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晋朝历代君王列表及名字:晋朝有几个皇帝
- 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有何史实依据
- 求魏朝历代皇帝
- 晋朝一共延续了多久,皇帝们都做了什么
- 东晋的司马皇族为何都短命你怎么看
- 我有一点历史疑问:为什么晋朝的皇帝们,都混得像乞丐一样惨呢
晋朝历代君王列表及名字:晋朝有几个皇帝
晋朝分西晋和东晋,一共有17位皇帝。
西晋有:武皇帝——司马炎,孝惠皇帝——司马衷,睿皇帝——司马伦,孝惠皇帝——司马衷(复位),孝怀皇帝——司马炽 ,愍帝——司马邺。
东晋有:元帝——司马睿 ,明帝——司马绍 ,成帝——司马衍 ,康帝——司马岳,穆帝——司马聃,哀帝——司马丕,废帝——司马奕,简文帝——司马昱,孝武帝——司马曜 ,安帝——司马德宗 ,恭帝——司马德文。
晋朝承认刘备是皇帝吗有何史实依据
刘备去世之后庙号烈祖,谥昭烈皇帝,这一套程序下来,俨然就是皇帝一般的存在了。因为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刘备的庙号没有像历朝历代的开国皇帝一样使用太祖或高祖,而且选择了烈祖,似乎蜀汉政权就是汉王朝的延续,板上钉钉了!那么,后世王朝认可刘备皇帝的身份吗?
《历代帝王图》
唐代的宰相之一阎立本曾经画过一副长卷——《历代帝王图》,画中包含了自汉昭帝至隋炀帝等历朝历代十三位帝王的画像。说到这里,很多人肯定要说了:“唐朝的宰相都说刘备是帝王了,他还不是后世王朝认可的皇帝吗?”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一个重要细节,那就是画中的题注。
在魏文帝曹丕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是魏文帝曹丕,这是对皇帝的标准称呼,没有任何疑问。但是,在刘备的画像旁边,阎立本标注的又是什么呢?不是季汉昭烈帝刘备而是蜀主刘备!当然,孙权也是这个待遇。这代表了什么呢?阎立本认可刘备的帝王身份,却没有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他只是割据政权的皇帝!那么,正统皇帝是谁呢?魏文帝曹丕。这也是后世王朝比较大众的一种态度——认可三国时期的三家都是皇帝,但曹魏是正统。
为何篡位的曹魏却成了正统
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曹丕篡汉自立,无论认与不认,曹氏父子都是赤裸裸的篡位逆臣!但是,为什么篡位的逆臣反倒成了正统呢?这还要从曹丕篡汉时走的程序说起。
曹丕虽然是篡位,可他获得皇位的途径却不是抢夺而是“禅让”。无论事实如何,形式上、程序上是汉献帝刘协三“请”、曹丕三“辞”之后,“天命所归”的曹丕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接受了汉献帝的“请求”,“勉为其难”地当了这个皇帝。这就相当于是现代物权法上赠与的概念,是汉献帝将皇位和正统赠与了曹丕,曹丕自然是“合法”的皇帝,“合法”地拥有正统地位。事后,志得意满的曹丕还特地命人在传国玉玺的肩部刻上了“大魏受汉传国玺”以彰显这种“合法性”。
刘备是汉宗室,为何蜀汉不是正统
刘备是汉宗室和蜀汉政权也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为什么曹丕玩一出“禅让”游戏就成了正统,姓刘的蜀汉政权却不是呢?
这和中国历代王朝本身是有着重要关系的,历朝历代的王朝没有哪一家是真正的天命所归,哪里有什么天命所归!说白了,都是抢的别人家的。为了强调自身的“合法性”“正统性”,历代王朝通常都会搞一些“禅让”的把戏,就算不搞“禅让”也会搞一些“神话游戏”、强调自己是“天命所归”。因此,要想让自己“合法”,他们就必须认可曹丕的行为“合法”!如果认可了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哪天前朝宗室给自己来一出有样学样,岂不是自找麻烦?
