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
- 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 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是什么意思
- 陈寿是正人君子,所以,他写的《三国志》绝对可信,对吗
- 陈寿《三国志》可信度高吗
- 史学家陈寿的父亲是谁依据是什么
- 唐朝李靖为什么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 为什么没人拍陈寿的历史真实的《三国志》
陈寿写的《三国志》是否可信为什么
感谢小秘书邀请。
《三国志》称得上是信史、良史。因为作者陈寿,是个靠谱的人;而且,他原本就是三国时的蜀人,后来去了晋国,当时的不少事情,是亲身经历过的;再者,陈寿治学严谨,《三国志》写了十年,仔细推敲琢磨过了;还有很重要的一点,他是私人著书,尽管不可能没有个人倾向,但外部压力干扰少,不至于让其昧着良心,歪曲史实。
先说陈寿。
陈寿,233-297,字承祚,安汉(今四川南充以北)人。他的父亲,曾在蜀国将领马谡手下任职。
陈寿少好学,拜同乡、天文学家谯周为师。后来,他在蜀汉担任观阁令史,职责不详,大概相当于国家图书馆的正副馆长一类。当时蜀廷宦官黄皓擅权,陈寿不愿屈就奉迎,因之屡遭谴黜——看来,他还是蛮正直有骨气的。后来,他往晋,先后任著作郎、治书侍御史。280年,晋灭吴。陈寿开始写作《三国志》,290年成书。
陈寿搜集了三国时官私著作,主要有官诏的王沈的《魏书》;官诏的韦昭的《吴书》;私撰的鱼豢的《魏略》。蜀汉不设史官一职,没有成文史,他只是收集到一些民间著述。 除《三国志》外,陈寿还著有《古国志》、《益都耆旧传》,编有《蜀相诸葛亮集》等。
《晋书》中,列有《陈寿传》。
次说《三国志》。
《三国志》,原来是《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分别成书。到了北宋咸平六年(1003年)才合为《三国志》。
这样看,《魏书》所占分量最重,大约占了《三国志》的二分之一;《吴书》占三分之一;余下的是《蜀书》。《魏书》分量大,或许与其和晋是传承关系,属于正统有关;《蜀书》少,则与可凭依史料少有关。
另外,因《魏书》为正统,有“纪”、“传”;《蜀书》和《吴书》只有列传。三书均无“志”、“表”,这是《三国志》不同于《史记》、《汉书》之处。大概,一是因为陈寿所握材料有限,二是可能觉得不好处理。
此书面世后,好评多多。其他相关书籍都逐渐销声匿迹了。
约百年后,南朝史学家裴松之(372-451),见之大喜,倾力为《三国志》作注,博引群书,以补原书不详之失——共引书约一百五十六种,结果,《注》比原书厚了好几倍,倒也大大丰富原著,且留下诸多宝贵史料——裴松之所引之书,大多已佚失。 清代,又有一个研究《三国志》的高潮。杭世骏作《三国志补注》六卷;潘眉著《三国志考证》八卷;梁章鉅写《三国志旁证》三十卷。他们在补注同时,还做了补表的事情。
当代大家卢弼,著《三国志集解》六十五卷,约二百万字,将前人对《三国志》的研究广采博收,加以评判。被认为是关于《三国志》带总结性的著作,是现在《三国志》 最全和最权威的注本。亦被认为,是研究《三国志》的必备之书。
再说评价。
正面评价——
第一,古往今来,《三国志》和《史记》、《汉书》、《后汉书》,均被认为是最好的“前四史”。《后汉书》由南朝范晔写于423-445年,比《三国志》晚了约150年。
第二,各代对《三国志》的具体好评,大致可概括为——“良史实录”;“取材精审”;“行文简洁”;“文采飞扬”,具体哪些人评价、怎么说,不多赘述。
第三,至近现代,大史学家们治史,涉及到三国时期,基本依据《三国志》和裴松之的《三国志注》。如钱穆的老师吕思勉老先生,他的《秦汉史》中讲到这段历史,所引用的基本是上述两书,可见其信史的可靠性。
负面评价——
第一, 叙述过简。 这是《三国志》确实存在的遗憾。或许陈寿当时有他不可言说的苦衷。好在有裴松之等,加“注”,再加“补注”,等等,多少弥补了缺憾。
