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电不是发的是交流电吗为什么会出现电不够用的情况?水电站如何发电的_发电_发电机_地热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发电 发电 发电机 地热

本文目录

  • 发电不是发的是交流电吗为什么会出现电不够用的情况
  • 水电站如何发电的
  • 发电机如何发电
  • 发电厂多余的电,最后到底去哪了
  • 人类所知的发电方式有哪些
  • 哪种能源发电最好
  • 中国建了这么多水电站,为什么还要大量依赖火力发电
  • 发电厂如果发多电了,大家突然不用电,那电到哪存
  • 停电了,如果自行发电,接入自家线路,那么电会不会传遍全网
  • 中国光伏发电前景如何

发电不是发的是交流电吗为什么会出现电不够用的情况

发电不是发的是交流电吗?为什么会出现电不够用的情况?答:我国发电都是交流电,无论是水力发电、风力发电、潮汐发电、太阳能发电、核能发电,最后由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组成的大电力,将星罗棋布的发电厂组网,通过长途跋涉送到需要电力的地区。

虽然我国的水电、风电、太阳能发电这些年来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大多数还是依然以煤炭的火力发电为主力军。电力发电系统发出来的电始终不够用,这些是国家发展势头实际用电负载太大,发电与用电严重不平衡造成的。也是目前全世界也没有好的办法解决这种问题的世界性难题。

⚡我国电力装机容量世界第一,达22亿千瓦,但发电效率仅38.5%。装机容量并不等于实际上的发电量,因为它受时间地域差异控制,例如晚上大家都下班回家了,用电大户是大型企业,两班倒;并且交流电是不能自己存储的,只能通过其他的半夜三更的低谷期将电力抽水储能,带用电高峰期再将水能转换成电能,并网发电来用。

装机容量指的是一个发电厂或一个区域电网具有的发电机组总容量,一般以“万千瓦”或“兆瓦”计算;每台发电机组是由额定容量的,也叫做铭牌容量,将电厂的所有并网发电机组容量加起来,通过升压变压器向国家电网、南方电网组成系统网供电。

另外还有电力传输的线路损耗等方面都是要损失电能的。而发电厂发电机组都是全天候发电,人们上班都是在白天,晚上的电能大多数是白白浪费了的,发电厂通过调整发电机的励磁绕组电流来控制输出功率,这样才造成利用率38.5%。电力行业为了鼓励大家晚上用电,推出低价电就是这个道理。

水电站如何发电的

看看这个神奇的家用小型发电机,你就明白水怎么发电啦:

夏天到了,最舒服的莫过于在家吹着空调,吃着冰西瓜,悠闲的看剧。

不过,一天24小时的凉爽是要付出代价的。眼看每个月的电费,蹭蹭往上涨,小心脏有点受不了。

家住农村的小伙伴有福了,比利时一家公司,发明出一种小型涡轮发电机Turbulent,装在家门前,就有源源不断的电。

和大型水电站不同的是,这种小型发电机采用低压涡轮,对水位差的要求并不高,只需要1.5米的高度差就能发电。

而且,它安装也非常简单,只要在河流旁边开一条河道,就可以把发电机装进去。由于河道地势低于水平面,河里的水流入发电机内,冲击叶轮带动涡轮机发电。只要河里的水一直流动,就能一直产生电力,并且它一天产生的电能,就足够60户人家使用。

由于Turbulent只有涡轮一个运动部件,里面附带的清洁网,能定期捕捉垃圾,维护起来也十分便捷。

最重要的是,它对河里的鱼不会造成任何影响。最多也就是,让小鱼们玩玩“过山车”,尝尝眩晕的滋味罢了!

据说,这样的发电机,一台就能用上100年,把它安装到农村或山区,就能让更多的人受益。小伙伴们,你们说呢?