再就是刘备的血统实在太不纯正了!我们不去纠结刘备到底是不是真的汉宗室,就认可他所说的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刘备与东汉大宗的分界在哪里?汉武帝刘彻!中山靖王刘胜和汉武帝是亲兄弟,都是汉景帝的儿子。从法理上讲,光武帝刘秀把自己过继给了汉元帝刘奭,汉元帝的祖先汉武帝自然也是光武帝的祖先。从血缘上讲,光武帝的祖先是汉景帝的另一个儿子长沙定王刘发。换言之,自汉武帝起,刘备家就与后来东汉的大宗分家了!现在人们常说“出了五服不算亲”,刘备与汉献帝之间别说是出了五服、十服恐怕都不止了……
就算曹魏政权不“合法”,汉献帝还有亲生儿子、东汉的大宗还有近支,怎么轮也轮不上他出了几十服的刘备!不要觉得这没什么,对于历朝历代的皇帝而言,这是有重大意义的。如果这样一支小宗旁支都能成为“合法”的皇位继承人,那么理论上王朝的所有小宗都可以成为皇帝,不是吗?只要把现任皇帝给杀了就是了……这对于一个王朝意味着什么?内乱之源!因此,就算抛开所谓正统传承的问题,就冲这个现实原因,历朝历代也不可能认可刘备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
晋如何定位蜀汉政权
晋王朝的“合法性”来自哪里?晋武帝司马炎偷师曹丕的“禅让”游戏。司马炎有样学样,让魏元帝曹奂把他祖上在汉献帝身上玩得那一套对自己原封不动走了一遍,这就是晋王朝“合法性”“正统性”的来源。换言之,如果晋不承认曹魏是正统,自身自然也不是正统。因此,就算历朝历代都不认可曹魏的正统地位,晋也必须认!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这一点在晋王朝编纂的官方正史《三国志》中体现的尤为突出。《三国志》虽然分为了《魏书》《蜀书》《吴书》,看似将三家并列了。但是,其内容一目了然,以曹魏为正统!为什么这样说呢?在《三国志》中,曹魏帝王的记录被称为了纪,也就是太史公当初创立的本纪之意,如武帝纪、文帝纪、明帝纪。那么,《三国志》给刘备和孙权的待遇是什么呢?传!如先主传、后主传、吴主传。传自古以来都是给臣的待遇,仅此一字,晋王朝对刘备的态度立现!
除此之外,《三国志》对刘备的称呼也应证了这一点,书中只称刘备为先主而不是昭烈帝,何意?他是蜀汉政权的主人,但不是皇帝!换言之,晋王朝比唐王朝走得更远,唐王朝至少还承认刘备是帝王,晋王朝却只承认他是主!主是个什么概念呢?北宋初年,南唐皇帝李煜自降身价、对宋称臣时,上表宋廷用的自称就是“江南国主”。主其实就是对割据政权最高首领的称呼,不知道诸位明白陈寿的意思没有呢?
综上所述,刘备虽然在成都称帝而且蜀汉政权一直以大汉正统自居,但是自晋王朝开始,大概除了刘宋等少数王朝,没有几家认同蜀汉政权是正统王朝的!刘宋实际上也没有完全认可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毕竟曹氏陈留王在刘宋依然是存在的。客气一点的王朝,勉强还把刘备算作了皇帝,只是不认同蜀汉政权的正统地位,将其纳入了割据政范畴。不客气的如晋王朝,索性连刘备的皇帝身份也一概不予认可!
