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肃作为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其城府展现在哪些地方_鲁肃_东吴_孙权

历史故事本文相关内容:鲁肃 孙权 刘备 鲁肃 东吴 孙权

鲁肃作为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其城府展现在哪些地方。三国(220年-280年)是中国历史上位于汉朝之后,晋朝之前的一段历史时期。这一个时期,先后出现了曹魏、蜀汉、东吴三个主要政权。那么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关于东吴“第一谋士”鲁肃,表面老实本分,实则是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的详细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鲁肃,孙权

公元217年,东吴谋士鲁肃病逝于家中,这个噩耗传到吴宫之后,吴主孙权匆忙赶往鲁肃府中对其进行悼念,悼念完毕之后,吴主孙权亲自为这位昔日的东吴功勋之臣举办了葬礼,让鲁肃能够风风光光地下葬。

我们都知道鲁肃有东吴“第一谋士”之称,但是他却始终以一种老实本分的姿态出现在大众的视野之中,那么正史中的鲁肃到底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

鲁肃出身于豪族,他的家族是临淮郡颇有名望的士族,鲁肃的父亲在鲁肃很小的时候,就已经病逝了,他是由祖母养大成人的。

青年时期的鲁肃习文习武,胸怀大志,是临淮郡一代公认的青年才俊,中平元年,黄巾起义爆发,张角等人率众在各地揭竿起义,不就之后,这个消息传到了鲁肃的家乡,鲁肃受其感召,便在乡里召集青年人练兵习武,为日后在家乡发动起义做准备。

当时,另一位素有名气的青年才俊周瑜在临淮郡周边任巢长,他正在为筹粮之事着急上火,而这个时候,下属向他介绍了临淮郡的鲁肃,说其是一个仗义的豪杰。

周瑜听后,便领着部下前往临淮郡去拜访鲁肃,周瑜与鲁肃一见如故,互相畅谈理想,随后,鲁肃在获知周瑜的难处之后,便慷慨的送了周瑜一仓粮食,解了周瑜的燃眉之急。而这件事情之后,鲁肃和周瑜结下了深厚的友谊,成为了互帮互助的好友,随后,在周瑜的引领之下,鲁肃走出了临淮郡,开启了他颇为传奇的奋斗旅程。

鲁肃作为三国中最有城府之人,他的城府展现在他不显山,不漏水,站的高,看的远。

鲁肃从故乡离开之后,收到了汉末军阀强人袁术的邀请,但是他深知袁术并非明主,乃是一个利益熏心之人,结局不会太好。便严词拒绝了袁术。

但是袁术并没有就此罢休,他派出大军拦截鲁肃等人南迁,意欲逼迫鲁肃就范,屈服于他,但是鲁肃不为所动,一方面命部下摆出阵式进行抵御,一方面据理力争进行抗争,袁术麾下的部将自知理亏,又见鲁肃和他的部下派出死战的架势,只能够率部退走,放鲁肃等人离开。

《吴书》曰:肃体貌魁奇,少有壮节,好为奇计。天下将乱,乃学击剑骑射,招聚少年,给其衣食,往来南山中射猎,阴相部勒,讲武习兵。父老咸曰:“鲁氏世衰,乃生此狂儿!”后雄杰并起,中州扰乱,肃乃命其属曰:“中国失纲,寇贼横暴,淮、泗间非遗种之地,吾闻江东沃野万里,民富兵强,可以避害,宁肯相随俱至乐土,以观时变乎?”其属皆从命。乃使细弱在前,强壮在后,男女三百馀人行。州追骑至,肃等徐行,勒兵持满,谓之曰:“卿等丈夫,当解大数。今日天下兵乱,有功弗赏,不追无罚,何为相逼乎?”又自植盾,引弓射之,矢皆洞贯。骑既嘉肃言,且度不能制,乃相率还。

