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伊阙之战中,白起率领的秦国兵力在多少万人左右?_秦国_魏国_河南省

  伊阙之战,发生在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石窟开凿前的洛阳龙门。秦国为打开东进中原通道,由大将白起率秦军在伊阙龙门大破魏韩24万联军,彻底扫平秦军东进之路,可谓白起的成名之战。在伊阙之战中,秦国的兵力在12万人左右,也即大约是魏国、韩国联军的一半左右。因此,从兵力上来看,这是一场实力悬殊的战役。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当然,在中国古代历史上,以少胜多的战役,也不是非常罕见的。比如在汉末三国时期,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大家比较熟悉的战役,往往都是以少胜多。

  所以,对于伊阙之战来说,自然也是一场以少胜多的经典战役了。伊阙之战后,韩、魏两国门户大开。从周赧王二十四年至周赧王二十六年(前291年-前289年),秦国先后进攻并占领了韩国的宛(今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一带)、叶(今河南省叶县南)、邓(今河南省孟州市西);夺取了魏国的轵(今河南省济源县东南)、河雍(今河南省孟州市西)、蒲阪(今山西省永济市北)、皮氏(山西省河津市西)、河内郡大小城池61座。那么,问题来了,伊阙之战,白起只有12万大军,为何能击败24万韩魏联军?

  首先,就伊阙之战的起因来说。周赧王十九年(前296年),魏襄王和韩襄王在同一年去世,韩国、魏国局势动荡。也即韩国和魏国现在都是新任君主刚刚即位,还没有完全掌控局势。所以,这个时候可以说是攻打韩国和魏国的最好机会了。于是,周赧王二十一年(前294年),秦昭襄王派兵攻打韩国,秦国将领向寿夺取了武始(今河北省武安市南),左庶长白起夺取了新城(今河南省伊川县西南)。彼时,白起在秦国虽然已经崭露头角,但是,此时的白起还没有拥有长平之战后的威望。换而言之,此时的白起还处在快速崛起的阶段。

  面对白起等人的进攻, 韩国派出使臣,赶往魏国,请求增援。秦国是共同的敌人,韩、魏又有同盟关系,魏王并没有作壁上观。魏王立即下令,命大将公孙喜(又名犀武)点齐人马,前去助战。于是魏、韩国君起倾国之兵对秦国进行反攻,东周也派兵加入魏、韩联军。在战国中期,秦国虽然进行了商鞅变法。不过,秦国的整体实力还没有完全碾压山东六国。因此,魏国和韩国相信二者联手之下,完全有机会遏制秦国的对外扩张趋势,这也是东周派兵加入的原因之一。

  周赧王二十二年(前293年),秦昭襄王在丞相魏冉的推荐下,将白起升任左更,接替向寿出任主将。同年,秦国军队在伊阙(今河南省洛阳市龙门镇)与以魏将公孙喜为主帅的韩、魏、东周24万联军对峙,秦国方面兵力不及韩、魏、东周联军的一半。在这场战役中,白起率领的秦军,兵力大概在12万人左右,也即正好是韩魏联军的一半左右。换而言之,这意味着两军交战的时候,韩魏联军可以两个打一个,这在冷兵器作战时代,已经是足够大的优势了。

  伊阙地势险要,位于洛阳以南,是秦国东出中原的必经之道。伊水(南洛水支流)向北流入伊阙,从前大禹疏导此山以通水。两座山相对,远望好像门阙,伊水从中间流过,向北流,所以称为伊阙。对于用兵如神的白起,在伊阙之战中并没有贸然出击。一定程度上,对于古代历史上的名将,往往都会先进行冷静的观察,等到时机合适的时候再突然出击。与此相对应的是,普通的将领往往是贸然出击。比如长平之战中,赵括刚来到长平的战场中,就率领赵军和秦军决战。在缺乏足够信息的背景下,赵括最终吃到了败仗。而他的对手白起,很早就学会在战场上冷静观察,并寻找对方的破绽了。

  此战,白起站在伊阙的缓山坡上,眺望韩魏两军。韩军居前,其友军魏军的位置比韩军略错后,处于韩军侧面略后。与此同时,秦军将士带来的消息也表明,韩魏两军主帅貌合神离,互相推诿、各自保存实力,谁都不愿先与秦军交战。在此基础上,白起针对这种情况,决定采取避实击虚,各个击破的作战策略。对此,在笔者看来,正是这一合理的策略,帮助白起拿到了最终的胜利。

  战斗开始时,白起先设少量疑兵同韩军对阵,摆出要进攻韩军的架势。按照介绍,所谓疑兵,就是堆出无数旌旗和飘带拥在阵前,令敌人眼花缭乱,误以为这是主力的进攻方向。在这个时候,如果韩国真的进攻这一支疑兵的话,那么白起的计划将会不攻自破。比如在三国时期,诸葛亮第一次北伐中原时,派遣赵云用疑兵拖住曹魏主力,结果因为马谡失守街亭,赵云的疑兵也被暴露了,所以受到了损失。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