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如何解读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一文
- 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
如何解读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一文
《地狱变》是众生相,在反映社会问题的同时,剖析人性。
我们现在所熟知的《罗生门》《草丛中》《鼻子》《地狱变》等都是新思潮派作品,也是芥川龙之介的代表作品。
这一流派的人认为在文学创作中理智要比感情重要得多,提倡要用理智的去创作,既不要为理想而狂热,也不能沉迷于美的艺术,应该更好的直面人生的现实,指出人生中各种各样的矛盾。
芥川龙之介的《地狱变》是权力欲、支配欲、报复欲,使大公导演了一场以一个无辜生命的消逝为代价的大戏,崛川大公真是一个彻头彻尾暴君。
《地狱变》虽然诡谲细腻,但其实并不难懂,作者没有走世俗文学套路,而是将他要说的揉碎了渗透在字里行间,仔细品一品文中的四个“人”,文字间的深刻内涵也就跃然纸上了,不禁让人细思极恐。
说四个“人”其实是不准确的,确切的说应该是三个人和一只猴子,但那三个真正的人—崛川大公、良秀、和“我”,而在这出悲剧里,这前后唯有那不是人的猴子反到更像个人,做了人该做的一切,散发着人性。
对比才显落差,更具是讽刺、刻骨铭心。
芥川龙之介曾说:人生比地狱还像地狱。
芥川龙之介的少有写“大团圆”类的心灵鸡汤,他的作品总是直截了当的指向人心的“恶”,直接的近乎残忍。在他看来:人心的深处本是漆黑的。
纵使有善,这“善”也如苇草,风一吹便倒掉了。
读完《地狱变》对这些想法的体会尤其深,大公、良秀、“我”这些人,是有人性,但是在种种欲望中人性泯灭了?还是本就没有人性?面对这些灵魂的拷问,总觉得如孟子所说:人性本恶。
有一位僧人评论说:一个人就算有再高的能力,但如果忘记了人伦,就堕入了畜生道。
这篇小说和《罗生门》是前几年读过的,但那种艺术与人性的惨烈对决,直面人性的丑恶,至今回想起来依然觉得震撼至极。
为什么芥川龙之介的《罗生门》评价会这么高
芥川龙之介(1892~1927),被誉为日本文坛的“鬼才”,日本新思潮派短篇小说巨匠。但却在35岁的时候因健康和思想情绪上的原因服毒自杀。 芥川龙之介擅长短篇创作,或从日本、中国的历史传说故事吸取灵感,不拘泥于时代,描绘武士、贵族、僧侣、匠人、盗贼、平民等等各色人等的离奇故事。
纵观他的短篇,展现了一种对人间百态的坦露。他笔下的主人公几乎没有几个算得上是可爱的人,除开那些穷凶极恶之人,最平常的普通百姓也是怀着隐秘不足外道的心思。《罗生门》中充满了其对人心的剖析,对生存的不安与苦恼。
罗生门下,竹林丛中。他们理直气壮,强取豪夺,他们为了私欲,编织谎言。披着生存的外衣,他们肆无忌惮。《罗生门》是芥川龙之介最广为人知的经典名篇,以风雨不透的布局将人推向生死抉择的极限,展示了人性丑恶的无可回避。展示了芥川龙之介对人的无奈与绝望,探究了人性深处的真实。
“罗生门”在日文汉字中写成“罗城门”,指设在外城的门,也有京城门之意。古代日本常年战乱,许多无名死尸被拖到城门丢弃,而城门又年久失修,久而久之,城门显得荒凉阴森。所以,在人们心中罗生门有通向地狱之门一说。
小说中关于城门有这样一段描述:
京城尚且如此,城门的修缮更是无人问津,任其荒废后,便成了狐狸栖息和盗贼蛰伏之地。久而久之,无主尸体便被遗弃至此。故日落黄昏之际,此处阴森恐怖,无人靠近。人迹罕至,乌鸦便集结成群,盘旋聒噪。日落时分,乌鸦就像撒了满天的黑芝麻清晰可见。毋庸置疑,它们是为了啄食尸体而来的。
同名电影《罗生门》由黑泽明执导,其中电影背景取材于小说《罗生门》中《罗生门》一章,电影主要情节取材于小说《罗生门》中《竹林中》章节。
雨将城门紧紧困住,哗哗的雨声从四面八方袭来。暮色沉沉,抬眼望去,门楼顶上斜刺的飞檐上挂着沉重的乌云。云游和尚、砍柴人和乞丐在罗生门(京都的南城门)底下避雨,三人闲聊,话题开始,故事的序幕拉开。
一个武士和他妻子路过荒山,遭遇了不测。妻子被侮辱,而武士惨遭杀害。惨案如何酿成?故事以在公堂上对嫌犯、证人和当事人的供词为背景展开,从七个不同人物格子角度的陈述还原事情的“真相”。
真相只得一个,但是各人提供证词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根据樵夫的描述,他是在上山砍柴时发现的尸体,尸体虽然只中了一刀,但正中要害。云游僧是在武士和妻子出事前一天,和他们有一面之缘,女施主骑着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马。让他记忆犹新的是武士佩戴着腰刀,黑漆漆的箭壶里插了二十多支箭。被害人的岳母说,武士性情温和,从不惹事生非。武士和妻子在出事前一天一起去若峡,怎想到飞来横祸。
捕快抓住了臭名昭著的汪洋大盗多襄丸。据他描述,在他抓住多襄丸时,多襄久恰好从一匹被剪了鬃毛的桃花马,手持一把镂雕大刀,还带着弓箭。而多襄丸是京城大盗中出了名的好色之徒,他推断,多襄丸必定是凶手。
多襄丸供认,昨日他碰见武士夫妇,觉得女人貌若天仙,便动了念头,一定要把那女人搞到手,就算杀了那个男人也值。他以从山里古墓挖出古铜镜和刀剑,可以便宜卖给武士夫妇为引诱将他们引到了竹林前。他将武士绑到一棵杉树上,搞定了那女人。他本没打算杀那男人,是那女人说了一句:“你们两个,谁活着,我就跟谁”,才让他起了杀意。他和男人大战二十三个回合后,他一刀刺穿了男人的前胸。此时,女人早已不见踪影。
来自女人的忏悔之词,多襄丸把她糟蹋后,她看到武士的眼里充满着对奴家的鄙视。万念俱灰的她,昏死了过去。醒来后多襄丸已经离去,只留武士还绑在杉树上。武士的眼神鄙视中带着厌恶,无颜存活于她打算杀了武士后自尽。在杀了武士后,她却没了了断的勇气,以至于苟延残喘。
武士的亡灵借巫婆之口叙述,多襄丸糟蹋了他的妻子后,对其妻子花言巧语,百般哄骗道,你已失身于我,再不能与你丈夫和好如初,与其过那种生活,不如嫁我如何?而妻子竟信了多襄丸的话,并且妻子竟让多襄丸杀了我。令我难以置信的是,多襄丸没听妻子的话,反而问我怎么处置妻子。在我踌躇不定之时,妻子逃跑了。多襄丸放了我,内心痛苦不堪的我一刀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一个案件,七篇供词,一篇忏悔。竹林中,罗生门被打开,罪恶横流。为了美化自己的道德,减轻自己的罪恶,掩饰自己的过失,人人都开始叙述一个美化自己的故事。竹林中的惨案,成了一团拨不开看不清的迷雾。盗贼为了让人觉得他很英勇而掩盖自己的懦弱,女子为了让人觉得她忠贞不渝而掩盖自己的不贞,武士为了维护自己作为武士和丈夫的尊严而掩盖真相。盗贼的怯弱,妻子的不贞,丈夫的虚荣,一切都恰恰揭露了人性的自私和虚伪。我们永远不知道别人真的在想什么,在掩饰什么,为了自身利益会做什么举动。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