发电机如何发电

1820年丹麦的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周围存在磁场,即电能生磁,第一个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很多人就反过来想:磁能否生电?许多的科学家进行了积极的探索,直到1831年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经过十年坚持不懈的努力,终于发现了这一现象。法拉第的发现进一步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导致了发电机的发明,使电能的大规模生产和利用成为可能。

法拉第用实验证实: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里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这种现象叫做电磁感应。发电机就是根据电磁感应现象制成的。

发电机的基本构造有磁铁、线圈、铜滑环和电刷。

下图是交流发电机的模型,
矩形线圈abcd可绕轴oo’转动,ab边和cd边分别接到铜滑环K、L上,铜滑环K、L分别与电刷A、B滑动接触。用导线将电刷与电流表连接,就组成闭合电路。

当线圈abcd绕轴oo’逆时针方向转动时,左上图中经过右上图到左下图转过半周,ab边向下切割磁感线,cd边向上切割磁感线,根据右手定则可判断出,ab边中感应电流方向由b→a,cd边中感应电流方向由d→c,线圈中电流方向由d→c→b→a,通过铜滑环和电刷流到外电路,外电路中电流方向是由A经过电流计到B。由左下图经过右下图到左上图转过半周,与上述半周正好相反,线圈中电流方向由a→b→c→d,外电路中电流方向由B经过电流计到A。线圈再从左上图位置转下去,感应电流将完全重复上述变化。所以线圈中和外电路中电流方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即线圈中发出的与提供给外电路的都是交流电。如果用换向器(两个铜制的半环)替换交流发电机的铜滑环,在线圈中依然产生交流电,但供给外电路的是直流电,这就是直流发电机。

上面只是用来说明发电机的原理的,实际的发电机,结构要复杂的多,但主要有定子和转子组成。为使发电机发出高电压强电流,大型发电机的线圈匝数很多,导线很粗,要使巨大的线圈转动起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很多,所以大型发电机采用线圈不动磁场旋转的方式,叫旋转磁场式。

发电厂多余的电,最后到底去哪了

答案:发电厂一般不会有多余的电,因为发电厂都是根据电力调控中心的指挥来操作发电的,如果特殊原因发电厂产生的电量大于需求,那么这些电力将经过电网被分配到电力缺乏的地区。如果从整个电网的角度来考虑,多余的电力会被转化成抽水泵的机械能,将水运输到高处的水电站上变成势能保存起来。发电厂产生的电能无法储存在发电厂或电网上,都是直接输出给用户的。

现在的发电厂一般采用火力发电,煤炭烧锅炉产生蒸汽,推动汽轮发电机的转子转动,转子左右分布磁极,在磁场中转动时能产生交变电流,一对磁极的转子每秒钟转50圈,产生的交流电就是50赫兹的,这个数据会显示在电力中心的大屏幕上。

当用户的电量需求增多时,会从家庭用电器一端产生阻抗效应,导致发电厂发电机的转子受到阻力,那么转子每秒钟转动的圈数就会下降,由原来的每秒50圈变成每秒49.8圈,电流频率也会由50赫兹变成49.8赫兹,这时电力中心的工作人员就会发出指令,要求发电站略微增加发电量,发电厂接到指令开始多加一些煤炭,锅炉的火力更旺,蒸汽更足,使发电机的转子转速增加,让电流频率始终保持在50赫兹±0.2赫兹之间,整个过程都是根据居民用电需求调整的。

由于是人为调控,不可能非常完美,难免会出现发电量过多的情况,这些过剩的电量是不会被浪费的。假设甲城市发电多了,多余的电力会被分配到电力相对缺乏的乙城市,这个调配过程都是由电网来运输的,电网呈现出巨大的网络分布,电网越大,整个中国的电力系统就越稳定,能源效率就越高。

我们把整个国家的电网看成一个整体,这个整体也不可能将全国的电力分配得一点不多一点不少。部分电力会浪费在线路上,剩下的电力会被保存到抽水蓄能发电站上,例如广州抽水蓄能电站总装机容量2400MW,是世界上最大的抽水蓄能电站。电量多了就转化成水的势能,等到电力缺乏了就让水从高处落下变成水利发电,整个过程中能源的重新利用率高达75%。

不少人觉得,在后半夜几乎用不到电时应该关闭发电厂的锅炉,等到早晨再启动,这个想法其实是错误的。因为不管是火力发电还是核电站的核裂变发电,本质上都是锅炉烧水,而每一次重启锅炉都需要几十万到上百万不等,热炉需要添加的燃油就有4、5吨。锅炉一般是不会关闭的,哪怕是凌晨3点都依然运行着,所以国家才鼓励工厂在半夜用电,也对居民实行了峰谷电。

人类所知的发电方式有哪些

地球上能源越来越紧缺,传统能源总有消失殆尽的一天,因此,开发持续可再生的清洁能源,便成为了能源开发的重中之重。说起能源开发,大家都知道,太阳能可以发电,风力可以发电,那么,你们听说过海浪也能发电吗?

