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巴嫩在哪里(黎巴嫩是一个怎样的国家)_黎巴嫩_真主党_以色列

本文目录

  • 黎巴嫩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 黎巴嫩是个怎样的国家
  •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在黎巴嫩是怎样的存在曾经的长枪党今天何在
  • 黎巴嫩在哪个国家
  • 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和苏丹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黎巴嫩是一个怎样的国家

黎巴嫩是中东国家或者说阿拉伯国家当中的一个“另类”国家——全国人口当中信仰基督教核伊斯兰教的几乎平分秋色,各占一半。

换言之,黎巴嫩是一个“西化”程度最高的阿拉伯国家;黎巴嫩的大大小小的城市之中,穿西服的民众多于穿阿拉伯服装的人。

正是因为这个原因,黎巴嫩内战不断——最长的一次持续了15年;在联合国安理会的斡旋之下,前几年才刚刚结束,“贝鲁特”这个地名才慢慢淡出了人们的视线。

与黎巴嫩接壤的只有两个国家;东部和北部是叙利亚;南边是以色列(边境没有划定);西边是地中海;由于地缘政治的关系,黎巴嫩也注定不能完全置身于中东地区的战乱之外。

黎巴嫩先后由土耳其(奥斯曼帝国)、法国、、英国长期统治;法国人走了以后,1953年美国人也曾经觊觎过这个中东地中海国家,但是在强大的国际舆论压力下,美军最后撤离了黎巴嫩。

另外,上个世纪六十年代,巴勒斯坦游击队进入黎巴嫩,黎巴嫩国防军与巴勒斯坦游击队展开了旷日持久的战争,先后又有外国势力进入这个国家。

叙利亚自1976年10月起在黎巴嫩驻军,并扶植国内的真主党游击队,后撤出;而以色列也控制过南黎巴嫩一段时期作为报复,并且开辟了安全区,1985~2000年实行武装占领。

最终,黎巴嫩真主党武装不但没有被消灭,反而从叙利亚手中“过渡”到伊朗,成了“伊朗系”势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大量巴勒斯坦难民长期在黎巴嫩境内,对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是一个沉重的包袱。

不过,黎巴嫩由于濒临地中海,境内的古迹(世界遗产)灿若繁星,是著名的旅游目的地;因此黎巴嫩的人均GDP也突破了八千美元(2017年)。总人口630万。

东北部的叙利亚

黎巴嫩是个怎样的国家

在许多人的印象中,战乱、贫穷、无政府状态是黎巴嫩的代名词。黎巴嫩,地处西亚地中海沿岸,全称为黎巴嫩共和国,1943年获得独立,人口约600万,面积1.04万平方公里,在西亚属于不起眼的一个国家。

黎巴嫩自1943年建国初期,也有过几任总统,几十年来,国内政局还算稳定,百姓也能够吃饱饭。但自1975年4月13日,由于宗教原因,黎巴嫩爆发大规模武装冲突,自此拉开了内战的序幕,至今国内还是一片混乱。由于国内各大势力关系错综复杂,一个不服一个,派系裂痕很大。因此黎巴嫩每年都会进行总统大选,有时候一年还要搞几次大选。黎巴嫩宪法规定,总统必须获得三分之二的选民支持,因此四十多年里硬是没选出一个被各派公认的总统。既然没有公认的总统,自然就没有统一的政府,使黎巴嫩生活受到很大影响,许多国家建设项目无法开展,各项事业发展缓慢。在2008年5月,在阿盟等八国调解斡旋下,黎各派达成“多哈协议”,选举前武装部队总司令米歇尔·苏莱曼为总统,从此内战才算尘埃落定。

谈到黎巴嫩的经济,由于经济发展滞后,基本上就靠旅游业生活。黎巴嫩国内有许多古代存在的名胜古迹,由于经济不发达、城市建设差,这些名胜古迹倒是保存完好,别有一派原始纯朴风情。首都贝鲁特则有“中东小巴黎”的美誉。

黎巴嫩真主党武装在黎巴嫩是怎样的存在曾经的长枪党今天何在

二战之后,全世界渐渐形成了一套现代国家模式。基本上每一个国家都只有一个政府,拥有一支军队。并且在此之上,政令和军令还要保持高度的统一。

然而,也有一些国家并没有能达到这套模式的要求。比如黎巴嫩这个国家,在拥有政府军的同时,还存在一个拥有武装的黎巴嫩真主党。并且真主党的武装力量甚至比黎巴嫩政府军还要强悍。

(黎巴嫩真主党成武装成员)

那么,为什么黎巴嫩真主党能拥有武装呢?

