“森林法则”,弱肉强食,剩者为王。

清末的时候,西方列强,那些打着“文明”旗号的强盗们不正是这样来中华大地上,烧杀抢掠的吗?

明末决定明清命运最关键的一战,松锦之战,正是围绕粮食——稻米,而展开的一场“舌尖上的战争”。

洪承畴率领的13万军队,在锦州粮食充足的情况下,却被皇太极截断了粮食供应。

复旦大学的知名历史教授侯杨方认为,正是关键的粮食断供,导致明军军心大乱。

而因为粮饷未发发生兵变的孔有德,率领饥肠辘辘的叛军,直接攻占了当时明军生产制造红夷大炮的山东登州“兵工厂”,掳掠了大炮以及宝贵的工匠们强行作为“厚礼”献给了兵精粮足的后金。

有了大炮的清军,又有了工匠造炮,他们把曾经的“炮战劣势”转变成了战争优势。

可以凭借此优势,和明军进行炮轰对攻。

最终,没有粮食的洪承畴败了!

没有粮食的孔有德,反了!

祖大寿降了!

为五斗米折腰,清军最具有杀伤力的“利器”不是大炮,除了粮食,还有“招降纳叛”的“统一阵线”。

这招最管用!它保护了明朝仕绅官僚集团的利益最大化,百万明军归降。

观望中的吴三桂,是傻子吗?

伺机而动,等待机会!

他们的信仰和忠诚,在哪里?

有人会说,明朝不是引进了“番薯、土豆和玉米”的吗?怎么会如此依赖稻米呢?

很不幸,这些好东西引进国内还没有全面推广,无法替代稻米!

舌尖上的战争,就是这么残酷!

李自成在流民的拥戴下,加入了这场“舌尖上的战争”混战之中。

小冰河时期的到来,全国粮食减产,军队打仗不能没有粮食。

大明帝国已然出于风雨飘摇之中,帝国的命运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危机四伏,血雨腥风,四面袭来。

李自成作为曾经明朝的一个驿卒,也在“小冰河”危机中,成为体制内被裁撤的人员。

饥肠辘辘被裁撤,没有了收入来源,加之,西北陕甘一带的恶劣自然条件,比国内任何地方的饥饿人群都多,他看准时机,振臂一呼,挣扎在生死线上的百姓,舍命一搏,他们没有科学家分析什么小冰川天气抖然降温,这是天灾,他们不懂!

也不想懂,更没工夫去懂啊,吃饱肚子才是头等大事。他们把满腔的怒火,都迁怒于明政府,凭什么你们吃香喝辣,我们一口汤都没有?

李自成恰逢其时地喊出了“均田免赋”的口号,一时间,穷苦的人们争相传颂“迎闯王,闯王来了不纳粮”。

一场前所未有的粮食大战,全面爆发。这不就是大明的劫难吗?

这场战争,因为流民太多,为顺应难民大潮、勇立潮头的李自成,有了源源不断的兵员保证,他们始终坚信是明政府的贪婪造成了他们的贫穷。

今天看来,完全不是这么回事!

老天爷要亡大明,明帝国气数已尽!

李自成因为源源不断的兵员,成了打不死的小强,手里有兵,越战越勇!

没有正确的战略和阵线加盟,崇祯帝两面受敌!

最终,他被百万流民淹没了,上吊了!

而李自成误打误撞地被几个山野村夫意外斩首,提前下线了!

你说气人不?白白把机会给了清军!

更可气的是,还有巨大的疫情强加给明帝国!疫情像恶魔一样蔓延,摧毁了主力明军的战斗力,有心杀贼,无力回天就是这么无助!

孙传庭,他为国捐躯,他甘心吗?

明朝,一个有着276年辉煌灿烂历史的伟大帝国!如同一个病魔缠身的巨人,在天灾人祸面前,勇敢地倒下了!

即便他倒下了,依然高昂着他的头颅!他坚定的目光,直射苍穹!

英雄的华夏儿女,为了中原不被蹂躏还将继续战斗下去!

由此可知,明朝灭亡于一场“舌尖上的战争”,天公是始作俑者,李自成本来是最直接的天灾受害者,却机缘巧合地成了明灭的掘墓人,而清军是趁人之危的加害者,撩了摊子,捡了桃子,成了最大的受益者!

