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人是否真的有灵魂在死后是否会守护在爱人的身边
- 宋朝“中兴四将”都是英雄吗为何有一人还长跪岳飞像前
- 南宋中兴四将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说法的在南宋有提过中兴四将这个说法吗
- 岳飞八百破十万是怎么回事
- 十二道金牌,对岳飞意味着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 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中兴四将们,最后都怎样了
- 历史上金兀术有没有给秦桧写信要求“必杀飞,始可和”
人是否真的有灵魂在死后是否会守护在爱人的身边
灵魂空虚飘渺,无色无味无形,随气流而出入,随风云而飘荡。说有似乎虚有,说无似乎实无,存在或不存在,全在一念之中。有人受惊,魂飞魄散,从此呆傻,千医何治?有人得梦,魂托灵生,由此奇事,万谜咋解?两心紧系,思远梦遥,魂寄灵通,现真见实。情念亡人,魂如身旁,举止言语,鬼缠神脱。友弟来我这儿,不便多问再说,站立哈哈已久,举杯笑我请客。(今天很是高兴,答此作乐呵吧!)?
宋朝“中兴四将”都是英雄吗为何有一人还长跪岳飞像前
南宋中兴四将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他们都是在北宋灭亡、南宋初建时期的名将,都指挥着较多军队,多次击败金军,为南宋的安全和宋高宗地位的巩固做出了巨大贡献。
但张俊到后来见宋高宗和秦桧一心求和,也放弃抗金,阿附他们。为了迎和宋高宗和秦桧,他参于诬陷岳飞,是岳飞被“莫须有“罪名处死的帮凶。后人痛恨他,让他的跪像和秦桧夫妇一道跪在杭州西湖边岳飞塑像前。
南宋中兴四将什么时候开始有这个说法的在南宋有提过中兴四将这个说法吗
“中兴四将”说法最早出现在南宋第二个皇帝宋孝宗时期,当时有个大臣叫章颖,字茂献,新喻人。宋孝宗时为道州教授,历任太常博士、左司谏。宋宁宗时迁刑部侍郎兼侍讲,升吏部侍郎、礼部尚书。嘉定十一年卒,年七十八,谥“文肃”。他曾撰写了一部《中兴四将传》共四卷,进呈给皇帝。但他编写的四将是岳飞、刘锜、魏胜、李显忠。同时期的大臣曹彦约为此写了《中兴四将赞》。
岳飞大家都知道,说说其他三位。
刘锜,字信叔,隆德人。善骑射,声如洪钟。宋高宗初,为陇右都护,与西夏战,屡胜。绍兴中,为东京副留守,驻汴梁。在顺昌,大败金兀朮,金兵震恐。累加太尉。后来金主完颜亮调军六十万南犯,以刘锜为江淮浙西制置使,节制诸路军马。不久因病求解兵权,诏还。绍兴三十二年去世,追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武穆”,一说“武忠”。宋孝宗时追封吴王,加太子太保。
魏胜,字彦威,宿迁人。善用大刀,能左右射。金人南侵,魏胜聚三百义士渡淮河,取海州,屡败金兵。授海州知州兼山东路忠义都统。金主完颜亮举兵南犯,魏胜坚守海州,屡战皆胜。金人又派山东路总管,以兵十万攻海州,魏胜坚守,屡战皆胜。金人再遣五斤太师发诸路兵马二十余万来攻海州,魏胜坚守,屡战皆胜。宋孝宗隆兴中,改知楚州。后于淮阳与金兵战,寡不敌众,而且淮东路安抚使刘宝见死不救。魏胜中箭坠马而死。年四十五,赠保宁军节度使,谥曰“忠壮”。并在镇江府江口镇立庙祭祀,赐号“褒忠”。刘宝被孝宗皇帝下旨削职抄家,贬琼州死。
