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凭着哪一战闻名天下,成为秦军实际上的最高统帅?_秦国_公孙_战功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白起 秦军 秦国 公孙 战功

  商鞅变法有一条特殊的法令,有战功者才能升迁,这对秦国旧贵族势力是一个沉重的打击。不论地位有多高,财富有多少,只要没战功,就不能当官。如果不能当官,在社会上就没有地位,最终会沦落为平民。

  当然,从另一方面鼓舞了两手空空的平民,只要在战争中敢于和敌人拼命,就能改变自己的命运,白起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下面66历史网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的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白起是郿邑人,从地位位置来看,在楚秦交界处,是楚国人还是秦国人,已无从判断。

  不论怎样,十六岁的白起怀着建立功勋的梦想,成为秦国军队中最低级的士兵。

  经过十年时间,白起在军队中不断磨练,立下了赫赫战功,被封为左庶长,成为秦军中最年轻的将领。

  秦国的军功爵位分为二十级,左庶长恰好是第十级,已经属于卿的范畴,放在如今来说,相当于一个师长。

  《史记》有记载,“昭王十三年,而白起为左庶长。”

  虽然白起在秦军已小有名气,但是要手握重兵坐镇一方,按照目前的速度,至少还要二十年,没想到机会转眼即来。

  公元前294年,白起用一万兵力攻下新城,这是一座名不见经传的小城,但是地理位置极为重要。

  一是可以隔绝楚国和韩国的联系,二是利于秦国进一步东进。

  其实,韩、魏、楚三国都对这座小城有兴趣,只是被白起下了先手。

  魏韩两国自然不甘心,联合出兵二十四万征讨秦国,秦军主力军大多集中在蜀中,只能给白起十万人马。

  这便是战国有名的伊阙之战,双方交战之前,秦军实力完全处于下风。

  1.军力方面秦军只有十万,远远落于韩魏联军的二十四万。况且,联军除了参加垂沙之战的主力外,要么是誉满天下的弓弩步兵,要么是赫赫有名的魏武卒。

  2.秦军在地理位置上处于弱势,要想打击魏国和韩国的元气,只能突破伊阙,而韩魏两军只要守住这个要塞,就立于不败之地。

  3.虽然白起屡立战功,被封为左庶长,可毕竟三十岁不到,将士们并不信任他,而且魏将公孙喜和韩将暴鸢都是成名沙场多年的老将。

  面对这种情况,白起选择的方法是“各个击破”,只要魏国和韩国不联合,白起就不会输于任何一方。

  魏韩两国虽然联手,但并非铁板一块,边境上并不平静,一直都有摩擦,而白起恰好善于用间之道。

  他先给魏将公孙喜写了封信,希望魏国保持中立,并许诺胜利后,得到的战利品与魏国平分,这种简单的反间计自然骗不过经验老到的公孙喜。

  可是没多久,白起又送来第二封信,一是感谢公孙喜的配合,二是声明第二天就要攻打韩国。

  既然知道反间计难以成功,白起为什么要写第二封信?原来,他一开始的目标并不是公孙喜,而是韩将暴鸢。

  暴鸢的脾气暴躁,听说公孙喜和白起暗通书信,非常生气,对魏军难以保持信任。

  第二天清早,秦军就出现在伊阙之外,大战一触即发,可是整整一天,秦军只是派少量士兵佯攻。

  魏军没想到韩军不等自己就私自动手,为了联军盟约,只得匆忙营救韩军。

  可是,白起又调转兵锋,突然向魏军发起进攻,这时正好是夜晚。

  暴鸢虽然想过有一战,却没料到在晚上,而且没有韩军弓弩步兵的帮助。

  结果魏军被白起打了个措手不及,名扬天下的魏武卒一触即溃,甚至为了逃命,把傲视天下的铠甲兵器都丢了。

  溃败的魏军冲进伊阙,扰乱了韩军的弓弩阵型,秦军顺势进攻,暴鸢心知大势已去,不想作无谓的抵抗,于是下令撤军。

  韩魏两军丢掉一切东西逃跑,原本有希望甩掉秦军,可是突然下起大雨,伊水猛涨,二十四万韩魏联军无路可走,全军覆灭,而秦军几乎没有什么损伤。

  伊阙之战,魏、韩两国损失了三分之一的精锐兵力,伊阙丢失后,两国的西大门被迫轰开,秦国面对关东六国的优势更加明显。

  而白起也凭着这一战闻名天下,被拜为“国尉”,成为秦军实际上的最高统帅。

  《史记》有记载,“攻韩、魏於伊阙,斩首二十四万,又虏其将公孙喜,拔五城,起迁为国尉。”

  除此之外,还被封为“大良造”,这是秦国军功爵位的第十六级,离侯爵只有一步之遥。

  要知道,这时的白起还不到三十岁,中国数千年的历史,好像只有韩信能做到,除此之外还有谁?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