罕见起义军钱币还有哪些(二)

起义军钱币的首领,满怀大志满腔热血,斗志昂扬,但是未毕实现自己愿望,有的斗争失败,有的朝庭镇压消灭,因为他们各造钱币,就会消灰和打压,因此存生很稀少,十分珍贵难得,价值都很高。。还有这些值得关注的精品钱币,升值潜力大。①大义通宝小平钱、折二、折三都是价值高。②永昌通宝阔缘揩书价值高。③:西王赏功有金、银、铜三种材质都价值高。④义记金钱有银铜钱都价值高。⑤:兴朝通宝有小平钱和折五及折十钱三种。小平钱背有“工“字,折五背有、主、字,折十背面上有丶壹、字,价值也高。⑥:太平通宝背西为天国2字,价值也高。⑦大顺通宝价值也高。⑧:嗣统通宝有平头嗣、低头嗣也价值高。⑧:太平圣宝有背`天国“二字,价值也高。这对收藏者来说,选择品种很关键,如果您有雄厚资金,也专门收藏起义军,做为专一门类的话,既简单不过,只要能把他们收集一套,就很错了。资金不足可以收藏几枚也行,既简单保证升值。不是很难的。请原谅没有这些稀有钱币,不能图示。这就是收藏门路之一。

明朝末年的农民起义军就没有一个智谋出众的人吗

可以很直白的说—没有。

李自成 张献忠 罗汝才这些义军头领虽然都算得上是智谋出众的人才,不过和皇太极,多尔衮一比,差距就出来了。

谋士里面李岩、牛金星、顾君恩,宋企郊等人也都算得上是很有能力的人,但和清朝的顶级谋士范文程,索尼,岳托、洪承畴等人一对比,也能看出明显的差距。

武将里面,孙可望,李定国,刘文秀,艾能奇,刘宗敏,袁宗第,刘芳亮,李过,高一功等人也算是将才,但和代善,多铎,阿济格,阿巴泰,勒克德浑,博洛,谭泰,吴三桂,三顺王等人相比,也有明显的差距。(李定国虽然厉害一点儿,但也只是昙花一现,后期还是被清军捻得如丧家之犬)。

先从领导人开始对比吧,张献忠就不说了,他完全就是个疯子。李自成和孙可望已经很厉害了 但他们和皇太极一比,就能看出差距了。

首先李自成没有皇太极和多尔衮狠,面对威胁到自己地位的人,皇太极是坚决打击,毫不留情,莽古尔泰,阿敏,代善三人本来是和他平起平坐的,也都是很有才能到人,但满洲的四王议政效率太低 还严重地威胁到了皇太极的汗位,他就通过一系列手段先后收拾了莽古尔泰和阿敏,吓得代善马上伏地称臣,整个过程没有丝毫犹豫和拖泥带水。

多尔衮和皇太极差不多,他当了摄政王以后第一件事就是排挤济尔哈朗,找机会整死豪格,并且最终如愿以偿,大权在握。阿济格是他亲大哥,膨胀了他一样收拾。

在这方面,张献忠倒是有得一比 但他的政治素养差远了。李自成面对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时还能下手,但面对已经膨胀起来的刘宗敏却顾及患难之情始终不忍下手,最后酿成大祸。从这一点看他就不如皇太极和多尔衮。

孙可望倒是够狠,但眼光又太差了,还没有绝对势力压制李定国的时候居然想着通过打军棍的方式来羞辱他,借此提高自己的威望,这种做法感觉就像小孩子过家家一样。看看面对同样的情况 皇太极三下五除二就解决了莽古尔泰和阿敏,逼得代善伏低做小,孙可望在艾能奇早死,刘文秀已经明确投靠他的情况下却始终搞不定李定国就是水平的问题了。

其次李自成和孙可望都没有皇太极和多尔衮心胸宽广,能屈能伸。

皇太极对于对自己有利的事从来都是虚心接受,而且诚意十足。三顺王所在的皮岛势力早期和后金不共戴天,结下了死仇,但他们走投无路之时来投奔后金,皇太极大喜过望,直接封王。还有林丹汗一直和后金作对,最后彻底失败以后来降,皇太极也能妥善安置。