李显忠,青涧人,初名李世辅。与父亲李永奇驻守延安。金兵南下,攻陷延安,授二人官,二人不肯。于是伪齐皇帝刘豫派李显忠进驻汴梁。李永奇让李显忠找机会南下归宋。后来李显忠南归事败,全家二百口皆被害。李显忠投奔西夏,借兵二十万攻延安。可当时金、宋正在讲和,延安已归还宋朝,李显忠欲退兵,西夏主帅不肯。于是李显忠擒杀西夏主帅,破其铁鹞子军。并就地招兵自众。四川宣抚使吴玠遣人招抚,于是归宋。宋高宗赐名“显忠”。屡败金兀朮,加保信军节度使、浙东副总管。后败完颜亮,授淮南制置使、京畿等处招讨使、太尉、宁国军节度使。宋孝宗年间,几乎收复河南,被邵宏渊所掣肘,功亏一篑。淳熙四年卒,年六十九,赠开府仪同三司,谥曰“忠襄”。
而中兴四将另一说法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光世”,源自一幅“中兴四将图”,此图作者是刘松年。刘松年,钱塘人,宋光宗绍熙年间待诏画院,师从张敦礼,工画人物山水,宁宗朝曾进“耕织图”。
不管哪一种说法,岳飞都在其首。清朝人蒋敦复曾作《咏宋中兴四将》诗,因鄙夷张俊、刘光世的人品,换成了宗泽和刘锜。
另外,南宋有四个文人,以诗名号“中兴四将”,指的是陆游、杨万里、范成大、尤袤。
岳飞八百破十万是怎么回事
岳飞八百破十万虽然来源于《说岳全传》这本小说,但也是根据历史事实加以再创造。历史上真实记载的关于这件事岳飞在朱仙镇大破金军。历史上真正打的金兵鬼哭狼嚎的是岳家军中背嵬铁骑,甚至到最后金兵只要一看到背嵬铁骑就自行溃散。
岳飞率领岳家军第四次北伐时,在郾城之战中,在金国发动政变的完颜兀术掌握了金国的军政大权,率领其手下的精锐“铁浮屠”重甲骑兵和拐子马主动向岳家军发起进攻,岳家军岳云以800背嵬铁骑和金兵正面交战,战役进行到最后,岳家军人马都带血,金兵不能敌于是退去。后来岳飞部将杨再兴率领300骑兵孤军深入,陷入金兵的重重包围之中,却仍然杀了金军官兵一千余人,杨再兴被乱箭射死。
颍昌之战中,岳飞再以儿子岳云的八百背嵬铁骑为正面突击力量,与金兵展开厮杀,金兵再次被打的大败,光被斩首的金兵就有5000人,还有马匹三千匹。在著名的朱仙镇大捷中,岳云率领的的八百背嵬铁骑作为前锋试探性攻击金军,结果金军一看到又是克星背嵬铁骑一触即溃,吓得完颜兀术要放弃开封逃往河北。这就是著名的八百破十万,眼看收复旧都开封尽在眼前,岳飞却遭遇十三道金牌无奈撤军,十年的心血一朝废。
十二道金牌,对岳飞意味着什么谈谈你的看法
现在人评历史就是解闷!或是玩!十二道金牌对岳飞意味着就一个字,死!古人为了争皇位,可以杀老子,杀儿子,杀兄弟,杀个岳飞又算什么?那一个朝代到了一定的时候,就会崩溃完蛋,是因为腐败积重难返。赵匡胤靠兵变成皇,宋朝一贯重文轻武,光有一个岳飞也独木难撑!一样会被蒙古大军荡平。皇帝为了自己的帝位,可以杀国家的顶梁重臣,他的江山必然离跨台不远了,没有人再忠于国家了。明王朝杀袁崇焕也是例证。
以岳飞为首的南宋中兴四将们,最后都怎样了
南宋中兴四将分别是岳飞、韩世忠、张俊、刘世光,中兴四将最后的结局,尤以刚正不阿、精忠报国的岳飞结局最惨,而与秦桧狼狈为奸陷害忠良的张俊活的最长,日子也过得最奢华,真像老话说的好人不长命,祸害遗千年。
精忠岳飞惨遭陷害而死
绍兴十年北伐,岳飞连战连捷,大破金兀术,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进军朱仙镇,眼看就要直捣黄龙,大好的局面下,赵构和秦桧却一意求和,连下十二道金牌,催令班师,在宋金议和过程中,岳飞成了议和的绊脚石,杀害岳飞成了和谈的前提条件。于是岳飞就遭受同样是中兴四将的张俊以及秦桧等奸臣的诬陷入狱,随后南宋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与岳飞长子岳云以及岳飞的部将张宪一并杀害,真实千古奇冤,可悲可叹!
