勾玉简介,勾玉的寓意_日本_兴隆_中国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勾玉 日本 兴隆 中国

勾玉又称曲玉,呈逗号状,有首尾之分。

简介

常见材质大多为翡翠、玛瑙、水晶、滑石等,偶见有陶土、青铜等其他材质制成的。早期的形状与今天有所不同。

考古学家和历史学家都无法解释勾玉形状的起源,目前学界主要有一下几种说法:

1、勾玉的原型是动物獠牙

2、勾玉象征着胎儿的形状,可能与生殖崇拜有关

3、勾玉象征着灵魂的形状,可能与巫蛊有关

4、勾玉象征着月亮的形状,可能与月亮崇拜有关

以目前的考古证据来看,勾玉在日本的起源最迟至少可追溯至绳文时代(约1000BC),自其后的古坟时代(6世纪左右),勾玉逐渐开始已成为权势的象征之一。在朝鲜半岛,曲玉在一些新石器时代及青铜时代考古遗址皆有发现,常见于支石墓作为陪葬,曲玉在当时是权力和名望的象征。当地最著名的曲玉是三国时代新罗国王的金王冠、耳环、项链、腰带等镶着的曲玉,新罗、百济的君主都有以曲玉作为陪葬品。

典故

在“记纪”(“记纪”是日本书纪和古事记的简称)中很前面的章节里就有提到勾玉。

如:时其伊邪那岐命大欢喜诏:“吾者生生众子而得汝三贵子。”是取御颈上勾玉所串之颈珠,振摇令鸣而赐于天照大御神。

勾玉

如:(天照大神)即解御发而左右各以一髻束,齐髻上又御蔓饰,左右御手者,皆缠持八尺琼勾玉。

如:尔,速须佐之男取天照大御神所缠左髻八尺琼勾玉玉串,振之为声,涤勾玉于天之真名井而于口碎之,时吹弃气之狭雾者,生男神正胜吾胜胜速日天之忍穗耳命。又取所绕缠右髻之玉串,吐雾现神,名天之菩卑能命。亦取天照所缠欲蔓上之玉,吹气成神,名天津日子根命。取所缠左御手之勾玉,吹雾成神,名活津日子根命。复取所缠右御手勾玉,吐雾生神,雄野久须毘命。上并五柱男神,天照大御神之勾玉所生。

还有:又根拔所生天香山枝繁杨桐树。于上枝,悬所串五百津八尺琼勾玉玉串;于中枝,以八咫之镜挂之;于枝,楮木所制白帛。

通过这些语言我们看出勾玉不仅可以当装饰品,还可以产生神灵,作为神之间联系的器具。勾玉一直被认为有改善运势和除魔的能力。日本人现在喜欢用不同材料的石头来做勾玉,并在上面附加石头的能力(顺带一说,现在国内很多关于宝石神秘能力的文字,都是早年翻译日本的东西)

读法

勾玉的读法:MAGA TAMA,其中MA的发音被认为是有好名声但是与世无争,GA则是运气好有神灵保佑的意思。合起来可以认为是伟大,光辉的意思(天照大神也是这种形象)。

寓意

勾玉为什么是这种形状,有一些说法,不过还没有得到统一:比如有人认为这是月亮崇拜的象征,有的说这是生物幼年的样子,有的认为是中国阴阳玉的一半,也有的说来源于古代对骨头能驱魔的观点。

一般来说从事和神道,占卜有关活动的人,以及古代有一定地位的人都会佩带或者拥有自己的勾玉,日本神话中,勾玉是古代巫女的护身符以及施法媒介。

古代勾玉是很宝贵的东西,可能因为宗教关系,也可能因为日本古代的高质量玉石产量很少,史料记载卑弥呼女王进贡的勾玉就是2个(而珍珠却是5000,可见勾玉的珍贵),如今勾玉已经不是很难得到的东西了。

特别要说的是,勾玉是日本的“3神器之一”,天皇继承自天照大神的东西之一。

勾玉

中国勾玉

一般称勾玉,印象多半停留是韩国与日本的产物,其实中国也有勾玉。

事实上,中日学者通过研究发现,距今8000多年前的内蒙古兴隆洼遗址和日本列岛7000多年前的绳纹时代遗址,有着相同的玉文化因素,玉器造型和组合十分相似,从而成为中、日史前文化交流的直接见证。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副所长王巍提出,中国史前文化对日本列岛的影响可追溯至7000多年前,其传播路线除了已知的从长江下游至日本九州、本州地区外,可能存在另外一条传播路径:分布于西辽河上游地区的兴隆洼文化是东北亚地区重要的文化之一,它可能从中国东北地区途经现今俄罗斯沿海传到日本北海道和本州。

日本著名古玉专家藤田富士夫说,世界上最古老的耳环——玉玦,在内蒙古兴隆洼出现后1000年,日本列岛也有同样的环形玉饰出现,有学者认为那是日本列岛土生土长的玉饰品。但是,那里还同时出现了与兴隆洼文化相同的另外两种玉饰。多种玉器同时在另外一个地方偶然产生的可能性极少,因此可以推测兴隆洼文化已影响到了日本列岛。

中国香港中文大学、著名玉文化研究专家邓聪说,很多日本学者都相信,在绳纹时代,日本作为孤立的岛屿未与外界交流,他们不认为那里出现的史前玉玦是从中国传过去的,而是各自产生的,然而,继中国北方兴隆洼文化地区在8000多年前出现玉玦后,日本在1000多年后出现了同样的器物,中国长江流域也在1000多年后产生了同样的玉玦,俄罗斯北纬50度左右也有玉玦出现,这样看来不可能每个地方都分别出现相同质地、形状和雕工的器物,从而佐证了玉玦起源“一元论”的说法,即兴隆洼产生玉玦后,逐渐向东亚大陆其它地区传播。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