塞浦路斯历史_塞浦路斯_土耳其_希腊

塞浦路斯历史( history of Cyprus),塞浦路斯共和国位于地中海东部,扼亚、非、欧三洲海上交通要冲。为地中海第三大岛。面积9251平方公里。人口66.2万(1984),80%是希腊族人,信奉东正教;18%是土耳其族人,绝大部分为逊尼派穆斯林。主要语言为希腊语和土耳其语,通用英语。首都尼科西亚。

英国占领以前的塞浦路斯

公元前第6千纪,塞岛上已有人类繁衍生息。公元前第2千纪中叶至前第2千纪末,迈锡尼-阿卡亚人和希腊人相继迁居塞岛。他们传播希腊文化,建立了萨拉米斯等城邦国家。公元前10世纪塞岛已成为东地中海上的贸易和转运中心,同埃及、巴勒斯坦、叙利亚和希腊等地进行木材、铜和象牙交易。

重要的战略地位和发达的对外贸易使塞浦路斯成为历代强国争夺的目标。公元前708年亚述征服塞岛。公元前560和前540年埃及和波斯先后入侵。岛上各王国被迫向波斯帝国称臣纳贡,提供军队和战舰;但保留内部社会结构和铸造钱币等自治权。公元前333年马其顿的亚历山大大帝在塞浦路斯舰队帮助下赶走了波斯人。公元前294~前58年,塞浦路斯隶属埃及托勒密王朝。公元前1世纪塞浦路斯人民反抗过罗马的入侵。公元前58年被并入罗马帝国。公元45年基督教开始传入。至4世纪,岛上居民确立了基督教的信仰。罗马帝国分裂 (395)后,塞浦路斯成为拜占廷帝国属地。从7世纪中叶起,阿拉伯人多次袭击塞岛,占领了该岛一些地区,直到965年拜占廷又恢复了对塞岛的绝对统治。

1184~1191年,塞浦路斯总督伊萨克·科穆宁曾脱离拜占廷而独立。1191年英国国王理查一世在第三次十字军东侵途中占领塞岛,后又转让给圣殿骑士团。该团的一名成员盖伊·德·吕齐尼昂遂统治塞岛,建立了拉丁帝国,即吕齐尼昂王朝(1192~1489)。

1489年塞浦路斯落入威尼斯之手。塞浦路斯人民对外族入侵和压迫进行了坚决的斗争,公元前5世纪末至前4世纪初萨拉米斯王埃瓦戈拉斯曾联合岛上各希腊族王国反抗波斯统治者;鲁西格南时期也发生过多次人民起义。

1571年,塞浦路斯被奥斯曼帝国征服。征服初期,土耳其把拉丁人侵占的土地归还给希腊族居民,正式承认塞浦路斯正教会的独立地位,并任命其大主教为“埃思纳克”(相当于省长或民族领袖),负责管理基督教居民。

19世纪初,塞浦路斯正教会和岛上希腊族居民暗中支持希腊本土的独立运动,土耳其苏丹对之进行严厉镇压。

1877~1878年俄土战争期间,土耳其为换取英国帮助,于1878年6月与英国签订协定,同意由英国接管塞浦路斯的行政权,而土耳其苏丹仍享有宗主权。1914年土耳其站在德国一边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国正式宣布兼并塞岛。根据战后签订的洛桑条约(1923),土耳其承认了英国对塞岛的主权。

共和国成立和塞浦路斯问题

英国占领塞岛后,塞浦路斯正教会开始进行“意诺西斯”(即争取同希腊合并)运动。土耳其族人则要求将塞岛归还土耳其。英国出于自身的殖民利益,也反对意诺西斯运动。1931年英国镇压了塞浦路斯人民反对殖民统治的斗争。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意诺西斯运动出现新高涨。1950年大主教马卡里奥斯三世成为该运动的领袖。前希腊军官G.T.格里瓦斯上校领导“埃奥卡”(塞浦路斯战斗者全国组织)展开了武装斗争。以F.屈奇克为首的土耳其人则建立抵抗组织,要求分治。1955年以后希、土两族矛盾激化,发展为武装冲突。

1959年2月,希、土两族同英国、希腊和土耳其签订了《苏黎世-伦敦协定》。该协定规定:塞浦路斯独立(英国仍保有对两个军事基地的主权),其安全由英、希、土共同保证;希、土两族享有平等的政治权利,在各自的内部事务上完全独立;希、土两族代表分任正副总统,对重大问题都有否决权。1960年8月16日塞浦路斯共和国宣告成立,马卡里奥斯三世和屈奇克分别当选为正副总统。同年9月塞浦路斯加入联合国。1961年加入英联邦。

塞浦路斯独立以后,两族矛盾有增无减,多次发生流血冲突。1974年7月,希腊军人集团在塞浦路斯策动政变,推翻马卡里奥斯三世总统,要求同希腊合并。但新政府成立不久即夭折。同年12月马卡里奥斯三世继续当政。土耳其根据1960年英、希、土三国“保证条约”,以保护土族居民安全为由,派兵在塞岛北部登陆,占领了全岛1/3以上地区。1975年2月土族宣布成立“塞浦路斯土族邦”。希、土两族代表进行过多次会谈,未能解决分歧。1983年11月土族宣布成立“北塞浦路斯土耳其共和国”,使塞浦路斯问题更趋复杂化。1984年5月,联合国安理会通过关于塞浦路斯问题的550号决议,呼吁尊重塞浦路斯的独立、主权、领土完整、统一和不结盟,重申各国不承认塞土族独立。

塞浦路斯政府奉行中立和不结盟的外交政策。1971年12月14日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