第二,曲笔回护。 后人中,亦有不多的人,说陈寿论史,对某人某事有“曲笔回护”之嫌。这个事,其实必须历史地看待。陈寿不是圣人,他有个人的情感和选择表达自己看法的考虑。但是总体上,从古到今的大多数史学家,并不太认可这个说法。陈寿不论对魏、蜀还是吴,大的事件的表述和评判,是基本公允的。
第三,陈寿索米。 有后人说,陈寿写作《三国志》时,曾向当事人索要财物。传出这个消息的,主要是唐代的房玄龄一干人。他主编,并带领20人编著《晋书》,在《陈寿传》里搞了这么一出。书里说,陈寿要写丁仪,向他儿子索要“千斛米”,无果。一斛相当十斗,后来改做五斗。无论如何千斛米不是小数量。这个“传”里,还说到陈寿对诸葛亮记述的不公平,因为诸葛亮挥泪斩了马谡,还牵连到陈寿的父亲。但是后人考证,所说的这些应该不是事实。毕竟房玄龄那时候已距陈寿过去了将近400年。裴松之离陈寿的年代最近,他为何没说这些事呢?而且,后人对《晋书》的评价,主要就是两点问题——记述荒诞;史料不实。关于陈寿的负面描述,可能也被算入其中了。不过,房玄龄等也说了一句实在话——说陈寿“时人称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
换一句话说,任何一个写史的人,谁能保证自己的著述百分之百的准确和正确?后人对一部史书的评判,也不会以百分之百真实准确这样的标准来评价——真这样做的,如果不是外行,就很可能是“气人有笑人无”的眼高手低之辈了。
为什么陈寿要往死里批判姜维
我看了一下悟空列出的这么多问题,唯独这个问题少人回答(有一回答还被折叠)。知难而进一贯是我的性格,何况我对三国历史及《三国演义》的情况还是有所了解。凭着知识的积累,回答这个问题还是有一定基础,但能否回答的完美,这就不是我所能把握的。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厘清陈寿和姜维这二个人物的情况及二者之间的关系。
陈寿(233牟--297年),南充人,蜀汉及西晋时期著名史学家。曾在蜀、魏、晋三朝都任过官职。280年,时任西晋史官的陈寿经十年艰辛,完成了纪传体史学巨著《三国志》,完整叙述了自汉末至西晋近百年间中国从分裂走上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为“前四史”。
姜维(202年--264年),天水人,羌族。早期作为少数民族军官,追随诸葛亮出师北伐,屡立战功,深受诸葛亮的器重和着力培养。诸葛亮死后,成为蜀汉政权后期主要的军事将领,最后登上蜀军统师的大位。尽管他骁勇善战,但力不所逮,最终亡蜀降魏。
因此,陈寿在《三国志》中对姜维的评价是“粗有文武,志立功名,而玩众黩旅,明断不周,终至殒毙”。围绕这一评价,网络上有二种观点:其一就是题主的,认为陈寿抺黑姜维,把姜维贬得一钱不值,从死里批判姜维。其二就是认为陈寿在评价姜维时并没有抺黑他的才能和人品,而是从历史唯物史观的角度,客观地分析了当时蜀魏之争的形势,肯定了姜维的历史作用和地位,公正地指出了蜀汉政权和姜维为什么失败的原因。
对这二种观点,我更认可第二种,也就是陈寿对姜维的评价大致正确。理由:
一是形势所致。东汉及三国时期的几十年间,豪强并起、军阀混战的局面导致民不聊生,赤地千里。人民思稳定盼统一的愿望日益强烈,人心所向“分久必合”。顺者昌逆者亡,历史大势浩浩荡荡,谁也阻挡不了。姜维再有本事,也注定逃脱不了“殒毙”的命运。
二是身处中原大地的魏晋政权兵多将广,实力之强大是偏居一隅的蜀汉和东吴政权所非能抵抗的。所以纵观三国史,魏晋政权始终都处于主动进攻的主导地位,而不管是蜀汉还是东吴政权,都是处于被动防御地位。尽管蜀汉和东吴政权利用地利之便或合作之力,偶而也取得过几次战役(如赤壁之战)的胜利,但改变不了整体战略大局的趋势。
三是姜维作为蜀汉政权后期的军事统帅,并不具备诸葛亮“文蹈武略”的才能和“相父”的地位。对内不能“一言九鼎,杀伐专断”,反而受到各种打压和排挤。对外只能“玩众黩旅”,兴兵北伐。在主客观条件均不具备的条件,盲目蛮干只能是死路一条。客观地说,姜维的军事指挥才能并不差,对蜀汉政权的愚忠及报诸葛亮提携之恩的决心也很坚定,但终究是“将”才而不是“帅”才,更不可能逆历史大势,挽“大厦于将倾”。
综上所述,我认为陈寿对姜维的评价,并没有抺黑他,也没有往死里批判他,而是客观公正地评价了姜维这一历史人物。
个人浅见,仅供参考!