在巴西塞阿拉州佩森港,就有这样一个海浪发电装置。它由两个大圆盘组成,直径都是10米,圆盘上连接了22米长的机械手臂,臂弯上都装有液压水泵。

当海浪拍打的时候,浮在海面上的圆盘,就会随波浪上下摇摆,带动手臂上下运动,水泵形成高压,给涡轮机提供动力,涡轮机旋转起来,转化成源源不断的电力资源,最后输送到电网中。

波浪的分布十分广泛,储量巨大,利用海浪发电,完全是就地取材,清洁又环保。

而且,波浪能具有独特的优势,波浪能的能量密度高,是风能的4~30倍,意味着可开发的能量巨大。据有人推算,全球的海浪能功率大概700亿千瓦,其中可开发利用的约25亿千瓦,与潮汐能相近。与太阳能、风能比起来,波浪能也更不受天气的影响。

这样可持续的清洁能源,肯定能满足人们未来越来越高的能源需求。

小伙伴们,你们对波浪能发电有什么想法吗?

科技公元,带你了解最创新的技术,最创意的产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科技公元!

哪种能源发电最好

(一)从发电量分析:

2018年中国发电量再次全球第一,达到了近6.8万亿千瓦时(具体为67914.2亿千瓦时,1千瓦时就是我们通常说的1度电),同比增长6.8%。其中,山东省发电量全国最高,之后是江苏省、内蒙古、广东省、四川、浙江、新疆……

第一,中国火力发电仍然占据主导地位

从发电构成来看,2018年中国的火力发电总量达到了49794.7亿千瓦时(同比增长6%),约为全国发电总量的73.23%,占据着绝对的主导地位。其中,山东省的火电全国第一,达到了5367.7亿千瓦时,约为山东发电总量的95.7%。

第二,水力发电总量排名第二

全年约为11027.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1%,属于各类型发电中增速最慢的),约为同期全国发电总量的16.24%。其中,四川省为中国水电第一大省,2018年全年水力发电量达到了2982.2千瓦时,约为同期中国水电总量的27%。

第三为风力发电

全年约为3253.2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6%),约为同期全国发电总量的4.79%。其中,内蒙古为中国的风力发电第一大省,2018年全年内蒙古风力发电量达到了570.3亿千瓦时,而第二名的新疆风电仅仅只有327.7亿千瓦时。

第四是核电

2018年中国核能发电量约为2943.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8.7%),约为同期全国发电总量的4.33%。其中,广东省为核电第一大省,全年核能发电量约为892.4亿千瓦时,约为全国核电总量的30.3%。

第五,太阳能光伏发电

全年约为894.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9.6%,全国占比约为1.32%。其中,青海太阳能发电量最多,接近95亿千瓦时,之后是新疆约为85.4亿千瓦时、内蒙古(84.9亿千瓦时)、甘肃、宁夏、河北……

(二)从目前使用能源方式发电分析

一、火力发电

火力发电是我国目前发电量最大的发电方式。是指利用煤炭、石油、天然气等固体、液体、气体燃料燃烧时产生热能,使水变成高温高压水蒸气,推动发电机继而发电的一种发电方式。火力发电是发电方式中历史最久的,也是最重要的一种,故火力发电的技术成熟,成本较低,对地理环境要求低,但污染大。大型热电厂的热能利用率只能达到60-70%,这种发电方式耗能大,效率低。且使用的矿物燃料资源越来越少,面临枯竭的可能。

二、水力发电

水力发电是再生能源,也是我国发电量较大的发电方式。对环境冲击较小,发电效率高达90% 以上,发电成本低,发电启动快,数分钟内完成发电,调节容易。除可提供电力外,还能控制洪水泛滥,提供灌溉用水等功能。但水力发电固定资产投资大,对地理环境要求高,同时较大的水库可能引起地表的活动,甚至诱发地震;引起流域水文上的改变;可能造成大量的野生动植物被淹没死亡,甚至全部灭绝。环境破坏及其巨大。且我国水能资源开发已经接近瓶颈了,很难再大规模开发利用。