要理清这个问题,我们得从真主党的出现开始说起。

1975年,黎巴嫩爆发内战,伊斯兰教逊尼派、什叶派和巴勒斯坦难民打成了一锅粥,形势相当混乱。1982年,以色列驻英国大使被巴勒斯坦的武装势力暗杀。以色列军队便以消灭巴勒斯坦解放组织为由,派出10多万部队向黎巴嫩南部进军。

以色列军队凭借强大的火力,在短时间内就打到了黎巴嫩首都贝鲁特附近。而黎巴嫩则有近60万名什叶派难民涌入了首都贝鲁特南郊。这些难民背井离乡,居无定所。他们唯一希望的,就是有朝一日重返自己的家园。

不久后,这些难民整合成为了真主党。真主党是穆斯林什叶派的政党,之所以能在动乱的局势下整合到一起,和伊朗精神领袖霍梅尼的支持是分不开的。由于伊朗与真主党同样强烈反对以色列,伊朗便主动为真主党训练士兵,并提供了在军事和财政等各方面的支持。再加上真主党精神领袖法德拉与伊朗宗教领袖哈梅内伊交情匪浅,伊朗对真主党的帮助更是不遗余力。而在法德拉眼中,伊朗就是整个伊斯兰运动的根据地,也是真主党最坚实的后盾。

一开始,真主党只是以击退并消灭以色列人为目标。但在1990年黎巴嫩内战结束,各武装组织都达成了停火协议之后。真主党却以继续抵抗以色列为理由,公开宣布保留了武装力量。

(黎巴嫩内战)

到了这个阶段,真主党的目标已经从最开始的击退以色列人,转变为了建立一个像伊朗一样的伊斯兰共和国。不过,由于黎巴嫩国内的情况一直较为混乱,真主党如果依靠选举的方式来掌权,显然难度是非常大的。因此为了提高自己的存在感和影响力,真主党干脆不断扩大武装力量,以武力的方式来争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那么,真主党武装究竟有多强大呢?

到目前为止,真主党都没有公开过组织的具体人数。但根据一些国外媒体的猜测,真主党的现役军人不会少于2万人,再加上其后备力量,总兵力将会超过5万人。

别看真主党军队只有几万之数,但和周边的巴勒斯坦、叙利亚的武装力量一对比,真主党的军队人数还是不少的,甚至于可能比黎巴嫩政府军还要多。

至于武器装备方面,真主党在成立前期,武器条件确实相对要差一些。但随着伊朗的不断援助,真主党已经获得了大批火箭弹和坦克装甲。所以严格来说,真主党军队的战力,已经是巴勒斯坦、叙利亚周遭地区的佼佼者。

而在这种情况下,黎巴嫩政府想要解除真主党的武装,就变得非常困难了。

(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

进入21世纪后,黎巴嫩政府已经多次同真主党代表就武装问题进行过讨论,但双方却始终没能达成一致。对于这种现象,黎巴嫩政府内就出现了两种声音。

第一种声音,是黎巴嫩总统拉胡德提出的。在他看来,黎巴嫩的政府军是完全不可能独自抵挡以色列进攻的。而真主党武装拥有强大武装,其存在是有必要的。

第二种声音,是由黎巴嫩总理西尼乌拉提出的。西尼乌拉强调“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府、一支军队”。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西尼乌拉多次奔波于美、英等国之间,请求他们向以色列施压,督促以军撤离萨巴阿农场。只要以色列军队撤退了,黎巴嫩政府就有充分的理由让真主党解除武装力量。

不过,西尼乌拉的想法实在有些过于理想化。要知道,除了真主党本身强大的武装力量之外,伊朗和叙利亚等国对真主党的支持力度都相当大。尽管美国已经将真主党列为“恐怖组织”,但要美国为了真主党直接和伊朗交锋,实在是有些不现实。尤其是在美国如今乱成一锅粥,自顾不暇的情况下。

此外,真主党之所以能在短时间内发展壮大,其对社会做的福利事业,其实也是相当重要的。真主党一直把社会福利作为党内的核心工作。在伊斯兰国家中,真主党治下的人民生活水平是最高的。黎巴嫩政府想要解除真主党的武装,恐怕人民会第一个站出来反对。

(参考资料:《真实的黎巴嫩真主党》等)

黎巴嫩在哪个国家

黎巴嫩是亚洲国家,黎巴嫩共和国,简称黎巴嫩。位于亚洲西南部地中海东岸,东部和北部与叙利亚接壤,南部与以色列(边界未划定)为邻,西濒地中海,习惯上称为中东国家。

黎巴嫩是中东地区最西化的国家之一,这与它和基督教有着十分密切的历史有关,境内更有人类最早一批城市与世界遗产,这些文明古迹最古老的具有长达5000多年的历史,因而在旅游业中相当著名。

黎巴嫩高度发达的通俗文化也极富特色。黎巴嫩音乐家在阿拉伯世界几乎占据半壁江山,其中,女歌唱家费鲁丝更是当代阿拉伯世界家喻户晓、雅俗共赏的艺术家,被阿拉伯人自豪地称为“阿拉伯人派往星球的使者”。

扩展资料:

沿海夏季炎热潮湿,冬季温暖。全境按地形可分为沿海平原;沿海平原东侧的黎巴嫩山地;黎巴嫩山东侧的贝卡谷地和东部的安提黎巴嫩山。

黎巴嫩山纵贯全境,库尔内特·萨乌达山海拔3083米,为黎最高峰。河流众多。利塔尼河为全国最长河流。主要旅游点有腓尼基时代兴建的毕卜鲁斯城、古罗马时代兴建的巴尔贝克城和十字军时代兴建的赛达城堡。

刚果(金)、利比里亚、黎巴嫩和苏丹在中国的哪个方向

相对中国来说,这些国家都处于中国的西边。

刚果(金)、利比里亚、苏丹都在非洲大陆。刚果(金)在非洲大陆中部,利比里亚在非洲西部,苏丹在非洲大陆北部。黎巴嫩在西亚南部地中海东岸。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