陈寿说诸葛亮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是什么意思
谢邀!
《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是这么介绍的:“亮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身长八尺,容貌甚伟,时人异焉。遭汉末扰乱,随叔父玄避难荆州,躬耕于野,不求闻达。时左将军刘备以亮有殊量,乃三顾亮于草庐之中;亮深谓备雄姿杰出,遂解带写诚,厚相结纳。”
从此,诸葛亮把一生都献给了刘备追求的光复汉室事业。其中,刘备托孤是诸葛亮一生的转折点。此前,诸葛亮只是刘备的辅佐,此后,诸葛亮却成了蜀汉事业的主角。
根据《三国志•诸葛亮传》的记载,刘备入川之前,诸葛亮为刘备做了三件重要的事情:
第一是“隆中对”,指明了未来的发展方向;第二是赤壁战前,出使东吴,向孙权剖析利害,达成联合抗曹的联盟;第三是曹操北撤后,刘备获得了荆州部分地盘,“先主遂收江南,以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
这三件事,一是战略谋划,二是外交策划,三是行政治理,类似于萧何的角色。
陈寿评价说:“诸葛亮之为相国也,抚百姓,示仪轨,约官职,从权制,开诚心,布公道;尽忠益时者虽雠必赏,犯法怠慢者虽亲必罚,服罪输情者虽重必释,游辞巧饰者虽轻必戮;善无微而不赏,恶无纤而不贬;庶事精练,物理其本,循名责实,虚伪不齿;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
史家陈寿肯定诸葛亮治国抚民之才,法令严明,公平诚信,可以与管仲、萧何相比。“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除了客观上双方实力的差异外,他特别点出,诸葛亮长于军政,短于谋略;行政才能优于军事才能。
陈寿是正人君子,所以,他写的《三国志》绝对可信,对吗
历史只是大致描述过去发生的事情,所有史书不会达到绝对可信。陈寿也没有经历所有三国发生的事情,他通过道听途说和有关资料来写《三国志》,然而道听途说和参考资料也并非绝对可靠,所以即使他是正人君子,他写的《三国志》也做不到绝对可信。
陈寿《三国志》可信度高吗
无论当时还是后世,陈寿的《三国志》可信度还是最高的。
陈寿(233年-297年),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作为史作者首先是正直、公允的人品,其次是严肃、博学的治学态度。
陈寿少年时好学,师从同郡学者谯周学习,研习《尚书》、《三传》,精通《史记》、《汉书》。陈寿聪明机敏,所写文章以富丽著称。谯周曾经对陈寿说:“你必定会凭借才学扬名天下,但常会遭到诋毁伤害,这未必就是不幸,你要谨慎从事。”
最初,陈寿应益州聘请,担任姜维主薄等职。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唯独陈寿不愿依附,因此多次被贬谪。适逢陈寿父亲去世,就回家守丧。因为自己生病,陈寿就让婢女伺候服药,被来客看到,乡党因此对他纷纷议论、指责。
蜀汉灭亡之后,陈寿因此不被举荐。西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藏书家张华,欣赏陈寿的才华,认为他虽然有行为不检点的嫌疑,但依照情理不应该被贬废。于是举荐其为孝廉,授官佐著作郎。陈寿撰写《诸葛亮集》,上报朝廷。朝廷任命陈寿兼任巴西郡中正。在此期间,陈寿撰写了《益部耆旧传》十篇,散骑常侍文立向朝廷呈献此书,得到晋武帝嘉奖。
张华准备举荐陈寿为中书郎,中书监荀勖因为忌恨张华而厌恶陈寿,示意吏部改任陈寿为长广太守。也有说法认为,一开始荀勖也很欣赏陈寿,但因为不满意陈寿所写《魏书》的内容才外放他。
陈寿就以奉养老母为由不就职。
278年,陈寿母亲去世,其母临终遗言将她埋葬在洛阳。陈寿恭行母亲的遗志,可能是没有将其与父亲合葬的缘故吧,又因此遭到非议贬官。
280年,西晋灭掉了吴国,结束了分裂的局面,陈寿经过十年艰辛,撰写完成了《三国志》,共计六十五篇。完整记述了自汉末至晋初近百年间,中国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历史全貌,与《史记》、《汉书》、《后汉书》并称“前四史”。
当时的人都盛赞陈寿善于叙写史事,具有良史的才干。夏侯湛当时也在撰写《魏书》,看到陈寿的《三国志》以后,便销毁了自己的《魏书》。张华对陈寿倍加赞赏,对他说:“应该把《晋书》委托给你来撰写。”陈寿当时就是如此受到时人的器重。
由于陈寿写作《三国志》时,离这段历史比较近,更容易找到一些第一手的资料,可信度也就比较高。但另一个因素也同样重要,那就是当事者的子孙都在,还具有很重要的影响。特别是司马氏家族继承了曹魏政权,主掌朝政。陈寿作为西晋的官吏,不可避免的受到一些影响。在主观意识上,不可能绝对的直抒历史真实,这是不可否认的事实。
但整体而言,既然时人和后世,都推崇《三国志》,那就是最为可信的史书之一。
任何史书不可能做到绝对的真实,客观因素及主管意识都会影响史书的可信度。无论任何史书,就可信度而言,都是相对的。任何史书都做不到绝对真实,那也就不可苛求《三国志》绝对的可信。
相比较而言,《三国志》比其他一些关于此时期的史书,可信度更高一些。
史学家陈寿的父亲是谁依据是什么
答:人们为什么会对“陈寿的父亲是谁”这个问题产生好奇呢?