三、风力发电

风能,是人类最早使用的能源之一。风力发电即把风的动能转变成机械动能,再把机械能转化为电力动能。风能是可再生能源形式,利用风能发电有利于可持续发展,随着风电技术的日趋成熟,风电的成本越来越低,同时无污染。但风能具有不确定性,不是随时随地都有合适的风。同时风电场若建在鸟类迁徙途中,可导致对鸟类的伤害,而且风电场的噪声较大,对距离风电场较近的居民有较大的影响。目前陆地良好风力资源区大部分已经开始利用。

四、核能发电

核能是一种高效的能源。核能分为聚变与裂变两种方式,目前技术条件只有核裂变可以有效利用。核裂变发电它的能量密集,功率高,这一特点决定了它的运输量小的优点,核能比太阳能、风能等其他能源容易储存。但是核能电厂的投资成本太大;同时有大量的放射性物质,如果在事故中释放到外界环境,会对生态及民众造成伤害;同时核发电的废弃物放射性大、自然无害化需经百万年之久;且也面临资源有限的限制。核聚变虽对环境影响小,资源充足,但现有技术用于发电还不成熟,无法用于发电。因此,核电的广泛开发还要面临着严峻的挑战!

五、光伏发电

光伏发电是利用太阳能发电,太阳能随处可得,不必远距离输送,而且是洁净的能源。光伏发电是利用半导体界面的光生伏特效应而将光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技术。目前技术成熟,大量应用。太阳能是人类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可再生能源,具有充分的清洁性(设备材料生产污染问题基本已得到较好的控制)、绝对的安全性、相对的广泛性、确实的长寿命和免维护性、资源的充足性及潜在的经济性等优点,在长期的能源战略中具有重要地位。但也有晚上不发电、阴雨天发电量少等不稳定特点;同时目前发电成本还较高。

六、其他发电方式

其他发电方式还有地热能发电、潮汐发电、太阳热发电等,目前均没有大量使用,或由于资源有限或由于发电成本太高,均使用量偏小。

(三)未来新能源分析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

为了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减少CO2及其它有害气体的排放,创造一个绿色家园。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化石能源的储量有限,根据有关数据分析,再过40年左右,石油将消耗所剩无几;再过60年左右,天然气也将宣布告竭;而煤炭资源按目前的消耗量也只能供人类使用200年左右。从人类自身生存环境和能源消耗两方面看,都迫使我们寻找其它可再生能源替代现在的常规化石能源。

  

  新能源是指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目前技术比较成熟,已经开始大规模利用的新能源是风能、太阳能、沼气、燃料电池这四种。本文介绍沼气、燃料电池等几种发电技术。

  

  1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将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直接转化为电能的装置。当源源不断地从外部向燃料电池供给燃料和氧化剂时,它可以连续发电。依据电解质的不同,燃料电池分为碱性燃料电池(AFC)、磷酸型燃料电池(PAFC)、熔融碳酸盐燃料电池(MCFC)、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SOFC)及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等。按燃料电池所用原始燃料的类型,大致分为氢燃料电池、甲烷燃料电池、甲醇燃料电池和汽油燃料电池。燃料电池不受卡诺循环限制,能量转换效率高,洁净、无污染、噪声低,模块结构、积木性强、比功率高,既可以集中供电,也适合分散供电。

  

  使用燃料电池发电,是将燃料的化学能直接转换为电能,不需要进行燃烧,没有转动部件,理论上能量转换率为100%,装置无论大小实际发电效率可达40%~60%,可以实现热电联产联用,没有输电输热损失,综合能源效率可达80%,装置为集木式结构,容量可小到只为手机供电、大到和目前的火力发电厂相比,非常灵活。

  

  燃料电池其原理与一般电池相同。其单体电池是由正负两个电极(负极即燃料电极和正极即氧化剂电极)以及电解质组成。不同的是一般电池的活性物质贮存在电池内部,因此,限制了电池容量。而燃料电池的正、负极本身不包含活性物质,只是个催化转换元件。因此燃料电池是名副其实的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机器。电池工作时,燃料和氧化剂由外部供给,进行反应。原则上只要反应物不断输入,反应产物不断排除,燃料电池就能连续地发电。