而袁绍最终的下场也和鲁肃所预料的那样,最终兵败身死,成为军阀强人中令人唾弃的对象。

鲁肃在摆脱袁术的追兵之后,在好友周瑜的引见之下,投入到小霸王孙策的麾下,至此,鲁肃就开启了自己作为孙氏一族心腹谋臣的下半生。

在鲁肃的辅佐之下, 孙策很快就在江东之地站稳了脚跟,成为汉末时期拥有一席话语权的军阀强人,但是好景并不长,孙策外出狩猎之时,遭人刺杀,身死人手。

孙策死后,其弟孙权继承其遗志,带领部署南征北战,开疆扩土。在周瑜,鲁肃等人的辅佐之下,孙权逐步统一了江东六郡八十一州,完成了父辈没有完成的夙愿。

公元208年,曹操统一北方之境后,便将目光瞄向了江东之地,随后,曹操集结数十万大军,挥军南下,对江东之地形成武力威慑。

与此同时,曹操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派出使者前往江东,游说吴主孙权献地归降,当时,在东吴的朝堂之上,以张昭为首的江东老臣力劝孙权识大局,归降曹操,以免成为阶下囚。而在场的鲁肃则是一言不发,没有发表自己的意见。

等到散朝之后,鲁肃孤身一人找到了孙权,然后结合利弊,劝解孙权切不可归降曹操,以免落一个被“秋后算账”的下场,鲁肃的一席话,顿时令孙权醒悟过来,他当即按照鲁肃所说的,召集周瑜等将领,集结兵力,加紧修筑防御工事。

就这样,在随后的赤壁之战上,东吴在君臣一心下,最终以少胜多,击败了强敌曹操,使得三国并立的局面提前到来。

周瑜死后,鲁肃成为了东吴执掌军政大权的大都督,而当时,东吴与刘备因为荆州之地的控制权发生冲突,以吕范为首的东吴将领要求孙权对刘备用兵,但是唯独鲁肃却从全局出发,劝解吴主孙权被荆州借给刘备,以此来让二者都同盟关系更加稳固,而孙权经过再三的深思熟虑, 最终尊崇了鲁肃的意见,将荆州借给了刘备,使得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冲突被化解。

后续,刘备依靠强兵夺取益州之后,鲁肃就亲自约见了刘备阵营中的头号将领关羽,据理力争地要求刘备阵营归还荆州之地,而关羽则是用自己的威严和说词与鲁肃针锋相对。虽然说这次约见的气氛不好,但成效很大,

很快,刘备阵营就迫于各方面的压力,与吴主孙权讲和,以湘水为界,平分荆州,将江夏、长沙、桂阳三郡划拨给东吴,蜀汉则是留下南郡、武陵、零陵三郡。

而在鲁肃的有生之年里,鲁肃始终作为一个调和人,调和东吴与蜀汉之间的矛盾和冲突,使得两个阵营化干戈,为玉帛,互帮互助,齐心协力一致应对强大的曹魏集团。

当时,东吴政权中的吕蒙,张昭等人曾因为鲁肃的主和战略,曾多次在吴主孙权面前中伤鲁肃的为人,但是鲁肃却选择充耳不闻,不做回应,使得吴主孙权深深的被鲁肃的为人所折服。

与此同时,鲁肃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从不在朝堂上与同僚们针锋相对,他生怕如此去做一方面会伤了和气,一方面会令朝局生乱,因此他在发表自己的意见时,都会选择与吴主孙权单独进行交流,并且始终都是对事不对人,使得东吴的朝堂之上没有出现过群臣互相攻击的事件。

建安二十二年,鲁肃因病离世,时年46岁,鲁肃病逝后,吴主孙权十分痛心,在吴主孙权心里,鲁肃是一个股肱之臣,是他的左膀右臂,鲁肃的病逝,令他失去了一个可以为他分忧,为他解难之人。

鲁肃病逝后,吕蒙接替了他的位置,成为了东吴的主将,他一改鲁肃的方针,率兵强袭荆州西部三郡,使得蜀汉名将关羽身死,而吕蒙的这一举动,彻底使得三国并立的局面被打破,蜀汉和东吴因为此事,双方的关系产生裂痕,而曹魏政权趁着两个阵营较劲的间隙,开始不断积蓄力量,趁势灭亡了蜀汉,使得东吴只能够偏角一隅,作最后的困兽之斗。

因此,我们回过头再看鲁肃,才发现他不负东吴“第一谋士”的盛名,他虽然看上去老实本分,但实际上他充满了智慧,是一个具有城府之人,而东吴能够与蜀汉,曹魏三国并立,功劳最大的就是鲁肃,他审时度势,站的高,看的远,使得东吴在他的管治之下,疆域不仅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的扩张,经济和人口也是有显著的发展,因此,文者原称鲁肃为三国时期最具城府之人,没有之一。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