韩世忠心灰意冷学佛修道寄情山水
在宋金议和前,岳飞、张俊、韩世忠等大将都被升为枢密使,明者升官嘉奖,实则解除了他们的兵权,岳飞父子被捕下狱以后,朝中众人汉害怕秦桧的威势,没有人敢为岳飞说句公道话,他当面指着秦桧鼻子问,岳飞父子有什么罪?秦桧说,莫须有,韩世忠怒斥秦桧说,莫须有这三个字能说服天下人吗?
后来韩世忠见岳飞父子被处死后,大好的抗金形势白白丧失,自己又无能为力,上书请求解除兵权,韩世忠被解职后,就学佛修道、游山玩水、自娱自乐。
1151年,韩世忠病故于临安,追赠太师、通义郡王。
刘光世虚有其名被罢官
刘光世一贯畏惧金军,每逢诏令让他去前线,他就设法推诿退避,他治军也不严厉,不少流寇和叛军都愿意投奔他,他还虚报军额,多占军费,作战时又不亲赴前线,而是坐守后方,以便必要时逃跑。但是他又手握大军,赵构又不得不倚靠他,不断对他加官进爵,防止他投奔伪齐。
后来被张俊两次上奏弹劾刘光世,沉溺酒色,不理国事,最终刘光世被罢免,
张俊奴颜求荣、陷害忠良
在宋金议和前,张俊也被升为枢密使,张俊会察言观色,知道赵构想收回兵权,于是就自己主动交权,赵构就顺势收回了岳飞和韩世忠的兵权,此外,张俊还协助秦桧伪造证据陷害岳飞,使岳飞被下狱。
深得赵构满意的张俊也因此加官进爵,他还贪婪好色,大肆兼并土地,巧取豪夺,每年仅收租子就多达 7万多贯,田产遍及六州十县,面积达到百万亩,家里的银子也堆积如山,为了防止被偷,他还将银子铸成1千两的大银球,名叫“没奈何”,就是小偷都偷不走,拿他没办法。
他一直活到69岁才去世,死后的谥号“忠烈”真是讽刺!!