  

  燃料电池具有高效率、无污染、建设周期短、易维护以及成本低的特点,它不仅是汽车最有前途的替代清洁能源,还能广泛用于航天飞机、潜艇、水下机器人、通讯系统、中小规模电站、家用电源,又非常适合提供移动、分散电源和接近终端用户的电力供给,还能解决电网调峰问题。随着燃料电池的商业化推广,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人们预测,燃料电池将成为继火电、水电、核电后的第四代发电方式,它将引发21世纪新能源与环保的绿色革命。

  

  2005年,从事燃料电池开发的公司总投资额已超过10亿美元。据统计,2005年全球拥有50万个固定的(静止式)燃料电池装置,到2010年,将有250万户家庭使用燃料电池,同时全球拥有60万台燃料电池汽车,占世界汽车生产量的1%。

  

  表1各种燃料电池的技术性能

  

  2沼气发电

  

  沼气具有较高热值,与其他燃气相比,抗爆性能较好,是一种可再生的清洁能源。沼气一般在农村比较多使用,传统上大多利用沼气取暖、炊事和照明。沼气发电是随着沼气综合利用的不断发展而出现的一项新型沼气利用技术,它将沼气用作发动机燃料,驱动发电机产生电能。由于城市化进程大城市,利用垃圾沼气发电也成为了可再生能源的一大热点。在我国,上海,北京,深圳等大城市正在或准备建立垃圾沼气发电厂。我国第一家垃圾沼气发电厂是在1998年10月,在杭州天子岭垃圾填埋场建成。在我国,目前拥有1000万座沼气池。但总体上沼气应用范围不够广,利用率也比较低。我国城市垃圾量以每年6%~7%的速度递增,而我国90%以上的城市处理垃圾的方式采取的是填埋方式,许多大城市垃圾填埋场日处理垃圾在千吨以上,如果能变废为宝,我国可以明显减少对化石能源的依赖,减少石油进口。

  

  在国外,沼气发电也是蓬勃发展,在2006年12月12日,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利用垃圾沼气发电站在韩国建成并正式投入运营,发电规模为50MW级,这座沼气发电站生产的电力可为18万户家庭供电,它将替代韩国每年50万桶重油进口。在此之前,全世界50MW级的沼气发电站仅在美国有1座。

  

  随着沼气发电站的容量提高,沼气发电并网运行将会对整个电力系统造成冲击,继电保护相关问题也会随着容量提高而变得突出。文献阐述了沼气发电机并网的接线方式及保护配置问题。

  

  3潮汐发电

  

  潮汐能发电的工作原理与一般的水力发电原理差不多。它建筑一条大坝把靠海的河口或者海湾与大海隔开,形成一个大水库,发电机组安装在拦海大坝里面,大部分机器在地面下,利用潮汐涨落的位能差来推动水力涡轮发电机组发电。

  

  潮汐发电与水力发电的原理相似,它是利用潮水涨、落产生的水位差所具有势能来发电的,也就是把海水涨、落潮的能量变为机械能,再把机械能转变为电能(发电)的过程。具体地说,由于潮水的流动与河水的流动不同,它是不断变换方向的,因此就使得潮汐发电出现了不同的型式,例如:(1)单库单向型,只能在落潮时发电。(2)单库双向型:在涨、落潮时都能发电。(3)双库双向型:可以连续发电,但经济上不合算,未见实际应用。

  

  世界上第一座潮汐电站是法国的郎斯河口电站,其装机容量为240MW,年均发电量为544GWh。中国沿海已建成9座小型潮汐电站,1980年建成的江厦潮汐电站是我国第一座双向潮汐电站,也是世界上较大的一座,其总装机容量为3200kW,年发电量为10.70GWh。

  

  世界较大的潮汐电站至今运行正常,证明潮汐发电在技术上是可行的,可是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近20年来几乎没有建新的潮汐电站,100MW级的潮汐电站没有一个建设投产。没建新的潮汐电站的原因主要是考虑电站的经济性和潮汐大坝对环境的影响。

  

  4地热发电

  