求魏朝历代皇帝
南北朝
(公元420---589年,共170年)
公元420年,东晋大将刘裕废东晋皇帝而称帝建宋,此后的170年间,南方依次经历了宋,齐,粱,陈4个王朝,史称南朝。北方的北魏于公元439年统一了北部中国,后分裂为东魏,西魏,东魏后为高洋所夺,建立了北齐,西魏后为宇文泰所夺,建立了北周。这5个王朝,史称北朝,和南朝合称为南北朝。
南北朝是中国历史上继东晋和十六国大分裂后,形成的南北政权对峙的时期,也是中国历史上民族大融合的一个时期。
北朝
(公元386——581年,共195年)
北魏
公元386——534年,共149年。
北魏共有15个帝王(包括幼主元钊,安定王元朗),其中病死的4帝,国亡而逃奔长安后被毒杀的1帝,内乱中被杀死的4帝,被沉杀的1帝,被毒杀的3帝,被废黜后后事不明的1帝,被绞杀的1帝。所附的冯太后为病死,胡太后被沉杀于黄河中。
道武帝(拓跋珪)
道武帝,名拓跋珪(公元371—409年),字涉圭,鲜卑族拓跋部人,十六国时代王什翼犍孙(一说为什翼犍子),前秦衰落后复国称帝,在位24年,被子拓跋绍刺杀,终年39岁,葬于金陵。(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古盛东城西北)
明元帝(拓跋嗣)
明元帝,名拓跋嗣(公元392—423年),北魏道武帝长子,道武帝被子拓跋绍杀死后,他继位,在位15年,病死,终年32岁,葬于金陵。太武帝(拓跋焘)
太武帝,名拓跋焘(公元408—452年),小字佛狸,北魏明元帝长子,明元帝病死后继位,在位29年,被宦官宗爱谋杀,终年45岁,葬于金陵。
南安王(拓跋余)
南安王,名拓跋余(公元?—452年),太武帝第6子,宦官宗爱弑太武帝后,迎他继位,在位7月,又为宗爱谋杀,葬处不明。
文成帝(拓跋濬)
文成帝,名拓跋濬(公元440----465年),太武帝从孙,南安王侄,南安王被宗爱刺杀,众大臣又杀宗爱,迎他为帝,在位14年,病死,终年26岁,葬于金陵。
献文帝(拓跋弘)
献文帝,名拓跋弘(公元454—476年),文成帝长子,文成帝病死后继位,在位6年,为冯太后毒死,终年23岁,葬于金陵。
孝文帝(元 宏)
孝文帝,名元宏(公元467—499年),献文帝长子,献文帝在位时就禅位给他,从此他开始改为汉姓,在位29年,于南征途中病死,终年33岁,葬于长陵。
宣武帝(元 恪)
宣武帝,名元恪(公元483----515年),北魏孝文帝次子,孝文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6年,病死,终年33岁,葬于景陵。孝明帝(元 诩)
孝明帝,名元诩(公元510—528年),宣武帝次子,宣武帝病死后继位,在位14年,为胡太后毒杀,终年19岁,葬于定陵。
幼 主(元 钊)
幼主,名元钊(公元526—528年),孝文帝曾孙,胡太后毒杀孝明帝后,立他为帝,在位1月,被尔朱荣沉溺于黄河中,终年3岁,葬处不明。
孝庄帝(元子攸)
孝庄帝,名元子攸(公元507—530年),献文帝孙,尔朱荣杀幼主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又被尔朱兆绞杀,终年24岁,葬于静陵。
长广王(元 晔)
长广王,名元晔。生卒年不详,太武帝曾孙,尔朱兆杀孝庄帝后,扶他继位,在位3月,又为尔朱世隆所废,下落不明。
节闵帝(元 恭)
节闵帝,名元恭(公元498—532年),字修业,文成帝孙,尔朱世隆废元晔后,立他为帝,在位2年,被高欢废黜后毒死,终年35岁,葬处不明。
安定王(元 朗)
安定王,名元朗(公元513—532年),字仲哲,北魏皇族章武王第三子,节闵帝堂弟,被高欢拥立为帝,在位2年,又被高欢废黜毒杀,终年20岁,葬于邺效外。
孝武帝(元 脩)