大概与一则记载有关。
这则记载来自《晋书•陈寿传》。
该传写:丁仪、丁廙兄弟都是魏国很有名望的人物,陈寿向他们的儿子索贿说:“你们送我一千斛米,我就给你们的父亲写篇好传。”丁仪、丁廙的儿子没有送,陈寿就没有给丁仪、丁廙立传。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马谡被诸葛亮杀了,陈寿的父亲也遭受牵连被处以髡刑。诸葛亮的儿子诸葛瞻又非常轻视陈寿。陈寿为诸葛亮写传记的时候,就写诸葛亮“将略非长,无应敌之才”;写诸葛瞻也只说他写得一手好书法,有名无实。大家都因为这个瞧不起他。
《晋书•陈寿传》埋汰陈寿这两件事,其实是子虚乌有,经不起推敲。
参考裴松之注《三国志》和《资治通鉴》,大致可考丁仪、丁廙这两个小人物:并无什么显著事迹,不过在曹操立嗣问题上站队曹植,向曹丕展开狠毒攻击,参与迫害过徐奕、崔琰、毛玠、何夔等人。曹丕继位后,干脆利落地把这哥俩杀掉了。
在《三国志》的传记规格中,只有八个人有资格单独成传,且多数是为开国之君。
这样两个小人物,想和开国之君并列,得单独立传,并且立“佳传”,根本说不过去。
潘眉在《三国志考证》说:“丁仪、丁廙,官不过右刺奸掾及黄门侍郎,外无摧锋接刃之功,内无升堂庙胜之效……不得立传明矣”。
还有,马谡真是被诸葛亮杀的吗?
查《三国志》卷39《马谡传》中记:“谡下狱物故,亮为之流涕。”
即马谡后来被缉拿归案,病死于狱中。
《马谡传》中的裴松之注,还提及到《襄阳记》中的记载:“谡临终与亮书……”即马谡临死前曾写信给诸葛亮。
所以,《晋书•陈寿传》说“诸葛亮杀马谡”其实不准确。
《晋书•陈寿传》又说陈寿因为父亲遭受诸葛亮处罚,所以故意黑诸葛亮。
那么,陈寿有黑诸葛亮了吗?
没有。
前文说了,在《三国志》的传记规格中,只有八个人有资格单独成传,诸葛亮得单独立传,足见陈寿对诸葛亮推崇备至。
而陈寿给诸葛亮的总评,是《三国志》所有传记中字数最多的,超过了刘备、刘禅,也超过曹操、曹丕、曹睿,且多为溢美之词。
陈寿给诸葛亮的总评是:“可谓识治之良才,管、萧之亚匹矣。”即称赞诸葛亮是治世良才,堪比管仲、萧何。
至于那一句“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意思是“诸葛亮连年出兵北伐,都没有成功,大概临阵应变打仗不是他的特长吧?”这句话,不仅不是黑诸葛亮,反而是在维护诸葛亮。
所以,《晋书•陈寿传》中关于陈寿索贿、恶意抹黑诸葛亮的记载,纯属历史谣言。
那么根据《晋书•陈寿传》写“陈寿的父亲是马谡的参军”,从而猜测陈寿的父亲就是蜀汉将军陈到、陈式的都是不靠谱的。
话说回来,《晋书》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不确成份呢?
盖因成书于唐初,由唐太宗朝名相房玄龄主修。这个时候,距离西晋灭亡已有四百多年,且在南北朝对峙的漫长时间中,史料散佚无算,大多史事属孤证,甚至是后人的猜测。
唐朝李靖为什么驳斥陈寿对诸葛亮军事能力的评价
李靖之所以驳斥陈寿看低诸葛亮的军事能力,是因为李靖读懂了诸葛亮!