多尔衮在这方面也处理得不错,清朝刚入关的时候,为了争取汉人士大夫的支持,他大开方便之门,连冯铨,孙之獬这样的败类都大胆任用。第一次剃发令下发之后引起强烈的反抗,眼看推行不下去了马上认怂叫停,这种能屈能伸的胸怀才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该有的胸怀。

反观李自成,他的胸怀感觉就是装出来的,罗汝才和革左五营来投奔他,他明面上欢迎他,背地里却小动作不断,最后导致了一场火并。李自成虽然获胜,但并未很好消化他们的势力,导致罗汝才手下部分大将直接投降了明朝。李岩因为一条流言被杀(说李岩不存在的可以去好好看资料),足以见得他的心胸根本没有外表看出来的那样宽广。

孙可望呢,表面上虚怀若谷,实际上残忍好杀,妒贤嫉能。刘文秀本来是他的铁杆亲信,就因为在四川吃了败仗,他为了彰显自己的领导地位直接把他一撸到底,硬生生地把他逼到了李定国这边。李定国在湖南打了胜仗,他如果是一个成熟的政治家的话就应该努力配合他,扩大战果,先把蛋糕做大再说。结果这厮却背后拆台,让李定国损兵折将,把他逼到了广西,自己也被清军各个击破,彻底丧失了先前的主动。

再说谋士。

谋士其实没什么好说的,我个人认为李岩,牛金星,宋企郊,顾君恩等人和范文程,洪承畴,岳托,索尼等人相比在顺境时差距并不是很大。李自成没打进北京的时候,他对谋士团队言听计从,战果辉煌。但后期遭遇挫折之后,他们的能力就显现出来了,李自成从北京撤出来之后,宋献策,牛金星等人瞬间丧失了信心,开始谋退路了。只有李岩还能保持清醒的头脑 ,结果他却被杀了。

武将方面。

李自成手下虽然将领很多,但是没有一个帅才,田见秀、牛宗敏、李过、高一功、袁宗第、刘芳亮等人都只是将才 不具备独立领兵作战的能力 ,这在李自成死后表现得尤为突出。

这方面清军和张献忠手下就很不错,清军方面,早期的皇太极,代善都是能独当一面的。皇太极登基之后 又有多尔衮、济尔哈朗和岳托等人独当一面。皇太极死后,多铎和豪格又成长起来了,再加上阿济格,阿巴泰、谭泰、博洛,何洛会、佟氏兄弟、孟乔芳等一帮宿将,清朝一直不缺人才。直到1650年之后的几年,清朝的将领逐渐凋零,才逐渐启用吴三桂、三顺王和李国英等汉族将领。到了三藩之乱时,清朝又涌现了岳乐、杰书、彰泰等优秀将领,可以说整个清朝的武备人才一直很充足。

张献忠集团也比李自成强,孙可望号称一堵墙,独立领兵能力非常强。李定国十几岁就开始独立领兵作战了。刘文秀在四川也是打得有声有色,还有白文选,冯双礼等人都是不错将才,要不是艾能奇死得太早,大西军里面的将星还要璀璨一些。

如果做个排名的话,我觉得应该是:皇太极、多尔衮、多铎,尚可喜,李定国,阿济格,阿巴泰,吴三桂,谭泰,耿仲明,孙可望,孔友德,勒克德浑 ,刘文秀,刘芳亮,袁宗第。

晚清时没有列强入侵,会被农民起义军推翻,建立新封建王朝吗

感谢邀请。晚清时没有列强入侵,也不会建立新的封建王朝。帝制必将终结,会建立新的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为什么呢?晚清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空前尖锐。而随着西方列强东来,西学东进,广大有识之士也已觉醍,他们抛弃了帝制思想。不再把希望寄托在所谓的“明主”身上。大清朝行将朽木,已走到了历史尽头。

而一次次的农民起义,撼动了清王朝的统治基础。但限于其自身的农民意识,流寇思想等,缺乏一个组织严密的政党。无法领导人民建立一个崭新的国家,所以建立的政权,时间或长或短,终归失败。

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想恢复帝制,遭到了全国上下的抵制和反对,实乃黄粱一梦,落得个身死名裂。是什么原因?因为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所以说,即使无列强侵略,农民起义也不会建立新的封建王朝。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