  地球是一个巨大的热仓库。其内部的热能根据科学家的推算,全球潜在地热能源的资源量约4×1013MW,相当于现在全球能耗的45×104倍。地热是一种洁净的可再生能源。地热发电是利用超过沸点的中、高温地热(蒸汽)直接进入并推动汽轮机,并带动发电机发电,或者通过热交换利用地热来加热某种低沸点的工作流体,使之变成蒸气,然后进入并推动汽轮机,带动发电机发电。最近发展起来的“热干研过程法”地热发电法不受地理限制,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地热开采。原理是首先将水通过压力泵压入地下4到6km深处,在此处岩石层的温度大约在200℃左右。睡在高温岩石层被加热后通过管道加压被提取到地面并输入一个热交换器中。热交换器推动汽轮发电机将地热转化成电能。而推动汽轮机工作的热水冷冻后再重新输入到地下供循环使用。

  

  世界上第一座地热发电站要算是1904年在意大利的拉德雷诺建成的小型地热电站,它是用地热蒸汽推动涡轮机发电的,但功率很小,只点亮了5盏电灯。后来经过充实发展,目前该电站的装机容量已达548MW。当初这座电站虽然只能点亮5盏电灯,却开创了地热发电的历史。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地热发电站装机容量已经达到了1000MW,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盖瑟尔斯。

  

  我国地热发电在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研究,于1970年,中国科学院在广东省丰顺县汤坑镇邓屋村建起了发电量60kW的地热发电站。这是我国第一座地热试验发电站。1976年,全世界海拔最高的地热发电站在我国羊八井盆地建成发电,现已兴起了一座崭新的地热城,地热开发利用正向综合性方向发展。目前,该电厂已有8台3000kW机组,总装机25MW,年发电量在拉萨电网中占到45%。羊八井地热发电站目前是我国最大的地热发电站。

  

本文综述了各种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原理和研究现状,成本过高是限制它们大量推广应用的瓶颈,因此通过技术革新降低成本将是今后新能源发电技术的重要研究方向。虽然能源发电为未来人类解决能源短缺问题描绘了令人振奋的前景,但要使这幅蓝图真正成为现实的确还面临着诸多问题,需要科学家、研究人员和政府部门等来共同解决。相信随着科技的进步,电路电子器件的发展,新能源发电技术将会发挥出它们巨大的潜力,在电力系统中占据更重要的地位,为人类的持续发展铺平道路。

综合上述分析 目前最好的能源发电为火电 水电 风电 核能 光伏 ,未来是以燃料电池,沼气发电 潮汐发电 地热发电等等新能源为代表的能源发电以及未来或正在研究过程中的发电方式!