张俊现在永远在岳飞墓前长跪就是他应得的报应
历史上金兀术有没有给秦桧写信要求“必杀飞,始可和”
谢邀
漫谈..“必杀飞,始可和”
影视截图(侵删)
关于《金佗》
不但岳珂在《经进鄂王行实编年》中记录了“兀朮遗秦桧书”,在南宋史官章颖的《南渡四将传》卷二《鄂王集》中也收录了相同的内容。是不是岳珂、章颖嫌脑袋太多,竟然公开污蔑南宋故宰相呢?这事还得从头说起
绍兴三十二年(1162年)七月,孝宗即位不到一个月便下诏追复岳飞原官,正式展开了替岳飞平反昭雪的历程,但关于岳飞的资料已经遭到大面积删改和遗失。例如,绍兴十年张俊、韩世忠、岳飞三大帅转官,这份诏令在高宗日历中被抺去了岳飞部分,李心传在在著《建炎以来系年要录》时不得不借用《玉堂制草》的相关记载补录。秦桧父子删改日历导致岳飞的很多事情大家都明白,却拿不出有效资料佐证
岳飞的儿子岳霖与国子博士顾杞合作,寻访岳飞的老部下,收集残存的私史记载,结合高宗写给岳飞幸存下来的八十六份宸翰、诏书,整理出一套相关资料。岳霖临终前把这套资料交给了时年九岁的儿子岳珂
岳珂寒窗苦读,从十二、三岁便着手整理岳飞事迹。嘉泰四年(1204年),岳珂把手上的资料交给南宋朝廷史馆审核,第二年(开禧元年),岳珂参加科举中进士,从此访游京师,进一步收搜岳飞的相关史料
岳珂作为名将之孙却是一个典型的文人,不知兵事,他整理的材料难免会出现粗疏和错讹之处。史官章颖把岳珂呈报的材料加上自己掌握的相关史料略加删润后写成《鄂王集》,呈报朝廷并保存于史馆,以备将来编修国史时提供相关佐证
开禧二年(1206年)章颖在向朝廷进献《四将传》奏表中写道:
故少保、武胜、定国军节度使、赠太师臣岳飞,兵方精而可用,功竟沮于垂成,既挠良谋,更成奇祸,事皆有证。其书虽见于《辨诬》,言出私家,后世或疑于取信~《宋会要》礼.五十九
章颖认为岳珂写的材料都有根据,但岳珂写书毕竟是个人行为,缺乏权威性,或许后人会对书中的史料提出质疑。由此可见,章颖写岳飞传记有替岳珂背书的意义,《岳飞传》也得到了朝廷和史馆的一致认可
嘉定十一年(1218年)岳珂把通过审核的材料加上《天定录》三卷集合成辑刊印为《鄂国金佗粹编》公开发行,绍定元年(1128年),岳珂将陆续搜集的岳飞相关资料辑为《鄂国金佗续编》,作为岳飞生平的进一步补充说明
议和与杀将
岳珂在《经进鄂王行实编年》中说的很清楚,“必杀飞,始可和”是岳珂曾听人说起此事,他自己并没有见过这份“兀朮遗秦桧书”。那么,这份密信是否真的存在呢?我们可以从双方议和往来国书中推测
绍兴十一年乙卯,金军都元帅完颜宗弼放归扣留的南宋议和使者莫将、韩恕,带回第一封议和文书,指责南宋“分遣不逞之徒,冒越河海,剽攘郡邑”挑起宋金大战,威吓南宋“今兹降天威,问罪江表,已会诸道大军,水陆并进”,但宗弼表示这事也不是不可以协商解决,希望南宋要“惟熟虑而善图之”
赵构被骂得狗血淋头后十分兴奋,在秦桧的悉心指导下写下了第一封答书,赵构在亲切问候了宗弼后,表示自己面对金军感到很害怕,“上国遽起大兵,直渡浊河,远逾淮浦,下国恐惧,莫知所措”;赵构进一步表示,南宋抵抗、反击是前线将士的自发行为,“将士临危,致失常度”;赵构解释道,虽然自己也严厉地惩罚了一些胆敢反抗的人,却仍不免有人在非法抗金,“虽加诛戮,有不能禁也”;赵构对宗弼能给自己最后一次悔过自新的机会表达了真挚的感激之情,“仰见爱念至厚,未忍弃绝,下国君臣既畏且感”
赵构与金兀朮一拍即合,双方开始议和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一
十月十日,宗弼第二封国书送到南宋。宗弼对赵构的态度表示赞赏,同时也对赵构说金军直渡浊河表示了不满,坚持认为是南宋“自作兵端,前后非一”主动挑起了战争,要求赵构作出深刻的自我批评,要“知前日之非而自讼”
