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 校花校草在自己班是什么感觉
- 如何看待“关公文化”
- 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上诸葛亮而是带上庞统
- 华佗被曹操所杀是因为他曾救过关羽吗
- “渡尽劫波兄弟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么
校花校草在自己班是什么感觉
所谓校花,是指一个学校中大家公认的最受欢迎和受人追捧的女学生,一般长得清纯,受人欢迎,性格好,交际能力强。这种学生天生就有一种迷人的气质,有一种很强的亲和力,给见者以清新舒适的感觉。所谓校草,是指学校里大家公认的最帅有才华的男生,交际能力强,拥有标致的面孔,秀气的五官,清澈的眼神等特质。
综合分析校花校草,其共同点是气质绝佳,长相符合所有人的审美标准,交际上亲和力强,学习成绩上一般是名列前茅。所以当校花或校草在自己班级时,应该是一种幸运,因为自己贴近着美,能够近水楼台先得月地向她或他学习其长处。但有时适得其反,会令一些学生,尤其是异性陷入想入非非的境地,不但汲取不到正能量,反而到头来只落得个海市蜃楼之虚像,甚至为伊消得人憔悴,衣带渐宽终悔了的可悲局面。所以,要学会正视校花校草是自己同班同学的情况,尽可能力所能及地学其长,但切不可韩郸学步,忘了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否则,会得不偿失噢!
如何看待“关公文化”
关公庙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规模上,都超过了孔庙,这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体现。
关公文化体现在哪几个方面呢?忠、义、勇、谋。
一、忠。
身在曹营心在汉:关羽得知刘备的去向后,封金挂印,单骑挥刀,过五关斩六将,直奔刘备而去。刘备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与关羽的忠有很大的关系。
二、义。
赤壁大战之后,曹操从华容道败走,在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华容道与关羽狭路相逢。关羽本可将曹操一刀斩于马下,立下千秋万世之功,但关羽念着曹操的昔日之恩,顶着被斩首的风险放走了曹操。当今社会,不讲信用,见利忘义,甚至尔虞我诈之事时有发生,社会失信现象十分严重,急需治理。而关公则是一把亮铮铮、光闪闪的良心宝剑,是中华民族的人格坐标,被世人称颂,被世人作为榜样,被后人学习。
三、勇。
在攻打樊城时,关羽受了箭伤,请华佗治疗。因为箭毒深入骨中,华佗便为关羽刮骨去毒。左右将领看得心惊胆战,关羽却饮酒食肉,谈笑风声,若无其事,真是勇者无畏、勇者无敌。
四、谋。
关羽起兵突袭襄阳、进攻樊城,发现曹军居然驻扎在山谷之内,于是便心生一计,他派人堵住谷口,趁夜晚风雨大作之际,放水淹没曹军,轻松大败曹军,以谋取胜。
观注中国简体字,下次接着聊。
刘备入川时,为何不带上诸葛亮而是带上庞统
”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进可攻,退可守,刘备”借”得荆州,一直把它当作大后方,根据地。因此,他在入川时,安排诸葛亮坐镇荆州守好老家是十分必要的。
庞统人称风雏,足智多谋,与诸葛亮同为刘备军师。刘备带他人川取蜀,他是完全能胜任的。问题出就出在庞统一死,造成刘备独力难支,使得诸葛亮不得不从荆州分兵,把留守任务交给关羽,自己亲自前往蜀中救援,这样就造成了后方空虚。
后来因关羽丢了荆州,造成了刘备无路可退,又加之为报私仇南下伐吴损兵折将,大伤元气。这样就导致后来的蜀国只能偏安一隅,长期盘踞在川蜀一带,北望中原,无能为力,到后来率先灭亡。
华佗被曹操所杀是因为他曾救过关羽吗
华佗(约公元145年-公元208年),名旉,字元化,汉末沛国谯(今安徽亳县)人,东汉末医学家,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
要搞清这个问题,首先要说明一下华佗是啥时候去世的。华佗去世的时间,对于了解他是不是被曹操杀死的、与关羽有没瓜葛,非常重要。
豹眼看到有资料说,《后汉书·华佗传》中有华佗“年且百岁,而犹有壮容,时人以为仙“的记载。也有人考证华佗寿至一百五六十岁,仍然保持着六十多岁的容貌,而且是鹤发童颜的记载。
豹眼在网上没有找到《后汉书·华佗传》的原文,手上没有第一手的资料,不清楚有无此记载。但据豹眼分析,这个事不靠谱。
华佗与董奉、张仲景并称为“建安三神医”,名气大得很。如果说他年老了,过着隐居生活,能够活到一百多岁并非不可能。但是,《三国志》的作者陈寿,明确记载:华佗是被曹操杀掉了,难不成华佗真有起死回生的道术不成吗?