中国建了这么多水电站,为什么还要大量依赖火力发电

水电可以满足国内需求?从哪个地摊上看来的消息,目前国内水能资源开发程度虽然已经非常高,但是尚未开发完全,而即便将全部水能开发出来,也很难满足国内对于电力的需要。

全世界几乎没有哪个国家可以做到,完全依靠单一能源。

火电虽然有很多的缺点,但是到了今天,就算欧美发达国家都没做到彻底摒弃火电,就算拥有再丰富的谁能资源,火电仍旧是必要的,是大多数城市的首选能源。

按照眼下的最新数据,我国的电力供应之中,火力发电占据绝对的主流,其中煤电占比超过了一半,而燃油与天然气发电的火电则占7.14%。

除此之外,太阳能、风能与核能等占比加起来占到四分之一的样子。

从这一点可以看得出,不管是哪种能源,都不能与火电相比。

谁能作为国内主要的电力来源之一,其规模仅次于火电,但是其在电力消费当中的比例也就不到两成的样子,与火电相差甚远,根本不能够取代火电在国内能源消费中的地位。

虽然我国的水资源并不是世界最多的,但因为地势落差等诸多原因,我国却拥有世界上可开发总量最多的水能资源,大约占全球可开发水电总量的将近两成。

全球十大水电站之中,有一半在国内,包括第一名与第二名。

不管是目前已建成的水电站总规模,还是正在建设当中的水电站,都位居世界最高。

水电相对来说更加清洁无污染,而且也是一种可循环的能源,比起煤炭等化石能源有很多方面的优势,这也是咱们多年来重点发展水电的重要原因。

但是即便如此,水电仍旧难以撼动火电地位,更别说完全取代煤电。

第一,可开发水电总量不够

虽然咱们国家可开发的水能资源很惊人,但是这有个前提,那就是理论上的可开发量,而在现实当中,有很多的水能资源是不适合开发的。

水电站的建设,牵扯甚广,尤其是环境破坏与大规模的动迁,这都是要考虑的问题。

因为这个缘故,使得国内真正能够开发的水能资源,并没有理论上那么巨大。

我国不同于欧美,不仅人口众多而且制造业规模巨大,对于电力的消耗非常大,水能就算全部开发也很难满足我们对于电力的需求量,必须要靠其他能源补充。

第二,水力发电有所缺陷

虽然水电更加环保,有很多的有点,但是要搞清楚,水能自然只有在有河川的地方才能够充分开发出来,要是在没水或者没有落差势能的地方,根本没有水电。

就好像长三角与珠三角地区,当地虽然有河流,但基本没有落差,开发不了水电。

我国的水电大多集中在中西部地方,尤其是西南山区,开发难度是相当巨大的。

我国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与水能聚集地区,距离甚远,东部地区要使用水电只能通过线路远程输送,成本会迅速上升,且电力输送过程中会损耗掉很多,水电远程运输并不是那么经济。

不仅是水电在区域分布的问题上,存在着无法弥补的短板,而且水电站也是有季节性的,我国大多数地方都在季风气候区,降水季节分布明显,也比较集中。

水电站都并非单纯的水力发电,还要起蓄洪泄洪调节径流等功能作用。

如果河流丰水,那么自然电能足够,但若是遇到枯水期,水电量就会锐减。

在需要用电的时候,偏偏遇到了河流没什么水量,发电量不足,这种时候要是没有其他的能源进行补充,那么就会大规模缺电,这是很难进行弥补的问题

火力发电,尤其是用煤炭来发电,存在着很大的污染等问题,但也不可否认,火电一直都是最稳定、可调节性最强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发电方式。

其他的新能源,尽管污染不是那么大,但各有各的毛病,与火电也差不离。

比如风能不稳定,太阳能不仅不稳定而且占地太大,成本太高,核电站的问题就更多,至于水能发电,也存在着不容易调配、建设周期很长等缺点。

我国对于电能的需求量极其巨大,就算在如今新能源发展如火如荼的状况下,也很难撼动火力发电的地位,水电未来会继续增长,但想要完全取代火电,那基本是不可能的。

发电厂如果发多电了,大家突然不用电,那电到哪存

发电与用电只能同时进行,那么没人用电时,发电机就进入空载运转状态。

例如一台100kW的小型水轮发电机组,带着若干的用电设备,当然它最多能带100kW的负荷。如果当前负荷只有50kW,那么发电机也就发出50kW的电,从电工学原理可知,当电源输出电压不变,电源的输出电流大小由负载大小决定。电压与电流的乘积就是负荷功率,也是发电机的输出功率(理论值),这就是负荷用多少电发电机就发多少电。

当负荷功率增加,发电机输出功率也会增加。但对水轮机来说,因为负荷功率增加,转动阻力增大,转速会下降。此时自动调速机构就会调整水轮机转速,使其稳定在额定转速上。具体调整过程是,当检测到转速下降时,就开大进水阀增加进水量,水轮机转速就会回到额定值。反之当负荷减小,水轮机转速上升,就关小进水阀减小进水量,水轮机转速同样回到额定值。

但如果出现负荷功率超过100kW或负荷功率为零时怎么办?当负荷慢慢增加到100kW以上时,发电机还能短时间输出超负荷功率,一般120kW没问题,当然此时水轮机的进水阀也会进一步开大。如果有备用机组,就在原运行发电机允许超负荷运行时间内,起动备用机组,应对超负荷。没有备用机组的话,只能拉闸限电了,把一些不重要的负荷断电。当负荷功率慢慢减小至零时,进水阀也会慢慢关小,以保持水轮机转速稳定,直至保持在能使机组空载运行的壮态。