李世民和李靖在李卫公问答里,对诸葛亮的评价是非常高的,因为这两人都是善于知兵、用兵的人。李靖更是一代名将,而李世民除了自己带兵打仗,他还是全局大盘的操盘手。
因为他知道要取得战略上的胜利,甚至是全局上的胜利。并不能单纯靠军事用兵在某一场战争上的胜利。而是要依靠各领域联合参与发挥作用才能取得最终胜利。
作为一个全盘操盘手,他对政治经济军事后勤等等各方面是了如指掌的,所以他深知诸葛亮之用心和谋划,一个举止布署用兵是达到军事目的还是政治或经济上的目的或其它,看似无用功,明面上是不露痕迹看不出的,但暗里却得偿所愿。
李靖作为征战沙场的名将,深知兵法。他对诸葛亮的用兵、出战、布署的一些谋划运用是什么层次,处于某种境地是不是最好的选择或已是唯一的选怿,他有着更专业的解读和剖析,不是外行人能懂的。所以他才说陈寿“史官鲜克知兵,不能纪其迹焉“。
唐朝把诸葛亮列入武庙十哲,尊崇与白起、张良、韩信等同列,是读懂了诸葛丞相所有的良苦用心!
为什么没人拍陈寿的历史真实的《三国志》
宣传教育性、可看性和欣赏性,是拍电影电视剧所必备的三要素,如果没这三要素,一部书就很难被搬上屏幕。特别是对当今唯利是视的电影电视业界,没有可看性和欣赏性,那是绝对不愿拍摄的。
《三国志》是一部很不错的反映三国的史志,在当今正本清源的大潮中,也成了驳斥《三国演义》虚假的最主要凭据之一,那么为什么不把陈寿的《三国志》拍成电视剧搬上屏幕呢?一是故事情节零乱,很难连贯起来。《三国志》属记传体史书,它分魏书、蜀书、吴书三大部分,每部分都是对本国人物一个一个的立传,这些人物传记互不连贯,如果想把事件情节按时间顺序连贯起来,那是要花费编剧导演很大心血的。二是对多个版本的人物事件,不知应该相信那一个更可靠。陈寿在写《三国志》时,对一些人物发生的事件,搜集过来不只一个版本,而是两个以上版本,他在记述时,在这个人物传记里是一个版本,在另一个人物传记里却成了另一个版本,他自己存疑,让后人自己分辨哪个更可信。三是人物事件描写过简单,没经过艺术加工。如对赤壁之战的记述描写,说曹操带军南下,占领荆州,与孙刘联军隔江对峙,战于赤壁,因北军不服水土,温疫漫延,再加孙刘用火攻,曹操受损严重,引军北还。去掉了蒋干中计、草船借箭、苦肉计、借东风等情节,如此了了几笔,赤壁之战的地点,主要人物事迹,事件发展过程等等都没有详细介绍,搬上屏幕有意思吗?再如长坂坡之战,如果去掉赵云、张飞的生动表现,还有意思吗?大写刘备如何逃跑,曹兵如何猛追,如何残杀百姓?有谁喜欢看这些呢?四是减去了很多表现武将勇武的单打独斗场景。《三国志》里很少有记述描写武将如何勇武退敌,如何有万夫不挡之勇,如何单打独斗等的场面,只是简单记述了一方战胜了另一方,缺少了可欣赏性。五是缺少斗智斗勇的具体计谋策划、实施、结果等的精彩情节过程,和人物性格特点及心理描写。《三国志》中确实也有很多智谋非凡的人物,如曹操、荀彧、郭嘉、诸葛亮、法正、周瑜、陆逊等,他们足智多谋,算无遗策,事件经过也往往按着他们谋划的发展,但只记述了他们的计谋和事情结果,怎样制定实施的精彩过程没有,只能凭空联想了。
《三国演义》是历史演义的小说,既然是小说,就可以在史志的基础上进行艺术加工,查漏补缺,把史志上的人物事件有机连贯起来,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想象力,把缺少的故事情节补出来,把教育性、欣赏性、可看性突出出来,将三国史志人物栩栩如生起来,这是一个非常费心费力费时的浩大艺术加工工作,罗贯中替我们做到了,让我们了解了三国,也愿意探讨三国真实历史,如果陈寿地下有知,也当会感谢罗贯中的。如果你不服罗贯中,认为他写的《三国演义》太虚假,那好啊,你也同样可以发挥自己的想象去再写一部与罗贯中不一样的《三国演义》,只要有人愿意看就行,现在不是已有很多人在这方面努力了吗??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