《三国志·方技传·华佗传》记载:
太祖闻而召佗。太祖苦头风发,心乱目眩,佗针鬲,随手而差。曹操得知华佗是神医,就把他招来。因为曹操有头痛的毛病,每次发作时就心乱眼花,华佗给他针灸一下就好了。
由此可知,华佗的确是给曹操治过病。
佗之绝技,凡此类也。然本作士人,以医见业,意常自悔。在传记中,陈寿列举了华佗许多成功医治疑难病症的案例,以此说明华佗的医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但华佗本是士人,读书做官是他的最终梦想。因此,华佗常常觉得以医业为耻,心中懊悔不已。这里没有明确说明,华佗希望曹操给他安排个官做,但从后来华佗不愿再给曹操治病以及曹操认为华佗想以此要挟他来看,华佗是有想法的。
今天来看,作为医者悬壶济世、治病救人,既很体面、受人尊敬,又很高尚,是不错的行业。但在古时候,却不是这样。士农工商,医者是属于商业,要排在铁匠、木匠等手工艺人之后,与杀猪的差不多,是最贱的行业。
晚明时期姚旅才提出了“二十四民”的概念,在“士、农、工、商、兵、僧”之外,又增添了十八民,如“道士、医者、卜者、星命、相面、相地、修脚”等等。
从此就看出医者的地位很低,尽管儒家有“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之说,社会大众对于医者也是非常尊重,但医者的社会政治地位的确并不高。
因此,豹眼认为,华佗还是希望通过曹操这个途径进入仕途的。
但有说法是,曹操认为能做官的人多得是,但好的医者却少得很,华佗不必做官,最好是专心做一个医者。而且曹操并没有把华佗拴在自己身边,并允许他去给大众看病。
时间一久,华佗看到做官没戏,也不愿意在曹操身边受约束,就想打退堂鼓。
后太祖亲理,得病笃重,使佗专视。佗曰:此近难济,恒事攻治,可延岁月。佗久远家思归,因曰:当得家书,方欲暂还耳。曹操亲自处理国事,过度操劳,其病越来越严重。叫华佗给他治疗,但华佗却说:“这个病很难治好,只有坚持治疗,延缓寿命而已。”
华佗就借口妻子捎信来,让他回去。于是,向曹操告假回家去了。
到家,辞以妻病,数乞期不反。太祖累书呼,又敕郡县发遣。佗恃能厌事,犹不上道。华佗回到家后,就借口妻子病了,一再延续假期不想再回去。曹操命令郡县官吏督促华佗回来,但华佗自恃其高超的技艺,在哪里都能混得出饭吃,没把曹操当盘菜。
太祖大怒,使人往检,若妻信病,赐小豆四十斛,宽假限日。若其虚诈,便收送之。于是传付许狱,考验首服。曹操就火了,派人去查看,并且说:“如果他的妻子真的病了,就赐给他小豆四十斛,宽限假期;如果他弄虚作假,就把他给我抓来下狱。”
于是,华佗就被抓来下狱,经过拷问,自己承认了罪责。
荀彧请曰:佗术实工,人命所县,宜含宥之。太祖曰:不忧,天下当无此鼠辈耶?遂考竟佗。荀彧替华佗求情,认为人命关天,留着华佗可以拯救许多人的性命。但曹操却说:“不必担心,难道天下就没有这等鼠辈吗?”
曹操是有些小情绪在里面,但也看出,医者这个职业并不是有多么高的地位。
佗死后,太祖头风未除。太祖曰:佗能愈此。小人养吾病,欲以自重,然吾不杀此子,亦终当不为我断此根原耳。及后爱子仓舒病困,太祖叹曰:吾侮杀华佗,令此儿强死也。华佗死了,曹操的头痛毛病并没有根除。曹操说:“华佗能治我的病,但这小子留下我的病,不给我治好,就是想以此来抬高自己。如果我不杀这小子,他终究不会治好我的病。”
曹操生性多疑,而且是个狠角色。他说出这个话,一点也不奇怪,很符合他的个性。
后来,曹操爱子仓舒病危,曹操叹息说:“我后悔杀了华佗,使得我的孩子枉死。”
豹眼之所以详细地叙述陈寿所记载的《华佗传》的内容,就是想说明一点,华佗的确是曹操杀死的。
第一,陈寿是以曹魏为正统的,一直在维护曹操的形象,决不会故意给曹操抹黑。
第二,陈寿作为严谨的史学家,他没有确切的史料,绝不会无中生有。
第三,华佗是著名的医学家,他的死有很大社会影响,这个事不太可能作假。
这里说的仓舒,就是曹操的爱子曹冲,就是没事喜欢称大象玩耍的那个小孩。
曹冲(196年-208年5月甲戌),字仓舒,东汉末年人物,曹操和环夫人之子。从小聪明仁爱,与众不同,深受曹操喜爱。留有“曹冲称象”的典故。曹冲死于208年,这就说明,华佗是在208年之前就被曹操杀掉了。
至于华佗与关羽那档子事,看一下《三国志·关羽传》咋说的吧:
羽尝为流矢所中,贯其左臂。医曰:“矢镞有毒,毒入于骨,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此患乃除耳。”羽便伸臂令医劈之。时羽适请诸将饮食相对,臂血流离,盈于盘器,而羽割炙引酒,言笑自若。陈寿先生的记载,的确是有刮骨疗毒一说。但有两个问题值得关注,一是没有说明具体的时间,二是没有说明这个医者是谁。
但在《三国演义》中,老罗把关云长刮骨疗毒的故事,安排在了襄樊之战时。关羽攻打襄阳,曹仁命五百弓弩手一起放箭,箭头带毒射中了关羽右臂。华佗闻知,前来替他治疗。
在豹眼看来,这事不靠谱。曹操在208年前就把华佗给杀了,咋会在219年替关羽刮骨疗毒呢?