以上所说的“慢慢“是指负荷功率变化的速度要比水轮机调节转速的速度要慢,否则当负荷功率快速变化时,调速机构来不及调速,就会出现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发电机输出频率会改变,因为转速决定频率,我国交流电频率规定为50Hz。如果负荷功率突然增加到100kW以上,因调速机构来不及调整,会造成发电机输出电压下降电流增大,频率下降使电流进一步增大,从而造成输出断路器跳闸。断路器一旦跳闸,发电机负荷归零,水轮机因突然失去负荷,转速极速提升,最终飞车损坏,引发严重设备甚至人身事故。当然实际的发电机组还有一套防止突然甩负荷造成飞车的装置,在此只是说明单台机组无法应对负荷的突然变化。

题主的问题是“大家突然不用电了,那电到那存“?其实不用电了,发电机也就不发电了,不存在存电问题,而是存在如何应对突然甩负荷问题。

多机组连网运行

这是最有效的方法,把多台机组连接在一起抱团运行,连网机组总功率越大,应对突然的负荷变化能力越强,因为只要突然变化的负荷功率远小于电网总功率,对电网来说根本不是负担,可以轻松应对。

目前我国大大小小的各种类型发电厂,基本已通过多种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连接起来,组成了国家电网。各种各样的用设备也通过配电变压器与电网相连接,因此从另一角度看,国家电网把全国的用电设备也都连接了起来。这祥在全国范围内几乎不会出现都不用电的情况,你不用电有他人用电。但总有用电量大与小的时候,例如夜间许多工厂停工,民用电也基本不用,夜间负荷是最小的,不过这种负荷变化是有规律的,各电厂可提前做好准备应对负荷变化。

我国电网中的电厂主要是火电厂与水电厂,火电厂是采用汽轮发电机组,调节负荷变化就是调节进入汽轮机的蒸汽量,但由于蒸汽是燃煤锅炉产生,不可能有大量的富余蒸汽,因此火电厂快速调节负荷的幅度不大,调节大负荷需要更长时间,因为要等锅炉加大火力产生更多的蒸汽,才能增加发电机组输出功率。而如要起动备用机组,所要时间更长,可能要十多个小时。

因此在电网中火电厂往往按计划运行,调节负荷的任务由水电厂承担,水电厂调节负荷的幅度大速度快,也能迅速起动备用机组。我国电网中火电还是占大头,特别是东部地区,负荷功率大水电厂又很少,这对调节发电负荷是极为不利的。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国修建了不少抽水蓄能水电站,利用夜间用电负荷小的时间段,把水抽到山上的水库中,到白天负荷高峰期放水发电。这祥在夜间用电负荷最小时间段抽水,增加了用电负荷,减轻了火电厂调小负荷压力,在白天用电高峰期发电,又减小了火电厂调大负荷的压力,一举二得起到了填谷削峰的作用。目前我国已有二十多座大型抽水蓄能水电站投入运行,还有许多抽水蓄能水电站在建设中。

因此题主的问题实际上不存在,或者说已转变为把水存入水库中。

常熟电工作品均是原创,未经允许谢绝转载。

停电了,如果自行发电,接入自家线路,那么电会不会传遍全网

我是电厂的电工,我来说一下吧。

如果是停电了,你即使自己家接了一个发电机,电能也不会传遍全网,其原因有两个。

1、有断开点。作为电工都知道,既然是你家里停电了,那么至少往你家供电的开关是断开的,甚至说连刀闸都要断开,这是常规的停电操作,即便是你自己家里接了发电机电能送到开关或者刀闸处,也就停止了,电能不会向远的地方输送。

2、容量有限。即便是停电以后,刀闸开关都不拉开,你家里接的发电机和电网中的发电机容量是无法相比的,你用的发电机容量要小得多,并且电压也很低,也就是交流220伏,随着送电距离的延长,压降越来越大,最后也就没有电压了。

前面就是我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希望能够对提问者有用。

另外,我还要说一个题外话,当你家里停电以后,即便是你想自己接个发电机临时用,那么也应该把自己家的开关断开,这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远处供电线路上有人工作发生触电危险。另一方面也是为了防止突然来电时,对你家里的电气器构成损坏。

中国光伏发电前景如何

这个问题我少聊几句,我国的光伏发电的前景是极好的,在当今时代是世界最先进的分散式发电,是人类发展史上的首创之举,它节约了不少设备材料,也消减了极少的人工,所以,中国光伏发电的前景走向了世界一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