南宋派魏良臣出使金营,带去了第二封答书。赵构真情流露表达了忏悔之意,“昨蒙上皇帝割赐河南之地,德厚恩深,莫可伦拟。而愚识浅虑,处事乖错,自贻罪戾,虽悔何及”,表示自己一定要痛改前非,服从上国的一切指示,绝不讨价还价,“伏蒙训谕,令敷陈画,一切惟上令下从,乃分之常,岂敢辄有指述”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
两天后,十月十三日,岳飞被请入大理寺,配合调查张宪谋反案
接到赵构的第二封答书后,宗弼心里有底,开出了具体的议和条款,第一,南宋以淮河为界割地;第二,岁贡银、绢各二十五万两、匹;第三,南宋称臣,尽以小事大之礼。宗弼特意嘱咐赵构,其它不好写进正式条款的条件另听金国议和使者萧毅和邢具瞻口谕,“萧毅、邢具瞻等奉使江南审可否,其间有不尽言者,一一口授惟详之”
绍兴十一年十一月戊午,金国议和审议使顺利完成使命回营,给宗弼带去南宋誓书,双方约定,南宋接受宗弼提出的要求,不打一丝折扣地执行割地、赔钱、遣返归正人的义务,金国有责任不讲条件地接受南宋进贡的地盘、银绢、以及南宋遣送的所有南逃人员和降官家属
和议达成,开始进入执行阶段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二
从金国第三道国书可以看到,双方应该另有一些上不得台面的条款是以口头或私信的形式达成
十二月乙亥,南宋报谢使何铸到达金营,接受完颜宗弼给南宋谕令,对南宋积极落实议和条款的态度以及高效率割地赔款遣送人员表示高度赞赏,“今月十一日使来伏承手削,且闻事大之勤良,可嘉尚!所进誓表,即时汴发赴关,今兹大事已定”。但宗弼表示,南宋虽然在书面条款落实上所取得的进展很让人满意,但另外还有一两件事没办利索,“然而,其间有一、二未究者,须至”。按往来时间推算,何铸得谕归朝的时间应该在十二月二十日前后
十二月癸巳(二十九日),岳飞赐死于大理寺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
旁证
宋金绍兴议和的条款和誓书在双方史书中都能找到原文,按理说赵构、秦桧并不认为称臣纳贡是一件丢脸的事,但和议落实阶段,发生了一件莫名其妙的事
(绍兴十一年十二月)庚午,右奉议郎邓名世勒停,坐擅写日历故也。久之,卒于家
南宋史官邓名世因擅自记录了赵构的日常而被罢了职,再也没有得到复用,“久之,卒于家”显得很诡异,不提死因,却重点提到死亡地点是“家”中。按秦相公的手段,估计邓名世被罢后在监视居住中度过了余生
日历是帝王生平的最原始记录,帝王死后由史官改写为实录,以供后世帝王了解政事利弊。日历的记录本就不受审核,更没有“擅写日历”一说
可以想像,赵构和秦桧在议和过程中必然有一些比割地赔款更见不得人的黑历史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百四十三收录了吕中《大事记》一段简短的岳飞生平评述,岳飞的死因是
乌珠(兀朮、完颜宗弼)有“必杀飞,而后可和”之言。桧之心与敌合,而张俊之心又与桧合,媒孽横生,不置之死地不止
吕中认为“必杀飞,而后可和”是宗弼以“言”的形式传递给秦桧
朱熹评价
飞作副枢,便直是要去做。张韩知其谋,便只是依违。然便不做亦不免,其用心如此,直是忠勇也!
~《朱子语类》本朝六
秦桧倡和议以误国,挟虏势以邀君……至于戮及元老,贼害忠良……
~《朱子语类》本朝五
即便也没有见过“兀朮遗秦桧书”,朱熹仍认为岳飞之死与秦桧有直接关系。就如章颖在《鄂王集》中评价
呜呼!秦桧之贪功以自专,忌贤害能,隳中兴之大计,其罪上通于天。
综上,南宋人普遍认为“兀朮遗秦桧书”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没有见过原件罢了;也有人认为“书”不存在,而是宗弼命使者给秦桧捎去必杀岳飞的口信。他们都认为,杀岳飞是宋金议和的私下交易,岳飞是南宋屈己议和的牺牲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