孝武帝,名元脩(公元510—534年),字孝则,孝文帝孙,高欢废元朗后,立他为帝,在位3年,被宇文泰毒死,终年25岁,葬于永陵。
晋朝一共延续了多久,皇帝们都做了什么
晋朝自公元266年司马炎篡位称帝始,延续了一百五十五年,公元420年,权臣刘裕篡位,晋朝历史结束。
晋朝皇帝有十五位,但坊间一直有个说法是司马氏只有一个半皇帝,即开朝皇帝司马炎,执政25年,在历史上算是中上水平的皇帝。另一位半个皇帝是东晋明帝司马绍,前期活在权臣阴影下,后期掀翻权臣,重振皇权,可惜总共只当了三年皇帝。至于其他皇帝,多是傀儡,权柄在宗王、外戚和门阀权臣手中流转。
西晋的时代
1·晋武帝司马炎(266年-290年),建立西晋,平灭东吴,统一天下,将帝国版图基本恢复到了东汉的规模。废除弊政,颁布新律,鼓励农桑,社会经济有了恢复和发展。但罢州郡兵,分封诸王,为后来的八王之乱埋下祸根。
2·晋愍帝司马衷(290年—307年),著名的傻皇帝,智商只有儿童水平,没有执政能力。正是其在位期间,爆发了八王之乱,后半生在各个阵营中漂泊,最后被权臣司马越毒杀。
3·晋怀帝司马炽(307年—313年),在位期间发生了永嘉之乱,叛乱四起,中原鼎沸,但绝不能算他的锅,东海王司马越一直掌控朝政。最后困守洛阳,被匈奴人破城俘虏。
4·晋孝愍帝司马邺(313年—317年),司马炽死后,司马邺在长安被拥立为帝,但仅能控制长安周遭,而且由部下支配,终被匈奴人攻灭。
东晋的历史
5·晋元帝司马睿(318年—322年),早早南渡建康,司马邺死后,自立为帝。“王与马共天下”的主角之一,朝政由王氏掌握,后欲夺权,惨遭失败,黯然去世。
6·晋明帝司马绍(322年—325年),消灭权臣王敦,重振皇权,自司马炎后第一位也是唯一一位真正掌权的皇帝,欲打破门阀专政的局面,但英年早逝。
其他的九位皇帝尽是傀儡,权力由王、庾、桓、谢四大门阀依次更替。
东晋的司马皇族为何都短命你怎么看
两晋的事不能分开看,虽然分据南北,但其实是一个事儿。
东西晋践祚156年,除了晋武帝开国20年还像个样子,之后不是朝廷内讧,就是外敌入侵,基本上没有一天安宁。
国家一旦有内讧,外敌必然入侵,木头朽了之后肯定生虫子,墙裂了之后肯定招蚂蚁,这是亘古不变的道理。
西晋4位皇帝,一共52年,东晋11位皇帝,一共104年,合计156年,在中国古代史里,只能算勉勉强强。按说灿若星辰的三国最终归于晋朝,新的大一统国家不应该弱鸡,可为什么晋朝却如此不堪呢?其实就是一点:罢兵。
当时,晋武帝刚降服吴主孙皓,志得意满,他认为天下混一,国家应当承平无事,于是下令各州郡罢兵,从此之后,刀枪入库,马放南山,人人乐享太平。
大臣山涛立刻上书阻止,说罢兵对国家有害,防务空虚,一定会留下隐患。晋武帝不听。后来大臣郭钦也上书,建议将内附的戎夷驱逐出关,然后派兵把守各个关隘,以备北方动乱。晋武帝也不听。
一个国家放弃了国防,那后果一定很惨。晋朝搞罢兵,最终结果是五胡乱华。
后来亏得淝水之战,打败了苻坚,才保住了晋国半壁江山。但是东晋是个奇葩,胜了一仗就开始开始傲娇,继续内讧去了。
东晋皇族互相残杀,骨肉寻仇,怎么看他们都不会活到百岁。不光司马皇族,世家大族之间也互相攻伐,豪强互阋,道德沦亡,基本上也没有落个好下场。到了唐朝,唐太宗下领编纂了《晋书》,惩前毖后,中国的政治环境才有点改变。
关注厕读大历史,每天分享历史知识,品味历史智慧。
我有一点历史疑问:为什么晋朝的皇帝们,都混得像乞丐一样惨呢
司马炎建立晋朝,完成了统一。三国时期的连年战争是国家的经济严重受阻,晋朝建立后没有什么大的举动进行政治经济的改革,没有使得社会的生产力得以发展,也就是没有稳定社会就进行了享乐,所以社会基础薄弱。第二任皇帝晋惠帝智商有问题,母族外戚争相争权,导致了社会的混乱,再加上外族入侵,缺少雄才大略的皇帝,这是最主要的问题。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