如果是华佗活着的时候替关羽治过病,关羽也是三国时期响当当的人物,关羽传中那个医者就是华佗,不在《关羽传》中明说,陈寿老先生也应该把此事记载在《华佗传》中。
《华佗传》记载了许多神奇的案列,但大多是没啥名气的人。有名的人除了曹操之外,就是广陵太守陈登。
陈登,字元龙,下邳淮浦(今江苏涟水西)人。东汉末年将领、官员。陈登早年得病,经过华佗医治,但没除根。后来再次发作,因为华佗不在,无人能治,溘然长逝,年仅三十九岁。
陈登生卒年不详,也就不清楚是华佗不在还是已经被曹操杀死。
《华佗传》是这样记载此事的:
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赤不食。佗脉之,曰:“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即作汤二升,先服一升,斯须尽服之。食顷,吐出三升许虫,赤头皆动,半身是生鱼脍也,所苦便愈。佗曰:“此病后三期当发,遇良医乃可济救。“依期果发动,时佗不在,如言而死。当时,华佗治好了陈登的病,但因为不能去根,就告诉他三年后还会发作。果然,三年后,陈登的病就发作了,因为华佗不在,没有人能够治疗,也就去世了。
从史料来看,没有足够证据证明华佗在208年之后还活着。
建安五年(200年),官渡之战前后,关羽投降了曹操,之后得知刘备下落,关羽亡归刘备,曹操并没有因此而杀掉关羽。由此可知,曹操还是有度量的。即便为关羽刮骨疗毒的医者是华佗,曹操也不会因此而杀掉华佗。
因此,豹眼认为,曹操杀掉华佗,与关羽没有一毛钱的关系。
陈寿已经把曹操杀华佗的事记述的非常清楚,因何而杀,也交代的比较明白。
至于华佗是否具有分身术,像被孙策杀死的道士于吉那样,曹操杀了华佗,而华佗在另一个地方再活着,豹眼就搞不明白了。
史书中经常看到像于吉这样的道士,神乎其神的存在。同样是史书,信不信可就由自己去判定了。如果华佗也懂此道,被曹操杀死后再活个几十年也就不足为奇。
“渡尽劫波兄弟在”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有什么典故么
《题三义塔》 (1933年)
偶值大心离火宅,
终遗高塔念瀛洲
精禽梦觉仍衔石
斗士诚坚共抗流
度尽劫波兄弟在
相逢一笑泯恩仇
度尽劫波兄弟在,相逢一笑泯恩仇。”意思是说,灾难过后,弟兄们相逢,过去的仇怨烟消云散、不复存在,大家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
事情的原委是:在日军侵华时期,日本生物学家西村真琴博士为了救援战争中的受伤者,于1932年2月作为“服务团长”到中国。在上海郊外的三义里战乱的废墟里,发现了因饥饿飞不动的鸽子,便带回日本,取名“三义”,精心喂养。为了表达两国人民的友善,他“期待生下小鸽子后,作为日中友好象征送回上海”。可惜这只带回日本的鸽子后来遭遇黄鼠狼的袭击死亡,博士及周围人在悲痛之余决定将其立冢掩埋。出于对鲁迅先生的景仰,西村博士修书一封细说原委,并将自己画的鸽子一并寄给在上海的鲁迅,表达了日中两国友好的愿望。鲁迅先生于是写成上述著名诗篇。据1933年6月21日的《鲁迅日记》:“西村(真琴)博士于上海战后得丧家之鸠,持归养之,初亦相安,而终化去,建塔以藏,且征题咏,率成一律,聊答遐情云尔。”原题注说“三义塔者,中国上海闸北三义里遗鸠埋骨之塔也,在日本,农人共建之。”
西村博士在1956年72岁时去世,“三义冢”一直得到其家人的诚心供养。1981年其孙女柳泽和子迁居时,亦同时将“三义冢”移往在丰中市的庭院。1986年10月,为纪念建市50周年,丰中市决定将“三义冢”碑石移入中央公民馆。2002年在纪念中日邦交正常化30周年之际,“三义冢显彰会”向市民募集“净财”,对诗碑整修一新,作为和平与友情的象征,成为丰中市的历史文化遗迹。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