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_魏国_孟子_百步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

五十步笑百步的故事(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战国的时候,魏国的太子(yīng)在与公子缓的争斗中取得君位,史称魏惠王。韩、赵两国知道魏国内部不和,就联合出兵攻打,魏国岌岌可危。正在这时,韩、赵两国也发生了矛盾,韩国单方面撤军,赵国孤掌难鸣,也只好退走。从此,魏国与韩、赵两国结下深仇大恨。

公元前368年,魏惠王经过励精图治,本国的国力已经十分强大,就出兵攻打韩、赵两国,取得了胜利,洗雪了耻辱。

但是,魏惠王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接连出兵攻打齐、秦、楚等大国。战争消耗了魏国的国力,老百姓们怨声载道。

有一天,孟子周游来到魏国,惠王久闻孟子大名,就把他请进宫来,请教他说:“我尽心尽力治理国家,河西有灾,我就把百姓迁移到河东去,还把粮食也运去。看看邻国,没有像我这样尽心的。可是,邻国的百姓没有减少,我国的百姓没有增加,这是为什么呢?”

孟子笑了笑,回答说:“我就拿大王喜欢的打仗作比喻吧。战鼓刚响,一方就败了,士兵们丢盔弃甲逃走,有的士兵逃了一百步才停住,而有的士兵逃了五十步就停住了。那些逃了五十步的就讥笑逃了一百步的胆小,您说这对不对呢?”

“当然不对,他们只不过没有逃一百步的人跑得远,但同样也是逃呀!”惠王不假思索地说。

孟子接着说:“大王既然明白这个道理,就应该去发展生产,让百姓丰衣足食,让大家都能吃到鸡鸭鱼肉,穿上丝锦。那样的话,天下的百姓怎么会不归附您呢?”

魏惠王顿时醒悟,信服地点了点头。

后来,人们便用“五十步笑百步”这个成语,来比喻两人同样有缺点错误,但程度较轻的人没有自知之明,还去讥笑程度较重的人。

五十步笑百步出自:《孟子·梁惠王上》

特别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分享: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